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华佗小知识
智者论道 智库时代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贾婧芳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不同国家的人员流动、迁移、信息交流越加频繁。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文化、经济的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代发展的主流形式。在此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在相互融合中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浪潮,在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中,寻求传承与发展出路。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民族声乐艺术的概述,论述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特性,提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多元文化;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J607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0-0274-002

三、多元化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一)融入多元文化,推进艺术创新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融入多元文化,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音乐进行交流与借鉴,推进我国艺术文化的创新,进而呈现民族声乐艺术多样性审美内涵。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进程中,融入的西方音乐文化较多,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将西方文化融入到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技巧方面与声乐演绎中,能够进一步创新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较为注重行腔润腔、吐字咬字等曲艺唱法,通过借鉴外国文化,知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借鉴外国声乐唱法的演唱技巧,求同存异,在创新过程中不仅保留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特色,更要呈现多元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

因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使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汲取外国文化中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应树立走出去思想意识,把握多元化文化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勇敢的接受西方音乐文化,深入研究西方音乐文化,汲取其精髓内容,呈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演唱形式,打造具有时代行、民族性、创新性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拓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形式,进而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二)时代主题鲜明,彰显艺术个性艺术作品是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民众内心思想表达的一种形式,较为符合那个时代人们艺术特性、审美特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被赋予了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审美内涵。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进程中,通过时代主题的影响,呈现出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时代变革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艺术也随之发生改变,融入多元文化,进而促进民族声乐艺术可持续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文化重要体现,代表着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与艺术魅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应与时俱进,汲取不同的文化,实现多元文化与民族声乐艺术相融合,呈现多元化发展形式,满足当代人民对艺术的异质性需求,进而促进其持续发展。

一、民族声乐艺术概述

民族声乐艺术来源于民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于追捧。民族声乐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在发展中受到文化、历史、经济的影响因素,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民族声乐艺术最具艺术特色的艺曲说唱、民间歌曲、歌剧演唱等。民族声乐艺术融合了多样的音乐形式,具有多重音乐元素,是我国审美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工作者在不断的研究中,探索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民族声乐体系,这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以及我国教育领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特性

(一)作品创作多元化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在作品创作形式上呈现多元化,包含作品内容、作品体裁、作品配乐等形式。作品内容的多元化。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激励了词曲创作者们的写作灵感与创作热情。而新时期下,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自由的艺术氛围,为广大艺术创作者们提供大量的创作资源与素材,以此推进其谱写更多美好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而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奠定基础。作品体裁多元化。·274·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戏剧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的借鉴与汲取,丰富与拓展了自身体裁。主要包含颂歌、进行曲、抒情曲、戏歌等大类,这些音乐文化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体裁,更满足人民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异质性需求。作品配乐多元化。多元文化背景下,为了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与当代文化的融合,我国戏曲家在作品配乐中进行多方的探索。

(二)演唱技法多元化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促进民族声乐艺术更好的迎合当代人民的审美需求,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技法中,不仅汲取西方美声唱法,还借鉴了我国的戏曲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的咬字、润腔等技巧。虽然民族声乐艺术这种多元化融合形式,至今没有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认可,但其较为符合当代人民的青睐,符合大众艺术审美需要,并且得到传承与进一步发展。对此,诸如此类的民族声乐艺术研究,相关专业人士还在进一步探索。而事实证明,民族声乐艺术对我国通俗唱法中技巧的运用,使得民族声乐作品发声高亢明亮。

(三)表演形式的多元化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表演形式包含合唱、独唱、重唱三种形式。其中独唱、重唱的多元化发展特征较为显著。因每一个民族声乐演唱者都具有自身先天与后天条件,同一作品,不同的声乐演唱者会呈现出不同的表演形式,会为人民营造不同的演唱意境,更会为人民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演唱者对古今中外不同演唱风格的汲取,使民族声乐作品演唱形式呈现多元化可能。因每一名民族声乐演唱者的演唱风格、技巧、能力不一,因此,所呈现的表演形式也存在差异性。

