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活动方案
为了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业务基本技能的锻炼,促进青年教师磨练教学内功,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专业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过教学关,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思想,夯实业务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结合各校区实际,举办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
一、活动目的
举办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以赛促训,引导青年教师努力锤炼师德,苦练教育教学基本功,力争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三至五年成为骨干教师;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提供交流机会,满足青年教师成长成才需求;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探索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载体,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好、人文专业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二、参赛对象
年龄35岁以下(含35岁)的青年教师。 三、比赛内容
本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由三个模块组成,即:1.专业理论和知识笔试(40%);2.教学情景答辩(40%);3.专业才艺展示(20%)。总分100分。
(一)笔试:考察青年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理解、是否吃透课程标准;对本专业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
笔试内容:
1.青年教师必须要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及课标解读,把学习课程标准做为业务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内容占50%。
2.青年教师必须做好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学科知识占50%。
(二)答辩:选手抽签决定答辩内容,先准备3分钟(一人答辩,一人准备),再根据抽签的教学情景话题内容做3分钟答辩,答辩时先对案例进行情境描述,再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进行评析,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体会和收获。
(三)专业才艺:参赛选手在舞台上作3-5分钟才艺表演,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自由选择表演内容和形式。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形式可多样性:如声乐、器乐、舞蹈、朗诵、书画、武术等。
四、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学校成立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评委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评委:各校区负责校长
成 员:各校区教科室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共5人) 五、比赛时间:11月中旬 六、奖项设置
1.大赛组委会按照选手获得的综合总分分别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2.参赛获奖情况将记入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作为业务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
附件:
1.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情景答辩评分表 2.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才艺展示评分表
2019年9月26日
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情景答辩比赛评价表
选手编号: 答辩话题: 评委签名:
评价项目 描述 10分 评价内容及标准 按照话题对某节课中的具体情境进行描述,不能偏离话题要求,能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使表述生动,口语化,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案例或者教学片断进行评析,观点要鲜明,不能偏离具体的教学情境;观点要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选手得分 观点 10分 表达 10分 声音大小合适,描述和评析时语言表达要流畅,语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语句之间的停顿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5秒),要避免多次重复某一句话现象,避免语句之间使用“啊……”“呃……”“嗯……”“是不是……”等无效话语现象。普通话语音标准,不出现方言词汇和方言语音,能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尾音。 观点从描述的具体教学情境中产生,阐述观点有理有据,层次清晰,有一定逻辑联系。 从选手说第一句话开始计时,不足3分钟或者超过5分钟都要从总分中扣一分,评委打分时扣除 层次 10分 时限 3-5分钟 简评 总分
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专业才艺比赛评价表
选手编号: 才艺类型: 展示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及标准 选手得分 精神面貌 精神饱满,着装得体,符合节目主题和角色要求。 4分 表演内容 节目内容健康向上,题材新颖,有时代感,贴近工作和生活。 4分 声乐类:气息充足,声区较统一;吐字清晰、声音表现力强; 器乐类:姿势正确,音准、音色、节奏、技巧较完美,乐感表演形式 6分 好,演奏曲目有一定难度; 舞蹈类:动作协调、技巧娴熟、肢体表现力强; 语言类:普通话标准,表演生动,语言有感染力; 其他:技巧纯熟,难度较大、观赏性强。(武术、瑜伽、魔术、“绝活”等) 现场效果 能以艺术的形式,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出节目的主题思6分 时限 3-5分钟 想。表演流畅、现场发挥好,感染力强。 不足3分钟或者超过5分钟的,都要从得分中扣去1分,评委打分时扣除 简评 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