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露天采石场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编制说明
《露天采石场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专业标准编制组 二零二一年四月
一、 标准起草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西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瑞安安全检验有限公司。
二、主要起草人员名单
姓名 聂传丽 段平宁 欧军荣 麦骊风 黄鸿波 磨爱学 庞诗誉 李明 欧祖发 陆敢 黄吉 黎海红
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瑞安安全检验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副主任医师 主管医师 工程师 工程师 主管护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主管医师 主任医师 学历 硕士研究生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三、目的和意义
广西露天采石场防护设施不到位,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低,自我防护意识差导致事故频发,出现大量安全事故以及“尘肺病”“噪声聋”
第 1页,共 6页
等职业病的出现,2015年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厅、国土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型露天采石场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根本上改变小型露天采石场多、小、乱、差和事故多发的现状,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开采秩序,推进我区采石场规模化、机械化建设,提升安全基础,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
近些年来,房地产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给采石场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广西矿石资源丰富,采石场投资小,投资回报快,工艺流程简单,广西境内有各种类型大大小小的采石场上千个。采石场在进行开采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以及机械噪声,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也严重威胁着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陈继超等对某市48家采石场的粉尘、噪声检测的结果进行了报道,粉尘作业点的超标率52.9%,噪声岗位的超标率达到了66.5%。文雅婷等报道,重庆市某采石场听力异常检出率 22.54%,疑似尘肺病检出率为 1.88%。
根据《2015-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8,36(1),封三),“报告的职业性尘肺病新病例主要分布在制造、采矿等行业”,噪声聋的“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采矿业”。 据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关于2017年广西职业病网络直报工作情况的报告,尘肺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采矿业。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采石场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建设项目。由于从业者文化水平低,知识欠缺,工作场所缺少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采石场事故频发以及导致职工患有“尘肺病”、“矽肺”和“噪声聋”,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预防和控制采石场的职业病危害是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和难点。
国家安监总局在工作安排中明确针对职业病发病率高的行业进行重点监管,“将煤矿、非煤矿山、化工、金属冶炼等行业领域作为重点,会同相关司局启动为期3年的尘毒危害专项治理。”(2018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
露天采石场基本为私营企业,重视产量,忽视职业卫生工作,生产现场基本没有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缺少个人防护用
第 2页,共 6页
品或者发放佩戴不合格的防护用品,不开展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管理工作等等问题。
根据我们对数十家露天采石场进行过的调查、检查、评价、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等结果来看,部分采石场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超过10%,作业现场的粉尘、矽尘、噪声大部分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作业现场的生产环境很恶劣,可以用“灰尘铺天盖地”、噪声“震耳欲聋”来形容;作业工人有的只是佩戴普通的纱布口罩,根本起不到防尘的作用;基本没有防护耳塞;有的防尘口罩都已布满灰尘,还继续佩戴。为了保护劳动者健康,露天采石场职业危害防护情况急需改善,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以及已经了解的情况,因此非常有必要依据露天采石场的生产工艺特点来制定《露天采石场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四、标准编制原则、依据
1.原则
标准编制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规范性”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9)的规定进行编写。编制过程中注意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相关标准协调,避免与法律法规、相关标准之间出现矛盾,给标准的实施造成困难,同时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
本标准在个体防护、管理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护依据了现行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是对现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在露天采石场防尘防噪方面的具体说明,为现行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贯彻落实提供技术保障,二者相辅相成。
2.技术依据
标准主要参考的标准和规范如下: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598 水泥原料矿山工程设计规范 GB 1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第 3页,共 6页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86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 23466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同时参考国外权威组织、机构或国家标准以及国内外研究文献等资料。
五、标准编制计划
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起止时间 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 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 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 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 2021年9月至2021年10月 主要工作内容和阶段目标 完成初稿编制 完成内部初审及审核 征求意见 汇总修订意见,形成送审稿 审核、审定
六、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根据露天采石场的特点;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而定。同时参考
第 4页,共 6页
了国家其他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的技术内容。主要包括: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本规范的内容、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部分列出规范条文中出现的标准和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给出了为理解该规范内容所必要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主要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逻辑顺序进行编制,对露天采石场的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 5.露天采石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本部分对露天采石场开采、运输、生产过程以及辅助设施作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总体描述和详细的识别。
6.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本部分是本指南的核心内容,从总体布局、厂房设计、工作场所防尘防毒防噪等基本卫生要求、个人防护措施、应急救援、辅助用室、危害评估等进行详细阐述,并保证符合GBZ1-2010的相关要求。 7.应急救援
结合露天采石场生产企业特点,特别强调防高温中暑等应急救援要求。 8.辅助设施
附录A 露天采石场主要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原则
七、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关系
本标准旨在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的要求。本标准的实施需要
第 5页,共 6页
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其他相关标准配合使用。
经查阅,目前没有与本标准内容相关的国家标准,其他省市也未
发现有本标准相关的地方标准,本标准内容未出现与国家及地方法律规范相冲突的地方。 八、实施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建议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九、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
规范露天采石场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工作,切实保障露天采石场生产企业广大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减轻疾病所致的个人、企业和社会负担。
十、参考文献
[1]王明湖,胡章地,胡雅文,等.采石场职业安全健康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 2017, (26) :110-111.
[2]谢均.露天采石场职业卫生隐患[J].劳动保护,2015, (03) :76-77.
[3]赵阳辉,黄日生,李春萍.露天采石场粉尘防护效果评价[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2,30(05):250-252.
[4]文雅婷,雷勇,李鸿,等.重庆市某区采石场粉尘与噪声职业危害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7,33(08):1018-1020.
[5]陈继超,叶翠华,叶瑞能,等.云浮市采石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08,24(07): 618-619.
[6]肖晓琴,邓冠华,刘移民.某采石场矽尘、噪声和高温检测结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8,36(02):151-154.
第 6页,共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