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八步区土壤肥力状况与蔬菜产业区域布局研究
作者:莫顺荣 李超江 全德禹等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09期
摘 要:八步区是广西的粮食主产区,同时还盛产蔬菜、马蹄、香芋等大宗农产品。分析了八步区土壤耕地肥力、蔬菜生产现状以及地力状况与蔬菜种植面积关系,作出了三大蔬菜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并提出了蔬菜标准园和供粤供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无公害蔬菜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有机特色菜、精品菜建设、土壤耕地肥力提升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五项蔬菜生产建设工程。
关键词:土壤肥力;蔬菜产业;布局;研究
中图分类号:S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09-0035-04
贺州市八步区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八步区是个农业大县(区),农业人口57.65万人,占全区人口83.15%,辖13个乡镇和1个,耕地面积37 255.2 hm2。八步区是广西的粮食主产区,享有“桂东大粮仓”之称,年生产粮食19.38万t,盛产蔬菜、马蹄、香芋、水果、红瓜子、花生等大宗农产品,产品远销粤港澳地区,是名符其实的珠江三角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菜篮子基地。文章分析了八步区土壤(耕地)肥力和蔬菜生产现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需要进行了蔬菜产业区域规划布局,以期为八步区蔬菜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八步区土壤肥力状况 1.1 八步区土壤养分分级
2006~2009年,八步区根据农业部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耕地地力评价指南》的要求,进行了土壤采集、样品测定和化验分析。多项分析结果表明:八步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属中等偏上水平,全氮含量属中等偏上,有效磷含量属中等偏上,速效钾含量属偏下水平,耕地土壤偏酸性,大部分属弱酸性至酸性土壤。耕地耕作层中沙壤、重壤、中壤所占比例较大,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0.15%,其他类型的占比例很小。土 壤 剖 面 构型中以“耕作层—犁底层—潴育层—母质层”类型为多,占比例45.5%[1]。 1.2 土壤地力状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NY/1390-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2],根据八步区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指数结果,将八步区37 255.2 hm2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分为一级地至七级地(表1)。
如表1所示,八步区土壤肥力(地力)较好的8个乡镇,七个等级地力面积占总面积的58.30%,达21 719.73 hm2;其中四级地力以上的面积有14 765.13 hm2,占总面积39.63%。四级以上地力占本镇耕地面积比例排序为桂岭镇87.10%,里松71.42%、莲塘70.40%、仁义68.10%、铺门66.0%、大宁65.30%、贺街.0%,信都镇排末位。 2 八步区蔬菜生产现状
八步区蔬菜发展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期,蔬菜主要以生产自给为主,种植面积小、品种单一、商品率低。改革开放后,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蔬菜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八步区1992年蔬菜种植面积仅4 193 hm2,1998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8 400 hm2,总产量.6万t,2005年蔬菜种植面积突破33 333 hm2,达到34 320 hm2,总产量103.28万t,实现了蔬菜生产跨越式的飞跃,近百万吨的蔬菜源源不断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等各地。
如表2所示,八步区2008~2012年蔬菜平均种植面积达18 550.58 hm2,总产蔬菜近50万t,总产值近10亿元。主要分布在莲塘、贺街、桂岭、信都、铺门、仁义、大宁等7个乡镇,品种有茄子、苦瓜、香芹、香芋、莴苣笋等10个以上,每年向广东等地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35万t以上。
3 地力状况与蔬菜种植面积关系分析 3.1 主要乡镇地力状况和蔬菜种植面积对比
蔬菜作物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吸收水分、养分量大,产量高,复种指数高。因此,蔬菜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一是菜田是高度熟化的土壤,有一层较厚的有机质积累,土壤耕作层为壤土;二是土壤质地疏松,耕性良好,保水保肥性强;三是土壤不存在有害物质[4]。八步区四级地力以上耕地符合这些要求,且种植蔬菜的田地基本为此类耕地。从图1中可以看出:(1)蔬菜种植面积大小为莲塘镇>贺街镇>桂岭镇>铺门镇>仁义镇>大宁镇>信都镇>里松镇;(2)四级以上地力面积的乡镇排序是桂岭镇>莲塘镇>铺门镇>仁义镇>贺街镇>信都镇>大宁镇>里松镇,蔬菜种植面积与土壤地力高低无正相关性;(3)四级以上地力面积超过1 500 hm2的为桂岭镇、莲塘镇、铺门镇、仁义镇、贺街镇,说明具备较大规模和较高地力水平的土壤耕地条件;(4)二级以上优质地力面积超过666.7 hm2的有桂岭镇、贺街镇和铺门镇。 3.2 特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八步区四级地力以上面积达1 500 hm2规模的乡镇有莲塘镇、贺街镇、桂岭镇、铺门镇、仁义镇,且莲塘镇与贺街镇相毗邻,铺门镇与仁义镇相毗邻,适宜发展规模化蔬菜和建立标准化基地。
(2)八步区主要乡镇相对四级以上地力面积的蔬菜复种指数如表3所示。复种指数大小依次为莲塘镇169.10,贺街镇168.31,大宁镇107.32,里松镇100.73,信都镇98.38,桂岭镇80.93,仁义镇71.87,铺门镇71.38。指数在150以上的有贺街镇和莲塘镇,反映出耕地有较高的利用水平。
(3)土壤四级地力占本镇比例较高的桂岭镇、里松镇复种指数低,说明蔬菜生产开发利用潜力优势较大。 4 蔬菜产业区域布局 4.1 指导思想
根据八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八步区农业优势资源,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立特色、高效、生态、品牌农业,打造成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因此,立足地处桂东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结合当地耕地地力、气候、交通以及生态环境等条件来规划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打造特色蔬菜品牌,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4.2 蔬菜产业发展的功能区
