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津滨海新区近年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近年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24卷第3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Vo1.24 No.3 Sep.2014 2014年9月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0F TECHN0L0GY AND EDUCAT10N 天津滨海新区近年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闫妍 30022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摘 要: ̄A ̄2009--2012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等大量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2008年一2O12 年近5年的产业结构发展特征,并重点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926(2014)03—0039—04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YAN Y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iral structure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in the last ifve years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statistic data from Statistic Yearbook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2009—2012 and specially illustrated the internal feature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y for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adjustment direction of industiral structure in Binhai New Area. Key words:Tianjin Binhai New Area;industrial structure;the second industry;the third industry 天津滨海新区的概念于1994年提出,作为天津 的经济新区带动天津市老区共同发展。2005年天津滨 海新区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 局,根据国发[2006120号文件,天津滨海新区被获批为 高新、南重化、北旅游、中服务”五大产业板块,集成海 港、空港、物流园区自主创新示范等优势。 伴随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其产业结构也在 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以实现其发展的定位目标。本 文针对近5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对于其产业结构 的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特别针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 业的内部特征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做为北方的经济中心,成 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2009年11 月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天津滨海新 区管理改革启动,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塘 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 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在“一轴” 1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根据最新的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统计的数据,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和“一带”(海洋经济发展带) 的T型结构中,建设3个城区和9个产业功能区。 2013年滨海新区的新一轮改革又拉开了序幕,国 务院也在新的一轮改革中提出了希望天津成为北方 地区的“排头兵”和“领军者”的要求,将天津定位于中 天津滨海新区2012年的生产总值达到7 205.17亿 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30.21%提高到 了55.88%,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9.36亿元,占全 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5.5%;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国第一个综合改革创新区,突出贸易自由、投资便利、 4 857.76亿元,占全市第二产业生产总值72.9%;第三 金融服务完善、高端产业聚集、法规运行规范、监管透 明高效、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等特点,形成“东港口、西 收稿日期:2014—03—06 产业生产总值2 338.05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生产总 值38.6%。在天津滨海新区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第三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1ZD);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32147) 作者简介:闫妍(1978一),女,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 ・4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第24卷 产业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从1997年ll4.42亿元到 2012年2 338.05亿元,增长了19.5倍,如表1所示。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天津滨海新区已然成为天津经 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_1】。 表1 2008年一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各产业生产总值亿元 虽然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在绝对值上都得到了 迅猛的发展,尤其以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最猛,但产 业内的结构构成基本保持稳定。1997年,天津滨海新 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8:68.77:29.95,2013年该 比例为0.13:67.42:32.45,从统计的数据中可以明显 看到,总体上,天津滨海新区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始 终占据主导地位,具体特点如下。 (1)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如数据显示,在 1997年到2012年间天津滨海新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 重远远高于其他产业,而且均保持在60%以上,这与 其功能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期的一只鸡、一 碗面、一瓶酒已被现在的空客A320总装线、百万吨乙 烯、千万吨炼油、维斯塔斯风电设备、新一代运载火箭 等取代,产业结构逐渐呈现“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 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以石油和化工、电子信息、汽车装 备制造及现代冶金、轻工纺织、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 天、生物医药、军工产业支柱,2012年滨海新区第 二产业创造的生产总值达到4 857.76亿元,占全市第 二产业生产总值72.9%,对推动天津的经济发展起到 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天津滨海新区第一 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1997年至2012年,其比例始终在1.5%以下。