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市场竞争力及文化分析
李静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32)
[摘要]国产IP电影在国内市场具有强大票房影响力,但在北美市场竞争力孱弱。此类影片对粉
丝群体的迎合,引致大众性和消费性最大程度的扩张,对艺术性等文化质素产生极大挤压,唯利主义成为 其显著特征,文化质量堪忧。在提倡文化软实力竞争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策背景之下,国产IP电 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意义需要重视和强化,资本、文化与政治的撕裂应重新整合,从而降低文化安全风 险,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IP电影;北美市场;竞争力;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章编号]1002-3054 (2017) 02-0054-10[文献标识码]A [ DOI] 10. 13262/j. bjsshkxy. bjshkx. 170206
国产IP电影最早可追溯至根据同名网络小 说改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后有《杜拉拉升 职记》《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 《小时代》等多部IP电影相继推出。至2014年,
模,然后决定是否购买相关的概念、形象或者故 事的版权;其次,签订版权协议,及时购买版 权,获得版权法的保护,占取垄断性资源;再 次,组建创作团队,进行具体的跨界改编或系列 化内容开发。由此可见,与传统的影视改编不 同,IP电影的运作了从创作到接受的过程。 它是从接受终端(受众粉丝群)开始,以接受 者的审美倾向、消费趣味为创作基点。因此,它 充分体现出商业资本最本质的逐利冲动,打破了 电影场域的三元结构(政治构成基本的生存底 线、经济成为电影制作的前提、艺术构成电影内 容的核心),而且商业资本从外围进人电影创作 的核心腹地,取代艺术资本,直接决定了 IP电 影的内容生产与开发。侯孝贤曾痛批IP电影导 演为“产品经理”导演,每天忙着抓各种流行
IP电影作为业界热词流行一时。其后,在IP概
念下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匆匆那 年》《煎饼侠》《何以笙箫默》《左耳》《澳门风 云3》等均引起关注,并获取极高票房。当下,
IP概念及其实践已经深度介人中国电影的创作。
如果仅从“非原创”(或者改编)的角度 看,IP电影并不是新鲜事物。电影与其他叙事 艺术的关联互动在其诞生之初就已存在。但是, 当下火热的IP电影与传统意义上的改编具有本 质区别。IP电影的操作过程有3个步骤:首先, 根据流行程度、受众粉丝数量,测算潜在观众规[收稿日期]2016-10-20
[作者简介]李静(1982-),女,河南商丘人,暨南大学文学院讲师. —54 —
元素,电影的策划拍摄过程根本不是在创作,而 是在帮观众找东西凑合看。[|]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
IP电影与从创作出发的电影改编彻底划清
界限。
然而,电影的复杂性在于它既是文化产业,
承担着资本增值的重要功能,同时亦是负载精神 价值的艺术创造,并且它还携带着本民族的集体 记忆、文化想象,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意识形 态的形象表征。从这个角度说,
IP电影在保证 超高票房的同时,也应当是一个负载文化和精 神、实现情感教育的传播平台。在文化软实力竞 争愈发激烈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
IP电影在获取资本盈利之外,其文化和意识形 态意义更需要得到强调,国产IP电影理应成为
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跨文化国际传播的最佳载 体,从而服务于中国文化安全。
_、内地与北美:国产IP电影的竞争力之别
毋庸讳言,近年来的票房业绩已经充分印证
IP电影在国内市场强大的影响力。2013年以来, 几乎每年国内票房排行榜的前10位都有多部IP
电影人围,且近乎包揽了年度票房排行榜前三 甲。然而,
IP电影在国内市场的票房号召力未
能顺延至海外市场。以全球市值规模最大的北美 市场[2]为例,国产IP电影似乎陷人了“水土不 服”的窘境,发行到北美市场的国产IP电影鲜 有成功者。
笔者根据艺恩电影票房数据库和B_
fficem咖
