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欣赏论文
张玲玲
1903140215 摘要
歌剧《弄臣》以一个伯爵的弄臣及其女儿的悲剧故事,表现出了对那个时代君主制度的抨击以及对弄臣女儿吉尔达的爱情悲剧的同情。歌剧表演效果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优秀的音乐创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创作背景 《弄臣》的剧本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皮亚威根据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而成,音乐的创作则由“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创作。雨果的原作以描写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为主,旨在抨击封建君主制度。在歌剧的创作上,《弄臣》大体上忠于原作,主要还是揭露君主王朝统治下的荒淫无道的生活。与传统意大利歌剧相比,它不仅在剧本上脱离了剧情简单、人物面谱化的窠臼,而且在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大胆突破。此外,它还通过增加剧中的主要角色,丰富了歌剧的表演效果,使歌剧有了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人物形象
关于《弄臣》,我这里只想分析一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人,弄臣和他的女儿,吉尔达。
弄臣,“弄”,是指“玩弄”、“戏弄”。的确,弄臣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弄臣”其实就是为帝王所宠幸的狎玩之臣。 弄臣是个可悲的角色,他必须不断地为主人找乐,帮助主人实行一切寻欢作乐的计划,因而遭到他人的厌恶和鄙视。对这一切他心里很明白,却无可奈何,谁让他无钱无势无地位,只得以此谋生!你瞧他,浑身披挂着稀奇古怪的装饰物,头上戴着尖顶帽子,脸上画得五颜六色的,一副丑态。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驼背,严重的残疾使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悲剧性,。
然而,他对自己女儿的爱却是无私的,伟大的。这个,兴许是天下所有父亲的共同特点。尽管他在外面是这样辛苦、卑微,可是,他却好好的保护着自己的女儿——吉尔达,这个他生命中的至宝。为了他的女儿,他不惜最后做出买凶刺杀自己的主人,那个有着无限财富及权利的伯爵。 三、 出场人物
剧情大致是这样:主人公利哥莱托貌丑背驼,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轻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朝臣们的不满。而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他的爱女吉尔达,纯洁貌美,公爵乔装成穷学生暗中追求,骗得了她的爱情。后来,利哥莱托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店,雇用刺客将他杀死。黎明前,却发现受害的是女扮男装,已经奄奄一息的吉 尔达。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 情而替公爵一死。
作品中,作曲家创造了性格优柔寡断、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风流浮华、多情善变的公爵和纯真深情、富于诗意幻想的吉尔达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剧中的许多唱段都是世界名曲。第四幕中公爵的抒情歌《女人爱变卦》,节奏轻松活泼,音调花俏,就是这位情场能手的绝妙写照。于是这首歌很快就成为世界流行的歌曲。剧中还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唱段,如第三幕利哥莱托的咏汉调,第二幕吉尔达的咏叹调《亲 爱的名字》,第四幕中公爵和玛达林娜、吉尔达、利哥莱托的四重唱等等。 。 弄臣利哥莱托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既是供公爵娱乐并帮公爵做坏事的宫中丑角,又是一个
热爱女儿的不幸的父亲,同时还是一个残酷的复仇者。利哥莱托所具有的这些多方面的因素有机地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音乐中得到了鲜明的刻画。代表诅咒的音乐动机是这部歌剧的主导动机,阴暗而悲惨的小调形成一种类似呻吟的音调,这个音乐动机真实地描绘了黎哥莱脱内心的痛苦。当利哥莱托发现女儿被抢走,而自己又不得不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用巧言妙语去打听女儿的去向时,其内心真情却遮掩不住地时时流露出来,以这种复杂的情感,威尔第表现得十分巧妙、细腻。他给利哥莱托安排了一首没有歌词的诙谐歌,描绘出不幸的弄臣假装出来的无忧无虑,但是,在简单的旋律进行里,却包含着他的不安和焦虑。当利哥莱托要求把女儿还给他时,他唱出了一首咏叹调《弄臣,道德败坏的子孙》,在 这首歌中,他撕下了丑角的面目,表现出一个愤怒的、受损害受侮辱的父亲的形象。 在《弄臣》里,利哥莱托是最值得品味的一个人物。他是善与恶的共同体,狠毒与慈爱的复杂结合。不像一般作品中鲜明的善恶设定,利哥莱托是以个人性十足的,让人又恨又怜的真实的小人物。在做恶时,他毫不手软,心狠手辣,但又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身不由己的同时渐渐习惯并麻木。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女儿,他又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让每一个人都如此动容,那种不带一丝虚假的,纯粹的爱,成为利哥莱托人性中最美丽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