2012年 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仅为0.13%,全年创造 的生产总值为9.36亿元,仅占全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 5.5%。一方面天津滨海新区辖区内多为盐碱地,盐碱 地并不适宜耕作,因而导致天津滨海新区农业发展空 间有限,另一方面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 “第三增长极”,其功能定位也决定了第一产业并不作 为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重点对象,故在本文中不作为 重点内容进行研究。 (3)第三产业比重起伏震荡。天津滨海新区第三 产业发展迅猛,其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 14.42亿元 到2012年2 338.05亿元,增长了近19倍,但第三产 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0%左右。以 2012年为例,天津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结构 的比例为32.45%,而同年天津市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 结构的比例为46.99%,这也说明了天津滨海新区第三 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不利于阻碍新区经济发展的绊脚 石,也成为了实现提升区域服务功能,成为中国北方 乃至东北亚区域服务中心的目标实现的瓶颈。 2天津滨海新区第二产业内部特征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自建立以来,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 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工业优势尤为明显。2012年,新 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 622.81亿元,拉动新区经济增长 1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2%。虽然第二产 业成为了拉动新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纵观新区十 几年的发展,为了实现新区未来的功能定位,还要针 对第二产业内部的构成进行调整优化。天津滨海新区 第二产业内部特征归纳如下。 (1)主导行业内部组成有所调整。针对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 000万元及以上的工 业法人单位)近5年的单位数以及创造的工业总产值 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2012年之前新区第二产业行业 内部主要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石油加_T、炼焦及核燃料 加工业为创造工业产值的主导力量,成为滨海新区的 重点行业。2008年,五大行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到 45 861 032万元,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64.8%。201 1 年,五大行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到74 812 454万 元,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58.3%。2012年,煤炭开采和 洗选业取代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成为新的 五大主导行业之一,共创造工业总产值77 768 934万 元,占新区工业总产值53.6%。 (2)传统制造业仍为主导。虽然5大主导行业创 造了过半数的新区工业总产值,但只有计算机、通信 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 现代制造业,其他均属于传统制造业,这与形成以战 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优势支 柱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产业结构呈现“高端 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发展趋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传统制造业产生的“三废一粉”(废水、废气、废 渣和粉尘)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这也与发展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建立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的目标 有悖,凸显了目前工业结构内部的不合理性,如表2 第3期 所不。 闰妍:天津滨海新区近年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41・ 表3 2008年一2012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 单位数及工业总产值 表2 2008年一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工业“三废一粉”排放情况 项目 2008年2009年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工业废水排 999.26 9853.63 11 219.40 9 880.82 8 987.26 放量/万t 工业废气排2 000.59 2351.45 2 403.71 放量,亿m 工业废渣产 514.09 559.05 711.92 生量/万t 2 519.09 516.14 2 577.97 420.61 工业烟(粉)895 407.18 325 71 1.90 423 541.59 2 190 228.42 2 131 820.94 尘产生量/t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科研与实验发展 (R&D)活动情况,从统计的数据中发现,科研与实验 (3)大型重工业企业优势明显。根据统计的数据, 新区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导,自2009年至2012年 间,新区中重工业企业的数量超过工业企业总数70% 发展活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 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现代制造业。以2012年为例,仅 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 以上,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新区工业总产值80%以 上,2012年1 138家重T业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 到了121 242 325万元,占总量的83.5%。 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以从业 人员和营业收入为指标,将工业企业划分为大、中、 小、微型。从统计中得出的数据分析,90%以上的中小 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进行的R&D项目数就 高达3 379项,占总项目数47.67%,比较而言,涉及生 物医药、轻工纺织、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R&D项目 则较为有限。 型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不足新区工业总产值的 60%,新区的工业主要还是依靠大型企业来拉动。为了 实现产业结构“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发展趋势, 以科技推动新区经济发展是必经之路,科技型小微企 业作为小微企业中的潜力股,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 3天津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内部特征分析 纵观天津滨海新区近20年的第三产业发展,第 三产业增加值从1997年的114.42亿元,到2012年的 最具潜力的群体,但就目前来看,新区的中小企业无 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从科技创新都还很薄弱。 (4)私营企业实力薄弱。2008年至2012年间,规 模以上私营企业数量占全部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 2 338.05亿元,在绝对值上增长了近19倍,2012年新区 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较201 1年增长了16.1%,占新区地区 增加值的32.5%,占天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8.6%,其 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全市的比重为42.2%,批 发和零售业占39.8%,住宿和餐饮业占11.6%,金融业 占24.8%,房地产业占32.6%,如表4所示。