北美电影票房数据库,对2013-2015年人围国 产电影年度票房前25名的高票房IP电影,分别 做了国内票房及北美票房等数据的统计(见表 1),通过分析得出如下认识。
国产高票房IP电影的北美市场竞争力及文化分析
1.国产
IP电影在国内市场影响力逐年递
增,但在北美市场表现乏善可陈
2013年,共有《西游降魔篇》《致我们终将 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等5部IP
电影人围内地年度票房排行榜前25位,票房总额 33. 47亿元人民币;2014年,则有《西游记之大 闹天宫》等8部IP电影人围,票房总额48. 37亿 元人民币,增幅分别达到60%和45%; 2015年, 共有《捉妖记》《夏洛特烦恼》等10部
IP电影
人围内地年度票房前25位,虽然在人围影片数量 上较2014年仅添两部,但在票房总额上却增幅惊 人,10部人围影片票房总额达到令人咋舌的 113. 38亿元人民币,增幅134%,在2015年内地 440亿元人民币的总票房中占比25%。国产IP电 影在内地市场的票房影响力可见一斑。但令人尴 尬的是,国产IP电影这份靓丽的内地票房成绩一 旦置换到北美市场,就瞬时暗淡、低迷。如表1 所示,2013年人围的5部IP电影全部发行到了北 美市场,但票房总额仅为18. 4万美元,单片票房 均值3. 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万元左右;2014 年人围的8部IP电影中有5部在北美发行,票房 总额214. 5万美元,单片票房均值42. 9万美元; 2015年人围的10部
IP电影中除《九层妖塔》
《澳门风云2》《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外,其余7 部均在北美发行,票房总额422. 6万美元,单片 票房均值60. 4万美元。虽然国产IP电影在北美 市场的单片票房均值每年均有提升,但其票房规 模过于狭小,17部影片北美市场总票房加在一起 不足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不足4500万,即使 对照表1所列内地票房最低值《小时代2》的 2.95亿元人民币,也尚不足其单片的1/6。再看 这些影片在北美市场外语片票房中的排名,17部 国产IP电影无一进人前200名,成绩最好的《港 囧》也仅排在第205位,《致青春》等影片更是 滑到了 500名开外。
一 55 —
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表1 2013-2015年入围年度票房排名前25的IP电影数据 2
片名捉妖记港囵夏洛特烦恼寻龙诀澳门风云2西游记之
大圣归来狼图腾九层妖塔恶棍天使杀破狼2西游记之 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分手大师匆匆那年小时代3同桌的你智取威虎山
国内票房 国内北美票房 北美票房 北美(人民币)排名(美元)排名影院243952 万161336 万144145 万137336 万97474 万95635 万69956 万68280 万59708 万56035 万104560 万690 万66541 万58162 万52156 万45574 万45526 万
123467910111223468101113123712
32766 $1302281 $1293626 $1243810$
448205207209
45344027
北美
发行方
故事背景古代现代现代现代现代古代现代现代现代现代古代现代现代现代现代现代现代现代古代现代古代现代现代
导演
类型
年份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32013201320132013
FilmRiseWell Go USAChina Lion
许诚毅动作/魔幻徐峥闫飞、彭大魔
喜剧喜剧
n/ an/ a
210591 $
n an a
320
Well Go USA
n an an a
5
乌尔善动作/冒险王晶田晓鹏让•雅克
•阿诺陆川陈畅
动作/喜剧动画冒险
n a
n/ a
131058 $11998 $709617 $
n a
3533
Sony/
Columbian an a12China Lion13Well Go USAn aChina Lionn a
1220
动作/冒险喜剧
郑保瑞动作/冒险郑保瑞动作/冒险林妍、
纪录片
谢涤葵邓超、俞白眉张一白郭敬明郭帆徐克陈思诚
喜剧爱情爱情爱情动作/冒险爱情
n an a
327245
n/ a
2059 $569280 $
n aChina Lion
n/ an/ a
2284 $428318 $18058 $11186$87783 $23462 $43788 $
n a
n a
316260525546383483420
