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5857799 U(45)授权公告日 2022.02.18
(21)申请号 202122311619.2(22)申请日 2021.09.23
(73)专利权人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利泽东二路2号
院2号楼-1至8层101内607
专利权人 中交一公局集团华中工程有限公
司(72)发明人 武海军 胡春生 沈峰 郭胜英
彭聪 艾聪 张泽林 王冠淇 王泽林 李万麟 李德健 李国栋 陈阳 茹嘉东 曹建 王冬冬 孙海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代理人 杨威 邓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1)Int.Cl.
E02D 19/04(2006.01)E02D 5/04(2006.01)E02D 5/08(2006.01)E02D 3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包括覆盖于钢板桩锁口处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沿钢板桩锁口通长布置;所述钢板桩锁口处覆盖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和钢板桩之间围成安装腔,所述止水带位于安装腔的内部,所述挡水件上设置有保持止水带紧贴钢板桩锁口处的压紧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堵住钢板桩锁口处的涌水,具有较好的止水效果。
CN 215857799 UCN 21585779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于钢板桩锁口(11)处的止水带(2),所述止水带(2)沿钢板桩锁口(11)通长布置;所述钢板桩锁口(11)处覆盖有挡水件(4),所述挡水件(4)和钢板桩(1)之间围成安装腔(43),所述止水带(2)位于安装腔(43)的内部,所述挡水件(4)上设置有保持止水带(2)紧贴钢板桩锁口(11)处的压紧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5)包括螺杆(51)和螺栓(52),所述挡水件(4)上开设有供螺杆(51)穿过的螺孔,所述螺孔的中心和钢板桩锁口(11)漏水处中心对准,所述螺杆(51)的端部贯穿于螺孔后顶紧止水带(2);所述螺栓(52)位于安装腔(43)的外部,所述螺栓(52)和螺杆(51)螺纹连接,所述螺栓(52)紧贴挡水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2)背向钢板桩(1)的一侧固设有压板(3),螺杆(51)的端部贯穿于螺孔后和压板(3)接触,所述压板(3)能够于安装腔(43)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1)为多个,多个所述螺杆(51)沿挡水件(4)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4)设置成C字型或U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2)朝向钢板桩(1)的一侧延伸有密封凸起(21)。
2
CN 215857799 U
说 明 书
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基础施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跨江大桥水中施工,为降低施工成本,水中下部结构施工往往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由于钢板桩翼缘全部为钢构件,翼缘往往出现无法密贴造成局部渗漏水的现象。[0003]目前对于钢板桩锁口处漏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富纤维棉絮、麻丝根掺黄油或细砂对钢板桩锁口处进行塞缝处理,通过利用钢板桩内外的水压差将富纤维棉絮、麻丝根掺黄油或细砂吸进漏水的钢板桩锁口缝隙中,并将钢板桩锁口缝隙填充密实达到止水的效果。
[0004]由于河床以下部分,受富水压力的影响,钢板桩内外无法形成内外水压差,富纤维棉絮、麻丝根掺黄油或细砂等塞缝材料无法被吸入漏水的钢板桩锁口缝隙中,从而降低了钢板桩锁口处的止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能够很好的堵住钢板桩锁口处的涌水,具有较好的止水效果。
