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第1期 船海工程 Vo1.39 No.1 2010年2月 SHIP OCEAN ENGINEERING Feb.20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交通流量预测研究 田燕华,陈锦标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200135) 摘要:在分析船舶交通流量特性的基础上,以船舶交通流量控制为最终目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 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以长江口深水航道的交通流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模 分析,预测结果与实测 加权数据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对船舶交通量的预测是有效的。 关键词:水路运输;BP神经网络;船舶交通流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U6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953(2010)01—0122—04 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建设,长江口不再“通 流量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构成样本数据;BP神经网 而不畅”。深水航道建设使得通航船舶的吨位、航 络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3层组成。 速和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然而,船舶交通流 1.1加权交通量的引入 量迅速增加后水上交通事故频发,这就对航道规 模型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未 划、设计和通航管理的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 来某1 d各个时段上船舶交通量的预测。船舶流 求。 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通航水域断面的船舶数 基于BP神经网络中的三层前馈神经网络, 量[4]。考虑到船舶交通流的特点,不仅要考虑单 利用Matlab编制程序,建立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模 位时间内通过的船舶数目,还需考虑船舶尺度与 型,并以加权的长江口深水航道的交通流量数据 吨位,才能更确切地反映水域或水道内船舶交通 作为训练样本,进行仿真模拟。 的规模和该水域或水道的重要程度L5]。因此,采 1 预测模型 用加权的交通量预测方法,使得预测更科学。以 L一164 m载重12 800 t船舶作为标准,L转换和 船舶交通流量受各种因素影响,是一个典型 L。转换的加权因素见表1。 的非线性系统。神经网络具有识别复杂非线性系 统的特性[1]。 表1 L转换和L 转换的加权因素 对于国内BP神经网络用于交通流量预测方 面的研究,已有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理论模 型的路面交通流量时序的预测算法l2 ;基于灰色 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模型[3]。BP 神经网络主要还是用于公路交通流量预测的研 1.2输入、输出层设计 究,而用于船舶交通流量预测很少。 输入的神经元可以根据需要求解的问题和数 因此设计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量预测 据确定。采集长江口深水航道2006年某月的 模型,由数据处理单元和BP神经网络两部分构 VTS交通流量数据见表2。 成。数据处理单元将实测的长江口深水航道交通 表2原始流量 时间段 原始数据 00:00 ̄01:00 8 收稿日期:2009 03 06 01:00 ̄02:00 0 修回日期:2009—08—08 02:00 ̄03:O0 0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o6o2)。 03:00 ̄04:00 0 作者简介:田燕华(1985一),女,硕士生。 04:00 ̄05:O0 1 研究方向:智能运输系统的理论与研究。 05:00 ̄06:O0 3 E-mail:andymarttian@hotmail.CON 06:O0~07:O0 1 ]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交通流量预测研究——田燕华,陈锦标 续表2 使用表1内L。转换的加权因素进行转换。 加权的交通流量数据见表3。分为的输入向 量和一维的目标向量,输出层为一维向量。 表3交通流量加权数据表 时问段 原始数据 O0:,)(]~O1:OO 20 4 8 4 7 0 8 28 2O 5 6 29 0 0 10 12 18 O1:00 ̄02:OO 0 7 1 1 6 14 10 0 5 10 6 10 13 5 36 18 9 02:00 ̄03:O0 0 2 3 O 0 1 15 2l l2 14 8 26 1 2O 7 9 6 03:00 ̄04:O0 0 2 l O 4 10 11 10 9 13 2 25 0 28 34 22 4 04:00 ̄05:O0 l 7 10 O 5 26 2 3 0 0 19 8 7 11 29 18 0 05:00 ̄06:O0 3 4 1 1 0 9 0 2 5 O 4 0 0 0 13 2 0 06:00 ̄07:O0 l 8 19 0 18 7 1 11 0 12 1 0 8 6 4 4 0 07:00 ̄08:O0 4 3 5 14 21 0 7 13 l 5 0 5 10 0 0 0 0 08:00 ̄09:O0 3 2 2l 14 16 2 5 3 6 5 0 12 6 6 12 2 3 09:00 ̄10:O0 17 19 20 1 6 3 13 15 9 17 13 4 7 12 2 1 14 1O 10:[)(]~l1:OO 12 11 17 3 1 3 6 l7 5 18 12 7 6 4 7 29 0 ll:OO~12:O0 14 3 24 2 2 I4 23 23 0 62 2 6 10 10 9 23 9 12:00 ̄13:O0 20 0 17 9 8 16 3 9 0 23 12 5 3 11 l 9 25 13:00 ̄14:O0 2 4 3 4 5 27 31 8 0 13 2 5 14 12 15 20 11 14:00 ̄15:O0 8 0 8 3 3 5 9 12 10 19 4 5 8 9 5 15 4 15:OO~l6:O0 1 3 10 4 4 18 13 7 9 1 5 12 16 5 5 8 lO 16:00 ̄17:O0 5 0 10 3 1 2 7 3 9 1 0 l 5 19 10 5 4 l7:00 ̄18:O0 3 3 13 7 5 5 6 9 12 1 1 0 1 11 5 6 13 18:00 ̄19:O0 7 7 6 0 5 10 8 2 4 14 7 0 0 0 2 7 14 l9:00 ̄20:O0 3 8 3 15 10 14 5 0 0 5 21 0 0 10 5 1 4 20:OO~21:O0 12 0 5 13 31 5 2 1l 5 12 5 0 4 5 6 10 8 21:O0~22:OO 1 13 16 9 13 6 3 2 8 15 5 2 3 1 6 9 4 22:[)(]~23:OO 15 15 16 l 0 7 0 13 35 14 0 5 2 0 7 11 0 23:00 ̄24:OO 0 15 4 1 4 2 0 11 19 12 8 5 3 3 7 1 4 1.3隐层设计 隐层单元数目与问题的要求、输入/输出单元 的数目都有着直接的关系。隐层单元数目太多会 导致学习时间过长、误差不一定最佳,也会导致容 错性差、不能识别以前没有看到的样本。因此一 定存在一个最佳的隐层单元数。以下是选择最佳 隐层单元数T/ 的参考公式[6]。 ∑ ,FO ‘ >走 (1) 式中:志 样本数; 输入单元数, //i——隐层单元数;如果 >” ,C i 一0。 