万北京爱情故事40553 西游降魔篇致我们终将
逝去的青春狄仁杰之 神都龙王小时代小时代2
124699 万71910 万60078 万48437 万29590 万
China Lion
n an an an a13Well Go USA12China Lion7Magnolia
33536
周星驰动作/冒险赵薇徐克郭敬明郭敬明
正剧动作爱情爱情
China LionAMC TheatersChina Lion
China Lion
注:(1)表格数据来自
cbooo.cn和boxofficemojo,截至2016年12月1日
(2) n/a是英语“不适用”(not appli⑶We)的缩写,在本表格中表示该项数据不可查知,即该电影未在北美市场发 行,故boxofficemojo中无票房数据。
—56 —
国产高票房IP电影的北美市场竞争力及文化分析
2. 国产
IP电影在北美市场的发行渠道狭 演”层面也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如郑保瑞导演,
窄,放映影院严重受限
表1显示,2013—2015年发行到北美市场的17部高票房国产IP电影,发行方中“华 狮”
(China Lkm)发行了 9 部,Well G。USA 发
行了 4 部,FilmRise、Sony/Columl)ia、Magnolia、 AMC Theaters 各发行了 1 部。其中,China Lion 具有中资背景,与美国AMC院线独家合作,成
立以来已成为国产电影在北美市场的主要发行 商;
Well Go USA也是主推华语电影北美市场发
行的发行商,同时兼攻其他亚洲电影北美市场发 行。除这两家发行公司外,内地电影尚未引起北 美地区发行能力较强的发行商关注,即便Sony /
Columbia发行了《狼图腾》,但更多也是鉴于法
国知名导演让•雅克•阿诺的国际影响力,而非 对影片本身的关注。其他几家发行商FilmRise、
Magnolia、AMC Theaters等均属规模较小的发行
商,发行能力有限。在放映影院数量上,国产
IP电影在北美市场也极为受限。17部影片中,
上映影院最多的《捉妖记》也仅有45家;影院 数在15家之下的有10部,占比59%;影院数在 10家之下的有5部,占比29%。虽然
Sony /
Columbia发行了《狼图腾》,但也只安排了 5家
影院上映,《小时代》《致青春》更甚,两部影 片各仅有3家影院上映。
3.
在电影的故事背景、导演和类型层面北美市场并未体现出明显的选择偏好
比如在“故事时代”这一层面,虽然北美
票房超过百万美元的3部影片《港囧》《夏洛特 烦恼》《寻龙诀》均是现代题材,但这不具有论 证意义,因为仅取得1. 1万美元票房的《杀破 狼2》和《致青春》同样也是现代题材;虽然属 于古代题材的《西游降魔篇》仅取得1.8万美 元票房,但另一部同为古代、西游题材的《西 游记之大闹天宫》却取得了 70. 9万美元的票房。 所以,在“故事时代”层面并没有体现出“今” “古”之间厚此薄彼的规律性。同样,在“导
同是其作品,《杀破狼2》与《西游记之大闹天 宫》的北美票房相差甚远;徐克导演虽然国际 知名度更高一些,但其作品《智取威虎山》和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均不理想,《狄仁杰之神 都龙王》北美票房甚至尚不足10万美元,并没 有体现出与导演身份对等的票房影响力。另外, 在“类型”层面,21世纪初由《卧虎藏龙》 《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等华语影片在北 美市场开拓出的功夫/动作审美偏好不再明显, 如“动作”类型下的《西游降魔篇》《杀破狼 2》票房仅不足两万美元,与上述新世纪初此类 影片票房差距不可以道里计。而在21世纪初北 美市场票房表现一直不太理想的“喜剧”类型, 最近两年却热度提升,《港囧》和《夏洛特烦 恼》北美票房均过百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 “喜剧”类型如同当初武侠片那样获得北美“宠 幸”,因为同在“喜剧”类型下的《分手大师》 和《恶棍天使》,北美票房仅为20万和13万美 元。由此可见,与国产IP电影在内地市场依靠 庞大粉丝群体“攻城略地”不同,其在北美市 场的票房竞争力主要还是依赖于电影自身,取决 于影片能否提供别具一格的故事样态和恰当表 述。因为无论导演还是演员,或者某一种风格类
型,在北美市场都不再具有天然优势。当国产
IP电影失却庞大粉丝群体非理性的追捧之后,
一切都需要回归到电影文本本身,需要靠实力
说话。
二、粉丝片VS艺术片:
IP电影在北美市场的审美错位
在北美电影市场,毫无疑问,英语片是绝对 主角,外语片基本处于边缘位置,很少有外语片 能够对英语片形成竞争。即使是那些在欧洲A 类国际电影节获大奖或者在本国电影市场票房奇 高的非英语片,在北美市场依然处境尴尬,除极
—57 —
