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信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通信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来源:华佗小知识
广西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北段扩能改造工程

通信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审核: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南钦铁路监理站2012年3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1三、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1四、监理工作流程..............................................................................................................2

1.通信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图..................................................................................................2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程序...........................................................................33.质量监理工作流程...............................................................................................................44.工序质量控制流程...............................................................................................................55.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流程......................................................................................................56.光电缆及配套器材、设备质量检验流程.......................................................................67.工序交接检验流程...............................................................................................................78.工程隐蔽检、预检及检验批、分项、分部验收流程................................................79.单位工程质量控制流程......................................................................................................810.通信线路监理工作流程......................................................................................................911.室内设备和箱式机房监理工作流程..............................................................................1012.传输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113.接入网监理工作流程.........................................................................................................1114.数据通信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215.电话交换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216.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317.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318.会议电视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519.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520.应急通信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621.综合布线监理工作流程....................................................................................................1622.数字同步及时间分配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723.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监理工作流程..................................................................................1824.通信设备房屋环境监控及电源监控系统.....................................................................1825.电源设备监理工作流程....................................................................................................19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19

(一)监理工作控制要点.............................................................................................................19

1.通信线路控制要点.........................................................................................192.室内设备和箱式机房控制要点.....................................................................203.传输系统控制要点.........................................................................................214.接入网控制要点.............................................................................................225.数据通信系统控制要点.................................................................................236.电话交换系统控制要点.................................................................................257.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控制要点.........................................................................258.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要点..............................................................279.会议电视系统控制要点.................................................................................3210.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控制要点.........................................................................33

11.应急通信系统控制要点.................................................................................3412.综合布线控制要点.........................................................................................3513.数字同步及时间分配系统控制要点.............................................................3614.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控制要点.........................................................................3715.通信设备房屋环境监控及电源监控系统控制要点.....................................3816.电源设备监控要点.........................................................................................39(二)质量目标................................................................................................................................41(三)控制手段................................................................................................................................41六、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61七、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61

广西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北段扩能改造工程

通信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和建设部、铁道部颁布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及法律等标准;

2、《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J269-2007)3、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4、已审核的施工图及变更设计文件

5、《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5-2010J1151-2011)6、《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7、《铁路建设监理工作标准化指导书》通信工程分册8、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二、

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本工程战线长,参建单位多、协调配合工作量大、管理跨度大。本工程施工时站前、站后各专业工程同期施工,相互制约影响。

三、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监理工作范围:南宁东(不含)DK0+000~DK63+966段通信新建工程,湘桂线改线1.618Km、石油专用线改线0.8Km、五象货车上行疏解线4.927Km、五象货车下行疏解线7.171Km通信改线工程。

监理工作重点:通信线路,设备安装与调试,通信子系统性能功能检测。

1

四、监理工作流程

1.通信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图

1.熟悉设计文件。2.现场调查。3.核对施工设计图。4.主要设备、材料检查。5.施工机具、仪表检查。6.单位资质和技术人员资格审查。7.对施工组织设计、质保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审查。8.施工准备与开工条件审查。光电缆线路建安工程以及铁塔基坑等。各类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电话交换设备、数字调度通信设备、GSM-R室内设备、会议视频设备、综合监控设备、电源设备的安装及配线。1.根据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全面执行工程监理实施细则。2.审查分项、分部工程安装工艺和工序。3.按验标的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实施监理。一般工程巡检;重要工序,如光电缆敷缆、接续测试,铁塔和天线安装。上述各类设备的单机性能检测与系统检测。参数测试见证;关键工序、隐蔽工程旁站。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4.按程序验收检验批、分项和分部工程。5.加强施工合同与信息管理,处理与工程质量有关的索赔。6.就质量问题协调各方关系。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全中继段及全程电气指标测试调整上述系统网管功能与性能检测。面控制。7.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现场的安全作业和环境保护进行监控。9.编制监理实施细则。10.审查开工报告和签发开工令。施工前的准备1.组织工程的预验收,组织各项设备及线路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和功能指标的测试。竣工初验与验交参数调测2.验收时参与并见证由供应商或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第三方对设备各项性能、功能指标的测试。3.检查竣工资料和整理监理工作文档资料,并组织各种资料的交接。4.做好保修期监理工作,协调处理缺陷责任期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缺陷责任期的监理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程序

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总监及监理工程师重点审查以下内容:1、施工工艺流程是否符合设计规程2、施工现场布置是否合理3、施工人力、机械安排是否符合并满足工程需要4、工程质量有何保证措施5、工程进度安排是否符合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不合理审查合理报建设单位总监签署意见施工单位按审定意见组织施工3

2.3.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开工准备施工单位提交开工申请不同意监理批准同意施工工序完工,施工单位自检并填写报验资料不合格监理人员检查合格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验收意见工程竣工施工单位进行验收进施工单位申请工程竣工验收行处理不合格监理初验合格工程验收否是否通过竣工验收?是工程移交4

4.工序质量控制流程

上道工序施工完毕承包方自检承包方整改填写工程报验单不合格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监理签署质检证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5.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流程

发生工程质量缺陷或事故一般质量缺陷发生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另行处理)施工单位调查质量问题发生情况,初步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必要时监理参与)按部有关规定上报或通报有关部门,填报规定表格,参与事故调查或负责提供工程相关情况。监理审批质量缺陷问题处理方案;公司、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共同研究质量事故原因、提交出事故调查报告,确定处理方案及措施施工单位按审批方案实施缺陷整改;设计单位提出事故处理的设计文件后,施工单位组织实施5

光电缆及配套器材、设备质量检验流程

施工单位报送光电缆及配套器材、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监理工程师审核监理工程师签认光电缆及配套器材、设备的书面质量报告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所用设备布置预控光电缆及配套器材、设备可进入现场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质量符合质量标准不符合质量标准施工单位可以使用于指定部位限期运出现场6

6.7.工序交接检验流程

上道工序施工完毕施工单位填好检查表、自检不合格,返修合格,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外观检查试验检查不合格,返修合格,监理工程师签署质检证可进行下道工序8.工程隐蔽检、预检及检验批、分项、分部验收流程

施工单位已完成验收前工作,并且自检合格,检验合格,各种检查证已填好并签认申报检查监理审查各种检查证填写是否齐全、合格,验收前不合格,返工工程是否全部完成,工程完成质量是否合格检查合格,签认可进行下道工序7

9.单位工程质量控制流程

施工单位各道工序(分项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对各分项工程自检不合格合格施工单位填写工程自检单报请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测抽查不合格合格监理工程师签署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工程完成施工单位填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监理工程师审查质量控制、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检验(检测)报告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内业资料合格不合格监理工程师签认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工程完工施工单位填写工程验收报告监理单位参加单位工程验收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单位工程观感质量合格不合格总监签署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8

10.通信线路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施工准备查,批准开工根据施工图复测光电缆径路复测检查复测记录、确认径路光电缆径路测试光电缆单盘光电缆单盘检验、抽检光电缆单盘性性能,合理配盘配盘能,检查配盘资料布放光电缆,设置防雷器件光电缆敷设观察、尺量,测试光电缆接续,接头光电缆接续及引接续过程旁站,观盒安装,引入室内入察、检查引入质量测试中继段内光纤性能、电缆电性光电缆线路性能能测试见证检验安装光纤监测设备,光纤监测设备光纤监测设备安抽检设备安装与配线装与配线配线质量调试光纤监测系光纤监测系统检统验见证检验9

