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长三角沪宁间铁路通道功能分析及对策研究

长三角沪宁间铁路通道功能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40卷,第5期 2 0 1 9 年 9 月

文章编号:1001-4632 (2019) 05-0103-07中国铁 道科学 CHINA RAILWAY SCIENCE

September, 2019Vol. 40 No. 5长三角沪宁间铁路通道功能分析及对策研究杨岳勤(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摘要:基于沪宁铁路能力已饱和,而宁启铁路富余能力较多的现状,结合苏南沿江、北沿江高铁及沪通 铁路引入后的线路布局,通过重新梳理和整合2条铁路的功能和作用,提出将沪宁铁路部分普速客运和宜通货

运业务转移至宁启/沪通铁路,释放更多的运能来满足南部地区城际、市域客运及高附加值货运需求,以使沪宁

间南北路网功能既能更好地适应沿江社会经济差异化特征,又能进一步提升既有资源利用率和路网整体效益,

并为既有线功能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沪宁;铁路通道;功能转型;高铁货运;配套措施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doi: 10. 3969/j. issn. 1001-4632. 2019. 05.14局中涉及江南地区的就有二圈二带,即南京都市

引言随着高速铁路大范围布局,铁路客运市场竞争

力提升带来的铁路客运量大幅攀升及国家产业结构 调整带来的以煤炭为代表的大宗物资需求放缓导致

圈、苏锡常都市圈、沪宁杭甬发展带、沿江发展 带,可见江南地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及城市群发展 中处于显著的战略核心地位。长三角城市群正在向世界级城市群看齐,作为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核心,沪宁江南地区经济

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方 面,经济快速发展及城镇化水平提升将带来商务、

铁路货运市场份额逐年下滑,部分既有客货共线铁

路面临着功能转型的迫切要求。在城市范围内铁路 “客内货外、快进慢出”布局口旬调整的大背景下, 如何合理利用铁路既有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既有

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是当前铁路行业发展面临的重 要课题。旅游、务工等出行更频繁,人口集聚度更高;但另

一方面,可供开发的土地等资源已十分稀缺,资源

环境承载力趋弱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日益突

出。相对而言,以通泰扬(南通、泰州、扬州)为 代表的江北地区人口密度、人均GDP、城镇化率 远均低于江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仍具有一定

沪宁运输通道是沿江生产力布局轴线的组成部

分,是沿江运输大通道和京沪运输大通道在苏南的 迭合区域⑷,串联了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最发达的

地区。借助自身优越的地理区位,灵活的机

潜力。产业布局随着城市群功能优化经历了一个“集

中”与“分散”的过程,一方面更高等级服务的功 能不断集聚中心城市,使其成为长三角金融、科 技、贸易、创新和信息中心,沪宁江南地区将主要

制,以及良好的经济社会和人文基础,以南京、苏 锡常为代表的沪宁江南地区迅速实现了经济模式、

结构和的转变,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最发达、

城市化水平最高、外来人口集聚最多的地区,人均

聚焦于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制 造业逐步由经济腹地向外围地区转移,有序推进劳 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环境压力大的中低端产业 向江北地区转移页。沪宁南北两岸经济结构差异化

GDP、城镇化水平已接近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

水平。通道沿线以占全省31%、全国0.3%的土

地,占全省36%、全国2.1%的人口,创造了占全 省70%、全国7%的地区生产总值。《长三角洲城

市群发展规划》打造“一核五圈四带”网络空间格收稿日期:2019-03-22;修订日期:2019-07-26特征对交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江南地区城际、市域

客运需求和高附加值货运需求更加迫切。2013年

基金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J2018Z404)第一作者:杨岳勤(1962—),男,江苏无锡人,教授级高工。E-mail: yangyueqin@t5y.cn104中国铁道科学第40卷—2017年,江南地区铁路客运量由2013年的1・0

亿人增长至2017年的1. 6亿人,市场份额由2013 年的12.8%增加至2017年的21.3%;江南地区铁

(2)现代服务业。江南地区服务业与先进制造 业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开发园区配套建