,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个别案例外,基本上票房寥寥,收获寡淡。对比 美国电影在全球其他国家电影市场的超高票房业 绩,这一点进一步印证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强势。 在北美电影市场的观赏传统中,外语片习惯性被 作为艺术片看待。所以,那些艺术性强、与北美 文化区隔较明显的非英语片,因其自身鲜明的文 化异质性往往更容易引起北美市场“熟悉的陌 生感”,从而取得相对票房成功。这一状况,可 通过表2进行佐证。
表2主要电影国家北美市场票房冠军影片统计国家片名北美票房 (万美元)年份中国(华语)卧虎藏龙128072000法国天使爱美丽33222001印度季风婚宴13882002韩国春夏秋冬又一春2382004墨西哥潘神的迷宫37632006意大利美丽人生57561998西班牙回归122006日本谈谈情,跳跳舞9491997瑞典狗脸岁月8341987伊朗
一次别离
700
2011
注:票房数据来自Boxofficemojo电影票房数据库,截
至2016年12月1日。
表2清晰地展现出北美市场对非英语片的审 美偏好,即将外语片作为艺术片进行审视的观影 传统。主要电影国家在北美市场获取最高票房纪 录的影片无一例外都具有很强的观赏艺术性,这 些影片一方面在叙事及影像风格等层面凸显艺术 探索,另一方面在故事架构和文化逻辑层面均彰 显出本民族文化传统特质,与英语文化形成区隔 和参照。诚如王立新所言:“成为‘他者’的关 —58 —
键在于某一国家或族群是否进人到另一个民族成 员的认知和想象世界,从而成为后者衡量自身特 性、价值和地位的参照或标尺。” [3]表2中所列 影片之所以能够在北美市场获取相对票房成功, 根本原因正是在于对艺术和自身文化异质性的坚 持,使其能够进人到北美文化的“他者”位域, 为北美文化提供了文化自省参考。
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审美接受同样遵循这 一文化逻辑。北美市场对于中国电影的接受,曾 有过两次高潮时段。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的第 5代电影。张艺谋和陈凯歌的电影这一时段均在 北美市场广受欢迎。据
Boxofficemojo电影票房数
据库统计,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 年北美票房达260万美元,位列外语片年度票 房第4位;次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票房 又创新高,以521万美元位列年度第3; 1994 年张艺谋的《活着》斩获北美票房233万美元 位列年度第4,之后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也有年度第3和208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另一 次北美票房高潮时段则是2000年由《卧虎藏 龙》所引致的“武侠热”。《卧虎藏龙》在北 美市场大获成功,其后数年,“武侠”类型成 为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的“金字招牌”。《英 雄》北美票房5371万美元,《十面埋伏》1105 万美元,《功夫》1710万美元,《霍元甲》 2463万美元,《满城尽带黄金甲》656万美元。 但2006年前后,因短短几年多部武侠类型华 语片在北美市场的“狂轰乱炸”,造成观众一 定程度的审美疲劳,北美市场对武侠类型的华 语片不再青睐,《无极》《赤壁》《新少林寺》 等影片未能复制世纪初的票房辉煌。探究华语 电影在北美市场的这两次“高光”时段,凸显 的依然是同样的文化逻辑。张艺谋和陈凯歌的 成功,盖因其影片的艺术特质及民俗影像与北 美电影文化形成了鲜明差异,多样态中国元素 在影片中的呈现为北美观众提供了别样的观影 体验;而后来武侠电影的崛起则凸显了中国文
化传统中“侠”文化的独特意蕴,同时,影片 中东方美学(如《卧虎藏龙》中“竹林大 战”、《英雄》中的色彩运用)的淋漓尽致呈 现,既标示了文化区隔,又浸润了华夏文化之 精要,故而能够引起北美观众的观影兴趣。
但纵览近年来的国产高票房IP电影,恰在 这方面存在明显缺失。这些影片既无法提供独特 的美学形式,更无法提供彰显中国文化独特性的 中国经验,影片中浮光掠影展现的中国元素也流 于表面,无法触及中国文化深层的思维方式和价 值理念。于是,对于北美观影者而言,国产高票 房IP电影的文化区隔意味较为模糊。追溯造成 这一现状的根源,真可谓“成也IP,败也IP”。 国产IP电影在国内能够动辄豪取数亿票房的原 因,在于对粉丝群体的询唤,数量极其庞大的粉 丝受众托起了 IP电影的票房基数。但与此同时, 也造成IP电影置换为粉丝电影的危险。当IP电 影把策划、创作的基点建立在对粉丝群体的迎合 之上后,其大众性和消费性必然得以最大程度扩 展,然而也会极大地挤压艺术性审美质素。知名 电影学者戴锦华认为很多IP电影具有鲜明的 “非价值化”倾向:“影片甚至无需(也许) 提供一个完整的情节链所必需的内在逻辑与价值 依托。《小时代》中的男装广告、女装广告与各 类流行文本的搬用或拼贴、十分钟一个极度戏剧 性的事件而后瞬间冰释;《后会无期》的汽车旅 行展现的并非公路片必需的空间穿越与时间累 积,而是一个悬浮舞台上的片段偶遇(有人称 段子)。”[4]
