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丁香花一样的姑娘—翠翠

丁香花一样的姑娘—翠翠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丁香花一样的姑娘

——《边城》中翠翠人物形象赏析

摘要:《边城》中所塑造的翠翠的形象令每一读者印象深刻,翠翠的美不仅因为她的天真、淳朴、善良还因她淡淡的孤独和忧伤。 关键词:翠翠形象、孤独、爱情悲剧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充满着如诗般的意境。《边城》的主人公翠翠在这样的环境浸润下宛若雨中的白丁香,冰姿绰约,如青玉般温润;但在爱的世界里,只有爷爷相伴的翠翠是孤独的,这使她的形象蒙又上了一层孤独、寂寞的面纱,在茶峒的山水间彳亍着。

一、丁香花一样的明媚

翠翠是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她生长的每个日日夜夜,都浸润着自然的淳朴、轻灵、柔美,可以说她就是用那山水养大的女子,她的全身都颤动着自然的清明透洁。大山中的阳光给了她黝黑而健康的肤色,受大自然的洗涤如泉水般清澈的眼睛,不受半点尘滓。在文中可以找到这样的文字“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风日、山水使翠翠的个性天然不经雕琢,带着几分矜持,又有着几分娇气。她既是人的至性——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她的身上处处体现着自然的活力与印记,自然赋予了翠翠天真、淳朴、善良的人性,而这种美又反作用于自然,使边城的一草一木都融入了人的气息。在这如梦一般的桃源里,翠翠如梦一般的成长着。可以说,翠

1

翠是一种生命的现象,在她身上,有一种本能的和大自然融合的气质,她是没有沾染人世间一切功利色彩的美好。

二、丁香花一样的忧伤

在人类的世界和生命里,最需要的是爱,尤其是母爱, 它是使人感受生命温暖的最伟大的怀抱,是人最深切的欲望和情感。翠翠还没有生下来, 父亲就为爱的不能实现——在现实人、事面前的为力, 服毒自尽。她刚生下来, 母亲也以身殉情。翠翠呱呱落地就失去了父母之爱, 这似乎是自然而来的不凑巧, 既然是不凑巧, 那么其悲剧也就难免了。翠翠成了一个孤独,唯有孤独与她相伴,与她一起成长。翠翠出生后的十多年来,与她朝夕相处的, 便是年迈的祖父和一条通人性的狗。她不曾见过世面, 没有远亲近邻的幼年伙伴, 没有唱儿歌、跳儿童舞蹈和玩耍游戏的小朋友, 更没有、也没有可能去上学、读书、识字, 没有看过电视电影,没有收到过写满祝福话语的贺卡, 她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这环境里仿佛没有政治、历史、文化、知识。祖父也许很疼爱她, 视她如掌上明珠, 但这种爱又怎能替代父母之爱呢? 从作者多次提到的“唯一”及平静而又不经意的艺术“空白”里,可以感受到翠翠生命之初透心彻骨的孤独与悲哀。 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年轻的翠翠是天真浪漫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青春的觉醒,爱情开始悄悄地在纯洁的心中萌芽。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述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遇事总是禁不住脸红。此时的翠翠对爱情似懂非懂,却又极敏感,她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一种感情需要,却不知需要什么。翠翠的所思、所感、所求并非虚无缥缈、毫无现实依托的。在小镇初遇傩送,因误

2

会骂了他,这种事“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傩送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不知不觉的扎了根,这可以理解为翠翠朦胧地意识到了爱情的到来。两年后的端午节,当听说傩送在下游六百里的青浪滩时,就问爷爷的船是不是在下青浪滩。此时,翠翠的爱情意识已经完全觉醒,小小的心灵充满着美好的希冀。为了维护着美丽的爱情,山野中长大、一身野气的翠翠选择了抗争:她毫不迟疑地拒绝了天保的“车路”求婚,毅然接受傩送的“马路”求婚。然而,命运一次又一次地向她挑战:天保因得不到翠翠的爱,愤而驾船下驶,不幸溺亡;傩送为了爱情,躲避家庭逼婚,远奔异乡;爷爷因不堪精神的重压,在雷雨之夜,溘然长逝。

翠翠的孤独是沈从文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反思的结果, 包含着作者对人生之苦的体验。作者在谈到《边城》的创作时说:“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的“为人生”,并不是从下层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去审视人生,而是通过纯朴自然人性在现实人事的挤压下“,必然受到的挫折”而引出的人生悲剧,翠翠的孤独源于她自在自为的生命形式与现实人事的冲突。而这也使得翠翠这一形象更具厚重感,她的悲剧爱情令人久久难以释怀。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