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实验复习题1.如图所示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缘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右端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外:(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忽略小球的大小)2.如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P;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离。图中从M、P、N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M、P、N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sM、sp、sN。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1)两小球的质量m1,m2应满足m1__________(选填“>”“=”或“<”)m2。(2)若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秤E.秒表(3)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3.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小球,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A.在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在紧靠槽口处竖直放置,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B.将木板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并固定,再使小球a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B;C.把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A和C。(1)为了保证在碰撞过程中小球a不反弹,a、b两球的质量m1、m2间的关系是m1________m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完成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A.小球a开始释放的高度hC.小球a和小球b的质量m1、m2B.木板水平向右移动的距离lO点分别到A、B、C三点的距离y1、y2、y3D.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和探究“碰撞过程中的动能是否守恒”。水平的气垫导轨上有两滑块A、B,滑块A上有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B上固定一支架,支架上水平固定一内壁光滑左侧开口的细薄金属直管,金属管右侧用金属板封闭,管内靠近金属板处静置一金属小球◦气垫导轨通气后,利用右侧挡板上的弹射装置将滑块A向左弹出,测得滑块A第一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后与静止的滑块B相碰,碰后滑块B和小球一起向左滑动,滑块A向右运动。滑块A第二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2,滑块B与左侧挡板刚接触时,立即被安装的锁止装置锁止,同时金属管中的小球沿管壁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图中未画出)。用天平称量出滑块A(包括遮光板)的总质量鹎、滑块B(包括支架、金属管)的总质量M、小球的质量m,重力加速度为g。请回答以下问题:(1)除了题中已给出的物理量,还需用刻度尺测出的物理量及符号是_________。(2)小球离开金属管口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题中已知和(1)问中物理量符号表示)。(3)要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本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4)要进一步探究碰撞过程中的动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表达式_________,与表达式_________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5.下面为某同学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部分操作。(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A.长1m左右的细绳D.直径2cm的木球B.长30m左右的细绳E.秒表F.时钟C.直径2cm的铅球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则所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读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mm。(3)测出单摆偏角小于5°时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为d.用上述测得的量写出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________(4)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A.计算时将L成摆长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B.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计为29次(5)该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_____________.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T2-L图线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6.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若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则单摆摆长是________m。若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秒表所示,秒表读数是________s。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多次改变摆长l值,并测得相应的周期T值。现以测得的六组数据作T2-l关系图像如图,则:根据图线可求出g=________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7.如右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在一半圆形玻璃砖外面插上P1、P2、P3、P4四枚大头针时,P3、P4恰可挡住P1、P2所成的像,关于该实验:(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B.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C.入射角θ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D.P1、P2的间距,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2)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另一同学将大头针插在P1'和P2'位置时,沿着P3、P4的方向看不到大头针的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并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玻璃砖轮廓如图所示。(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的像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空气中角用i玻璃中用r表示入射或折射角)(2)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4)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B、CD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准确值。参及解析1.答案:(1)弹性球1、2的质量m1、m2;立柱高h;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2)2m1ah2m1bhm2cHh解析:(1)要验证动量守恒必须知道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根据弹性球1碰撞前后的高度为a和b,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故只要再测量弹性球1的质量m1,就能求出弹性球1的动量变化;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只要测出立柱高h和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就可以求出弹性球2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故只要测量弹性球2的质量m2和立柱高h、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就能求出弹性球2的动量变化。2m1ah2m1bhm2cHh(2)根据(1)的解析可以写出动量守恒的方程2.答案:(1)>;(2)A、C;(3)m1sp0m1sMm2sN解析:(1)为了防止入射球碰后反弹,一定要保证入射球的质量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即m1m2。(2)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测量小球的质量和三个落点到B点的距离。故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A、C。(3)碰撞前,小球m1落在图中的P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1。小球m1,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在图中的M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1',m2的落点在图中的'N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2。设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α,由平抛运动规律得:1sMsingt2、sMcosv1't,解得v1'2v1gspcos22sin,v'2gsMcos2,同理可得:2sin'm1v10m1v1'm2v2,即gsNcos2,只2sin要以满说足明两m1sp0m1sMm2sN,就3.答案:(1)大于(2)CD可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解析:(1)为防止两小球碰撞后,小球a反弹,小球a的质量应大于小球b的质量,即m1m2。(2)a、b两球碰撞后均做平抛运动,lvt,y2y12得lv,若满足m1v0m1v1m2v2,gt,2g即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即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对该式进行整理可得m1y2m1y3m2y1,因此需要测量小球a和小球b的质量m1、m2以及O点分别到A、B、C三点的距离y1、y2、y3,选项C、D正确4.答案:(1)小球从离开金属管口到落地的过程中,运动的水平位移s和竖直高度h(2)sdgdgM1;;(3)M1M2mst12ht22h2M1d2M1d2M2msg(4),22t122t24h解析:(1)滑块A与静止的滑块B相碰后,A反向,B和小球一起向左滑动,B被锁止后,小球以碰后B的速度平抛,故利用平抛的运动规律可求出小球离开金属管时的初速度,也即碰后B和小球的共同速度,故需要测出小球从离开金属管口到落地的过程中,运动的水平位移s和竖直高度h。(2)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平抛的初速度为sg.2h(3)取向左为正方向,滑块A、B碰前的总动量为M1d,碰后的总动量为t1M2msgddgdM1,故需验证的表达式为M1M2msM1.2ht2t12ht22M1d2M1d2M2msg(4)滑块A、B碰前的总动能为,碰后的总动能为,故要探究22t122t24h2M1d2M1d2M2msg动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和是否相等。222t12t24h5.【答案】ACEH6.【答案】0.8750m7.【答案】AC9.8d42n2(L)22t
9.8m/s2
AD42
x2x1y2y1不变75.2s3经过P1、P2
的光线在界面MN处发生全反射8.【答案】BDsinisinr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