国产IP电影的这种“非艺术性”消费化倾 向,在北美市场显然难以引起好感从而换来票房 成功。北美影评对国产高票房IP电影粗糙的艺 术质量颇多非议。如
Maggie Lee认为《寻龙诀》
具有明显的“模式化的情节和生搬硬套的人物 塑造”,“缺乏地下电影类型预期的怪异、恐怖 的气氛”,影片中“八十年代的表演片段节奏不 够轻快,由于人物之间不断的争吵速度减慢下
国产高票房IP电影的北美市场竞争力及文化分析
来。关于彼岸花的解释太少,僵尸的外貌和复活 的雕像不再令人恐慌或吃惊;导航工具和生存工 具也不是以一种可理解的或引人注目的方式存 在”。同时,
IP电影在传播中因为失却对前
文本的理解基础,影片也很容易因省略叙述造成
剧情接受上的解读障碍,
Maggie Lee就认为“这
部电影最无力的元素是八一•、凯旋、Shirley和大
金牙草率的团队组合,没有任何幕后故事解释他 们怎么认识、训练并成为寻龙团体的一员”。[5] 《纽约时报》影评人Daniel M. Gold的批评则更 为直白:“根据中国最畅销的科幻小说系列改 编,‘寻龙诀’白白浪费了一些好演员。,’[6]对于 《捉妖记》,北美影评人的评论丝毫不留情面: “从一开始《捉妖记》的情节就是一团糟。它不 光是讲述得很糟糕,而且故事从这样一种不合理 的残暴中展开,令你马上就迷失在一个很快就失 去兴趣的世界里。,’[7]而《小时代》在北美影评 人眼里更是被视为“粗制滥造”的代表,认为 这是“一部沉浸在财富增长和西方习俗的21世 纪中国青年文化的加工作品”,“作为娱乐片, 这是一部典型的粗制滥造的作品”。[8]
可见,国产高票房IP电影一旦走出国门, 当其最大的票房保证一
粉丝群体不复存在之
后,票房竞争力将完全取决于电影文本自身。 北美电影市场具有将非英语片作为艺术片审视 的观赏传统,然国产IP电影从策划到创制、营 销,遵循的是资本的消费逻辑,而不是电影艺 术的本体诉求,艺术含量极低。所以,以“非 艺术”制作模式推出的国产IP电影,在北美 市场的票房竞争力自然非常孱弱,这也是顺理 成章的结果。
三、商业与艺术的背离:
值得警惕的倾向
随着国产IP电影在国内市场的强势票房表 现,近年各方商业资本逐渐密集聚焦电影产
一 59 —
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业。鉴于IP电影与互联网的亲近性,以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进驻电影业,迅速在 电影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并强调对IP的泛 娱乐开发。
BAT进军电影业的时间节点几乎与
IP电影同步:2014年6月,阿里影业成立;同
年7月,百度旗下的爱奇艺也成立了专门的影 业公司;2015年初,百度又悄然成立百度影 业。2015年9月,腾讯先后宣布成立两家电影 公司一
企鹅影业与腾讯影业。企鹅影业基于
腾讯视频,侧重拍摄网剧、投资影片;腾讯影 业则基于腾讯互娱,侧重由旗下的文学、动漫 的IP改编电影。除了 BAT,以地产起家的万达 集团也涉足影视,既有自己的影视公司万达影 视,同时也广泛拓展海外业务。2016年1月, 万达集团斥资35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影制 作公司传奇影业,其所看重的正是后者强大的 优质IP积累与衍生能力。[9]
对于实力雄厚的商业资本进驻电影产业,需 要从两方面进行评估。一方面,各方商业资本的 进驻,确实极大推进了国内电影产业的蓬勃发 展。21世纪以来,国内电影市场用了近10年的 时间才突破百亿,但从2013年后,进展飞速: 2013年票房收人突破两百亿,最终获得217亿, 增幅27%; 2014年总票房296亿,增幅36%; 2015年更攀新高,年度总票房达到440亿,增 幅48%。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市 值仅次于北美市场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对 此,雄厚商业资本的进驻和贡献绝对不容忽视。 但另一方面,商业资本推升国内电影市场的同 时,因资本的逐利本质过于强调影片的消费属性 也直接或间接拉低了国产电影的艺术质量,这同 样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第6代电影导演王小 帅就曾直言:“这是商业片最好的年代,也是严 肃电影最坏的年代。,’[10]戴锦华甚至将某些IP电 影界定为“非电影”,并认为“这类影片的成功 与问题在于他们的非价值化。用我自己的语言就 是对‘坍塌’与‘中空’的印证……在我感知
