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故乡的月亮

故乡的月亮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故乡的月亮 口 刘 炯 我的童年是在冀中平原的一 觉得十分的有趣,直到月色西沉, 虽然我已经移居城市.但乡村的月 个农村里度过的.故乡的月亮给我 有的人已经响起了鼾声,人们才慢 亮在我的脑海中清晰如旧。城市的 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在我的记忆 慢散去 霓红冲淡了夜色,月亮也失去了往 中,月亮总是从茂密的树林中升起 那时,学校的作业很少。村里还 日的光泽,只是悄悄躲在屋顶或高 来,或金灿灿的,或红彤彤的,又大 没有电视机,每天晚上出去玩成了 楼的夹缝中向下张望 偶尔抬头望 又圆,比村里唱戏的铜锣还要大。 孩子们的必修课。家长是从来不管 见月亮.也是淡淡地显得苍白无 月亮渐渐升高,发出璀璨的光芒, 的。在朗月的晚上,大街上,农家低 力。晚饭后,人们有的是乐趣,有线 天空变得晶莹剔透.星星如同宝石 矮的土墙边,村边打麦场里.到处都 电视、电脑、麻将,每个人都躲进小 一般.地上像铺了白纱般一片银 是孩子们的身影,呼朋引伴,东奔西 屋忙活起来。儿子虽然只有九岁, 白,整个大地成了一个宁静而安详 跑.或捉迷藏。或玩打仗,稚嫩的童 作业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每天 的世界 音在空气中回荡。偶尔村里放电影, 做作业要到深夜.晚饭后是绝对不 当月亮慢慢升高的时候。各家 孩子们老早就搬着小凳子来站位 能出去的。即使在周末,没有家长 的饭也做熟了,人们纷纷端着碗凑 置,卖砸炮的、吹糖人的也不知从什 的陪同也是万万不能出去的.每次 到街上吃饭。人们端着碗,一边吃一 么‘地方冒了出来,小贩的叫卖声、孩 想出去玩,儿子得到的答案都是外 边天南海北。漫无边际地神聊,月亮 子的嬉闹声、大人的呼唤和训斥声, 面如何如何凶险,汽车和拐孩子的 就是人们头顶上的明灯 简直比集市上还热闹。电影开演了, 是多么多么可怕.他只得趴在阳台 饭后如果没有要紧的活计。人 场面一下子静下来,在明净的月光 上.遥望着灰色的天空和外面林立 们是不会回屋点燃那盏豆大的小 下,房顶上、树杈上、墙头上、草垛 的高楼……每天下 班回家.随手 煤油灯的,依旧搬个小凳子或干脆 上,黑压压到处都是人。随着电影情 “砰”地一声,防盗门如同一道铜墙 蹲在街边的石头、木桩或碾子上. 节的起伏,人们或悲或怒或发出阵 铁壁,将家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起 摇着蒲扇,张家长李家短,春种秋 阵哄笑,直到电影结束.方才一边谈 来.邻里间虽然近在咫尺.却摆出 收,奇闻异事,无所不谈。有时看到 论一边心满意足地散开。此时,如水 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人们都 孩子们聚过来.就有人开始讲鬼故 的月光悄悄照亮了人们回家的路 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人.在这个人群 事,静悄悄的,几十双小眼睛瞪圆 演电影是十分难得的事.一年不过 密集的地方,我感到未曾有过的孤 了听,只听得人脊梁沟里冒冷气, 三五回。 独。 有时一片黑云飘过来.遮住了月 淳朴的乡村养育了我的生命. 家乡的月亮.童年的月亮成了 光,更显得阴森可怕。现在想起来, 美好的月光给了我清澈明净的胸 我永远的回忆 可能是《聊斋》一类的故事,当时确 怀和细腻的情感。多少年过去了,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