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写事作文

三年级写事作文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三年级写事作文

【必备】三年级写事作文合集6篇

三年级写事作文 篇1

一天,我跟着外公和爸爸去钓鱼。

他们把鱼饵粘在鱼钩上,然后一甩,只见水面出现了一个个小水纹,黄色的浮标浮在水面上。突然,“哗”的一声,哇,外公钓到了一条鲫鱼,这条鱼的鳞片灰灰的,在鱼钩上蹦跳着。接着,过了三四分钟,爸爸也钓到了一条鱼,可是这条鱼的模样怪怪的:小巧玲珑的身体,五颜六色的鱼鳞,就像穿着一身漂亮的戏服。接着又钓到了第三条、第四条。

傍晚,爸爸和外公拎了满满一桶鱼回到家里。我们一起吃了一顿鲜鱼大餐呢!

三年级写事作文 篇2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身边熟悉的事情,丰富习作的素材。

(2)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和如何把事情的经

过写具体的习作方法。

(3)培养学生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明确作文要求进行写作,并能清楚地表达一件事情,明确记叙文的六大要素。

教学过程 :

一、 谈话导入 :

同学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你亲身经历的一桩桩、一件件美好的往事便会浮现在你的眼前:在街头巷尾、校园里、家里、村子里、上学路上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儿,夏令营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时的欢乐,除夕之夜吃团圆饭的热闹情景,寒假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做好事,在家里与父亲对弈的有趣情景这些事情,有的让你高兴,有的让你难过,有的让你受到鼓舞,有的让你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有的使你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和启示,有的使你学到了新的知识,有的使你增长了见识和才干。能不能把你认为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件事向老师介绍一下呢?

二、指导构思,教给习作方法

1. 指导学生学会自拟题目

(1)启发谈话:同学们都想把自己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件事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

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你们一一介绍,你们能不能把要告诉老师的那件事写下来给老师看呢?不过,要把这件事写下来,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习作的题目。

(2)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记事类课文或自己读过的记事类习作,启发学生思考:记事类的文章我们一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确定文章的题目?在此基础上,教师揭示记事类文章拟题的基本规律,既可以按时间或地点拟题,也可以按中心事件拟题。

(3)让学生根据回忆的习作素材自拟题目。

2. 帮助学生掌握“有序”表达的方法

(1)启发谈话:同学们读过许多有关记事的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2)教师归纳小结。记事的文章,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次序来组织安排材料。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一步一步从头写到尾,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全过程。

倒叙――就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然后再回过头来写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中间经过怎样的发展变化才出现这样的结果。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表达的顺序,并列出习作的提纲。

3. 教给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开头的方法

万事开头难。学生习作构思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开头难”。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时,要教给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开头的方法,这样做,一是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二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开头难”的问题。

(1)启发谈话:一篇文章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能产生“开门红”的效果,因为读者看文章总是从开头读起的。但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文章开头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想一想:在你读的记事类文章中,哪些开头的形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教师归纳小结。就写一件事而言,常见的开头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如:“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肯劳动,连过年都更有滋味,更有乐趣。”

抒发感情――直接渲染文章气氛。如:“我今年小学即将毕业了。从不懂事的小孩,到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值得回忆的往事啊!在这些往事中,最使我难忘的,是张老师带病给我补课的'那件事。”

说明情况――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人公作简要的说明。如:“金秋十月,故乡的柚子熟了。旅居海外的伯父带着他15岁的女儿从遥远的南美洲回到了浮云镇。第二天一早,堂妹就嚷着要我陪她去买柚子。”

提出问题――以吸引读者关注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鹏鹏虽然有个储蓄罐,但今天

储,明天用,所以总是空着。可是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储蓄罐渐渐地满了,沉甸甸的。谁知好景不长,一天,我摇了摇他的储蓄罐,空空的了。钱到哪儿去了呢?我的心里顿时升起了一团疑云。”

展开联想――从某一个事物追溯到某一件事情。如:“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张我和合影的照片时,就想起一件十分羞愧的往事。”

开头的方法尽管有多种多样,但具体写作时,还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运用。可以用一种方法开头,也可以将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开头。

(3)先让学生根据习作的需要写一个开头,想好之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交流,看能不能完整的表达出来,必要时可以互相补充。然后教师指名交流,再作适当的指导。

三、参考例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同时明确写作要求

1、老师范读短文,同学们听的时候找出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老师读完之后同学们说说这件事给作者的启发是什么。

