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名师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名师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目标】

1.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用上表示特点的词语。

2.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体现个性的写法。

3.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4.通过合作交流归结习作标准,对照习作要求自我修改和互助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1.写一个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2.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范文。

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用上表示特点的词语。

2.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3.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通过课内外阅读,接触到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一定有不少人物在你心里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敢不敢和老师来玩一个名著人物猜猜猜的游戏?

课件出示1、2、3、4:

第1页 共8页

(1)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眼。(孙悟空) (2)手拿鹅毛扇,神机又妙算。(诸葛亮) (3)赤手空拳打老虎,喝了烈酒十八碗。(武松) (4)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哪吒)

过渡:这些人物给你们的印象怎么这么深刻?你们为什么一猜就中? 预设1:因为作者把这些人物的特点写的很细腻。 预设2:因为这些人物的个性很有特点。 预设3:因为你说出了这些人物的特点

过渡:同学们说的非常有道理!看来,在平时的交流中,只要你说出了一个人的特点,即便你不说出他的名字,熟悉他们的人也会马上猜出你说的这个人是谁?不管是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让我们对他们有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习作六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出示课件5:

板书课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名著人物的描写入手,使学生能够兴趣浓厚的投入到写作的学习中。)

3.理解题目:读了这个题目,你从中了解了那些习作信息? 汇报交流:

预设1:我知道了这次习作是写人记叙文。 预设2:我知道了要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二、出示词语,选定题目 课件出示6:

1.上面的词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选择他?

第2页 共8页

预设:看到了“热心肠”,我想到了我的同桌,

预设:看到了“昆虫迷”,我想到了我的表哥,他特别喜欢昆虫,在家养了很多昆虫。 2.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身边的同学小伙伴们又有哪些特点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小伙伴跑到特别快,想到词语“飞毛腿”,自己的长辈说话很准,想到词语“神算子”等等。

3.给你的作文选择一个题目,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如“我们班的昆虫迷”“故事大王张小乐”…… (设计意图:出示词语,引导学生确定题目,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描写人物特点的词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了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有特点的人,为习作打下基础。)

三、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布置任务:同学们将课本到82页,自由读一读习作提示,看这一次习作对我们都有哪些要求?

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中的习作提示,弄清习作要求。 2.汇报交流本次习作要求。 出示课件7: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展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在习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学生自主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谈话过渡:同学们,习作要求已经明确了,接下来就应该来选择我们要写的人物。我们

每个人、每一天都要接触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亲人,有老师,有同学,有邻居,还有…在这些人当中,哪一个人最有特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接下来小进行讨论。

4.小组讨论:你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出示课件8:

5.集体交流:

(1)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

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板书:(抓住人物特点写)

(2)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

(3)着重指导学生在写人物时要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丰富人物形象,丰

第3页 共8页

富自己的表达。并接着板书:板书:(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语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如何写好身边的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多方面的观察人物特点。)

四、出示范文,例文引路

教师过渡:同学们,一位小朋友就写了他身边熟悉的一个人——《我的语文老师》,咱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描写自己的老师的。

1.课件出示例文。

出示课件9、10:

2.学生朗读习作例文,并说一说习作例文中是怎样把人物特点写清楚的。 预设:学生可能会围绕语言、动作、神态等内容说。 3.教师适时总结出以下优点: 出示课件11: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习作例文,引领示范,在交流中总结出写作方法,降低了写作难度,理清写作思路。)

五、动笔书写,完成习作。

教师引导:同学们,拿起我们的笔,写一写你身边熟悉的人吧!我们先来看一下写作的注意事项。

1.课件出示写作的注意事项。 出示课件12:

2.教师小结: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

无二的。我们只要用好描写方法,选择好典型事例,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好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老师期待着你们的佳作。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4.自读修改。

第4页 共8页

让学生先自己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自己先进行修改,做到语句流畅,标点正确。(教师询问修改的地方,及时给予评价表扬,重在激励学生学会自改的方法。)

5.同桌交流,互评互改 6.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六、课后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听听他的评价,根据他的评价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

出示课件13:

七、板书设计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抓住人物特点写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交流,梳理习作要求。 2.对照标准,自我修改和互助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选取身边特点鲜明的人,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完成了自己的习作,这节课我们围绕同学们的习作情况进行交流,并进一步修改我们的习作。

1.欣赏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

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 出示课件14:

2.交流归纳:

第5页 共8页

(1)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根据文中内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具体事例来说。

(2)教师总结:作文就是这样简单、快乐,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趣的人、事、物,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作文。写好一个人,只要写一件能够表现他特点的事情,并且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写,你写的这个人就会活灵活现地站在文中了。

(设计意图:出示优秀作品让学生学会在聆听中思考,从听到的内容去说。在说中去把握、去感悟,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水平。)

3.展示作品:

(1)孩子们,每个同学的作文都有自己的优点,说说这次作文中,哪些地方你认为写的不错?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个标点,只要你认为写得精彩,用得恰当的,都可以起来展示给其他小伙伴听听。

(2)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中的得意处。

(设计意图:通过自评寻找精彩内容,让学生找到自己作品的闪光之处,达到培养写作兴趣的目的。)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一篇 1.投影展示习作。 2.评议:

(1)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预设:比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2)师生共同修改,体验修改的好处和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评、同学评、互评等方式找出表达中的缺陷和不足,矫正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感悟到准确、生动表达的喜悦和成功。)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自豪地读给伙伴听听。

(设计意图:一篇好的文章是不断修改而来的,帮助学生树立修改完善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修改方法,经理修改的过程,才能让文章博眼出彩。)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1.通过这次习作,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畅谈。 2.教师归纳总结: 出示课件15:

第6页 共8页

相机板书:(语句通顺 有特点 有重点 有顺序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五、与人分享,享受乐趣

课后作业:将自己的作文配上美丽的插图,张贴在教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作文的快乐。 出示课件16:

六、板书设计

语句通顺 有特点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有重点

有顺序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课后反思】

本次作文教学内容《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学习作家写人的方法,精选与人物相关的具体事例,并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本次习作教学中,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名著人物的描写入手,引出了习作要求。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在理解习作要求这一环节,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想、去说,进而,步步明确本次习作要求,避免了一味地讲解与灌输。

为了让学生有所借鉴,我出示了一篇例文,这篇例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触动学生的习作灵感,唤起学生习作的意识与兴趣。因为担心有些学生缺少素材,我在学生动手写作文之前,再次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再次激励头脑中没有可写材料的同学。我想,同龄人的话题会激发后进生的习作热情。在充分说的基础之上,我才让学生动笔写,此时同学们有人可写、有事可说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完成得相对轻松。

学生完成习作后采取自评、他评、组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习作储备,在把握要求、动手实践、反复修改、展示评议等过程中,体会习作方法,感受写作乐

第7页 共8页

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该多让学生思考交流,老师只需要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不能代为揭示答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8页 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