—60 —
中,这与其说是价值取向的问题,不如说是非价 值化的问题。其成功是在于以价值展览的表象拒 绝了价值表述。于是,我们甚至无需担心在影片 中遭遇价值,更不必担心在影片中遭到任何对我 们熟悉的逻辑的冒犯,’。[4]
对于国产IP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背离, 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因为由此将造成内地市场与 海外市场的严重错位。在内地市场,此类影片虽 质量低劣,但借重粉丝,仍可疯狂获利;在海 外,它们却毫无竞争力可言。长此以往,国产电 影将陷人严重依赖内地市场的“向内看”保守 倾向。试想,当国产IP电影不需“精雕细琢” 即可在内地市场赚得盆满钵满,谁还会在意寥寥 惨淡、可有可无的海外市场呢?同时,国产IP 电影的盈利效应又会在短期内得以放大,对内地 电影市场形成示范,
IP更受追捧,制作更显粗
糙,因为案例已证,只要是粉丝基础良好的优质
IP,无论电影制作得多么拙劣,依然能够取得票 房成功。如此一来,在IP电影的带动下,国产
电影将陷人恶性循环,艺术质量每况愈下。
尽管国产IP电影在内地市场取得了极大的 票房成功,但也必须指出,这份成功具有一定的 “水分”,因为它是在国内电影市场并未完全对 外放开的保护环境下取得的,是在非饱和竞争的 “温室”中得以实现的。中国2012年就目前的 配额制度在洛杉矶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
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有效期为5
年,这意味着2017年2月17日双方将进行第2 轮谈判。在此次谈判中,中国的进口配额必然会 有所增加。且对于好莱坞而言,其终极目标不会 仅止于中国影市“进一步开放”,而肯定是期待 “完全开放”。未来一旦内地电影市场持续加大 放开幅度,直面好莱坞为代表的海外电影的正面 饱和冲击,国产电影将面临极大生存压力。严重 依赖内地市场的国产电影已基本丧失海外市场的 竞争力,如果不能抓住当下的保护期“窗口”, 依然一味通过粗制滥造逐利的话,倘若在饱和竞
争中再失去内地市场,对于中国的文化安全来讲 将是一个灾难。
四、文化安全风险:资本、文化与政治的撕裂
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保障路径无非两条: 对内的文化认同与对外的文化传播。电影作为一 种艺术样态,在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具有传播的便 捷性,理应承担更多责任。这种便捷性体现在: 对内层面,电影艺术往往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具有 良好的群众基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更有利于 凝聚共识,增进国内受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从而产生民族向心力;对外层面,由于电影艺术 采用声画影像作为传播媒介,形象生动,在对外 传播上不同于建基于文字的文学艺术对外语的较 高要求,国外受众相对容易理解接受,也更有利 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输出,增强国家文化的国际竞 争力。
国产IP电影,作为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电 影类型,理应成为对内建构文化认同和对外增强 文化传播的利器,为中国文化安全提供坚实保 障。但对于当下的国产IP电影而言,理想与现 实距离遥远。如前文所述,国产IP电影艺术质 量低下,虽然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 但在文化层面,无论是对内的文化认同还是对外 的文化传播,都未能承担起相应的文化责任。如 《小时代》系列电影,国内票房大赚,但其中宣 扬和崇尚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对内, 不足以弘扬正能量(如果有文化认同被建构, 也是负面的文化认同);对外,则更暴露了其粗 鄙,恰如北美影评所言:这是一部典型的“粗 制滥造”的作品,因此国际文化竞争力也就无 从谈起。
那么,造成国产IP电影如此窘境的原因 何在?