T/ 一 +以 (2) 式中: ——输出单元数; E1,1o]之间的常数。 /7]一log2T/ (3) ===2n+1 (4) 结合上述公式,考虑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 得出隐层神经元个数为4~14个。可通过训练结 果中误差的大小来最终确定隐层单元个数。 1.4预测模型流程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运行流程见图1。 图1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运行流程图 2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2.1仿真模拟 由于输入层为16维的输入向量、1维的目标 向量,因此,设置输入层为16个神经元,输出层为 1个神经元。隐含层的神经元数设为13,传递函 123 第1期 船海工程 第39卷 数设为tansig,输出层的传递函数设为purelin,训 练函数设为trainbr,学习函数设为learngd,性能 函数设为rose。训练次数为600次,精度为1O。 训练结果见图2和图3,两图中目标函数与训练 函数基本重合。 性能指标1 842 x 10 10 目标1 000 x 10 、10 ~\10 、、~~ ~一 、’l圈——洲练I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i、、一 0 丑 0 圆 O 10一 10 10一。 20 30 40 50 60 训练期67 覃J 2 2 5 图2训练函数为trainbr时的训练结果图 ∞∞如∞ ×××× 0 O O O 时间段/h 图3训练函数为trainbr时的仿真结果图 根据误差大小(表4),可以看出,隐层神经元个 数为l3,误差最小,网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最为 接近。因此,该BP网络的隐层神经元个数设为l3。 表4网络训练误差分析表 阶层神经元个数 网络误差 24.572 21.526 2O.855 0.O11 26.232 0.O12 9.079 O.O14 0.006 980×10 530×10 2.2结果分析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BP神经网络预测系 124 统训练的误差较小,训练的速度快,预测性能好。 如果输入更多的训练样本,系统将得到更准确的 预测结果。将经过训练的模型对未来月份某日的 交通流量进行预测,总体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图 5~7是其中某日的预测结果图。图5、图6目标 函数与训练函数基本重合。 误差分析 几 ll _=j ...n ..n….… nl n1.n.. 5 OO× 0 1 0O× 0 1 3 5 9 4H —ll l7 l9 21 23lu } 2 OO× O l l2 5O× 0 U 3 OO× O 时间段/h 图4训练函数为trainbr时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图 性能指标4 207 x 10 目标1 000 x 10。‘ 10 ‘、~~~ ,~一、覃J丑 咖堪 、『1 I1::: n I l一一、 、、 ・一洲练l——圳绦f 一 lO” 、、‘ 、 一 、 10 闰10 10 40 60 8O 10O 洲练期1l 6 图5训练函数为trainbr时的训练结果图 图6训练函数为trainbr时的仿真结果图 图7训练函数为trainbr时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图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交通流量预测研究——田燕华,陈锦标 另外,从两个误差图上也可以看出,在船舶交 节点数的选取,目前尚无理论的指导,只能根据经 通流量随机变化较大的时段,预测值的相对误差 验来选取。因此,应进一步研究BP神经网络预 也较大。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测方法的机理和拓宽这一方法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1)训练的样本数量少。 范围,在应用中不断完善该方法。 2)所考虑的输入因素还有不完善和不全面 的地方。 参考文献 3)人工读取数据造成的误差不可忽视。 [1]许玮珑,马林才,王巍.基于BP神经网络在交通流 3 结束语 量预测中的应用[J].交通与安全,2005(11):42—46. [2]王宏杰,林良明,颜国正.基于改进BP网交通流动态 应用实测的加权交通流量数据对基于BP神 时序预测算法的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1,3 经网络的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从 (19):11-14. 验证的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型是有效的,该方法是 [3]陈纲,王健.基于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交 可行的。与实测的加权交通流量数据对比,根据 通流预测模型[【)].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42刘明俊,艾万政,程志友.苏通大桥桥区水域船舶通航 图5得出其标准误差(均方误差)为0.008 1 ,预 能力研究l_J].船海工程,2006(4):80 82. 测精度较高,为船舶交通流量的预测提 了新方 [5]吴兆麟,朱军.海上交通工程[M].2版.大连:大连 法。 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 BP神经网络是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因此不 [6]周春光.计算智能: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系统・进化 可避免地存在局部极小值问题;对于网络中间层 计算[M].2版.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Vessel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TIAN Yan-hua,CHEN Jin-biao (College of Merchant Ship,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0135,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ssel traffic flow,taking the vesse1 traffic flow control as the ultimate goal,the vessel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BP(Back Propagation)neural network was setup. Taking the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s traffic flow data as training samples,the simu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Comparing with the forecasting data and the measured data weighted,it showed that the model is valid for the pre diction of vessel traffic flow. Key words:waterway transportation;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vessel traffic flow;forecast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