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泥搅拌桩作业指导书

水泥搅拌桩作业指导书

来源:华佗小知识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宁启复线电化工程Ⅲ标一分部水泥搅拌桩作业,指导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 2.作业准备

2.1根据做好三通一平,清除地表下石块等硬物,对地下管线进行拆迁或采取稳妥的保护措施,并根据场地条件因地制宜搭设灰浆拌制操作棚和存放水泥临时库房,防止水泥受潮变质。 2.2确保施工机械能够正常工作。 2.3确认施工用电正常。

2.4水泥搅拌桩施工人员经过技术和安全培训,必须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5根据设计要求测设桩位,桩机就位,钻头对位后调平桩机机台,精确对位。 3.技术要求

3.1对每根成型的搅拌桩质量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

3.2为了确保桩体每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用量达到设计要求,每台机械均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同时现场应配备水泥浆比重测定仪,以备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随时抽查检验水泥浆水灰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3钻机旁派专人进行记录和管理,正确记录各种参数并自动打印输出:桩号、日期、始打和结束时间、设计桩长、实际桩深,每延米的水泥浆用量及累计数量,搅拌深度等。

- 1 -

3.4水泥搅拌配合比:水灰比0.45~0.55、桩径50cm,水泥掺量15%。

3.5浆液搅拌设两个搅拌桶,每次搅拌的浆液按一根桩的用量进行搅拌,并派专人负责计量,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过长(时间不超过2h);浆液倒入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每施工完一颗桩,并保证搅拌桶内浆液全部喷完,方可进行桩机移位,并把下一颗桩的浆液流入桶内,同时进行第三颗桩的浆液搅拌。

3.6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四喷四搅工艺。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可带浆下钻,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严禁带水下钻。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每延米进尺时间不应小于1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3.7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

3.8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储浆罐内的储浆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50kg。若储浆量小于上述重量时,不得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3.9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应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整桩复搅,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

- 2 -

填报于施工记录内。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3.10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 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喷浆深度、停浆标高;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钻机转速;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浆液流量;每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⑧复搅深度。

3.11要经常性对钻头进行检查,直径必须保证不小于50cm,但钻头不宜偏大或偏小,若钻头直径小于50cm要及时补充钢件,以免发生桩径偏小的情况,同时钻头直径也不宜偏大,钻头直径偏大时,喷入的水泥浆使成桩桩体加粗,影响桩体质量。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采用“四喷四搅”工艺,其工艺流程见图。

桩位放样桩机就位检查钻杆垂直度及偏差浆液制备第一次喷浆预搅下沉确定进入硬土层第二次喷浆提升至硬灰面第三次喷浆下沉至桩尖第四次喷浆提升至停灰面桩头复搅桩机移位 图浆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 3 -

桩位放样:根据设计桩位,用全站仪在路基断面内每10m放样每排的中间桩和坡脚桩,作为其它桩的定位控制桩。

桩机就位、对位:开动绞车移动桩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 第一次喷浆搅拌下沉:开动灰浆泵,证实浆液从喷嘴喷出时启动桩机向下旋转钻进并连续喷浆。当确定进入硬土层或满足设计深度时停止钻进,原地喷浆0.5min,再匀速反钻提升。

第二次喷浆提升搅拌至停灰面:反钻匀速提升,同时连续喷浆直至设计停灰面。如搅拌头被软粘土包裹,及时清除。

第三、第四次下沉提升喷浆搅拌与前述相同。第四次提升至停灰面后进行桩头复搅,时间约为2min。 5.施工要求

5.1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

5.2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

5.3派专人负责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全过程旁站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所有施工机械均应编号,应将现场技术员、钻机长、现场负责人、水泥搅拌桩桩长、桩距等制成标牌悬挂于钻机明显处,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浆喷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由专职质检员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

5.4浆喷桩成桩长度及整桩喷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专职质检员按自动记录仪打印记录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返工。

5.5泵送水泥浆前管路应保持湿润,以利送浆。每天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清洗管路设备,以免堵管。 6.劳动组织

- 4 -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人员配备表

负 责 人 技术主管 专兼职安全员 工 班 长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作业人员 2人 2人 1人 3~6人 4~6人 160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搅拌桩采用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量不少于15%,并通过室内配方试验验证。水泥的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

施工主要设备为:水泥搅拌桩搅拌钻机和灰浆泵。根据设计和施工需要配置合适搅拌机。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9.1.2施工前应确定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必须通过工艺性成桩试

- 5 -

验确定施工工艺和相关参数。

9.1.3搅拌桩施工前,应进行拟处理土的室内配比试验。水泥用量每米55 ~ 60kg。水灰比0.45 ~ 0.55,水泥用量可根据试验成果调整。

9.1.4水泥土搅拌桩现场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验,数量不得小于2根。试桩合格后方可进行大规模施工。

9.1.5搅拌桩横断面施工应由既有线外侧向内施工。 9.2 质量检验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检验: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桩长、搅拌头转数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深度。

9.2.1成桩7天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面下0.5m)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量为总桩数的5%。

9.2.2成桩后3天,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9.2.3成桩28天后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检验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基床内不小于180kPa;基床以下不小于150 kPa;抽检率为桩数的0.5%,且每一工点不少于3处。

9.2.4成桩28天后全桩钻探取芯,取芯从桩顶下1.0m开始,每2.0m取芯检测,检测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桩长0~8m范围内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桩长8~12m范围内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 6 -

1.0 MPa。抽检率为桩数的0.2%,且每一工点不小于3处。搅拌桩检测合格后方可填筑路基。

9.2.5搅拌桩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天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6 MPa。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施工现场常设一名经过培训具有担任安全工作资格的专职安全员,负责制定健康保护与事故预防措施和个人检查,查看所有安全规则和条例的实施情况。

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佩证内容有姓名、职务和本人照片,安全员的佩证为红色以示醒目。

1、搅拌机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机械发生倾覆。 2、施工用电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临时电力及照明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执行和设置,不得变通。

3、灰浆作业人员应戴口罩,以防粉尘吸入体内。 4、灌浆管路接驳处应安扎牢固,以免混合料喷出伤眼。 5、从事钢筋焊接的焊工须持有考试合格证和特殊工种作业上岗证。

6、施工期间,在村镇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噪声大的施工作业,按规定的作业时间施工,尽量避开夜间施工。

7、施工期间的主要污染源为施工中的粉尘,专门规划,及时清理、洒水,以免影响周边环境。

- 7 -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