设,推动了服务业规模化、高端化、专业化发展,

目前江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已占江苏省服务业的 60%,高于江北的19%。金融业、现代物流、科

路货运量由2 521万t下降为2 099万t,而以集装

箱为主的高附加值“白货”运量由806万t增长至

1 014万t。江南地区既有线京沪高铁、沪宁城际、

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商贸流

沪宁铁路能力利用率均接近100%,既有线通道能 通、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将是江南地区现代服务业

发展的重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不断改变铁路运

力正逐步趋于饱和,江北地区宁启铁路能力利用率

仅为37%。输结构,沪宁通道沿线地区尤为突出。随着沪宁南

因此,基于沪宁两岸社会经济、交通差异化特

北两岸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向高新

征及南北铁路能力利用率相差悬殊的特征,以最大 程度地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为原则,结合南北沿江高

铁、沪通铁路引入及铁路线网布局总体要求,通过 重新梳理和整合2条铁路的功能和作用,使线网功

能既适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又

符合沪宁南北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同时又能进

一步缓解沪宁通道江南地区既有线运能紧张,发挥 资源优势,提高运输整体效益,对当前高标准既有

客货共线铁路功能转型将起到较好的借鉴和启示

作用[叫1客货运输特征1.1产业结构调整对运输结构的影响沪宁通道沿线地区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最发 达、城镇化水平最高、外来人口集聚最多的地区。

除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特大城市及大 城市外,常熟、昆山、江阴等县级市人口规模基本

在100万级,且大部分属于全国百强县前十名,城 镇分布密集,已呈现连绵发展的态势。沿线常住人

口城镇化率达到69.6%,接近日本、西欧国家的

城市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南、江北地

区三次产业结构比分别为2 : 45 : 53和547。沿江地区在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不 断优化二产结构,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

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

分布在江南地区,产业总值持续攀升,目前已占江

苏全省的一半以上,为56%,高于江北地区的

25%。随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血国家 战略的实施,江南地区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低 碳方向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

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产业逐 步兴起。技术及现代服务业的转变,由此带来人流、物流持

续快速增长,从消费特征来看,旅客运输需求对服

务的便捷性、舒适性、时效性、安全性、普惠性提

出更高要求;铁路货运需求也由过去的大批量、同 质化转为多样化、便利化、个性化,煤炭等大宗货 物运输需求增长趋缓,零散货物、快递、快运等现

代物流行需求爆发式增长,货源结构正发生深刻 变化口0]。1-2客货运特征1)客运特征近5年来,随着沪宁经济带高速发展,由此带 来铁路出行比例快速增长势头,其中江南地区铁路 占当地客运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12.8%增加至

21.3%,增长势头强劲,这主要源于京沪高铁、沪 宁城际等高标准铁路建设带来的高品质市场优势O 江北地区铁路占当地客运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长,

客运量由2013年的517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920

万人,但目前仅占当地全社会客运量的4.8%,差 距较明显,这与人口基数小、既有线标准低、与上

海不联通等都有一定关系。・江南地区 ・江北地区2)货运特征近5年来,随着沪宁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和现 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

长江货运竞争优势的凸显,重工业货运需求不断放

缓,以煤炭、焦炭、钢铁等为主的“黑货”运量大

幅度下降,铁路货运系统又不适应市场货源结构变

第5期长三角沪宁间铁路通道功能分析及对策研究105化,导致江南地区铁路货运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

2%降至2017年的1.1%,而以集装箱为主的高附 加值“白货”运量略有增长。江北地区铁路货运量

维持在50〜60万t,总体来看,运量基数较小,主

要原因是宁启铁路扩能改造完成后,速度目标值为

200 km・h-1,铁路以开行动车组为主。1-3线网能力适应性沪宁通道沿线地区作为长三角的核心组成部

担上海至南京以远的直通客货运任务;江北地区同

为客货共线的宁启铁路开行客车30对,货车5对,

分,南北地区既有线主要有京沪高铁、沪宁城际、

沪宁铁路、宁启铁路等。2017年沪宁通道江南地

区开行客车327对(其中普速客车72对),货车 48对,江南地区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宁铁路

