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及原因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3.N0.12 Journal of Henan S ̄ence and Technology 科教纵横 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及原因分析 于慧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4730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复 杂,对口升学、单独招生、五年制大专等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的不良行为种类多、范围广,给本人成长、学校安定、 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严重影响和不稳定隐患。本文将从10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原因进行归纳 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不良行为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3)23—0268—02 近年来。由于高考考生人数下降,多地本科录取率稳中有 升,而高职高专生源告急的现象从东部蔓延到西部地区学校。 此前,大城市和东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因招生不足,想办法从西 部地区“挖人”。但是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零报考”、录取分数 线“跳水”等现象也在加剧,出现分数线已经触底,仍然招不满 人的尴尬局面。高职院校招生空间受到挤压,高职院校为了保 证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对学生入学实际上已没有挑 选的余地。饮鸩止渴式的招生,虽然保证了人数,但高职生的文 化素质和品德修养水平的整体状况相对地却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高中或中专阶段学习目的性就不明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有、吸烟、偷窃等不良行为的学生,绝大多数进入职业学 校,且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本研究基于《法制教育在矫正高职学生不良行为中的作 用研究》课题组的调研,课题组成员均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和 两课教师.在担任辅导员的工作和教学中结合与其他承担法律 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本校 学生中作了调查,通过分析数据分析了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不良 行为的现状和种类,为探讨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矫正这些不良行 为奠定了基础 不良行为是指由青少年实施的.违公共生活准则 和有关行为规范、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对社会、他人和本 人造成一定的危害的行为。不良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与人们公认 并且遵守的社会规范相对立,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并试图打破 这种约束,具有扰乱行为准则、扰乱是非观念、破坏社会秩序、 破坏公共安全的潜在危害性和现实危害性,成为犯罪的先兆和 基础。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预防不良行为开始。高职 学生一般在18—22岁之间,这一阶段是他们生理、心理、思想发 生显著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生理发育较快而心 理发展滞后.出现了新旧交替时带来的比较强烈的不平衡状 态,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既 可以产生热情、积极进取、关心时事、掌握真才实学的强烈要 求,也会产生情绪上的不稳定,感情用事,好冲动,跟着感觉走, 没有目的的盲动和不计后果的蛮干等许多不规范的行为。再者 由于他们涉世不深,阅历不广、见识不多,不了解人性的多面性 和社会的复杂性,对社会各种思潮缺乏辨别能力,容易为社会 流行的各种“时髦趋势”所左右,追“新”摆“酷”,不辨真假,不分 是非,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 下面分10个方面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的 不良行为及原因进行分析: (1)不遵守校规校纪如旷课、夜不归宿、擅自离校 268 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旷课现象一是因为对所学专业或者 课程不感兴趣,高考志愿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来到就读 学校纯属家长干涉导致到校后对学习采取消极态度:二是部分 高职学生由于在高中或中专底子薄、成绩偏差,来到大学之后 对所设课程学习感到吃力,丧失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三是因 为这些学生正处于人生选择的盲目期 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造 成学习动力不足,日常生活行为散漫、学习自律性较差,上课时 而准时、时而迟到、时而旷课,随意性大。基于以上原因这些学 生将逃课的时间用于睡觉、上网、看小说、谈恋爱等休闲活动以 寻求精神慰藉、消极遁世。 夜不归宿或擅自离校主要是因为部分学生来到大学之后 抱着放松终于松一1:3气的态度告别高中紧张乏味的生活,暂时 失去的生活的目标放任自己.处于叛逆期的他们离开父母的唠 叨和管教.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将夜不归宿或擅自离校 当做家常便饭 (2)沉迷上网、网瘾严重 网瘾是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所谓网络成瘾症(1AD),是指 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 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出现增加使用时 间、耐受性提高.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 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 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高职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人 群之一。由于对网络使用熟悉、有便利的上网条件,学习、求业 等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其自身的心理特点等等,高职 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易患人群。高职学生上网成瘾现象有增多 的趋势,网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自尊、孤独、社交、自控、认知和 自我意识等内部因素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而造成的。 (3)考试作弊 高职学生由于入学基础、学习方法等原因对基础理论学 习和课堂教学的适应性、成效性较差。高职学生作弊具有学生 普遍存在思想惰性和认识误区、作弊范围广泛、作弊手段复杂 等显著特点。