4.2.1 供粤供港出口蔬菜区 选择耕地地力水平较好、耕地面积有规模的贺街、莲塘和铺门镇,发展规模2 000 hm2以上。该区3个乡镇水田面积合计达6 476.3 hm2,水利灌溉条件完善,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生产条件优越,有3家企业、2家合作社获得供港蔬菜备案基地资格,面积2 413.3 hm2。贺街镇、莲塘镇蔬菜发展历史悠久,农民蔬菜种植经验丰富,蔬菜复种指数较高。已建设贺街镇双瑞、农场、长利村连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 hm2,莲塘镇桂水、螺桥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40 hm2和贺街镇大鸭、白沙、新坪村无公害马蹄生产基地233.3 hm2。铺门镇建有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的 “贺州市志兴农业种植有限公司”供港蔬菜生产基地133.3 hm2。
4.2.2 无公害蔬菜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区 选择耕地面积有一定规模、地力水平较好的桂岭镇、大宁镇、仁义镇、莲塘镇、贺街镇、信都镇、铺门镇,发展无公害蔬菜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区4 500 hm2。该区水利灌溉条件基本完善,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生产条件良好,农民有种植蔬菜的经验和习惯,其中莲塘镇、贺街镇、铺门镇、信都镇已建有无公害蔬菜等示范样板基地,具备发展的良好基础。要注重发挥桂岭镇有规模面积、耕地地力水平高的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生产潜力,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扶持,促进该镇大力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蔬菜基地。
4.2.3 有机特色菜、精品菜种植区 选择耕地地力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有旅游资源的里松镇、莲塘镇仁冲村等,发展面积200 hm2。该区气候凉爽,生态环境较好,水质优,有野生菜(蕨菜)资源,仁冲客家围屋文化村具备良好的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对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有很好的优势条件。发挥里松、仁冲村等生态优美的环境优势,突出打好“有机”牌,重点发展纯天然、纯野生的有机蔬菜,发展原生态蔬菜产业。 4.3 蔬菜建设工程
4.3.1 蔬菜标准园和供粤供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
一是加强铺门镇供港蔬菜基地建设。以“贺州市志兴农业种植有限公司”供港蔬菜基地为示范样板,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加盟农户+标准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标准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农户与公司生产关系,发挥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蔬菜基地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二是重点打造贺街镇淮山(已获地标登记)、莲塘香芋、“临贺”果蔬(贺街油茄、苦瓜等)、马蹄等特色品牌,抓紧抓好贺街镇蔬菜生产标准园建设,产前、产中推行无公害(绿色)标准化技术、专业化生产。
4.3.2 无公害蔬菜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工程 扩大和完善桂岭镇、大宁镇和仁义镇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面积,大力推广应用标准化蔬菜生产技术,打造一批万亩淮山、香芋、马蹄示范基地和无公害秋冬菜生产基地,重点建设贺街镇万亩淮山生产基地、莲塘镇万亩香芋标准化生产基地、贺街镇万亩马蹄标准化生产基地,桂岭、大宁、仁义和信都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4.3.3 有机特色菜、精品菜建设工程 建立有机蔬菜示范基地,推广有机蔬菜生产技术,发展野生蕨菜、野菊花、苦斋(苦菜)、紫背菜等野生菜生产。在旅游区发展珍珠番茄、小南瓜、韭黄、佛手瓜苗等精细菜和高端蔬菜生产。实行秸秆还田、有机轮作生态模式,建立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有机蔬菜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和完善有机蔬菜销售平台,加强宣传,培植市场,树立有机蔬菜品牌。
4.3.4 耕地肥力提升工程 提高耕地改良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合理利用耕地,加大投入,建设完善水利设施,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成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和标准化农田;鼓励农民推行间套种、水旱轮作等科学耕作方式,改土培肥,加快土壤熟化,加深耕作层;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土壤养分投入产出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有机肥的使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大力发展冬种绿肥,提高耕地地力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注重土壤酸化的改良,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熏制火粪、熏烧秸秆和杂草,增加土壤碱肥,合理使用石灰,调节和降低土壤酸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3.5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工程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加快建设全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产品认证步伐,打造特色蔬菜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以开展创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测工作,从源头控制和基础工作抓起,完善八步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控制管理,执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对重点时段和重要地区(城区)的蔬菜产品按时、按批量严格抽样检测,促进蔬菜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 参考文献:
[1] 贺州市八步区农业局. 贺州市八步区耕地地力评价[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NY/1390-1996,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S]. [3] 贺州市八步区统计局. 贺州市八步区统计年鉴[Z].
[4] 陈士权. 蔬菜的土壤及保持菜地肥力的措施[J]. 上海蔬菜,2007,(5):125-126. [5] 八步区. 贺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 http://www.hkqzx.gov.cn/detailed_gh.asp?id=30347&sid=1573,2012-09-08. (责任编辑:石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