能力利用率仅为37%,以承担沿线地区发到运输 任务为主。各条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旅行时间、能力利用 率口口等指标如表1所示。客车对数/ (对・日T)125能力利用率均接近100%,其中约40%能力用于承表1沪宁南北地区既有线主要技术指标线路名称京沪高铁线路类型速度目标值/旅行时间/

(km・ hT)350300h1.21.71.8货车对数/ (对・日T)能力利用率/%客运专线客运专线客货共线客货共线008588沪宁城际沪宁铁路宁启铁路13016020072/29①30/15②485100372. 6注:①29对为上海至南京以远的跨线客车;②15对为城际客车。未来面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长江经济带 线)和沪通铁路(200 km・hT客货共线),预计

分别于2021年和2019年建成通车。规划铁路为北 沿江高铁,目前已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届时,江北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由此带

来运输结构的变化,沪宁通道江南地区铁路客货运

需求均将有较大增长,“十四五”末江南地区铁路 地区铁路线网将由宁启铁路、在建的沪通铁路、规

划的北沿江高铁等组成,江南地区铁路线网将由京

客运需求将达到443对,货运需求达到73对。根 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口5江南地区虽有苏南沿

沪高铁、沪宁城际、沪宁铁路及在建的苏南沿江高

江铁路建设,对既有京沪线沪宁段(以下简称“沪

宁铁路”)、沪宁城际、京沪高铁客运能力饱和状况 有一定程度缓解,但对货运需求影响有限,难以解

铁组成,详见图3。3.2功能调整目标江南地区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客流集 聚性强,铁路客运需求旺盛,目前沪宁通道能力正

决货运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江北地区北沿江高

铁建成后,将以承担沿线城际客流及上海、南京以

逐步趋于饱和,但自然资源承载力低,土地等资源 稀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铁

远区域直通客流为主,届时宁启/沪通铁路通道能 力将有较大程度释放。因此,基于沪宁铁路能力已 饱和,而宁启铁路虽设计200 km・hT,但富余能 力较多的现实情况,结合苏南沿江、北沿江高铁及

路客货运增长点主要是城际、市域客运和以集装箱

为代表的快捷货运;江北地区环境承载力还有较大

潜力,在优化传统产业的同时,劳动密集型、资源 密集型产业仍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尽管长江水系货

运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沪通铁路、疏港铁 路的建设,江北地区铁路货运仍有较大的提升

沪通铁路引入后的线路布局,对南北线网功能进行

重新论证就显得十分必要。3线网功能调整目标及方案3. 1线网未来布局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沪宁南北地区在 建铁路分别为苏南沿江高铁(350 km・hT客运专

空间。目前,江南、江北地区具有货运功能的铁路主

要为沪宁铁路、宁启铁路及在建的沪通铁路。为适

应沪宁南北地区经济和交通差异化特征,江南地区

铁路运输应将更好的资源优先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106、天长中国铁道科学宁启铁路第40卷奉州北沿江高镂¥褰兴京沪高铁/r

苏南沿江铁路常;无彳芜湖乙么r

海门京沪铁路风对常诊太.沪通铁路严兴伊两际埶图3线网格局不意图客运需求,在满足地区自身货运需求的前提下,直 际动车运输任务。3.3调整方案2018年沪宁铁路开行客车72对,其中南京以