天津滨海 新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 长点,其内部结构呈现如下特点。 (1)传统第三产业优势地位明显,但近年有所下 业1/5以上,但所创造的工业产值则不足新区工业总 产值的1/10,远远落后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私 营企业规模较小,以2012年为例,私营企业资产总计 仅为5 037 008万元,占总额的4.08%,主营业务收入 7 833 863万元,占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 入总额的5.37%。此外,私营企业涉猎新区主导产 降。从1997年到2010年问,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 业和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为代表的传统第三产 业占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0%以上,2012年天津港 货物吞吐量高达4.77亿t,年均增长13.4%,2012年新 业范围有限,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中,这 充分说明了最具活力、发展潜力的私营企业在新区的 经济发展中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如表3所示。 (5)科技研发水平有待发展。通过对比2008年和 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9亿元,年均增长 表4 2008年一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内部产值及比重统计表 ・4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第24卷 25.25%,但从发展趋势分析,两者的主导作用在近几 ∞∞如加m 年有所下降,2011年两者比重之和为45.48%,2012 ∞∞∞∞∞0 0 O O O 0 、鞲蹈 会议等高水平展会67个,参观人数约为50万人次。 十一五期间,依托开发区、保税区和高新区,新区共集 中了服务外包企业175家,涉猎软件开发、信息服务、 年则仅占到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2.04%。如图1 和图2所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近年来滨海新区基 于功能定位对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构成所进行的 调整与优化。 医药研发等领域。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 的模式尚未完全形成,两者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没 有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龙头企业不足, _目目 一。l_n -I I_I__I I l_l目目 l994 1996 199820002oo220o42006200820102012 年份 图1天津港货物吞吐量 1 鞲 li目 趱 .1目 jjjlⅡ -腑 ■_l目 一一....t-dR曩I I臣一目_l目 年份 图2天津滨海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新兴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但具有发展潜力。新 区主导第二产业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带动金融业、房地 产业等现代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金融业为代表的新兴 第三产业在新区第三产业发展历程中所占的比重明 显偏小,在2004年,金融业增加值仅占新区第三产业 增加值的1.68%,这与基于功能定位将滨海新区未来 建成北方金融中心的目标相差甚远,这也说明了滨海 新区第三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的必要性。作为工业 化进程发展的金融业等辅助服务业在发展上虽然存 在诸多不足,但同时也积聚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05 年后,新区金融业的发展一直稳步提升,2012年,其增 加值达到248.46亿元,是2002年最低值的36倍,十 一五期间金融业年均增长57%。随着新区人气的不断 聚集,区域内常驻人口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增加值由 1997年的2.81亿元升至2012年的146.76亿元,后者 为前者的52倍,形成了以商品房、限价房、蓝白领公 寓等多种供给模式,同时商业地产也在蓬勃发展,新 兴商务区域初见雏形,但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 仍然比较低,平均为6%左右。 (3)旅游会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其他现代生 产性服务行业有待发展。作为后工业化发展必然产物 的现代服务行业是信息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新型服务 业,对于助推第二产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0年,滨海新区接待游客9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 合收入46亿元,举办包括夏季达沃斯论坛、亚欧财长 辐射能力不强,起不到提升第二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4结束语 目前,新区产业结构内部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 方,阻碍了新区的快速发展。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 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天津市滨海新区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目前新区产业结构特 征,新区在未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为: (1)提升高端制造功能。主要体现为大力发展以 航空航天、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 科技和节能环保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 以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冶金、食品加工和 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以战 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优势支 柱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产业结构呈现“高端 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发展趋势。 (2)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生产 性服务业为重点,不断推进航运物流、金融创新、旅游 会展等十大服务产业的发展;以高端服务业和生产性 服务业为重点,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升区域服务功 能,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适合新区特点 的服务业,如金融业、旅游休闲业等;提升服务业发展 的整体层次,配套发展会展经济和房地产业。 参考文献: [1]天津市滨海新区统计局.2009—2013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 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王永萍,寇小萱.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升级路 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3):54—56. [3]杨钊,李咂煜,孙洋.关于天津滨海新区构筑产业新优势 的战略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2(1):33—34. [4]刘建军.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发展途径及与浦东新区,深圳 特区比较研究[J].华北金融,2012(10):18—21. [5]安虎森,周亚雄,刘军辉.滨海新区产业发展路径分析一 与浦东新区的对比[J].经济与管理,2012(3):131—136. [6]吴建新.滨海新区“十二五”期间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J1 .环渤海经济嘹望,2011(2):23—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