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我国粮食进出口分析与对策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郭修平
我国历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较大变摘 要:
化,需要在新形势下探讨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发展实际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世界粮食贸易及价格变化、世界粮食供求发展变化趋势等,在当前推进城市化、农业化、工业化的背景下,提出了我国粮食安全的进出口战略保障措施。
粮食安全 中国 粮食进出口 粮食供需 战略保障关键词:
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5(b)-158-02中图分类号:
1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重大和首要问题。近年来,基于各种因素,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与此同时,世界粮食储备下降,一些国家或地区发生粮食危机,危及了经济增长,影响了社会稳定。在世界粮食发生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对粮食安全也产生了较大担忧,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出台了“一号文件”,扶持粮食生产,如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减免农业税等,和发展了粮食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了地方各级对粮食生产的重视,整体上提升了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向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新阶段迈进,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挑战期。在此关键时期,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发挥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粮食自给为主,进出口调节为辅的方针,为保障我国粮食市场、调节市场供求,粮食进出口调节作用日趋明显。目前,国内外粮食环境已发生深刻变革,面临新形势,必须重新认识粮食安全,进一步完善粮食进出口,增强粮食安全水平,拓展粮食安全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到衣食无忧,粮安天下。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就粮食安全内涵,不同的学者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如吴志华(2003)认为粮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与其生存与健康相适应的足够食品;雷玉桃(2003)认为粮食安全不仅指总量增长目标,也是粮食总量与质量并重、粮食品质结构合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高帆(2006)认为粮食安全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居民能够获得与其需求相适应的粮食,供得够、送得到、买得起;丁声俊(2001)认为粮食安全包括任何需求者、任何需求时间、各个产地来源、各种所需粮食和食物、粮食和食物数量与质量以及购买力;国家粮食局司(2004)认为粮食安全是指粮食需求以及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外贸状况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认为,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一是物质保障力和水平,如粮食生产自给、进口、储备能力、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粮食品种结构和安全营养;消费能力和水平,如有效需求总量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保障粮食供给的途径和机制,如粮食流通和供应机制及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价格等。
2 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影响
2.1 世界粮食贸易及价格变化分析
未来十年,基于供给与需求变化周期具有不对称性,粮食需求变化更快、更容易,粮食生产周期相对于需求较长,供给调节具有一定滞后性。未来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加之我国耕地不断减少,但我国对粮食需求总量平稳快速增长,粮食供给总量波动较为频繁,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存在。如表1。
表1 我国粮食供需缺口预测(单位:万吨)
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粮食供给55656.4754109.4755725.70558.51530.8054478.65
粮食需求55466.1455742.8855998.456233.56549.22566.23
缺口190.331-1633.41-272.698-585.053-2558.42-2167.58
资料来源:孙宝民(201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全球粮食市场供求形势以及粮食价格走势对中国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世界粮食供求与贸易的主要特点来看:
一是粮食消费增长较快,粮食储备下降明显,粮食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南美洲、大洋洲、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北美洲;
二是全球各国粮食自给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
三是粮食出口国数量缩减,集中度较高,各主要粮食品种的绝大部分出口量均被少数几个国家占据,如小麦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等,玉米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等;
四是绝大多数粮食净进口国为发展中国家,大多为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老挝、不丹等亚洲国家,委内瑞拉等拉丁美洲国家,这些国家由于自然灾害、内战和冲突、贸易封锁等,粮食安全形势严重。
从世界粮食价格变化来看,近年来,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对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2006年下半年以来,推高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也随着上升,如2008年上半年国际小麦和玉米价格都上涨了200%以上,主要表现为世界粮食价格总体大幅度上升,与粮食密切相关的其他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态势,如国
158
2014年5月 www.chinabt.net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国际商贸
际农产品、肉类、奶类、谷物、油和油脂、食糖价格分别增长了60%、1.7%、166%、77%、144%、60%,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普涨格局,上涨幅度巨大;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巨大,在世界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上升的同时,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惊人,如稻谷、玉米、小麦、大豆、大麦2006年以来的波动幅度(均方差/均价)分别为20%、19%、19%、18%、18%。
