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阿城小说《棋王》美段赏读
作者:舒 遐
来源:《新作文·初中作文指南》2011年第04期
作家简介_
阿城,1949年生于北京,当代作家。十几岁时就已读遍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的名作。作品有《棋王》《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等。阿城的小说被称为“文化小说”。在他的作品里,他总是力图从文化的视角对现实世界进行审美把握,作品所记人或事、情或景,都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真实写照。《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
作品简介_
《棋王》主要描述了远赴云南边境“上山下乡”的“知青”——“棋呆子”王一生的性格和棋艺棋德。作品中,当时特殊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矛盾被淡化了,这些并不是小说中人物生存和活动的全部环境,而老庄哲学中身处俗世、不耻世俗的“超脱境界”,才是王一生们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也是小说所要建立的文化立场。
《棋王》化天下大势于方寸棋盘,这是它独特的魅力。 (一)
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
……车厢里靠站台一面的窗子已经挤满各校的知青,都探出身去说笑哭泣。另一面的窗子朝南,冬日的阳光斜射进来,冷清清地照在北边儿众多的屁股上。两边儿行李架上塞满了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我走动着找我的座位号,却发现还有一个精瘦的学生孤坐着,手拢在袖管儿里,隔窗望着车站南边儿的空车皮。
美段赏读:标语,喇叭,语录,插队……小说一开头就极尽笔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下乡,政治环境乱;车站,自然环境乱。怎一个“乱”字了得。喧嚣之中,主人公王一生亮相了,他“孤坐”着,和“闹”的环境相比,他太“静”了。这外在的“闹”与他自身的“静”,造成如此强烈的反差,这是作者一开篇所刻意制造出来的效果。 (二)
呆子(指王一生,编者注)认为外省马路棋手高手不多,不能长进,就托人找城里名手近战。有个同学就带他去见自己的父亲,据说是国内名手。名手见了呆子,也不多说,只摆一副据说是宋时留下的残局,要呆子走。呆子看了半晌,一五一十道来,替古人赢了。名手很惊讶,要收呆子为徒。不料呆子却问:“这残局你可走通了?”名手没反应过来,就说:“还未通。”呆子说:“那我为什么要做你的徒弟?”名手只好请呆子开路,事后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这同学倨傲不逊,棋品连着人品,照这样下去,棋品必劣。”又举了一些最新指示,说若能好好学习,棋锋必健。后来呆子认识了一个捡烂纸的老头儿,被老头儿连杀三天而仅赢一盘。呆子就执意要替老头儿去撕大字报纸,不要老头儿劳动。
美段赏读:一个是国内名手,一个是捡破烂者,王一生弃前者而从后者为师。王一生不愿做名手的徒弟,理由是名手“未通”,其水平不足以做自己的老师,这被名手斥为“倨傲”,且断言他“棋品必劣”;不懂世道人情的王一生敬佩捡破烂老头的棋艺,愿为其撕大字报纸。这里的对比成为小说最后高潮部分王一生与另一高手决战的小小的铺垫。 (三)
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呆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结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我在火车上一直看他下棋,发现他同样是精细的,但就有气度得多。他常常在我们还根本看不出已是败局时就开始重码棋子,说:“再来一盘吧。”有的人不服输,非要下完,总觉得被他那样暗示死刑存些侥幸。他也奉陪,用四五步棋逼死对方,说:“非要听‘将’,有瘾?”
美段赏读:除棋而外,王一生对“吃”最着迷,这一段极尽笔墨描绘他的吃相,所用工笔之法画其细节,把王一生贪婪、吝啬之态描写得十分生动、精准,让人忍俊不禁。他的吃饭简直是一场战争,食物——哪怕一粒米,都在劫难逃。任你用严监生还是阿巴贡、葛朗台作比,王一生似更“技高一筹”。与文学史上响当当的吝啬鬼们相比,作者言其“惨无人道”,写出王一生的可爱面貌,又绘出其辛酸相,文采斐然,滋味隽永。 (四)
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人拼命往前挤,挤不进去,就抓住人打听,以为是杀人的告示。妇女们也抱着孩子们,远远围成一片。又有许多人支了自行车,站在后架上伸脖子看,人群一挤,连着倒,喊成一团。半大的孩子们钻来钻去,被大人们用腿拱出去。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
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我不禁笑起来,过去给他拍一拍土。他按住我的手,我觉出他有些抖。王一生低低地说:“事情闹大了。你们几个朋友看好,一有动静,一起跑。”我说:“不会。只要你赢了,什么都好办。争口气。怎么样?有把握吗?九个人哪!头三名都在这里!”王一生沉吟了一下,说:“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参加过比赛的人的棋路我都看了,就不知道其他六个人会不会冒出冤家。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王一生看了看我,“我妈的无字棋。”他的瘦脸上又干又脏,鼻沟也黑了,头发立着,喉咙一动一动的,两眼黑得吓人。我知道他拼了,心里有些酸,只说:“保重!”就离了他。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谁也不看,静静的像一块铁。
棋开始了。上千人不再出声儿。只有自愿服务的人一会儿紧一会儿慢地用话传出棋步,外边儿自愿服务的人就变动着棋子儿。风吹得八张大纸哗哗地响,棋子儿荡来荡去。太阳斜斜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照在一切上,烧得耀眼。前几十排的人都坐下了,仰起头看,后面的人也挤得紧紧的,一个个土眉土眼,头发长长短短吹得飘,再没人动一下,似乎都把命放在棋里搏。
美段赏读:这里王一生象棋车战被围观,静静地弥漫着一种言说不清的力量,这股力量由中心处的他发散而出,且看他,“像一块铁”——一块磁铁,牢牢地控制着如此大的一个场面。他又分明是西楚霸王,胜败在此一举,这“垓下之役”是“血腥”的,他起先有点儿恐惧,他要跑,不!开弓没有回头箭,豁出去了,拼!他要交代后事——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我妈的无字棋”……王一生的身世多半隐在这无字棋里,这句话由这里悲壮地说出来,不知会赚得读者多少热泪。 (五)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椿,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半晌,老者咳嗽一下,底气很足,十分洪亮,在屋里荡来荡去。王一生忽然目光短了,发觉了众人,轻轻地挣了一下,却动不了。
美段赏读:这一处描写的是王一生车战之后,围观者对“庐山真面目”亮相之后的反应。世界一切声响戛然而止,漠漠红尘之中,王一生成了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他“俯视大千世界”,没有尘俗纷扰,让人敬畏,让人止步,更让人思考。一个“孤”字,一个“魂”字,表现出人们对王一生外形特点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感受,也蕴涵着作者于文本中所要表现的旨趣:在“无他”(隔绝于环境)和“无我”(忘情于棋艺)的境界里,只有精神是永恒的追求。方寸棋盘里是一种超然的解脱,一种人格的自由。 (六)
人渐渐散了,王一生还有一些木。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生看。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液,呜呜地说:“妈,儿今天……妈——”大家都有些酸,扫了地下,打来水,劝了。王一生哭过,滞气调理过来,有了精神,就一起吃饭。
美段赏读:王一生从棋赛中回过神来,从云端跌回到人间,一声“妈,儿今天……”让人心中感动,辛酸。 责任编辑:冰雨
投稿邮箱:hanbinx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