通货流应以集装箱等快捷货运班列为主。江北地区 在满足客运服务的前提下,应承担更多的直通货运

功能,特别是大宗直通货流。综合分析,沪宁南北

远地区至上海普速列车29对,尽管宁启/沪通铁路

地区各线功能定位调整如下。(1) 京沪高铁(沪宁段)。该线为我国“八纵

较沪宁铁路运营距离长,但运行时分仅多0.8 h, 鉴于中长途旅行对时间价值小幅增加的敏感性不

强,因此这部分旅客列车可调整至宁启/沪通铁路; 沪宁铁路区段货物列车约48对,其中南京以远地

八横”路网主骨架之一,以承担上海、沿线地区至

南京以远区域的中长途直通客流为主,兼顾上海、

沿线地区至南京的部分城际客流。(2) 沪宁城际。该线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城

区至上海的25对可调整至宁启/沪通铁路,调整后

沪宁铁路能力利用率可降至62.2%,宁启铁路能

际铁路之一,上海、南京、苏锡常都市圈铁路,以 力利用率可升至78.9%。沿线地区之间及上海、沿线地区至南京的客流为 主,兼顾部分上海、沿线地区至南京以西区域的直

通客流。(3) 苏南沿江铁路。该线为长三角城市群城际

网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江南地区县级城市

之间及与上海、南京之间的客流,兼顾沿线地区至

南京以西区域的客流。图4沪宁铁路客货列车调整情况(4) 北沿江高铁(沪宁段)。该线为长三角城 市群城际网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上海至南通段还具

有沿海通道的功能,主要承担江北沿线之间及与上

海、南京及以远地区的部分客流,以及上海至苏 北、鲁东之间的客流。(5) 沪宁铁路。在满足江南地区普速客运和货

运需求的前提下,将部分上海至南京及以远的客货

歩铁路客客车■宁启铁路客货车■转移亍眉客货列车运调整至宁启/沪通铁路,释放后的运输能力主要 用于承担沿线部分城际、市域列车及集装箱等快捷 货运班列。(6) 宁启/沪通铁路。在满足江北地区普速客 运和货运需求的前提下,将更多地承担部分上海至

图5宁启铁路客货列车调整情况3.4相应配套措施为实现沪宁铁路和宁启/沪通铁路能力利用最 大化,建议采取以下技术配套措施:南京以远区域的直通客货需求,并兼顾沿线部分城

(1)加强上海、南京枢纽相关配套工程建设,

第5期长三角沪宁间铁路通道功能分析及对策研究107适应南北线网功能调整要求。和完善沪宁铁路客车开行方案,突出其城际和市域

功能。(3) 加大沪宁铁路集装箱等快捷班列开行密

南京枢纽:建设高里技术作业站,满足沪宁铁 路在江北进行技术作业后接入宁启铁路的需求。上海枢纽:由于沪通铁路太仓一安亭西段要承 担规划北沿江、苏南沿江和沪通铁路客车接入浦西 客运站功能,如再承接沪宁铁路普速列车运输任

度,提高铁路货运的运输时效性。经济和产业布局 特征决定了沪宁江南地区内货运以煤炭、石油等大 宗货物调入和大量产成品调出,且大宗货物调入以

长江水系为主的特点,铁路货运未来主要增长点在

务,线路输送能力不足。因此,需要规划建设太仓

—安亭西段三、四线。以集装箱为主的快捷货运。随着铁路货运改革的持 续推进,集装箱等快捷货运系统逐步完善,铁路将

南京、上海枢纽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承担更多高附加值货物运输。以快速、准时、便捷

图6南京铁路枢纽布置示意图图7上海铁路枢纽布置示意图(2)强化沪宁铁路车站及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满足城际和市域客流便捷出行需求。沪宁铁路全长307 km,平均站间距约7.7

km,途经南京、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

昆山、上海,沿途设41个车站,车站分布较为密

集且大多位于城市中心。为进一步发挥沪宁铁路的

客运功能,满足开行部分城际、市域客车的条件, 在对车站进行适度改造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与城

市交通的衔接配套建设,提升客运出行的便捷性。 此外,按照适应城际、市域客流的需要,并结合客

流特点、运输能力、运输组织等因素,进一步优化 等为基本要求,加快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强化物