[0006]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包括覆盖于钢板桩锁口处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沿钢板桩锁口通长布置;所述钢板桩锁口处覆盖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和钢板桩之间围成安装腔,所述止水带位于安装腔的内部,所述挡水件上设置有保持止水带紧贴钢板桩锁口处的压紧结构。[0007]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螺杆和螺栓,所述挡水件上开设有供螺杆穿过的螺孔,所述螺孔的中心和钢板桩锁口漏水处中心对准,所述螺杆的端部贯穿于螺孔后顶紧止水带;所述螺栓位于安装腔的外部,所述螺栓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紧贴挡水件。[0008]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带背向钢板桩的一侧固设有压板,螺杆的端部贯穿于螺孔后和压板接触,所述压板能够于安装腔内滑动。[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为多个,多个所述螺杆沿挡水件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0010]进一步地,所述挡水件设置成C字型或U型。[0011]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带朝向钢板桩的一侧延伸有密封凸起。[0012]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的有益效果:[0013]1、在钢板桩锁口处设置挡水件和止水带,通过压紧结构使止水带完全紧贴钢板桩锁口处,进而能够很好的堵住钢板桩锁口处的涌水,具有较好的止水效果。[0014]2、通过设置螺杆,螺杆和挡水件螺纹连接,螺杆能够顶住止水带向靠近钢板桩锁口处运动,无需借助水的压力差即可保持止水带和钢板桩锁口的紧贴,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
3
CN 215857799 U
说 明 书
2/3页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水带和钢板桩未贴合状态断面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止水带和钢板桩贴合状态的断面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1、钢板桩;11、钢板桩锁口;2、止水带;21、密封凸起;3、压板;4、挡水件;41、侧边板;42、横板;43、安装腔;5、压紧结构;51、螺杆;52、螺栓;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0]参照图1,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止水结构,包括覆盖于钢板桩锁口11处的止水带2,止水带2可以布设于钢板桩1的迎水面,也可以布设于钢板桩1的背水面,止水带2沿钢
止水带2的厚度优选为0.06m。板桩锁口11通长布置,
[0021]结合图1和图2,止水带2朝向钢板桩1的一侧固设有密封凸起21,密封凸起21和止水带2一体成型设置,止水带2和密封凸起21构成整体呈阶梯状,当止水带2紧贴钢板桩锁口11时,密封凸起21紧贴钢板桩锁口11处。
[0022]止水带2背向钢板桩1的一侧设置有压板3,压板3和止水带2固定连接。压板3选用钢板制成,压板3为矩形板状,压板3的宽度优选为0.25m,压板3厚度优选为0.01m,压板3长度等于止水带2的长度。[0023]结合图1和图2,本钢板桩锁口11处还覆盖有挡水件4,挡水件4设置成C字型或U型,实施例以U型挡水件4为例,U型挡水件4包括两个侧边板41和一个横板42,其中横板42和止水带2平行,横板42的宽度优选为0.3m,厚度优选为0.02m;侧边板41的厚度优选为0.02m,侧边板41的宽度优选为0.16m,侧边板41的一端和横板42固定连接、另一端抵接于钢板桩1上,侧边板41和钢板桩1垂直,且侧边板41和钢板桩1焊接在一起。[0024]参照图1,挡水件4和钢板桩1之间围成安装腔43,止水带2位于安装腔43的内部,且横板42和止水带2之间设置有能够保持止水带2紧贴钢板桩锁口11处的压紧结构5。[0025]参照图1,压紧结构5包括螺杆51和螺栓52,螺杆51为多个,多个螺杆51沿横板4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横板42上对应开设有供螺杆51穿过的螺孔,螺孔的直径优选为0.03m,螺孔的中心和钢板桩锁口11漏水处对准,螺杆51的一端贯穿于螺孔后顶紧在压板3上;螺杆51和螺孔螺纹连接。
[0026]螺栓52布设于横板42的外侧,且螺栓52和螺杆51螺纹连接。螺栓52和横板42之间固设有密封圈6,密封圈6由橡胶材质制成,能够实现对螺杆51和横板42连接处的密封。施加外力旋入螺杆51,螺杆51顶压压板3和止水带2向靠近钢板桩1的一侧运动,当螺杆51紧紧顶
4
CN 215857799 U
说 明 书
3/3页
住钢板时,止水带2在螺杆51的作用下紧紧挤压在钢板桩1的锁口处。[0027]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预先在U型挡水件4上钻一个螺孔,将螺杆51的端部贯穿于螺孔处,进而将螺杆51和U型挡水件4组装在一起;然后在钢板桩锁口11处贴止水带2和压板3,将带有螺杆51的U型挡水件4焊接在钢板桩1大量涌水处,通过螺杆51顶住压板3并内拧入,使止水带2和压板3完全紧贴在钢板桩锁口11处,从而能够堵住钢板桩锁口11涌水处,具有较好的止水效果。[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5
CN 21585779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15857799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