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企业采掘计划的编制
引言:矿井采掘计划编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采掘计划编制的当务之急是总结已有的经验,完善采掘计划编制的理论,并应用一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矿井采掘计划编制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矿井年度采掘计划的编制依据及程序
(2)矿井回采与掘进计划的编制
关键词:采掘计划;编制程序
正文:1 矿井年度采掘计划的编制依据及程序
采掘计划是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编制其他计划的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均衡地、经济合理地组织好生产。
1.1 矿井年度采掘计划的编制依据
遵循矿山生产规律,贯彻“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合理安排采掘比例关系,保证生产的正常衔接,坚持正规的采掘顺序。依据《煤炭生产许可证》登记的生产能力,按照均衡原则安排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回采率、降低采矿贫化率指标,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坚持“全年计划产量不超核定能力和月产量不超
1
当月计划产量的10%”的原则,结合采掘现状和远景规划进行编制。
矿井年度采掘计划包括原煤产量计划、掘进尺计划、采掘工作面机械化计划、原煤质量计划等。其中原煤产量和进尺计划是采掘计划的核心,而采掘计划提供的计划资料是其他计划的编制基础。因此,采掘计划是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部分。
矿井年度采掘计划的依据除了一些基本的外部因素(矿山位置、自然地理等)外,主要包括:
(1)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指示、文件,以及相应的年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及设备维修计划;
(2)矿井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库存情况、动力供应和运输情况;
(3)矿井生产设备的完好、使用情况统计以及井下地质条件的各种变化;
(4)计划编制前期(如上个月、上旬)的作业计划完成情况;
(5)还需考虑到由于假期、天气等因素引起的出勤情况的变化等。
1.2 矿井年度采掘计划的编制程序
在年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煤炭企业通常采用“两上两下”的程序。即厂、矿企业上报建议计划;上级或者矿务局下达控制指标;厂、矿上报正式计划;上级或矿务局下达正式计划。因此,矿井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2
(1)建议计划
一般要求是每年六月份厂、矿根据其生产实际和必要条件,以及厂、矿的经济利益,按照矿务局的具体布置和要求,编制建议计划,并保证能够顺利贯通。
(2)计划草案
矿方根据矿务局下达的计划控制数字,认真贯彻,深入发动群众,统一思想,落实各项措施,编织出计划草案。它要确保上级下达任务的完成,并严格掌握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反复平衡,保证实现生产计划完成的最优化。
(3)正式计划
如果矿务局下达给各矿的正式计划与计划草案有出入,矿应该调整计划;矿所报的计划文件由计划表格、计划图纸和文字说明三部分组成;矿井年度生产计划包括原煤产量计划、掘进尺计划、采掘工作面机械化计划、原煤质量计划等。其中原煤产量和进尺计划是生产计划的核心,也是其他各项计划的出发点,须认真研究,其主要包括:
1)完成各计划巷道工程的时间确定
巷道的掘进天数:根据现有生产技术的平均掘进进度及防突和探放水占用时间,以及掘进的各条巷道长度除以各类巷道的掘进速度求得。并按年度作业计划工作天数计算掘进推进度。
2)各类巷道最迟开工时间(掘进巷道接替安排)
3
回采巷道的最迟开工时间,应能保证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并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可以采用以接续工作面为回采接替方式,用接续工作面的接替来安排计算各回采工作面回采巷道的最迟时间,保证生产和接续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3)计划矿井全年产煤量
通过矿井瓦斯抽放能力和全年矿井采掘计划,计算出矿井全年煤炭生产量为:计划回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工程煤量之和。
2 矿井回采与掘进计划的编制
2.1 回采计划的编制
回采计划是矿井生产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回采计划又称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它反映了矿井回采工程在空间、时间方面的总布置,它规定了计划年度采煤工作面的分布,接替顺序和回采强度。
回采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
(1)确定全矿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
确定计划年度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按现有的采煤队安排生产,这样就能保持原有数不变;二是为了合理集中生产,提高采煤工作面单产,从而减少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或是为了扩大生产,而增加同时生产的工作面个数。
(2)确定各采煤工作面的计划月进度及起止日期,安排工作面接替计划
4
一般工作面计划月进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L月=T月N循L循K ①
式中
L月——工作面计划月进度,m/月;
T月——月计划工作天数,日;
N循——昼夜循环次数,次/日;