表面上看,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所致。资本
国产高票房IP电影的北美市场竞争力及文化分析
的本性在于逐利,这一点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 资本而言,最基本的行为原则就是赚钱。当下国 产
IP电影国内市场态势良好,海外市场处境尴
尬,那么资本的视线就紧盯国内商机,罔顾对海 外发展的重视。所以,如果仅从资本的获利驱动 性进行其动因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但目前的问题 在于,资本的逐利本性与国家的文化安全产生抵 牾。资本与政治产生了矛盾,两者相背而行,资 本的逐利已经侵蚀到国家文化安全。也即,从政 治层面出发,文化认同与文化输出,国产电影责 无旁贷,但当下的国产IP电影却只顾赚钱,自 我放逐了文化担当。
所以,更进一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似乎在 于资本与政治的背离。资本向右,政治向左。然 而全世界的资本都逐利,为何偏偏聚集到国产
IP电影上的资本却出了问题?比如,好莱坞作
为全球电影业界的引领者,蜂聚其上的资本更为 雄厚,但好莱坞电影并没有出现类似问题。这不 仅是因为其巨大的盈利能力使各大电影公司获利 甚丰,更因其对“美国梦”为代表的美国精神 和美国文化的宣扬使之成为全球文化输出的典 范。由此可见,真正的问题并非资本的逐利,也 不是资本与政治的背离,而是国产IP电影的 “空心化”,是国产IP电影在文化上的空虚与贫 乏。考察好莱坞电影的运作可知,文化能够成为 资本与政治的理想“融媒”,使两者相向而行。 当好莱坞电影灌注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之后,资 本就成了政治的助推器,电影的商业越是成功, 文化认同和文化输出就越是成效卓著,其后的政 治考量同样也越能顺畅实现。国产IP电影所欠 缺的恰是最为关键的文化灌注。它的短视一味透 支其市场盈利能力,漠视艺术质量和文化内涵, 自然无法获取北美市场的好感,文化输出也就无 从谈起。所以,当下国产IP电影的改良之路在 于找到用中国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如果在 国产IP电影中,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能够以恰 当的中国方式讲述,那么,于内,可以完成文化
—61 —
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认同建构;于外,中国文化的异质性也更富异域 风情,更利于在海外市场的文化输出。实际上, 直到目前,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最成功的影片仍 然是李安的《卧虎藏龙》,而《卧虎藏龙》的文 化密码恰在于给北美市场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与中国精神,并以一种独具中国电影美感的影像 形式予以表达。
同时,国产IP电影的问题也凸显出中国电影 产业创新的缺位。互联网的普及、观影群体 的变化、电影市场的膨胀以及文化产业资本的崛 起等各种新因素的加人,使当下的国产电影面临 着一个新的制作语境。新的语境呼唤新的电影政 策。对于国家电影管理部门来讲,需要对当下的 国产电影生产与传播语境做一全面系统评估,并 创新国产电影产业,以期能够对国产电影的 资本、文化和政治形成缝合,使三者相向而行甚 至合而为一,谋求国产电影在商业、艺术与意识 形态上“三性合一”的理想状态。对此,韩国电 影的相关经验可以汲取。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影视 业刮起的“韩流”现象,充分表明韩国文化的对 外传播效果良好,其中韩国电影产业的引导 与激励功不可没,很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概而言之,当下由国产IP电影所引致的文 化安全风险表面看起来是因为资本的逐利性,但 真正症结所在却是国产IP电影在文化艺术上的 “空心化”,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虚位缺席, 致使国产IP电影没有负载相应的文化担当。不 可否认,逐利性是资本的天然特性,但关键是要 找到对资本的引导方式,应加强相关管理政 策的制定与创新,从而把资本变成助推优质文化 传播的利器。
注释:
[1 ]王宇飞.侯孝贤痛批“产品经理”导演[N].京华
时报,2015-06-21.—62 —
五、结语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各方商业 资本都紧盯电影产业,ip电影遂成为商业资本 与电影产业沟通嫁接的最佳桥梁。ip电影有受 众基础,有票房保障,获利潜质优良,所以当下 大部分热门ip电影都属于商业投资主导型,整 个
ip电影的制作流程均是由商业资本而不是电
影人把控,电影如何拍等议题是在精细商业演算 基础上确立的,仅对资本盈利负责,影片的艺术 质量尚在其次。
鉴于声音、画面媒介形式的通约性,电影具 有跨文化传播的优势和便利性。在当下提倡文化 “走出去”的国策背景下,国产电影理应承担更 大的文化责任。但现实恰恰相反,近几年ip电 影的勃兴非但不能复兴国产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 曾有的辉煌,反而在资本逐利的无限贪婪中越发 粗劣不堪,海外竞争力几近于零,内地市场的非 正常态势也预示着新的危机。