11.室内设备和箱式机房监理工作流程

室内设备施工单位房建装修工程已经验收,设备、机具、人员进场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壁挂式设备施工过程监理单位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施工准备室内设备安装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布放设备配线室内设备配线抽检配线布放质量箱式机房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箱式机房、机具、人员进场施工准备箱式机房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检查基础深度、边距、标高、水平度、砼强度、地基承载力安装固定箱式机房箱式机房基础观察、尺量,测试箱式机房安装检查安装位置位置、方式、稳定性安装箱内配套设施、检查其性能,测试接地电阻箱内配套设施安装见证检验10

12.传输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抽检配线布放质量见证检验、抽检施工准备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传输设备布放设备配线测试传输设备单机性能传输设备安装传输设备配线传输设备单机检验调试传输设备系统性能与功能传输系统检验见证检验调试传输系统网管功能传输系统网管检验见证检验13.接入网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接入网设备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施工准备接入网设备安装布放设备配线接入网设备配线抽检配线布放质量测试接入网设备单机性能接入网设备单机检见证检验、抽检调试接入网系统性能与功能接入网系统检验见证检验、抽检调试接入网系统网管功能接入网系统网管检验见证检验11

14.数据通信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数据通信设备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施工准备数据通信设备安装布放设备配线数据通信设备配线抽检配线布放质量测试数据通信设备单机性能数据通信设备单机检见证检验调试数据通信系统性能与功能数据通信系统检验见证检验调试数据通信系统网管功能数据通信系统网管检验见证检验15.电话交换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抽检配线布放质量施工准备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电话交换设备布放设备配线调试电话交换系统性能与功能调试电话交换系统网管功能电话交换设备安装电话交换设备配线电话交换系统检验见证检验电话交换系统网管检验见证检验12

16.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备、机具、人员进场施工准备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安装机柜(架)、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子架或机盘、数字数字调度通信设备安装定性。调度通信设备布放设备配线数字调度通信设备配线抽检配线布放质量测试数字调度通信设备单机性能数字调度通信设备单机检验见证检验与功能调试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性能与功能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检验见证检验调试数字调度通数字调度通信系信系统网管功能统网管检验见证检验17.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13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备、机具、人员进场施工准备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根据施工图复测检查复测记录、确认径路光电缆径路光电缆径路复测测试光电缆单盘光电缆单盘检验、抽检光电缆单盘性性能,合理配盘配盘能,检查配盘资料布放光电缆,设置防雷器件光电缆敷设观察、尺量,测试光电缆接续,接头光电缆接续及引接续过程旁站,观盒安装,引入室内入察、检查引入质量测试中继段内光纤性能、电缆电性光电缆线路性能能测试见证检验安装光纤监测设备,光纤监测设备光纤监测设备安抽检设备安装与配线装与配线配线质量调试光纤监测系光纤监测系统检统验见证检验14

18.会议电视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会议电视设备施工准备会议电视设备安装布放设备配线会议电视设备配线抽检配线布放质量调试会议电视系统性能与功能会议电视系统检验见证检验调试会议电视系统网管功能会议电视系统网管检验见证检验19.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视频监控设备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施工准备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安装布放设备配线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配线抽检配线布放质量测试综合视频监控设备单机性能与功能调试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功能综合视频监控设备单机检验见证检验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检验见证检验调试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网管功能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网管检验见证试验15

20.应急通信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抽检配线布放质量施工准备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应急通信设备布放设备配线应急通信设备安装应急通信设备配线测试应急现场接入设备性能应急现场接入设备检验见证检验测试应急通信中心设备性能与功能应急通信中心设备检验见证试验、见证检验调试应急通信系统性能与功能应急通信系统检验见证试验、见证检验21.综合布线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水平度、垂直度。检查机柜(架)及各模块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接地连接检查缆线敷设质量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施工准备安装缆线桥架及线槽综合布线保护管槽安装安装综合布线设备综合布线设备安装布放缆线综合布线缆线布放测试布线链路和信道链路长度,检查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综合布线系统检验见证试验、见证检验16

22.数字同步及时间分配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备、机具、人员进场施工准备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安装机柜(架)、子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架或机盘、数字同步数字同步及时间分配定性。及时间分配设备系统设备安装布放设备配线数字同步及时间分配系统设备配线抽检配线布放质量安装卫星天线、检查安装位置方式、连接防雷器件卫星天线安装稳定性、防雷接地、接收数量、信号强度复核数字同步网设备的性能,测试数字同步数字同步网检验见证检验、抽检网功能测试卫星接收设备性能、时间显示设备性能与功能、时间同步网性能与功时间同步网检验见证试验、抽检能、系统冗余热备份功能调试时间同步网网管功能、NTP网管功能时间同步网网管检验见证试验、见证检验23.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监理工作流程

17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综合网管中心设备施工准备综合网管设备安装布放设备配线综合网管设备配线抽检配线布放质量调试综合网管系统性能与功能综合网管系统检验见证检验24.通信设备房屋环境监控及电源监控系统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稳定性。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安装机柜(架)、子架或机盘、监控设备施工准备监控设备安装布放设备配线监控设备配线抽检配线布放质量测量电源、蓄电池电压误差,检测空调、环境温湿度误差,调试监控系统功能监控系统检验见证检验25.电源设备监理工作流程

18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审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机具、测试仪器检查,批准开工检查安装位置与方式、防雷与接地性能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机具、人员进场施工准备安装电源柜、电源设备电源设备安装布放设备配线电源设备配线检查配线端子接线与电源线接线方式检查安装位置方式、焊接,接地连接安装接地装置、地线盘、接地铜排接地装置安装测试电源设备性能电源设备性能检测见证检验调试电源设备功能电源设备功能检验见证检验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一)

1.通信线路控制要点

1、检查施工单位光电缆径路复测记录,确认光电缆径路,复核车站通信设备房屋、区间无线基站、信号中继站等位置,检查配盘资料,复核隐蔽工程记录。

2、检查光电缆接续、检测人员的培训记录及上岗证。

3、查验进场的光电缆及配套器材的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及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光电缆外观无压扁、护套损伤、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4、测试光电缆敷单盘性能,测试指标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5、检查光电缆敷设径路及槽道内、管道和人(手)孔内光电缆敷设质量及防护管位置、材质、管长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光电缆外护套无破损、接头密封。

6、检查光电缆防雷方式及防雷器件设置地点、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

19

标准的规定。

7、核对光电缆芯线、端别、程式和接续材料,接续工艺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8、测试中继段内光电缆线路性能,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9、调试光纤监测系统性能与功能,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2.室内设备和箱式机房控制要点2.1室内设备和配线控制要点

1、查验进场的机柜(架)和设备、光电缆及配套器材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机柜(架)和设备内部件应完好、连接无松动,无受潮发霉、锈蚀,光电缆外观无压扁、护套损伤、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2、检查机柜(架)、壁挂式设备安装位置及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连接可靠。3、检查配线电缆、光跳线的芯线质量,应无错线或断线、混线,中间不得有接头。4、检查配线电费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及音频配线电缆近端串音衰减:音频配线电缆不小于50MΩ,同轴配线电缆不应小于1000MΩ,音频配线电缆近端串音衰减不小于78dB。