流节点布局建设,通过优化运输组织,减少途中改 编作业,加大集装箱、行包行邮等班列开行密度,

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班列方案,提高车辆周转

效率及技术站、发到站作业效率,加快货物送达速

度,提升铁路货运的运输时效性。(4) 加快推进江北地区高速铁路及货运体系建 设,提升铁路客货运服务质量。目前既有宁启铁路

以开行动车组列车为主,主要承担江北地区城市间

城际客流运输任务,但改造后的既有宁启铁路速度 目标值仅为200 km・h-\\个别区段在120〜160

km・h-1,客运服务品质仍无法满足江北地区城市 群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建设,既可提

升江北地区客运服务质量,满足地区城市间及对外

快速、便捷的客运需求,同时又能使宁启铁路腾出 更多能力用于满足地区货运需求,并承接沪宁铁路

转移运量,实现互利双赢。此处,结合江北地区产

业布局,加快推进疏港铁路、物流园区铁路建设。4结语基于沪宁南北地区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城镇

化水平、运输需求、环境承载能力等社会经济发展 和交通特征,为充分利用既有资源,提高铁路运输

整体效益,经过多方论证,本文认为沪宁铁路和宁

启/沪通铁路所起的作用与沿江社会经济和交通需

求特征并不完全相符,路网作用和运输效益相差悬

殊,有必要对南北2条既有线重新定位并进行功能

区分,因而提出沪宁铁路部分普速客运和直通货运

转移至宁启/沪通铁路,释放更多的运能来承担江

南城际、市域及高附加值货运功能的新论点,通过

采取多种技术配套措施及实施差别化运输组织方 案,实现沪宁南北铁路功能调整技术上切实可行,

既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较大推动作用,又能在

108中国铁道科学第40卷向世界级城市群看齐的大背景下,为促进长三角城 市群轨道交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O沪宁铁路车站分布较为密集且大多位于城市中

心,运能释放后可满足开行部分城际、市域客车的参 考

条件,本文未对沪宁铁路客车优化方案进行详细研 究,优化和完善沪宁铁路客车开行方案用于满足城

际和市域需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轨道交通发展的研 究方向。文 献[1] 王顺利,王正彬,陈东.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优化研究EJ1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 30 (1): 71-75.(WANG Shunli, WANG Zhengbin, CHEN Dong. A Research on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of Railway Terminal

Passenger Station 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2013, 30 (1) : 71-75・ in Chinese)[2] 赵军,李愈,彭其渊.铁路枢纽内客运站选址与分工的综合优化[口 铁道学报,2010, 32 (6): 9-16.(ZHAO Jun, LI Yu, PENG Qiyua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of Location & Task Division of Passenger Stations in Railway Terminal [J]. 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 2010, 32 (6) : 9-16・ in Chinese)[3] 李磊.客运专线引入铁路枢纽的客运站布局探讨EJ1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 (5): 37-39.(LI Lei. Discussion on the Layout of Passenger Station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Passenger-Dedicated Lines into Rail­way Hubs [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2012 (5) : 37-39. in Chinese)[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司.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LJ1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 (1):

17—28.(Department of Transpor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Mid and Long Term Development Plan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Network [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

gy, 2008 (1): 17-2& in Chinese)[5] 易伟忠.长三角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现状与展望[J].交通与运输,2017 (2): 1-6.(YI Weizhong. Status and Prospect of Integrated-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Jl Traffic ^Transportation? 2017 (2) : 1-6. in Chinese)[6] 吴云云.国外高速铁路货运发展[J].中国铁路,2010 (9): 72-74.(WU Yunyun. Development of High Speed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 Abroad [J]. Chinese Railways, 2010 (9):

72-74, in Chinese)[7 ] JENNIFER A PAZOUR. A Model to Design a National High-Speed Rail Network for Freight Distribution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10 (3) : 119-135.[8]胡健强.铁路快速货运方案研究EJ1铁道标准设计,2017 (7): 1-4.(HU Jianqiang. Studies on Rapid Rail Freight Program [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2017 (7) : 1-4. in Chinese)

[9 ] Gerhard Troche. High-Speed Rail Freight [M]. Stockholm: KTH Railway Group, 2005.口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R1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Planning o£ Moderniz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in South Jiangsu[R]. Beijing: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2013. in Chinese)[11:曹健,翁振松,姜松英,等.新常态下铁路运输发展趋势的探讨[口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 37 (11): 75-7&

