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论文
摘要:对电力设备的动态运行维护成本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电力维护单位应从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追求节省所耗资源的设备。工作人员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高效、快速地掌握新型设备及新技术,为公司今后的发展贡献力量。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用电需求的迅猛增长,国家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变电站和发电站的数量。在变电站的建设中,其安装调试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正常运行,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变电设备安装、调试检验 1.1设备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1)吸湿器
在安装吸湿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安装时没有给储运时密封用的橡胶垫板穿中心孔,致使吸湿器不起任何作用。2)变压器投运前应去掉吸湿器油封碗处的密封垫圈,并在油封碗内注入合格的变压器油,油封碗不要旋紧。假若不去掉垫圈或将油封碗旋得过紧,吸湿器就不起作用。某单位安装一台试验合格的新变压器,安装后刚一送电,油就冲破油标向外喷,经查,系吸湿器油封碗旋得过紧所致。 (2)导体连接
多数电气设备的接线柱螺帽、螺杆都是铜的,但也有铝的,这就造成了铜铝连接。铜铝连接易氧化,假如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氧化、发热、再氧化、再发热,以致烧毁设备。 (3)避雷器
1)在变压器高压侧安装避雷器是为了防止变压器遭受雷击。若将避雷器安装在跌落保险的前面,致使变压器不论是否运行,避雷器都运行。2)将固定避雷器用的抱箍的位置装错。这种安装方式使避雷器的爬电距离减小,泄漏电流增加,绝缘水平降低。在水泥、化工等粉尘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易发生闪络事故。 (4)接地装置
变压器高压侧避雷器接地端,低压侧接地点配电变压器接地既是工作需要,又是安全需要。在低压配电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和配电变压器外壳均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二、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 2.1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技术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过程相当复杂和重要,因此,安装中遇到的问题和缺陷应当及时予以处理,从而规避隐患的发生。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方法:安装需要专用的工艺和运输设备、还要有装置和仪器仪表等,有专业施工人员按一定工序完成。变压器的安
装工作量和工序要结合变压器的结构特点来确定,现代变压器一般设计成不可分拆的情况,再放到油箱中,运到施工安装地,但对于大型变压器,在施工现场必须采用索具进行;另外,电力变压器的安装工作量和工序还要看变压器的一些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如有载调压装置、高压套管、冷却系统和变压器油保护装置等。另外,在施工前需注意:找好电力变压器的放置方式和地点;拆封变压器时,保证绝缘的完好性;备好施工安装时所需的各种必需设备,工具和材料等;选择卸车和移动到安装施工现场的技术方法;确定变压器安装工序和调试的内容;规划好施工期限与工作量,安装人员人数等。
还要做好绝缘检查:对绝缘强度、闪点、酸碱反应以及游离碳的体积分数等内容进行分析;检查油箱密封性,还有密封口和运输时的变压器密封检查;线圈的绝缘判断,包括各相电阻、吸收比以及对地的介质损耗等内容。 2.2隔离开关的安装技术
高压隔离开关没有配备消弧装置,以致不能正常开断负载电流,因此,此前的变电站的安装只注重于断路器等设备的安装,不太注意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的安装,要大致满足安装地点的额定电流、短路电流的热稳定和动稳定性的双重校验等条件,并要求机构操作起来灵活稳健。
2.3 电力电缆的安装技术
电力电缆是电网在输配电时必需的部分,从安全、市容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约束条件考虑,采用电力电缆代替架空线来进行电能的输送工作。下面就电力电缆的敷设和安装进行探讨。 (1)电力电缆的敷设
在安装前要注意:敷设的电缆是否符合规格,电缆心线是否受潮等,还有安装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全。敷设施工步骤: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决定电力电缆走向;丈量电缆长度;根据长度截取电力电缆;再用白石灰在地面上划线,来标明开挖位置和宽度,挖沟时垂直开挖;挖的沟的底部铺上一层沙来保护电缆。然后用机械进行电缆敷设。
(2)电力电缆的安装
主要步骤:按电缆支架到电气连接头的长度截取塑料护套;应注意做好相序的标记工作,三相心线分别套上不同颜色的热缩塑料管来区分;户外电缆端部套防雨罩并加以固定,防止其受潮(户内电缆可不必这样);剥去线心绝缘用线鼻子代替,并用钳压接好,必要时可利用电力电缆的保护管。另外,需注意几个细节:电力电缆不同于绝缘电线,是由三芯或四芯叠合而成,发热大,散发难,所以直径相同的电力电缆和绝缘电线相比较,载流量要小很多,电缆的载流量要严格满足手册中的规定,并且主路和支路上使用的载流量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不可使其满额运作;电线扩容时,可敷设同规格电缆,然后并联运行,但必须保证电缆的载流量的上界问题。
三、电气设备运行维护 3.1电力设备的维护检修原则
(1)必须认真抓好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检修管理,使电力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状态,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2)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并逐步过渡到状态检修。
(3)设备检修应采取停电与带电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逐渐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
(4)尽量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和检修机具,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工期,确保检修工作安全。 3.2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在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对于近期内不会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缺陷,应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安排处理。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设备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电力设备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对于已使电力设备处于严重不安全运行状况、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紧急设备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用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后尽快处理。
3.3运行维护动态管理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系统监控技术中广泛应用了这些先进科研成果,使无线监测技术逐步走向实用化阶段。与预防性试验相比,无线监测系统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采集运行中设备绝缘劣化信息,信息量处理和识别依赖于有丰富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网络,可以把某些预试项目无线化,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诊断,促进了电力设备周期性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进程。将瞬时值的计算引入到系统的运行维护中,人性化的设计,我们相信它必将成为电力系统工程安装和系统远动维护的有效工具。 四、结束语
对电力设备的动态运行维护成本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电力维护单位应从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追求节省所耗资源的设备。工作人员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高效、快速地掌握新型设备及新技术,为公司今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曼来.对变电站(所)电气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4)
[2]王大川,张明新.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维护[J]. 黑龙江电力. 2007(05)
[3]王桂发.浅谈变压器的运行维护[J].科技资讯.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