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08T16:36:40.560Z 来源:《学园》2009年第12期供稿 作者: 寇淑珍[导读]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寇淑珍 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中心小学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笔者作为农村中小学工作二十年的音乐教师,对农村的音乐教育有深切体会,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本专业调研、学情走访,认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堪忧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智育、重升学率、轻美育的现象相当严重

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农村的中小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导致国家的音乐教育方针不能很好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城乡差距明显,这样就“造成了全国不同地域考生之间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只有考试升学的科目才是“主课”,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都是“副科”、“小三门”,对这些科目视作可有可无。 2.音乐教学师资严重缺失,兼职教师是音乐教学一线的主体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 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只有 10万人,即便是按每校配备 1位音乐教师计算,以我国现有音乐院校的培养速度, 60年后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那么现行农村中小学缺额的 80多万又是如何完成课表上的音乐课的呢?兼代便成为首选方式。兼代音乐课的老师首先是本校之内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他们大都是懂一点音乐理论的师范类老师,是在我国恢复高考后的人才断层期,国家招收的“初师生”、“中师生”,在他们学习中,“小三门”变“大三门”,重视音体美教学技能的培训。这部分毕业生现在仍然有在教学一线兼代艺术课的。其次,兼带音乐课的教师是音乐爱好者,他们至多会一门乐器,能大致拼凑出不太复杂的简谱,看着音乐课本和参考书,就给学生“唱”音乐课了。还有一种音乐老师,他们没有丝毫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甚至连对音乐感兴趣都谈不上,只是充当了素质教育、音乐课堂的牺牲品。上级来检查,课程表上、音乐课堂上有音乐教师了,至于学生受教育与否姑且不论。音乐课表的音乐课其实上的是其他科目,音乐课名存实亡。据调查,全国农村中小学现有音乐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仅只是 30%。 3.教师音乐素质低,科研意识淡薄

由于农村学校的音乐授课教师多是兼代老师、音乐爱好者,所以就很难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一方面,一部分专业的音乐教师因为教学环境、所受待遇等问题,根本无法安心、专心从事音乐一线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许是不平衡于音乐教师的“低贱”身份, 15%的专业音乐教师改行教授了其他学科,只有 10%的专业音乐教师还坚守在原来的音乐教学岗位上。 4.教学设备极其贫乏,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

按照 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标准,直至 2007年,经调查,农村中小学 97%的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上课只能在上文化课的教室里。由于教学班集中,一个班级上音乐课,整个学校都知道唱了、欣赏了什么歌曲!钢琴的普及率在农村的高级中学里只占 5%!绝大多数的中小学上音乐课还是只用一个破旧的、不断维修的脚踏风琴。至于说音乐教室、钢琴、功放音箱、多媒体..都只能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梦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专业音乐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由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而引发的思考与对策 1.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领导与管理

各级农村教育机构的相当一部分领导根本不重视音乐教学,他们对音乐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音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很普遍。绝大多数的校长在教学管理上依旧是智育为主,根本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更不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的同步变革,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先进的理念。”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校之长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强化先进的教学理念,既要是先进理念的倡导者,也要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更要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新课程改革中,校级领导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勇敢地当一个教育实践的领头羊。既是素质教育的参与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体验者。

作为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部门,必须为推行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改善音乐教师的待遇,稳定音乐教师队伍

农村广大的音乐教师在职称、晋级、专业教学、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这使得许多农村音乐教师工作倦怠,近93%的音乐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由于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对音乐教育的轻视, 76.9%的教师改弦易辙,脱离了音乐教学的课堂。 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真正从内心重视音乐教育,给音乐教师以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稳定教师的音乐教学工作。

3.加大对改善音乐教学条件的投资

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尤为重要,课堂中的“唱”至少需要乐器的辅助定调;欣赏中的“创造表现”需要乐器;器乐专业学习中门类繁多的乐器更是奇缺。

4.广大农村音乐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

农村荒漠的音乐文化生活、尴尬的学校教学资料设备、大多是乐盲的中小学生..这些都给专业的音乐教师出了难题,他们既是一门普通学科的教学者,也是音乐的普及、扫盲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音乐教师也是新课标的倡导者、实践者。同时新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标中特性彰显突出,音乐教师也是其他学科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示范者。

由上述可见,农村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之艰巨。但鉴于工作环境不够理想,许多教师采取了“绥靖”——拖拉教学任务。这是非常要不得的,正确的做法是:(1)转变消极等待的观念,立足现有教学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条件。(2)从自身找突破。音乐教学氛围的浓厚与否,相当一部分在于音乐教师本身的着力营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