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济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学前教育 科目: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 主备人:王丽 审核人:
课题 教 学 目 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课时 2 教师备课记录 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框架,理解幼儿教育终身观和知识观,树立专业思想. 重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涵 难点 对动态知识观的理解 课前 视频 案例 准备 教学 观察法 案例法 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幼儿园活动课程研究的对象是幼儿园所有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为什么要抓幼儿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较早入学有助于克服贫困或某种不利的社会环境或环境造成的最初困难,从而可促进机会均等,它还能为移民家庭的孩子或在文化或语言属于少数群体的孩子融入学校提供很大便利。(教师讲解) 新授: 一、2001年6月29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纲要”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指导思想。 二、“纲要”的基本框架:由四部分组成。总则、教育内容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 三、内容解读 (一)总则共五条,其逻辑结构是: 第一条:制定“纲要”的依据、原因、目的 第二条: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 第三条: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 第四条: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第五条: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 “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个部分。主要有:终生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知识观、环境教育、整合观及教师成长。 (二)教育内容要求分五大领域进行: “纲要”第二部分对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的表述,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这里没有单独列出一个幼儿应该学和教师应该教的知识和技能的清单,而是通过对教师提出要求怎样做和追求什么,将教育内容涵盖于其中。 这样的表述方式是服从于当前幼教改革的目的和所倡导的新教育价值观,是新知识观的直接体现。 所谓知识观,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看法。它要解答的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学校:济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学前教育 科目: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 主备人:王丽 审核人:
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个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 传统上,人们把知识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包括客观事实、原理、规律、理论等等),其主要的存在形式是语言和各种符号。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是学习的客观对象,是于学习者之外的,与学习者的经验和认知方式无关。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它、掌握它。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觉、记忆、理解它的过程。 而新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并非只有单一的存在形式,以语言和各种抽象符号形式存在的陈述性知识只是知识的一种形态,而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实践、体验的知识也是知识的重要类型。知识的涵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隐性知识观分析,大班科学活动“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浮上来的东西沉下去。”(教师讲解) 1、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 健康——体育 语言——语言活动(故事、诗歌、讲述等) 社会——常识 科学——数学、科探 艺术——音乐、美术 注意: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是一种整合的课程。 (例:新教材中每一个活动至少牵涉两个以上的领域,纯粹的只涉及到一个领域的内容是没有的,这是我们熟悉了分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转变的一个观念。用新教材说明) 2、每一领域包括: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 “目标”:主要表明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它主要的价值取向何在。 A、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例:健康——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语言——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艺术——1:给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艺术——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给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B、以幼儿的角度制定目标。(包括新教材也是这样) (二)、“内容与要求”部分则在说明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同时,将该领域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纲要》在每个领域中都没有单独列出一个知识点或技能要求的细目,而是从活动的角度附带提出知识或技能要求。 例1:语言——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例2:语言——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3、“指导要点”主要的功能有:一是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二是点明该领域特别是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看具体的指导要点) (三) 组织与实施 《纲要》的第三部分是组织与实施。其十一个条目中贯穿着尊重幼儿的权利,尊重教师的创造,尊重幼儿在学习特点、发展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幼儿学校:济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学前教育 科目: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 主备人:王丽 审核人:
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等等理念与观点,突出了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中的教育性,主动性,开放性,针对性,灵活性等原则。 (四) 教育评价 《纲要》的第四部分围绕幼儿园教育评价,提出了评价的发展性、合作性、标准的多元性,以及多角度、多立体、多方法,重视过程、重视差异,重视质性研究等原则。明确规定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这就是说,幼儿园评价决非用于筛选、排队,与日俱增不是用于给幼儿贴标签,伤害他们的自尊和信心,给他们的成长蒙上阴影。《纲要》在这一基点上分别明确指出了评价教育工作和评价幼儿发展状况的具体原则和注意事项。 四、指导思想 (一)终身教育的理念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深刻而富有远见卓识的观点,从根本上影响了全世界的教育价值取向。“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是一个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定位,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定位,一个符合幼儿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的定位。 互动:终身教育的理念在《纲要》中的体现在哪些地方? 当今某些幼教工作者的思想意识中还存在着以质量观衡量幼儿教育,不难发现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忽视自我学习能力及其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状况。 案例:若干研究表明,当我们学校正在为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而陶醉时,儿童对学校的学习热情却正在明显的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当我们幼儿园在为幼儿认识了多少字,会算多少算术题的而沾沾自喜时,全国30个省市调查证明,在小学一年级儿童中就有30%左右不喜欢语文,40%左右不喜欢数学。 幼儿园阶段花大量时间训练算术技能,在一年级显其优势还不到半年,只在一年级上学期的三分之二时间以后的数学学习就没有明显的优势了。可以说,这些结果正是那些短视的、急功近利的、以损害幼儿终身发展可能性为代价的所谓这样、那样的教育结下的苦果。对此幼教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 提问:在幼儿园见习或者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损害幼儿终身发展的事情? 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有三个弊端:一、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迫使孩子付出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二、过于超前训练所获得的有效率不大,因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知识才能稳定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势必导致基础不稳固,这一脆弱基础对以后长远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这种发展没有后劲,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足以证明;三、训练者急于求成浮躁的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被刻意压抑兴趣,心情紧张焦虑,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要求学生理解)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互动:“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纲要》的一个突出特征,具体体现在: (1)《纲要》将《规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2)《纲要》字量行间都旗臶鲜明地倡导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 (3)《纲要》总则的五条中除第1条外,其他4条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以学校:济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学前教育 科目: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 主备人:王丽 审核人:
幼儿发展为本”,明确提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等。 (三)、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纲要》立足于我国幼教现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教育潮流发展的方向,注意吸收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倡导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对教育规律的尊重等等。《纲要》的全部内容反映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诸多成果,体现着世界教育共同的发 小结: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意义 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框架 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解读 作 业 搜集身边幼儿园发生的故事,提出自己的困惑。 布 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板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意义 书 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框架 设 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解读 计 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思想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