5、检查配线布放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检查光缆尾纤连接,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光跳线应单独布放并用垫衬固定,不得挤压、扭曲。

7、检查接插件、连接器的组装工艺,应配件齐全,线位正确,装配可靠,连接牢固。

8、检查设备电源端子接线,中间不得有接头,配线两端的标志应齐全,设备地线应连接良好,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配线电缆的屏蔽护套应可靠接地。2.2箱式机房安装

1、检查箱式机房基础深度、边距、标高、水平度、基础砼强度、地基承载力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查验进场的箱式机房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箱体单元、构件、板材等外观质量,应无明显变

20

形、碰伤、裂痕等,安装零部件齐全匹配。

3、箱式机房安装位置、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稳定、水平、垂直,附着点与基础间无缝隙。

4、检查箱式机房的供电、空调、照明、防尘、防潮、防雨、防水、防震、防火、防盗、防鼠等性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箱式机房内附属设施及通信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6、箱式机房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电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传输系统控制要点

3.1传输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

设备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3.2传输设备单机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SDH光输入口允许频偏、SDH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机灵敏度、反射系数、SDH电接口输出信号比特率,应符合要求,检查SDH光接口发送信号波形(眼图),应符合要求。

2、测试传输设备STM-N接口、PDH接口误码率、传输设备抖动性能,应符合要求。3、检查传输设备时钟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外部定时基准中断时,SDH设备内部自由振荡时钟准确度为±4.6×10,SDH系统在保持工作方式,即外部定时基准中断时,在24h时间内维持相对于外定时中断瞬间时钟频率不劣于0.37×10(20~30℃)的时钟准确度,最小频率牵引范围的失步范围为±4.6×10。

4、测试MSTP设备以太网业务的千兆光接口、透传功能、汇聚功能、二层交换功能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测试传输设备可靠性,应具有主控、交叉、时钟、电源等核心板件热备功能,2M支路板及FE以太网支路板热备功能,设备接口卡热插拔功能。3.3传输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光通道接收光功率P1,不应超过系统的过载光功率。2、测试光接口回波损耗,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

-6

-6

21

3、测试SDH系统误码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测试SDH系统抖动性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测试系统倒换准则,保护倒换时间不大于50ms,应符合设计要求。

6、测试MSTP以太网透传功能、汇聚功能、二层交换功能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7、测试SDH系统公务系统操作功能、开销和维护功能、告警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3.4传输系统网管检验控制要点

1、调试SDH网管功能,应具备通用功能、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本地维护终端功能。

2、调试MSTP网管功能,应具备通用功能、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4.接入网控制要点

4.1接入网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设备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4.2接入网设备单机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业务节点接口(SNI)的V5接口物理层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V5.2接口2048kb/s链路的误码性能要求误块秒比(ESR)应小于2.4×10、严重误块秒比(SESR)应小于1.2×10、背景误块比(BBER)应小于1.2×10,2048kb/s接口比特率在2048kb/s±103kb/s范围内。

2、测试业务节点接口(SNI)的V5接口的控制协议、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的PSTN协议、承载通路连接BCC协议、保护协议、链路控制LCP协议,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测试V5接口呼叫,应正常。

4、测试POTSFXS与POTSFXO模拟电话接口性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3接入网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的光接口发送功率、接收灵敏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

-6

-4

22

2、测试用户网络接口(UNI)站间音频二/四线指标,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3、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速率(ISDN-BRI)接口的B通道、D通道端到端3min测试应无误码。

4、低速率数据接口端到端测试3min测试应无误码。

5、测试5N×kb/s(N=1~31)数字链路的误码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测试系统呼叫接通率,应不小于99.96%。

7、模拟系统保护功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信号中断或系统衰减增大,系统应自动从工作系统倒换到保护系统;撤除倒换条件,系统应自动恢复到工作系统;倒换过程中,系统应保持正常,网管系统应有显示并有记录。

8、模拟测量台功能试验,应支持下列功能:电阻、电容、交流电压、直流电压等用户外线特性测量;环路电流、馈电电压、拨号音、双音多频发号等用户内线测量;多频按键话机的频率、电平等测量。

9、普通用户电话业务功能测试,呼叫应正常。4.4接入网系统网管检验控制要点

1、调试接入网系统网管的网络拓扑、业务拓扑管理功能,应能进行网元拓扑图显示、访问,网络监控,打印、存储、报表,数据备份。

2、调试接入网系统网管功能,应具备配置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日志管理功能。5.数据通信系统控制要点

5.1数据通信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设备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5.2数据通信设备单机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路由器接口性能,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

2、测试路由器单机设备性能,应符合设计和验收标准要求。

3、测试路由器应支持的RIPV2协议、OSPFV2协议、BGP4协议、IS-IS协议、静态路由、Diff-serv差分服务协议、VRRP协议、SNMPV2/V3协议、PIM-SM、DVMRP、PIM-DM、

23

MBGP、MSDP组播协议、MPLSVPN协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4、模拟路由器的可靠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电源、系统处理器具有热备份,保证设备可靠工作;设备接口卡具有热插拔功能;现场软件版本更新时,设备应正常工作。

5、测试以太网交换机单机设备接口性能,应符验收标准要求。

6、测试以太网交换机单机设备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吞吐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byte数据帧吞吐量下转发时延不超过100us;转发最小合法帧间隔的数据包无丢包,二层、三层交换丢包率为0;路由表容量符合设计要求;QoS排队策略和拥塞控制符合设计要求;所支持的VLAN数量不小于交换机端口数量。

7、模拟以太网交换机的流量控制、MAC地址学习、MAC地址学习时间老化、组播、地址过滤、VLAN功能试验,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8、测试以太网交换机生成树协议、802.1P和802.1Q协议、RIPV2协议(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OSPFV2协议(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BGP4协议(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IS-IS协议(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PIM-SM(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DVMRP组播协议(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MPLS协议(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9、模拟以太网交换机的可靠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电源、系统处理器具有热备份,保证设备可靠工作;设备接口卡具有热插拔功能;现场软件版本更新时,设备应正常工作。

10、检验防火墙性能和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1、检验入侵检测设备线速级性能处理、基于状态的协议分析、自适应检测策略管理、可扩展的响应和联运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5.3数据通信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检验数据通信系统端到端的吞吐量、时延、丢包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全网路由节点连通性测试,均应连通。

3、检验数据通信系统的路由策略设置、VLAN功能、MPLSVPN功能、路由收敛功能及收敛时间、QoS策略、安全功能、可靠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24

5.4数据通信系统网管检验控制要点

检验数据通信系统网管功能,网管资的源管理功能、拓扑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路由管理功能、QoS管理功能、信息发布功能、报表统计功能、VPN管理功能、流量采集与分析功能、安全管理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电话交换系统控制要点

6.1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1、设备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

2、检查控制台、终端设备、测量台安装质量,安装位置和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整齐、牢固端正,标志齐全,台面在同一水平上,显示屏、键盘及其他配套设备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地线设置符合设计要求,地线连接可靠。6.2电话交换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电话交换系统的接通率,局内接通率应不小于99.96%、局间接通率应不小于98%;检查忙时呼叫尝试次数(BHCA)和内部过负荷,应符合设计要求;长时间通话测试后,通话路由应正常,计费正确,无重接、断话或单向通话等现象;测试电话交换系统计费差错率,不应大于10。