(CAO Jian, WENG Zhensong, JIANG Songying, et al. Discussion on Railway Transport Development Trend under

New Normal Status [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2015, 37 (11) : 75-78. in Chinese)[12]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行图技术资料[R1上海: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2018.(China Railway Shanghai Group Co. , Ltd* Technical Data of Operation Diagram [R]. Shanghai: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o£ China Railway Shanghai Group Co. , Ltd, 2018. in Chinese):1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长期铁路网规划[R].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Medium and Long-Term Railway Network Plan [R]・ Beijing: Na­

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2016. in Chinese)第5期长三角沪宁间铁路通道功能分析及对策研究109Functional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Railway Passage

between Shanghai and Nanjing in Yangtze River DeltaYANG Yueqin(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 Ltd. , Beijing 102600,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capacity o£ Shanghai-Nanj ing Railway is becoming saturated while the capacity of the Qidong-Nanjing Railway being surplus, the functions of the two railways have been

reorganized and integrated, combined with the route layout of the South and North Jiangsu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 speed railway and Shanghai-Nantong Railway. It is proposed

to transfer part of the passenger transport with common-speed trains and through freight transport on

Shanghai-Nanjing to Nanjing-Qidong Railway and Shanghai-Nantong Railway. Consequently, more trans­

port capacity is released to meet the needs o£ intercity and sub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 as well as high

value-added freight transport in the south region. Accordingly, the functions of the north-south railway

network between Shanghai and Nanjing can not only better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o-economic

differentiat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but also further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the overall benefits of railway network,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lines.Key words: Shanghai-Nanjing; Railway passag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CRH freight; Suppor­ting measure(责任编辑周新军)

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上接第94页)19铁路北斗应用服务平台总体技术方案项目以《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为指导,从资源共享、整体应用、高质量服务等角度,建设铁路北斗应用服务平台 (以下简称\"北斗平台”),实现高精度位置服务统一提供,向用户提供厘米级至亚米级的精确实时定位服务,以及毫米级 的准实时定位服务;实现授时服务统一提供,为终端设备、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精准时间服务;实现通信服务统一提供,为

终端设备之间、终端设备与北斗平台之间,以及终端设备与普通手机用户之间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实现在网设备统一管 理,准确掌握全路卫星导航应用设备在网状态、位置等信息,并实现全路在网设备综合展示;支持时空信息共享,为铁路 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在网设备时空信息,支撑基于时空信息大数据分析,支持与路外其他行业、企业时空信息共享。为铁路

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各业务领域提供北斗应用支撑,促进铁路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铁路信 息化总体规划的落地。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1)按照《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要求,北斗平台采用集中式部署,充分利 用总公司主数据中心硬件资源及系统软件资源,平台部署于总公司主数据中心,纳入主数据中心灾备机制;(2)高精度位 置服务,为铁路行业高精度应用提供不同精度级别的差分服务,接收铁路沿线的基准站的原始观测数据,经过数据接收、 数据处理、运行监控及差分服务发布等功能,为铁路各业务现场终端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3)通信服务,依托铁路北斗 民用分理级服务资质,通过平台与卫星地面总站的连接,为铁路行业北斗短报文应用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并对铁路行业

北斗短报文应用进行运营管理。依托平台,已开展了徐盐线、连盐线、厦深线等应用,平台将支撑京张、京沪、蒙华等北 斗示范应用。项目于2018年12月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工电部组织的技术评审。20京沈客专综合试验铁路LTE-R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试验为保证京沈LTE-R试验段的顺利进行,通过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Vlopenlab实验室和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铁路通讯

实验室对LTE-R试验系统设备功能、应用功能、系统性能、接口和服务质量等测试验证,确定京沈现场试验设备软件版 本,保证现场试验设备的可靠可用。实验室静态测试分为单系统测试和系统间接口互联测试。单系统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下转第11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