从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原因看,一是美元大幅贬值是本轮国际粮食大幅上涨的重要动因;二是石油价格的大幅上升是本轮粮食价格上涨的助推器;三是粮食供不应求是本轮全球粮价上涨的根本因素;四是资本投机因素是推动粮食价格异常上涨的诱因。可以看出,2003年后,全球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周期,连续4年保持了5%以上的GDP增速,世界贸易量保持了年均增长8%的增速,新兴经济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刺激了全球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提升了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据世界银行报告,全球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条件下,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粮食消费量增长了17%,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粮食消费增长了25%。2.2 世界粮食供求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充分重视世界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趋势,也就是重视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国际空间。从国际大米市场的供求变化看,世界大米贸易量将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2017年世界大米贸易量将增加到3700万吨左右,泰国、美国、巴基斯坦等大米主要出口国的贸易量会有所增加,未来全球大米市场交易频繁,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密切,供求形势较为乐观。从国际玉米市场的供求变化看,玉米具有食用、饲用和多种工业用途,据美国农业部获取数据看,世界玉米贸易量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7年全球玉米贸易量将增加至1.05亿吨,预计未来10年美国玉米的出口量将占世界玉米贸易量的57%,因而未来玉米种植面积将快速扩张,玉米产量不断增长,玉米贸易将格外活跃。从国际小麦市场的供求变化看,美国农业部预测数据看,世界小麦贸易量将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2017年全球小麦贸易量将增加至13720万吨。在此环境下,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能合理进行,为中国粮食安全增添了砝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粮食生产条件和国际贸易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作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调节供求的重要手段,粮食进出口调节作用日趋明显。因而从国际市场适度进出口粮食可以作为调节国内粮食供求的必要补充。
一是我国应该立足国内资源,实现基本自给。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是单一的,需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长期相结合,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为主,以进出口调节为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强化对低收入阶层的粮食援助,加强新增能力建设的力度,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合理途径。
二是积极利用国外资源,适度进口。我国应动员国内资源,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内市场供应、调节供求的重要手段,逐步增加粮食进口数量,掌握好粮食进口节奏,错开同类产品的收获季节,避免单一市场的进口风险。
三是我国应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出口贸易,粮食出口贸易可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内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形成
International Trade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生产和经营产业。
3 基于 粮食安全的进出口战略保障措施
3.1 从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的国际协调方面来看
一是我国应该公布中长期的粮食进出口,加强粮食贸易的透明度,表明了我国和人民对国际社会的信赖与期待;
二是与国际上主要粮食贸易国签订贸易协定,不仅能够指导国内粮食生产,也对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起到稳定作用,让国际粮商清楚了解与掌握稳定的利润空间与收益前景,进而确保粮食安全。3.2 从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的国内方面来看
一是采取适宜的粮食进口措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对粮食进口贸易的宏观,根据各年的粮食供求状况灵活调整并合理安排进口规模和节奏,充分利用期货交易锁定价格风险,分期、分批进入国际市场,避免突击大量采购推动国际价格上涨。建立多元化的贸易伙伴,形成多元化的进口来源渠道,充分利用进口粮食的主动权,降低进口粮食成本,建立以技术性措施为主的我国粮食进口管理制度,增强国内粮食安全。
二是采取适宜的粮食出口措施,拓展粮食出口贸易,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支持力度,为粮食出口创造条件,积极推动粮食出口品种的多元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粮食出口贸易信息体系,积极帮助出口企业。考察进口商资信,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发展有机农业,建立优质粮食出口生产和加工基地,增强粮食出口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 Govindasamy Agoramoorthy.Can India meet the
increasing food demand by 2020?[J].Futures,Volume 40,Issue 5,June 2008.
[2] Hailiang Xu,Mao Ye,Jimei Li.The water transfer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lowerTarim River,Xinjiang of China[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Volume 95,Issue I,January 2008.
[3] Trostle,R.Global Agricultural Supply and
Demand: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Recent Increase in Food Commodity Prices[R].USDA,2008.
[4] 陈锡文,赵阳,罗丹.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人民出
版社,2008.
[5] 梁子谦.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2007.
[6] 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http://www.fao.org.
[7] 国家粮食总局网站.http://www.chinagrain.gov.cn/n16/
index.html.
[8] 王华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的比较研究[M].吉林:古
林人民出版社,2006.
[9] 马九杰,张象枢,顾海兵.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J].管理世界,2001(1).
[10] 蓝海涛,王为农.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重大问题[M].北京:中
国计划出版社,2008.
[11] 马晓河,蓝海涛.屮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M].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www.chinabt.net 2014年5月
15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