2、分析用户数据、局数据、局间信令协议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测试电话交换系统功能、电话交换系统告警功能、电话交换系统测量台功能,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

6.3电话交换系统网管检验控制要点

1、检查电话交换系统网管的人机命令功能、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检验电话交换系统网管功能,网管的告警管理功能、话务统计及话务观察功能、例行维护功能、数据管理功能、障碍检测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7.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控制要点

7.1数字调度通信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

-5

25

1、设备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

2、检查数字调度台、值班台等终端设备、数字语音记录仪的安装位置、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7.2数字调度通信设备单机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数字调度通信相关设备接口性能,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

2、测试数字通信设备单机呼叫处理能力,应符合本局呼叫接续故障率不大于1×10,出局呼叫接续故障率不大于1×10。

3、测试数字语音记录仪的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7.3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数字调度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调试台至值班台传输损耗不大于7dB,在基准频率为1020Hz时,实际的传输损耗在两个传输方向的差别不得超过1dB,以频率1020Hz、电平为-10dBm0的信号加入一个Z接口,在另一个Z接口接收的电平在任一标准运行的10min间隔内与开始检测时的电平比较,其变化值不大于±0.2dB;当一个基准频率1020Hz、电平为-10dBm0的正弦信号加到一个Z接口的输入端,在频率300~3400Hz范围内,在输出端以1020Hz测得的衰减为0dB;一次局内接续输入电平值为-55~+3dBm0、频率1020Hz的正弦信号,其输出端口相对于-10dBm0输入信号的电平波动应符合要求;空闲信道噪声不应大于-65dBm0;一次局内二线接续用1020Hz正弦信号加到输入端进行测量时,信号总失真指标应符合要求。

2、测试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的呼叫功能,应符合《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TB/T3160.1的相关规定。

3、测试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应符合《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TB/T3160.1的相关规定。

4、测试数字调度通信系统与GSM-R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系统间DSS1信令协议,数字调度系统调度台、值班台等终端设备与GSM-R系统终端之间呼叫业务,包括个呼、组呼、广播呼叫、功能呼叫、呼叫优先、呼叫、呼叫显示等,呼叫接通率、呼叫接续时延应符合设计要求。

7.4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网管检验控制要点

-4

-4

26

调试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网管功能,网管的配置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要点8.1GSM-R系统天线杆(塔)控制要点

1、查验天线杆(塔)设备及施工材料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铁塔构件的镀锌层应均匀光滑、不翘皮、无锈蚀,混凝土天线杆杆体裂纹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检查天线杆(塔)基础深度、标高及塔靴安装位置、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天线杆(塔)基础施工中,检查钢筋绑扎的方式、间距与钢筋笼和预埋螺栓的安放位置、地脚螺栓长度、基础顶面平整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检查天线杆(塔)塔靴安装质量,要求各塔靴的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不大于3mm,各塔靴的高度允许偏差不大于3mm,塔靴紧固螺栓具有防腐措施

5、检查天线杆(塔)的高度、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检查铁塔塔靴与基础预埋螺栓的紧固度、连接螺栓的防松处理、焊接质量、防盗措施等,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7、检查天线加挂支柱高度及方位、平台位置及尺寸、爬梯的设置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8、检查天线杆(塔)避雷针、防雷装置、接地引下线的安装位置及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测试铁塔塔体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9、检查屋顶天线杆强度和安装方式,应符合承重抗风要求以及设计要求,天线杆底座应与建筑物避雷引下线连通,如不在建筑物防雷系统范围内,应安装避雷针,并确保天线在避雷针保护区域范围内,天线杆底座及其与屋顶面连接的膨胀螺栓均应用混凝土覆盖保护。

10、检查天线杆的埋深,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2GSM-R系统天线、馈线及塔顶放大器控制要点

27

1、查验进场的天线、馈线及塔顶放大器设备材料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及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天线的外观,应无凹凸、破损、断裂等现象,驻波比符合设计要求,馈线包装无破损,外表无压扁损坏。

2、检查天线的安装高度、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天线馈电点应朝下,护套顶端应与支架主杆顶部齐平或略高出支架主杆顶部,跳线与天线接头处制作滴水弯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3、测试馈线单盘交流、直流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检查馈线导入室内方式,天线、馈线连接及引入处的防水处理,进入室内引入口的防火封堵措施,馈线敷设路由,最小弯曲半径,应设计要求和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检查馈线防雷设置,要求馈线进入机房与设备连接前应安装馈线避雷器,接地端子应就近引接到地线上;馈线在室外部分的外防护层应有不少于3点的外防护层接地连接,外防护层的接地位置应在天线与馈线连接处、馈线引入机房应在馈线洞外处;所有垂直拐水平处都应进行外防护层接。

6、测试天馈线系统的电压驻波比,不应大于1.5。

7、检查塔顶放大器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及防护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8.3GSM-R系统线路建筑控制要点

1、查验进场的漏泄同轴电缆(LCX)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LCX应无压扁、护套损伤、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LCX与连接器匹配。

2、测试LCX单盘交流、直流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3、检查隧道内LCX敷设质量,要求夹具、防火夹、支架的安装位置、间距和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可靠,LCX的开槽方向朝向线路侧。

4、检查隧道外LCX敷设质量,要求架设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可靠,吊挂高度宜距轨面4.5-4.8m,采用支撑电杆时高度与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电杆埋深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利用接触网支柱时,应符合接触网支柱安装要求,LCX在承力索上应

28

采用吊夹固定,吊夹规格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5、检查LCX的避雷器、隔直器的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6、检查LCX的接续牢固性,装配后接头外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7、检查LCX防护地线的度设置及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测试LCX敷设完成后的双向驻波比、传输衰耗,应符合设计要求。

9、区间设备房屋不应设置在浮土、垃圾土、流质土和易受雨水冲刷、易塌方地带,供电、照明以及防水、防盗、防寒、散热等应符合设计要求。10、在隧道避车洞内安装GSM-R设备时,要求做好隔断和封闭处理。8.4GSM-R系统室内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设备安装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8.5GSM-R系统移动交换子系统(SSS)控制要点

1、测试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主要功能与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测试访问位置存储器(VLR)主要功能与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测试归属位置存储器(HLR)主要功能与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4、测试鉴权中心(AuC)主要功能与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5、测试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主要功能与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测试互联功能单元(IWF)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7、测试组呼寄存器(GCR)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8、测试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9、测试确认中心(AC)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10、试验移动交换子系统在线升级和平滑扩容能力、容错能力、设备的公共部件和

29

关键部件的冗余热备、设备硬件的自动倒换和热插拔功能。8.6GSM-R系统移动智能网子系统(IN)控制要点

1、测试业务交换点(SSP)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测试业务控制点(SCP)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测试智能外设(IP)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测试业务管理点(SMP)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测试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测试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8.7GSM-R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GPRS)控制要点

1、测试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测试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测试域名服务器(DNS)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4、测试认证服务器(RADIUS)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测试边界网关(BG)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8GSM-R无线子系统(BSS)控制要点

1、当基站、直放站设备安装于室外或综合洞室时,检查安装位置、防水、防盗、防寒、散热等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测试BSC支持话务量、载频、BTS、2Mb/s中继电路数、设备的公共部件和关键