3 、说说文中描写人物的表情,动作,心里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好处。

4 、归纳写作时注意事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并写具体。

四、学生起草,完成习作初稿

学生起草时,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在25分钟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学生授予“耕耘奖”。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 教师讲述一两个古今中外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

2. 示例修改,突破难点。

学生写记事类的文章,常见的毛病就是不能把事情的经过(即重点部分)写具体,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出示典型的“病文”,组织学生讨论修改,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重点写具体的方法。

六、课后小结:

写一件事很好写,但要做到有意义,就有一定的困难,重点应放在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上。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吸引读者。(修改提示:在习作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是否清楚?重点部分是否写得具体?用“――”划出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地方。要求学生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记叙是否完整,重点部分是否写具体”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课后反思:

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体现了作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这一现代教学思想。

第一,突出了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自主参与贯穿在自主选材、自我构思、修改等各个教学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主体参与。根据记事类纪实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有目的地教给学生如何拟题、如何有序表达、如何抓住重点写具体等方法。这些方法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教师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的,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动态平衡。

第三,重视在习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首先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事来写,确保学生习作素材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其次,从拟题到构思,鼓励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这样可以克服学生习作中千篇一律的毛病,使学生的习作充满个性。

三年级写事作文 篇3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许多许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奥秘。

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吃完饭在房间里做作业。一只苍蝇在我边上飞来飞去,像是一架小飞机在我身边“嗡嗡”直响。我刚伸出手去想盖住它。它一拍翅膀就飞到天花板上去了。

哇!小小的苍蝇反应怎么这么敏捷?我迷惑不解,决定要好好观察一下这个小家伙。

好不容易让我逮到一只苍蝇,我把它放在一个透明的罐子里仔细观察。小家伙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在侧面向前的地方。我想,它一定是利用眼睛大这一点来看清周围是否有危险。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们上网查阅。原来苍蝇的一只大眼里有4000个可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度范围内的东西。怪不得它能发现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呢!科学家根据苍蝇复眼的特点发明了蝇眼照像机,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拍到周围的物体了。

自然之道真是奇特,有很多的东西都给我们启示,等着我们去发现,创造更多造福人类的好东西。

三年级写事作文 篇4

今天,我和叔叔,舅舅去钓鱼,那个湖里的鱼可多啦!有草鱼、黄骨鱼、鲫鱼等各种各样的鱼。

天气很热,我们没带伞,于是找一位七十几岁的老奶奶借了一把很大的伞,插在泥土里面遮挡太阳。我们钓呀,钓呀,钓了几个小时就钓了4条鲫鱼和黄骨鱼。时间过得真快呀,太阳下山了,我们提着我们的战利品满载而归。

三年级写事作文 篇5

在去年的时候,我和我的两个哥哥去水池边捅青蛙。

我们来到鲁山,我的哥哥和我说:“我们一起去捅青蛙吧。”

我说:“好的。”

我们刚来到水池边,哥哥就看到了一只青蛙。我们立刻每人找来一根小棍子。哥哥扶着我,我使劲一捅,身子一滑,我就一下子掉进了水池里。水池里的水淹过了我的头,我很害怕。我使劲往下一踩,没想到踩到一块石头,我的头就冒出来了。

哥哥找来了一个很长的竹竿,我抓住竹竿的一头,叔叔也来帮忙了,他们一起把我拉上岸来。

这次惊险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三年级写事作文 篇6

听说新开的维多利有一个水冰场,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这儿。准备在这儿学会滑冰。我穿上冰刀,戴上护具,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脚下就像踩了高跷,摇摇晃晃怎么也站不稳。好不容易到了冰上却发现寸步难行,两脚不由自主地向两边滑,看来滑冰不哪么容易,我扶着墙慢慢向前挪动,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不一会果然能走了。

我开心极了,就开始得意忘形起来,刚一疏忽,咚的一声重重地摔了一跤,可我发现一点不疼。于是我离开墙大胆的练习起来。正当我滑出感觉的时候,冰场下班了。回到家里我穿着拖鞋搓着八字继续练习。第二天再来到冰场的时候,我只练习了半小时,尽管频频摔跤,但滑起来已经有模有样了。

我心里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次我不愿浪费一分一秒,一步一个脚印的练习着。终于能在冰上熟练地转弯、滑行,我还试着练习各种花样。虽然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我并没有放弃,当我在冰上自由滑行时,别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终于学会了滑冰。现在我可以轻松自然地在冰上滑着,有种要飞的感觉,真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