资本控制下国产ip电影“唯利主义”的文 化倾向如果不加控制地深人发展下去,将严重挤 压注重艺术性的其他电影类型在内地电影市场的 生存空间,从而带来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 极大风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警 惕。电影管理部门在国产电影新的生产与传播语 境下,需要创新国产电影的产业,引导资 金,把控方向,提升艺术质量,把资本、文化、 政治有效结合,把
ip电影在文化认同与文化输
出层面的优势通过良好的受众平台发挥出来,从 而为中国的文化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2]北美市场指的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电影市场,
全球市值最大,北美市场票房是衡量一部电影全
国产高票房IP电影的北美市场竞争力及文化分析
球影响力的重要指标。[3 ]王立新.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
身份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8 (3).[4 ]罗皓菱.戴锦华:社会文化面临整体坍塌——漫谈
从《小时代》到《黄金时代》[N].北京青年报, 2014-11-02.
[5 ] Maggie Lee. Film Review: ‘ Mojin: The Lost Legend*
[7 ] Greg Wakeman. Monster Hunt [ EB/OL ]. http: //
html, 2015-12-22.
[8 ] Sheri Linden. Tiny Times 2 [ EB/OL ]. http: //
touch, latimes. com/# section/-1/article/p2p-77035917,
2013-09-06.
[9] 电影独舌.中国电影公司新格局:五“大”、三
“粗”和 BAT [EB/OL ]. http : //mt. sohu. com/ 20160411/n443902708. shtml,2016-04-11.[10] 王小帅.王小帅告全国观众:请你挺我[EB/OL].
■www. cinemablend. com/revie'ws/Monster-Hunt-69097.
[EB/OL]. http: //variety. com/2015/film/asia/mojin-
the-lost-legend-revie^w-1201665772/,2015-12-21.[6 ] Daniel M. Gold. ‘Mojin: The Lost Legend,[ EB/OL].
http : //www。nytimes. c.om/2015/12/18/movies/review,- mojin-the-lost-legend-in-search-of-a-burial-ground. html? partner = rss&emc = rss, 2015-12-18.
http: //ne^ws. mtime. com/2015/04/30/
1542151.html,2015-04-30.
LI Ji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Abstract: Domestic IP film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domestic box office market; however, it is weak in the North American film market. Fan reliance,catering to the mass consumer and the greatest degree of expansion,holding profit doctrine as its salient features,domestic IP film’s cultural quality is worrisome. Under the policy background of cultural soft power competition and the “ going out ” of Chinese culture, domestic IP film’s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needs to be noted and strengthened,and the tearing of capital,culture and politics needs to be reorganized, so as to reduce cultural security risks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ulture.
Keywords : IP film; North American market; competitiveness; cultural security
On the North American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IP Film with High Box Office
—6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