30

部件折冗余热备,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3、测试BTS主要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测试直放站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5、测试分组控制单元(PCU)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测试编译码和速率适配单元(TRAU)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7、测试小区广播短消息中心(CBC)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8、测试基站子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9GSM-R运营与支撑子系统(OSS)控制要点

1、测试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2、测试接口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3、测试漏缆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测试SIM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10GSM-R无线终端控制要点

1、检查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各种缆线在机车内固定性,应避开周围热管路,配线正确并留有余量。

2、检查机车天线安装方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牢固可靠。3、测试机车天馈线系统的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1.5。

4、测试无线终端的电气特性、接口定义、操作界面显示、控制过程、数据通信协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测试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主要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6、测试列车运行控制类车载台主要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7、测试手持台主要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11GSM-R接口控制要点

测试GSM-R的TRAU与MSC间接口(A接口)、PCU与SGSN间的接口(Gb接口)、MSC

31

与FAS间的接口(Fa接口)、MSC与PSTN间的接口、移动台与BTS间接口(Um)、BTS与基站间接口(Abis接口)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12GSM-R系统质量检验控制要点

1、检查铁路沿线无线场强覆盖和系统内干扰保护比,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当系统采用无线冗余覆盖时,应分别对各单网进行全线覆盖和全网覆盖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测量室内无线场强覆盖,应符合设计要求。

3、测试电路域服务质量指标,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测试GSM-R网络分组域服务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5、测试短消息指标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6、测试点对点话音呼叫业务,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7、测试语音广播业务,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测试语音组呼业务,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9、测试铁路紧急呼叫,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10、测试系统的多方通信业务,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9.会议电视系统控制要点

9.1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1、设备安装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

2、检查会议电视系统多点控制单元、摄像机、话筒、扩音设备、会议电视终端、图像显示设备、网管设备的设置数量、位置及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检查会议电视设备安装位置,要求话筒和扬声器的布置尽量使话筒置于各扬声器的辐射角之外,摄像机地布置应使被摄像对象都收入视角范围之内,并能从几个方位摄取画面,方便获得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监视器或大屏幕显示的布置,尽量使与会者处在较好的视距和视角范围之内。9.2会议电视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检测IP视频业务端到端指标,要求单向时延不大于150ms,唇音同步不大于80ms,

32

丢包率不大于1%,传输带宽不宜小于视频会议要求带宽的120%。

2、检查会议视频系统音视频质量,要求视频清晰、流畅稳定、色彩饱满,没有可识别的马赛克和拖影现象,可支持1Mb/s带宽下的H.263、H.2高清图像效果,支持SXGA(1280*1024)PC桌面显示,音质清晰、流畅,无断续,主观评测系统不明显影响会议质量、不影响会议实际沟通效果。

3、检查会议电视系统MCU应支持整机备份机制,以及核心模块热备份、单板的热插拔功能。

4、检查会议电视系统控制功能,应符相关技术标准要求。9.3会议电视系统网管检验控制要点

调试会议电视系统网管的用户管理功能、控制管理功能、设备维护管理功能、业务统计管理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10.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控制要点

10.1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1、设备安装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

2、检查视频采集点、采集设备、监视目标以及用户终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检查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检查室外摄像机支柱(杆)高度、埋深,防雷接地,基础浇注方式和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5、检查室外摄像机安装方式和云台水平、垂直转动角度、防雷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6、检查室外露天机箱的安装高度、防护功能、防雷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安装牢固。

7、检查摄像机配线,要求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余量,不影响摄像机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固定,不应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摄像机外部出线部分应采取防护措施。

10.2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单机检验控制要点

1、检查摄像机的清晰度、最低照度、信噪比、灰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铁

33

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第3.4节的规定。

2、检查视频编解码设备的压缩格式、分辨率、内容完整性、单路平均带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第3.4节的规定。

3、检查视频存储设备的读写速度、冗余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第3.4节的规定。

4、检查视频系统服务器的基本配置、服务器热备方式、服务器电源冗余方式、服务器结构模块化兼容能力、服务器符合工业标准、服务器管理软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第3.4节的规定。10.3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系统时延,应符合下列要求:音视频失步时间应不大于300ms,当信息经由数据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双向总信息延迟时间(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不大于3s。

2、检查视频联动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系统图像质量、数字视频信号、视频处理功能、视频存储功能、视频回放、视频监控功能、视频内容分析、视频分发/转发、视频显示功能、系统断网保护功能,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

4、检查视频系统内各设备时间同步的一致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5、检查不同厂家视频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0.4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网管检验控制要点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网管的用户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日志管理功能,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11.应急通信系统控制要点

11.1应急通信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

1、设备安装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

2、检查应急通信设备设置地点、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11.2应急现场接入设备检验控制要点

34

1、测试应急现场无线发射机性能,频率在340MHZ±4MHZ范围,功率不大于2W。2、检查应急现场移动终端通信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3、检查应急现场通信设备可连续工作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11.3应急通信中心设备检验控制要点

测试应急通信中心设备性能与功能、应急中心卫星接入设备性能与功能、应急通信中心设备管理功能、应急中心音视频终端性能与功能,测试应急指挥台、应急操作台、应急值班台功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11.4应急通信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检查应急通信现场设备正常开通时间,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测试应急现场至应急中心间端到端通道的可用带宽、传输时延、丢包率等性能,调试系统图像与语音通话的存储、回放、检索等功能,调试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会议电视系统的互联互通功能,测试应急通信系统语音通信功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测试应急救援现场动图图像指标,应符合《铁路应急通信接入技术条件》TB/T3024的规定。

4、进行应急救援现场动图实时上传试验,图像应清晰、画面流畅连续;进行应急救援现场图像静图和数据上传试验,应自动转发。12.综合布线控制要点

12.1综合布线设备安装控制要点

1、查验进场的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及材料、附件的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机柜(架)和设备内部件应完好、连接无松动,无受潮发霉、锈蚀。

2、检查机柜(架)及信息插座模块、多用户信息插座、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和方式,设备安装牢固性及抗震措施,接地体位置及电气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12.2综合布线保护管槽安装控制要点

1、查验进场的管线与材料附件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线缆外皮应无破损、挤压变形,金属管或塑料管、过线盒、接线盒及

35

桥架等镀层完整、均匀、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损坏。

2、检查缆线桥架及线槽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吊架和支架安装垂直、整齐牢固;缆线桥架及线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偏差不应大于5cm,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大于2mm,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走线架固定牢固。12.3综合布线缆线面布放控制要点

1、进场的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及材料、附件检查见设备配线章节。2、检查各类配线部件,应完整、安装后标志齐全。

3、检查缆线敷设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缆线布放平顺整齐,无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无外力挤压和损伤;缆线两端应贴标签,标明编号,标签材料不易损坏;缆线余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大于电缆外径的4倍,主干对绞线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10倍,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12.4综合布线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对绞线终接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的接线图,线位应正确,无反向线对、交叉线对、串对,布线链路和缆线长度应在系统要求的极限长度范围内。

2、检查综合布线信道的性能指标,5e类/D级、6类/E级铜缆布线系统的永久链路性能指标,综合布线系统的光纤信道最大衰减值,综合布线系统所用的光缆衰减最大值,综合布线系统光缆的光纤链路最大插入损耗值,均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13.数字同步及时间分配系统控制要点

