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游戏观察记录:当孩子发生碰撞
游戏区域:娃娃家 班级:小班 案例:
游戏时间到了,宝宝们纷纷冲出活动室来到娃娃家。因为这是他们最最喜欢的游戏,也是他们寻找快乐的小天地。谁跑得快,谁就能得到他们最喜欢的娃娃。不一会儿,大海就抱着他的宝宝走了出来,边走边说“宝宝,爸爸带你出去玩哦”。突然,陈王蕊不知从哪里飞快地冲出来,两人狠狠地撞了一下。大海摔倒在了地上,他的宝贝小美美也被摔出去很远,他就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想好好教育一通。这时我发现陈王蕊的头低了下来,小脸涨得通红。小手不停的揪着自己的衣角一副紧张而后悔的样子。看到她可怜的小模样我又于心何忍啊,于是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想也许换一种方法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不仅能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能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于是,我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哎呦,宝宝怎么了?”大海边哭边说:“陈王蕊刚才走路太快把我撞倒了。”“什么,你摔倒了!那可不得了,很痛吧?陈王蕊还不赶快扶他到娃娃的床上躺一会儿。”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陈王蕊扶着大海慢慢地躺在了娃娃的床上。我说:“陈王蕊快给大海揉揉腿,跟大海说对不起”。于是,两个孩子就这样把发生的不愉快解决了,又开始了新的游戏。
(分析) 在自由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象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你追我赶、打闹嬉戏是他们的天性,可是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摔倒,甚至撞伤的危险事件。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板着脸孔严肃的说教,指责,批评孩子的不当行为。可是,下一次在玩的时候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矛盾。不仅避免了陈王蕊受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反而使她自己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大海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指导策略)
一、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避免枯燥的说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二、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导孩子。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以细致的观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分析孩子情绪变化、行为为体后的原因,然后灵活地运用教育的方法、技巧进行新颖、独特且有效的教育,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达到自我约束、控制的教育效果。
在游戏中,当陈王蕊在娃娃家外面奔跑并撞倒了同伴后,我对她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发现陈王蕊紧张而后悔的表情,说明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如果我再对她的行为加以批评的话,无疑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继续以游戏的情境、游戏的口吻让孩子身临其境的自然教育,从而达到了说教所达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