L循——循环进度,m/次
K——循环系数。
如矿井生产各个工作面的计划月进度确定之后,就能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分月度详细划出工作面推进位置以及工作面的计划结束日期。在多煤层同时生产的矿井中,应尽可能安排相同类型和条件的工作面互相进行接替,这样有利于煤矿生产,有利于工人熟悉生产条件,对基层干部也便于组织生产管理,同时也可保持煤矿生产的均衡性,提升煤矿生产效率。
(3)确定各采煤工作面月计划长度
采煤工作面长度,实际是指采煤工作面垂直于掘进方向的煤壁长度。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所显示的各月末的工作面长度,是水平投影长度,不是实际的倾斜长度。因此,需要根据井下煤层倾角换算成倾斜长度。
如果遇到工作面长度在月初和月末发生变化时,可按下式求出平均长度:
5
L均=L初+L末2 ②
式中
L均——工作面月平均倾斜长度,m;
L初——月初工作面倾斜长度,m;
L末——月末工作面倾斜长度,m。
(4)计算采煤工作面产量
对回采工作计划月产量可按下式计算:
D月=L均L月HC ③
式中
L均——工作面月平均倾斜长度,m;
L月——工作面月平均进度,m;
H——工作面采高,m;
——煤层视密度,t/m3;
C——工作面采出率,%。
回采产量按工作面逐月计算后,按季、年和矿逐步汇总。
6
2.2 掘进计划的编制
掘进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为矿井回采工作按时提供必要的工作地点,是直接为矿井回采工作服务的,是根据回釆工作计划编制的。其任务是合理解决釆掘关系,为回采工作准备新工作面、新采区或新生产水平。因此,在制订掘进计划时一定要根据回采计划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一般掘进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如下:
(1)预计计划期初各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并标明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2)确定计划期内需要掘进的巷道。包括计划期内所投产及下年度初将要投产的采煤工作面需要掘进的回采巷道;新采区的准备巷道及硐室工程;计划年度应完成的开拓巷道及技术改造工程。
(3)确定各类掘进工作面的计划进度。其计算公式与公式①相同。
(4)初算各掘进巷道的开工时间。根据采煤工作面的接替计划和计划年度的采掘方案,用仪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量出需要掘进的巷道工程量;计算出各巷道所需掘进的天数;根据采煤工作面要求的投产时间,可计算出各个掘进工作面的开工时间。
(5)编制掘进接续计划。根据各工作面和各巷道的开工时间,考虑计划期掘进量和组织管理情况,通过反复平衡,编制出掘进接续计划。
(6)计算掘进工作计划指标。根据掘进接续计划,可以计算出掘进出煤量、掘进进尺、分类巷道进尺等。
编制出采掘计划后,就能计算出全矿井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并根据矿井实际情况,进行
7
全面平衡调整。最后填写计划表绘制计划图,编写文字说明,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资料。
3 总结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掘计划的编制流程和一些主要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基本内容的学习,可以完成一般的采掘计划的编制。
4 研究展望
矿山采掘计划是指导矿山生产的依据,计划编制是矿山生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决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各矿山都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矿山采掘计划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进行编制,尽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取计划人员的经验和智慧,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采掘计划的编制具有计算不复杂但计算量大的特点,而计算速度快正是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因此,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理论,借助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提高采掘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全面性和自动化水平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世良,等.生产与运作管理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 季建华.运营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王金凤.煤炭企业实施和强化供应链管理初探[J].中国煤炭,2004(4).
[4] 龚荒.企业战略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8
[5] 蔡树堂.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6] 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 Vern McGinnis.The Mission Statement:A Key Step in Strategic Planning.Business Horizons 31,No.6(Nov~Dec 1981).
题目:浅谈煤矿企业采掘计划的编制
姓名: 胡 卫 国
单位: 首山项目部
日期: 2013.10.28
9
工商管理培训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