13.1数字同步及时间分配系统设备安装和配线控制要点

1、设备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

2、检查卫星天线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系统稳定接收不少于4颗GPS卫星或1颗北斗导航了卫星的信号,卫星天线及馈线安装牢固、外观完好,卫星支撑架、馈线由室外入室前,应在接近进楼处安装防雷器,并可靠接地。13.2数字同步网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数字同步网设备的频率准确度、漂动产生、抖动产生、相位不连续性指标,

36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测试大楼综合定时供给设备性能、数字同步链路性能、数字同步网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13.3时间同步网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卫星接收设备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2、卫星接收机处于跟踪状态时,测试对本地设备时间进行校准功能。

3、测试时间显示设备性能与功能、时间同步网功能与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4、测试时间同步系统的冗余热备份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13.4时间同步网网管检验控制要点

1、调试时间同步网网管的告警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安全管理功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2、调试NTP网管的性能管理功能、同步请求统计分析功能、故障告警功能、配置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14.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控制要点14.1综合网管系统设备安装和配线

设备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14.2综合网管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综合网管系统响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网络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网管系统的告警最长响应时间应小于5s;简单操作及普通数据查询操作界面响应时间小于2s,大数据量报表数据查询操作界面响应时间小于15s;相关性分析和故障定位时间最大延迟时间不大于30s。

2、检查综合网管系统采集及处理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告警原始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为99.99%,资源原始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为99.99%,网管系统采集的数据完整性为99.99%,网管系统对采集后数据的处理准确性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3、检查综合网管系统存储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系统的磁盘列阵容量能保证配置数据存储6个月;原始告警数据存储3个月;经网管处理后的报表数据、分析数据在

37

系统中存储12个月;经用户设定为重要的数据长期保存;经网管处理后的数据可在磁盘或磁带机中长期脱机存储不小于3年。

4、检查数据检索时延与准确性,要求响应时延小于20s,准确率不小于99.9%。、5、测试系统设备冗余功能、掉电重启恢复功能、网络通道冗余功能、软件系统备份恢复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综合网管系统应接收同级铁路时间同步信号,与各通信系统保持时间同步。6、调试综合网管系统综合拓扑管理功能、综合告警管理功能、重点业务保障功能、综合性能信息管理功能、综合报表管理功能、综合资源信息管理功能、流程管理功能、自身管理功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15.通信设备房屋环境监控及电源监控系统控制要点15.1监控设备安装和配线

1、设备和配线见设备安装和设备配线章节。

2、检查各种传感器、变送器和采集器的安装位置、数量和方式,监控设备接地线规格型号及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传感器、变送器和采集器的接入信号,监控设备与前端采集设备的连接,应正确可靠。

4、检查烟雾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5、检查电量传感器裸导体之间或者与其他裸导体之间距离,不应小于4mm,当不符合时,相互间必须绝缘。15.2监控系统检验控制要点

1、电源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交流输入/输出电压、输入/输出电流、输出频率的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2%,直流输出电压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0.5%,直流电流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2%。

2、蓄电池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2V单体电池端电压误差范围不大于5mV,6V单体电池端电压误差范围不大于10mV,12V单体电池端电压误差范围不大于20mV,总电压相对误差不大于0.5%,电池温度误差范围±1℃,模拟实际负载进行充放电检验,电池容量与实际相符。

38

3、空调、环境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相对温度误差范围不大于5%,绝对湿度误差范围不大于10%RH。

4、检查告警发生反映到监控中心(站)的时间,不应大于4s。

5、测试环境告警监测项目(温湿度、烟雾、水浸、移动物体、门禁状态、玻璃破碎),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各监控终端实时正确显示。

6、测试监控中心与监控点网络接口模块的传输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7、检查监控系统的遥测、遥信、遥控操作反应时间,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8、检查监控系统的检测通信传输质量的功能,当系统有备用通信路由选择时,应能根据命令正常倒换。

9、检查监控系统故障时,不应影响监控对象的正常工作和控制功能。

10、检查监控系统的加入后,不应改被监控设备原有的控制功能,并应以被监控设备自身控制功能为优先。

11、检查监控系统自诊断和恢复功能,对数据紊乱、通信干扰等可自动恢复,对软、硬件故障及通信中断能诊出故障并告警。

12、检查监控系统对各监测对象的遥测、遥信、遥控功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3、调试监控系统的配置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系统支持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4、测试监控系统接入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监控系统与照明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16.电源设备监控要点16.1电源设备安装控制要点

1、查验进场的电源设备及防雷器件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设备内部件完好、连接无松动,无受潮发霉、锈蚀。

2、检查交直流配电设备的进、出线配电开关及保护装置的数量、规格,蓄电池架(柜)的加工形式、规格尺寸和平面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交直流电源柜各单元插接,应良好,电气触点应可靠,输入电源的相线和

39

零线接线正确。

4、检查电源设备的防雷等级、防雷器件的安装位置及数量,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

5、检查电源设备金属外壳接地,。16.2电源设备配线控制要点

1、查验进场的电源线缆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电缆无压扁、护套损伤、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预埋金属管或塑料管、过线管、接线盒及桥架等表面涂覆或镀层均匀、完整、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损坏。

2、检查电源设备配线端子接线,应准确、连接牢固,配线两端的标志齐全、正确。3、检查电源设备配线用电源线,应采用整段线料,中间禁止有接头。

4、检查电源线接线,直流电源以线色区别正负极,交流电源线以线色区别相线、零线、地线,严禁错接与短路,接触必须牢固。16.3接地装置安装控制要点

1、检查接地装置及材料的型号、规格、质量,接地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式及引入方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焊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处做防腐处理。

3、检查电源系统接地保护或接零保护,应可靠并标识。

4、检查直流电源工作接地,应采用单点接地方式,并就近从地线盘上引入。5、检查地线盘(箱)、接地铜排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地铜排和螺栓结合紧密、导电性良好,接地铜排端子分配符合设计要求,地线盘(箱)端子应连接紧密。

6、检查接地配线与接地线连接,应连接牢靠。16.4电源设备性能检测控制要点

1、检查电源设备的绝缘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电源设备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电源设备配线的芯线间、芯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

2、测试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3、测试交流输入电压相线与相线、每相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应符合设计要求。

40

4、测试USP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5、检查高频开关电源的配置容量、电池功耗、备用时间、整流模块热插拔等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6、测量-48V高频开关电源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直流输出电压应在-40~-57V,直流输出的杂音电平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7、测量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蓄电池单体浮充电压为2.20~2.70V,单体均充电压为2.30~2.35V,蓄电池组各单体间的开路电压最高与最低差值不大于20mV。蓄电池容量I10(A)或I3(A)进行测试,2V单体放电终止不小于1.80V。蓄电池最大充电电流不大于2.5I10(A),2V单体电压不大于2.35V,各项指标应正常。16.5电源设备功能检验控制要点