很多学生认为高职的学习只注重实践操作能力, 理论考试是次要的,而且往往没有把考试作弊同个人的诚信做 人、思想道德、刻苦努力才能学到真本领这个道理联系起来,不 认为“作弊可耻”。 (4)抽烟酗酒 调查表明:男生吸烟的比例达到60%。每天吸烟和经常吸 烟的学生人数接近20%,从不吸烟的男生比例低于女生.情况 十分严重。吸烟危及周围的不吸烟者,而且严重污染环境.青少 2013.N0.12 科教纵横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好奇心重,喜欢模仿他人行为,一旦染上吸烟的恶习,想戒掉 是相当困难的。根据调查:高职学生吸烟的动机最初由好奇、有 男子汉气概、有风度、成熟等逐步发展为互相敬烟、成瘾。 期,对于异性的一切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性冲动,性能量需要得 到宣泄。但是大学生由于学习的缘故,婚姻事实上比同年龄的 大推迟,他们从性成熟到用合法婚姻来满足不断勃发的性 冲动,必须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何面对El益增长的性 欲要求、如何缓解性压力,网络色情文化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与关注。部分学生由于缺少一定的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 极容易被各种不良信息污染,沉迷于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 像制品、读物,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轻者道德庸俗、意志薄弱, 重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10)其他不文明或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男生每天饮酒与经常饮酒的比例已达到8%,调查表明. 学生饮酒多发生在节假El、过生El、毕业等时间,有部分即使偶 然饮酒的学生存在着饮酒过量的问题,甚至发展为酗酒。 (5)结交社会闲杂、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 部分高职学生无视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学生 l常行为规范,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容易冲动。自 E私、娇气、任性,不愿意接受家人及他人的批评,有的甚至自以 为是,目中无人。有的学生盲目冲动,争强好胜,因一句话或不顺 除去以上总结的不良行为之外,高职学生中还存在着说 眼的事,就拔拳叫打,甚至与校外闲杂人员交往勾结,打群架 等,部分男生在宿舍藏匿管制刀具,,给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带来 因素,给家庭带来担忧。 (6)恋爱行为出格 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普遍有着心理素 质差,责任感不强等特点,人格发展还不健全,缺乏爱的能力。具 有这种心理特征的学生很可能在美好的校园环境中,由于自我 需求的满足和逃避学业压力的双重因素而加快恋爱的步伐彳艮 可能因为缺乏责任感和自制力在性的问题上铸成大错。对于在 校高职学生来说,婚姻本身是不可预期的,而且作为学生主要 任务还是学习,但我国法律已经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这一 条款对学生的校外租房无形中提供了法律依据,加大了学校对 于学生统一管理的难度。另外,有些学生心理素质差,不会处理 失恋等问题,导致校园里发生由恋爱为导火索的冲突事件。 (7)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高职学生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盗行为的主要类型包 括虚荣享乐型、行为习惯型、心理障碍型和经济困难贪财型。其 中虚荣享乐型和经济困难贪财型居多。高职学生由于人生观、 价值观尚未定型,法律知识水平不高,守法意识欠缺,部分学生 由于妒忌、攀比心理,过分虚荣、一时冲动,过分看重自己与别人 在物质利益上的差别,而不能正确地去对待,或者因而这种刻意 追求物质利益上满足的虚荣心,往往就是成为大学生实施盗窃 行为的动机。 (8)参与或者变相 高职学生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校内同学间 恶性的涉及钱财的带有性质的以扑克牌或麻将为主的活 动,一种是参与社会中属于违法行为的包括、麻 将扑克、等。大学生在经济上并不,更缺少 足够的经济支持作为赌资,甚至有些同学输钱之后,连生活费 都无法解决。现实的窘迫会令他们铤而走险,为筹集赌资,不惜 偷盗、抢夺。以身试法。 (9)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高职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8—22岁之间.正处在青春期性 成熟阶段。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正处在性意识、性能量最旺盛时 脏话、不尊重老师、调戏妇女、不爱护公共卫生和公共财物、上 网不文明、穿着奇装异服等不文明或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 为,在此不做赘述。 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 组成部分。他们的道德素质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 重要标志。因此,分析和研究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的现状及产生 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矫正策略.既有现实的迫切性和必要 性,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职业学校道德工作更应该从培养学 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扎扎实实,注重实效,从El常生活中的 细节开始,努力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这不仅是广大职教工作 者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同时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 点 参考文献: [1】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编译 出版社.2008 【2]陆志谦.胡家福."3代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志强.从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一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分 析『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 【4]康树华著.青少年犯罪与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0 【5】张万军、张晨.发达国家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规制方法 及启示【JJ.武汉干部学院学报,2010 基金项目: 该研究为共青团河南、河南省社科联2013年度专项 调研课题(青少年工作研究)之《法制教育在矫正高职学生不良 行为中的作用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 于慧(1985年一),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思想政治教 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