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

来源:华佗小知识
金戈铁骑制作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

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2.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C.水可以传播声音

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

3.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大 C.在校园周围植树能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4.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

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 B.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C.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D.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5.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 )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6.小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是改变鼓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7.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

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8.“洋装虽已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能听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艺

人张明敏所唱,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哪一特征来断定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速

9.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可以通过固体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0.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在南海、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

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2. “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所做的两个实验,图甲所示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图乙所示实验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14.打电话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从手机中听到对方方声音,是由于手机的喇叭 产生。

15.如图所示,李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 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16.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

容;① ,② 。

17.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8.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 拆掉了口琴外壳, 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10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 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三、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9.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 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2)小华纠正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拨动钢尺,看到钢尺的振动,同时听到了钢尺发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出的声音,如图所示。接着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小华看到钢尺的振“不变”或“变慢”)“不动 (填“变快”、,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 (填“变高”、变”或“变低”)。

21.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四、计算题(共2小题,22题4分,23题5分,共9分)

22. 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声纳。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23. 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途中鸣了一声笛,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答案部分

1.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A.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知其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可以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上课可以听见老师讲课的原因是由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D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4.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解: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船体振动产生声音.此选项错误;

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信息,希望被困者做出回应.此选项错误; 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更清晰地听到求救的信号,但不是超声波.此选项错误; 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更容易发现信息.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答案:D

5.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AB、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B正确;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C正确;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答案:A

6.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重击鼓面时,鼓面的振幅变大,所以声音的响度会变大 答案:A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7.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A、高速公路安装的隔音板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A错误;

B、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划分,故B正确; C、隔音板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C错误

D、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不是直线传播,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故选A. 答案:A

10.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

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正确;

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该选项错误. 故选D. 答案:D

11.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解:

A、“海巡01”利用声波震慑、驱赶海盗,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C、 发射高分贝的声波可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D、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所以选B. 答案:B

12.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盗贼的目的是在盗铃的时候不让别人听见,要达到目的,就需要不让铃响,也就是不让声音产生,没有做到;或者不让声音传播,传不到别人的耳朵中,他只是把自已的耳朵捂住了,没有达到目的。

答案:产生 传播(或传播 产生)

13.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1)甲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说明了音叉在振动;

(2)乙图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振动,把小球弹开,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答案为:振动;能量.

答案:振动;能量.

14.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打电话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宽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 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由于手机的喇叭振动产生。 答案:音色;振动

17.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频率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 答案:音调

18.考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

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频率不同,发出的音调也就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 力度越大,振幅越大所以响度越大。 答案:音调,响度

19.考点: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试题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使乒乓球弹跳起来;由于音叉的振动幅度较小,用眼睛看不出来,在此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摆动,便于观察,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2)桌子振动发声时,振动幅度也较小,用眼睛看不出来,可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来将桌面的振动放大;

(3)左边的音叉响,说明左边的音叉振动,它把能量传给泡沫小球,引起泡沫小球的振动;同时也说明右边音叉通过空气这种介质把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在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不会响,小球不会弹起;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空气越来越稀薄,传声效果越来越差,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变小,并由此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1)乒乓球弹跳起来 物体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3)空气 不能 (4)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

20.考点:第2 节 声音的特性

试题解析:(1)实验时眼睛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耳朵听钢尺振动产生的响度,故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之所以听到尺子拍打桌子的声音,是由于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造成的.

(2)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答案:(1)手没有压紧钢尺;(2)变快;变高;

21.考点: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试题解析:(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

(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这一实验表明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

(3)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

金戈铁骑制作

金戈铁骑制作

答案:固体能传声,金属传声性能比棉线强,不能

22.考点:第3节 声的利用

试题解析:由

0.8s=1200 m。由题意可得可知,声音传播的路程s=1500 m/s×

水的深度答案:600m

=600 m

23.考点:第3节 声的利用

试题解析:依题意,v声=340m/s,v车=20m/s,如图,车在A处鸣笛,因为v声>v车,所以声音从A→C→B,设声音的传播所用时间为t,在这个时间内,车由A→B,所用时间也为t,所以由图知三式可得

,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崖:

答案:320m

,车行驶的路程

,声音传播的路程

,由以上,解得

金戈铁骑制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