1、测试两路交流电源输入切换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2、测试USP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输入电源过高、过低,输出电压过高、过低,过流、欠流,USP设备过载,短路,蓄电池欠压,熔断器熔断等自动保护动作准确,声光告警正常;USP具有旁路功能;交流监控模块(本地监控单元)可对交流电源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完成对USP的参数设备、故障告警及电池管理等功能;手动与自动转换功能、自动稳压及稳流功能符合设计要求;本地及远端监控接口性能正常;备用冗余USP与并联冗余USP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3、测试-48V高频开关电源设备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交流输入过压、欠压、缺相,直流输出过压、欠压、过流、欠流,蓄电池欠压,充电过流,负载过流,输出开路、短路,熔断器熔断等自动保护动作准确,声光告警正常;浮充、均充方式能自动转换,输出能自动稳压、稳流;本地及远端监控接口性能正常;整流模块热插拔功能正常。

(二)

质量目标

安全目标:通信工程施工过程无安全事故。

质量目标: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符合《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5-2010J1151-2011)规定,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三)

控制手段

1、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这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审核下列文件和报表:

41

(1)审批施工单位的开工报告,检查、核实与控制其施工准备的工作情况;(2)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障;

(3)审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的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记录或上岗证;(4)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仪器、仪表和设备的计量鉴定证书;

(5)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材料、设备和线缆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或试验报告等),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6)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检查(自检),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7)审批有关工程变更,修改设计图纸等,确保设计及施工图纸的质量。(8)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等技术鉴定书,审批其应用申请报告,确保新技术应用的质量。

(9)审批有关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质量。

(10)审核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2、专业监理工程师采用下列手段对现场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1)旁站监理: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重要试验检测过程进行跟踪旁站并做好旁站记录。

(2)见证检验、见证试验、平行检验、抽检:施工工序的检查检测、试验按频率见证检验、见证试检、平行检验、抽检。

(3)指令文件:针对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的工序与工艺,施工单位未引起重视,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并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确认,注明时效。

(4)规定控制程序:督促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程序,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施工;如开工报告未经审查不得开工,未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验收单,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利用计量、支付手段:确认工程实体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否则不予计量支付。3、见证检验、见证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表1通信线路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42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单盘性能

目标值

验标第4.2.2条规定

检测频率抽检20%

监控手段

OTDR测试光缆,直流电桥、500V兆欧表、电容耦合测试仪测试电缆观察、尺量检查

观察检查观察、测试检查万用表测试万用表测试OTDR测试光源、光功率计测试

光电缆敷

敷设外护套防雷

验标第4.2.3条规定无破损、接头密封良好

设计要求验标第4.3.2条规定验标第4.3.2条规定

≤0.08dB小于线路衰减计算值

抽检20%抽检20%抽检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

光缆引入电缆引入

光缆引入电缆引入

双向接续损耗平均值

α

光纤线路衰耗值α1最大离散反射系数和S点最小回波损耗

光缆线路性能检测

PMD测试仪测试

验标第4.5.3条规定

低频四线音频电性能

验标第4.6.1条规定

见证检验20%

电缆线路性能检测

直流电桥、500V兆欧表、耐压测试仪、振荡器、电平表、杂音测试仪等测试

直流电桥、兆欧表、串音表、万用表等测试对照设计文件,根据相关技术标准或设备技术

文件进行测试

试验、用OTDR检测、比

试验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用户线路电性能被监测光纤点名检测

验标第4.6.2条规定

结果全部回传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

被监测光纤周期检测

光纤系统检验

系统障碍(缓慢变化故障、断纤故障、模拟告警测试)告警功

系统检测优先级顺序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安管理功能

结果全部回传,周期检测数据偏差和准确性符

合要求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

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

验标第4.8.4条规定验标第4.8.5条规定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试验试验

表2室内设备和箱式机房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43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子架或机盘安装金属机柜(架)、走线架、槽道各段之间

连接及接地网管中心设备安装配线电缆、光跳线的

芯线

配线电缆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及音频配线电缆近端串音衰减

目标值

位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或设计要求,接触良好连接良好,接地可靠

检测频率抽检20%抽检20%

监控手段观察检查观察检查

设备安装

设备配线

配线布放的弯曲半径光缆尾纤连接,光跳

线布放

接插件、连接器组装

布局合理,便于操作、

观察及维护

无错线、断线、混线,

中间无接头

音频配线电缆不小于50MΩ,同轴配线电缆不应小于1000MΩ,音频配线电缆近端串音衰减

不小于78dB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按标定纤序连接设备,光跳线单独布放。符合工艺要求,配件齐全、线位正确,装配可靠,连接牢固,接线正确,无接头,配线两端标志齐全。地线连接良好,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见证检验抽检20%

观察检查

用万用表、光对号器等

检查

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串音衰减测试器或振荡器、电平表测量串

音衰减

尺量检查观察检查

抽检20%

抽检20%抽检20%

抽检20%抽检20%抽检20%见证检验

观察、试验检查

观察检查万用表测量观察、尺量、试验

设备电源端子接线设备地线,接地电阻

箱式机房基础箱体安装

基础深度、边距、标高、水平度、砼强度、

地基承载力箱式机房安装供电、空调、照明、防尘、防潮、防雨、防水、防震、防火、防盗、防鼠性能附属设施及通信设备安装位置和方式防雷、电磁兼容及接

安装稳固、水平、垂直,附着点与基础间无缝隙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平行检验见证检验

观察,水平尺测量观察、测试检查

箱内配套设备安装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接地电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观察观察、测试检测

表3传输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44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SDH光输入口允许偏差,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机灵敏度、发射系数SDH光接口发送信号

波形

SDH电接口输出信号

比特率

目标值

验标附录A表A.0.1-1~A.0.1-4的要求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20%

监控手段测试检验

验标图6.3.2、表6.3.2

的要求

验标表6.3.3的要求

15min无误码验标第6.3.5条规定验标第6.3.6条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

抽检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抽检20%见证检验20%

检查出厂检验记录SDH综合测试仪测试

测试检测测试检测检查出厂检验记录

测试检验

传输设备单机检验

传输设备STM-N接口、PDH接口规定误码率传输设备抖动性能传输设备时钟性能MSTP设备太网业务千兆光接口、透传功能、汇聚功能、二层交换

功能

传输设备可靠性光通道的接收光功率

P1

光接口回波损耗SDH传输系统误码性

能指标

传输系统抖动性能

验标第6.3.规定不超过系统过载光功率验标附录A表A.0.1-1~A.0.1-4的要求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

验标第6.4.4条规定保护倒换准则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倒换时间不大于2S。

同步和定时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同步和定时源切

换功能正常设计要求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

试验检测测试检测测试检测测试检测测试检测测试检测

传输系统检验

传输系统的保护倒换

功能和性能传输系统的同步和定

时功能SDH系统公务系统操作、开销和维护、告

警功能MSTP以太网功能和性

能SDH网管

见证检验测试检测

见证检验试验检测

设计要求

通用功能、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本地维护终端功能通用功能、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试验、测试检测通过设备状态和网管

进行验证

传输系统网管检验

MSTP网管

见证检验

通过设备状态和网管

进行验证

表4接入网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45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业务节点接口(SNI)的V5接口物理层性能

目标值

验标第7.3.1条规定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呼叫正常验标表7.3.4的要求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抽检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

监控手段测试检测测试检测测试检测测试检测测试检测

接入网设备单机检验

业务节点接口(SNI)的V5接口的协议V5.2接口呼叫POTSFXS与POTSFXO模拟电话线接口性能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的光接口发送光功率、

接收灵敏度

用户网络接口(UNI)站间音频二/四线性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速率接口B通道、D通道端到端误码率N×kb/s(N=1~31)数字链路误码性能低速率数据接口端到

