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如何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整体感知《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表述,达到提升。
2.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阅读需求提取信息,对自己的理解形成解释。
3.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对人物进行正确地评价,形成评价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继续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感知写作特点 明白写作意图 (一)导入课题 了解文章体裁。
当我们看到《城南旧事》这个书名的时候,你知道了什么?
生:它讲的是一件旧的故事,是以前的事。 生:讲的是发生在城南的以前的事情。 师:你们是通过哪个字发现的? 生:旧。
师:对,这个书名不仅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还告诉我们这是以前发生的事情。以前我们也读过类似的书
籍,同样也是写过去发生的事情。你知道是那本书吗?
生:《朝花夕拾》
师:对,但有的书是用了另外的一个字来表示是写“旧事”的,比如——传。我们上个学期读过的《呼兰河传》就是自传体小说,写的萧红小时候发生的事情。而今天我们所学的就是林海音女士写的她小时候发生的事情,也是自传体小说。
(二)感知写作特点 明白写作意图 1.对照标准自我检查。
之前我们已经读过了这本书,你们读好了吗?请根据我校的评价标准自我判断一下吧。
你认为这三个标准都达到的请举手。(有两个孩子) 你认为你达到了两个标准的,请举手。(人数略多一些) 认为只达到一个标准的,请举手。(大部分都举起了手) 2.了解作者
师:你知道作者是谁?
生:林海音
师:你对林海音有哪些了解呢?我们仅仅知道作者是林海音,那不算知道,还需要对作者有个初步的了解。
生(交流)
师(出示林海音的介绍):
生齐读内容。 3.探寻作者写作缘由
(1)了解《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用 师:作品中有哪些人物? 生:英子、兰姨娘、秀珍……
师:他们在英子的童年都给英子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和回忆。哪位同学说说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是什么?
生1:《惠安馆》
生2:《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有的同学手中的书这个故事的在第一个后面写着一个“序”,有的则是在书的最后,而且后面写着一个“后记”。
什么是序?什么是后记呢?我们共同来看看。
但是无论是序还是后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要写清楚作者写作的经过和缘由。让我们共同走进《冬阳·童年·骆驼队》,一同探寻作者写作的特点和写作的缘由。
(2)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探寻作者的写作特点和写作缘由
师:认真默读短文,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最有趣? 生读:“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我觉得这段话写得非常真实。
师:其实这本书当中有许多这样的描写。比如前段时间,咱们班同学在阅读这本书时做了这样的摘抄: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张地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面前
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顶牛了。我就这么看着,两腿跪在炕沿上都麻了,秀珍还不回来。你听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感觉特别真实,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 师:特别真实、纯朴。这本书吸引人的魅力就在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久仰其大名却一直没有兴趣看,在二十二岁的今天,彻底告别了我的童年、青年、少年,却不可救药地迷恋起儿童文学,喜欢里面的单纯、质朴、宁静,今天看完这个《城南旧事》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为何早些我不知道这是部如此精良的作品。
我们接着再去发现,去发现作者写作的缘由,看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书。
生默读发现。
生:“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师:你觉得那句话说明了作者写作的缘由?
生:我觉得是“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生:林海音写这部书,就是想表达她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板书:怀念童年)
二、厘清人物关系 整体感知故事主要内容 1.走进《惠安馆》
师:通过课前的阅读,请你说说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生:秀珍、妞儿和英子
师:英子也就是林海音,我们称她为“我”。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2.走进其他故事分别找出主要人物 《我们去看海》:我和厚嘴唇年轻人 《兰姨娘》:我和兰姨娘、德先叔 《驴打滚》:我和宋妈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我和爸爸 3.从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是按照“我”的成长顺序来写的,这本书所写的是林海音7到13岁时发生的事情。
你能否根据故事的主人公并结合你自己读书的收获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
(根据我校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三、深入阅读 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在我校的校本教材的首页就给我们指出了我们六年级的阅读目标,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明确目标。我们要学会写读后感,要想写好必须对人物和事件有充分地了解,下面
我们再次走进《惠安馆》学习如何将阅读走向深入。
1.我们知道妞儿和秀贞是母女关系,但是文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你是从哪儿能够看出来的?请找出依据。
建议:同桌合作,一个人找妞儿的特征,另一个找和妞儿特征相吻合的秀贞的特征。可以做标记。
汇报交流:
文中分别从她们的长相、地点、特点进行了描写。 孩子们,这就叫提取信息形成解释。这才叫真阅读。 2.人人都说秀贞是疯子,但是英子却不愿意这样叫,这是为什么?
交流:秀贞是因为太思念她的爱人和孩子了,所以才疯疯癫癫的。
3.其实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这样去读,真正地走进人物的内心去体会和感受。比如厚嘴唇的年轻人,他是好人吗?
为什么他一直强调他是好人?兰姨娘,你又怎么看?……这些问题都留给大家,相信这样你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四、走向生活 激发深入阅读的兴趣
这些人物每个人都在英子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影子,但是他们却一个个地用不同的方式离开了英子,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后来被拍成了电影,有人这样评价这本书:
小说《城南旧事》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人心,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当这部影片上映后,这种情感同样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吴贻弓)
(播放电影主题曲)
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就是这部《城南旧事》的主题曲,让我们静静地欣赏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