智库时代 不同的艺术个性。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历程中,也在不断的创新,在语音特点与演唱方式中彰显时代主题。根据民族声乐艺术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背景来看,抗日时期的《延安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我住长江头》,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走进新时代》等民族声乐艺术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同时,民族声乐艺术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凸显艺术个性,根据当代需求,在创作中融入不同的声乐词汇、曲式特点。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依然要融入时代主题,根据当代人民需求,融入丰富的艺术元素,使其丰富多彩,呈现多元化形式。同时,将西方摇滚与乡村音乐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借鉴与交流中,形成具有我国的新民族声乐艺术特点,进而使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得到当代人民的认同。

(三)民族特色浓郁,呈现本土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随着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发展与传承,不同民族声乐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并且具有本土文化审美

内涵。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直来自于本土文化,汲取民族音乐特点,将口头性的民族歌曲,演变成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民族声乐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点,经过我国艺术家的进一步改造,形成具有民族性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并将这种作品进行推广,向世界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声乐艺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根植于我国文化艺术,从多元文化从发,汲取外来文化的优势与精华,使民族声乐艺术仍然呈现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色彩。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呈现本土文化艺术审美内容,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本土文化,将多元化艺术特征渗透到其中,借着西方唱法的演唱技巧,进而有助于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与艺术魅力。而在多元文化下,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承面临一

智者论道

定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应随之发生改变,融入多元文化,实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民族声乐艺术文化的创新,进而促进民族声乐艺术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贾婧芳,甘肃省青年音乐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婕.多元文化视角下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J].当代音乐,2018(06):135-136.

[2]李霞.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J].北方音乐,2017,37(03):8.

[3]胡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措施探究[J].四川戏剧,2016(07):129-130+143.

[4]李优.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04):128-131.

(上接第255页)

利用安全防护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本身安全性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被破坏、窃取或者丢失的风险,使得信息能够安全被查询、传输和应用。信息安全的实现可以通过加密的方式进行,在传输信息和存储信息的过程中做好加密工作。

2.从账户安全保护入手实现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

网络信息内部也包含账户信息,并且用户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查询、使用等多种工作的时候,总是会使用到账户内容,所以从账户安全入手,也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安全防护工作。随着网络支付的流行,网银账号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所以用户可以通过密码的设置保障自身账号的安全,如果手机、卡等丢失了,及时进行冻结或者个人信息的修改,也可以通过降低各个账号之间的关联程度来保证账号安全。

3.有效的网络监控是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

补丁安装也是一种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而网络监控也具有重要作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特定程序和软件的利用,实现对网络信息和网络运行状况的监控,如果出现了不合理的内容和情况,及时进行拦截。

(二)网络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包括很多,其

中主要有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之上。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对整个网络进行信息管理,只有对该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才可以为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基础,所以需要做好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网络信息管理的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

网络信息管理的操作系统是实现一系列安全防护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基础,相关人员需要对网络信息管理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和完善,利用多种技术进行水平的提升,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四)网络信息管理的用户和权限问题网络信息管理需要对用户和权限问题进行设置,其中网络信息会面临不同类型的用户,这些用户的需要等都存在差异,所以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也需要额外设置一些访问,防止网络信息安全被威胁的现象出现。

(五)网络信息管理的储备问题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中,储备工作是一项十分常见且重要的项目,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网络信息始终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库,实现对信息的存储工作。

(六)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防护中的机房管理问题

机房是工作人员针对网络信息进行管

理、针对问题进行防护的一个重要的场所,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机房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然后保证机房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对机房运行机制进行完善和控制。

(七)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防护中的人员配备问题

由于网络管理工作主要有配置、失效、性能、计费以及安全管理五种类型,所以再信息管理和安全防护工作中,也需要做好人员方面的配备工作,保证人员的齐全。

六、结束语

文章将网络信息的管理工作和安全防护措施作为叙述的主要内容,在分析和研究之后,希望能够提高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然后利用多种措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利于安全稳定网络环境的营造。

【作者简介】李守砚(1986-),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工程、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先球.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防护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55-55.

[2]曹曼.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及其安全防护策略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5):135-137.

·2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