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
【第一课时】
草原
【教学目标】
1.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2.会有感情地朗诵这篇课文。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谈谈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
3.轻声有感情朗诵课文。
4.小组比赛朗诵。
【第二课时】
古诗词三首
1 / 16
【教学目标】
体会诗词意境,联系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1.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
2.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诵读时如何做到抑扬顿挫;
4.个人表演朗诵。
【第三课时】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 / 16
2.有感情的读文。
3.诵读时如何做到抑扬顿挫。
4.个人表演朗诵。
【第四课时】
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诵这篇美文。
2.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美好景色,产生对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自我展示,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
2.初读感知,了解诗歌意境。
3.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大意。
4.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3 / 16
5.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五课时】
桥
【教学目标】
1.熟悉、理解课文,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能积极地参与美文朗诵活动,并能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过程】
1.完整欣赏、学习美文。
2.初读感知,了解课文意境。
3.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4.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六课时】
晏子使楚
4 / 1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感情朗读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2.投入到课文的角色读课文。
3.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七课时】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感情朗读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5 / 16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有感情的读文。
3.诵读时如何做到抑扬顿挫。
4.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八课时】
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齐读,初步感受爱家乡的情怀。
2.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朗诵,熟读课文。
6 / 16
4.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九课时】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情读文。
【教学过程】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
2.重点引导,入情入境。
3.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4.A.小组表演b.个人表演
【第十课时】
彩色的非洲
【教学目标】
7 / 16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
2.重点引导,入情入境。
3.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4.a.小组表演b.个人表演
【第十一课时】
白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8 / 1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诵读时如何做到抑扬顿挫。
4.个人表演朗诵。
【第十二课时】
三字经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字经的内容。
2.受到思想教育,学会如何做人。3.背诵三字经。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三字经》的内容。
3.诵读时如何做到抑扬顿挫。
9 / 16
4.个人表演朗诵。
【第十三课时】
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欣赏美文,感受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
1.示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感受意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十四课时】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教学目标】
10 / 16
感受异国风情,感情读文。
【教学过程】
1.示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感受意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十五课时】
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教学过程】
1.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1 / 16
3.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分角色朗诵。
【第十六课时】
必备古诗词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1.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指导朗诵,分组合作学习。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朗诵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4.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5.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十七课时】
童年的发现
12 / 1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问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朗诵,熟读课文。
4.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十八课时】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诵课文。
2.体会凤辣子鲜明的性格特点。
13 / 16
【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理解课文。
2.初读,感知文意。
3.自读课文。
4.分角色表演朗诵课文
【第十九课时】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人物对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识字正音。理解课文,体会文意。把握情感,分角色朗诵人物对话。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二十课时】
14 / 16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3.感悟这课文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2.探究文意,以知促情。
3.指导朗诵,熟读诗歌。
4.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第二十一课时】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5 / 16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2.投入到课文的角色读课文。
3.a.集体朗诵b.小组朗诵c.个人朗诵d.比赛朗诵
1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