端误码率系统呼叫接通率系统保护功能测量台支持的功能普通用户电话业务功

能网络拓扑、业务拓扑

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

故障管理功能

验标第7.4.2条规定

抽检2路/基群抽检1个通道/接口板抽检1个通道/接口板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抽检20%/站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测试检测

接入网系统检验

3min无误码

测试检测

验标表7.4.4的要求15min测试

3min无误码不应小于99.96%验标第7.4.7条规定验标第7.4.规定

正常

测试测试模拟试验模拟试验呼叫试验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验标第7.5.1条规定验标第7.5.2条规定验标第7.5.3条规定对接入网的网元进行性能监控,采集相关的性能统计数据,处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用户管理、访问控制、安

全日志

日志参数管理、操作、删

接入网系统网管检

性能管理功能

安全管理功能日志管理功能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表5数据通信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46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路由器设备接口性

能路由器单机性能路由器支持的协议路由器可靠性

目标值

验标第8.3.1条规定验标第8.3.2条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验标第8.3.4条规定验标第8.3.5条规定验标第8.3.6条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验标第8.3.9条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均应连通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光源、光功率计、光谱仪检测数据分析仪检测协议分析仪检测

模拟试验光源、光功率计、光谱仪检测数据分析仪检测

模拟试验协议分析仪检测

模拟试验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测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数据通信设备单机检验

以太网交换机单机设备接口性能以太网单机设备性

以太网交换机功能以太网交换机协议

功能以太网交换机的可

靠性防火墙性能和功能入侵检测设备功能

端到端性能

数据通信系统检验

全网路由节点连通

性能

数据通信系统功能资源管理功能拓扑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

数据通信系统网管检验

性能管理功能路由管理功能QoS管理功能信息发布功能报表统计功能VPN管理功能流量采集与分析功

安全管理功能

表6电话交换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47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控制台、终端设备、

测量台安装

目标值

位置及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整齐、牢固端正,标志齐全,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显示屏、键盘及其他配套设备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地线设置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可靠位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或设计要求,接触良好连接良好,接地可靠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观察检查

电话交换设备安装

子架或机盘安装金属机柜(架)、走线架、槽道各段之间

连接及接地网管中心设备安装

接通率忙时呼叫尝试次数(BHCA)和内部过

负荷

长时间通话测试

抽检20%抽检20%

观察检查观察检查

布局合理,便于操作、观

察及维护

局内接通率≥99.96%,局

间接通率≥98%设计要求

见证检验见证检测见证检测

观察检查测试

测试或检查出厂检验

报告

测试

电话交换系统检验

用户数据、局数据、局间信令协议的配置系统计费差错率

系统功能系统的告警功能测量台功能人机命令功能执行,

响应时间告警管理功能话务统计及话务观察

例行维护功能数据管理功能障碍检测功能

通话路由正常,计费正确,无重接、断接或单向

通话等现象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

≤10

-5

见证检验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监测分析测试试验检测试验检测试验检测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验标第9.3.6条规定验标第9.3.7条规定验标第9.3.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设计要求验标第9.4.3条规定验标第9.4.4条规定验标第9.4.5条规定验标第9.4.6条规定

电话交换系统网管检验

表7数字调度通信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48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数字调度台、值班台等终端设备、数字语言记录仪的安装位

置、方式

目标值设计要求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观察检查

数字调度通信设备安装

子架或机盘安装金属机柜(架)、走线架、槽道各段之间

连接及接地网管中心设备安装相关设备接口测试单机呼叫处理能力

位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或设

计要求,接触良好连接良好,接地可靠

抽检20%抽检20%

观察检查观察检查

布局合理,便于操作、观察及

维护

验标第10.3.1条规定本局呼叫故障率≤1×10

-4-4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观察检查测试检测测试检测

数字调度通信设备单机检验

数字语音记录仪性能

和功能

系统传输性能呼叫功能

出局呼叫故障率≤1×10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验标第10.4.1条规定《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第2部分: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试验、测试检测

测试检测测试检测测试检测测试检测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检验

可靠性系统与GSM-R系统间互联互通试验配置管理功能

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网管检验

性能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

表8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49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基础深度、标高及塔

靴安装位置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所用原材料的规格

基础施工

塔靴安装高度、垂直度铁塔安装

目标值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设计要求验标第11.2.4条规定验标第11.2.5条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

验标第11.2.7条规定

设计要求验标第11.2.9条规定验标第11.2.10条规定验标表11.2.11要求验标第11.3.2条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

验标第11.3.4条规定验标第11.3.5条规定

不大于1.5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

验标第11.4.3条规定验标第11.4.4条规定

设计要求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1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测量检查试验检查观察、尺量检查观察、尺量检查

测量检查观察、尺量检查

测量检查测试检查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测量检查测试检查观察、尺量检查

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观察、尺量检查观察、尺量检查

观察检查

天线杆(塔)基础

天线杆(塔)安装

天线加挂支柱、爬梯

防雷屋顶天线杆安装天线杆的埋深

天线安装天线安装单盘电气特性

馈线安装馈线安装馈线防雷天馈线系统的电压驻

波比

LCX单盘电气特性隧道内LCX敷设隧道外LCX敷设LCX的避雷针、隔直器的规格型号、安装

位置和方式

LCX装配后接头外部

防护

LCX防护地线的设置

及接地电阻LCX敷设后指标区间设备房屋施工隧道避车洞内安装GSM-R设备

漏泄同轴电缆安装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的规定

设计要求

验标第11.4.10条规定做好隔断和封闭处理

观察、测量检查

测试检查测试检查观察、尺量检查

观察检查

区间机房安装

续上表

50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主要功能和性能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主要功能和性能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主要功能和性能鉴权中心(AuC)主要功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主

要功能和性能

互联功能单元(IWF)功

能和性能

组呼寄存器(GCR)主要

功能和性能

短信息服务中心(SMSC)

主要功能和性能确认中心(AC)主要功能

和性能在线升级和平滑扩容能力,设备的冗余热备、自动倒换、热插拔功能系统软件容错能力业务交换点(SSP)主要功

能和性能

业务控制点(SCP)主要功

能和性能

智能外设(IP)主要功能

和性能

业务管理点(SMP)主要

功能和性能

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

主要功能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

主要功能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主要功能和性能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主要功能和性能域名服务器(DNS)主要

功能和性能

认证服务器(RADIUS)主

要功能和性能

边界网关(BG)主要功能

目标值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试验检查

移动交换子系统(SSS)

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试验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

移动智能网子系统(IN)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GPRS)

续上表

51

施工部位(工序)无线子系统室外设备安装

控制点

基站、直放站设备安装

目标值设计要求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观察检查

BSC主要性能指标BTS主要性能指标直放站相应功能和性能分组控制单元(PCU)功

能和性能

编译码和速配适率单元(TRAU)功能和性能小区广播短消息中心(CBC)功能和性能基站子系统主要功能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和性能

运营与支撑子系统(OSS)

接口监测系统主要功能

和性能漏缆监测系统主要功能

和性能SIM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和性能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的各种缆线

机车天线安装方式和位

机车天馈线系统的电压

驻波比

无线终端主要功能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的主要功能

列车运行控制类车载台

的主要功能无线终端主要功能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的主要功能

列车运行控制类车载台

的主要功能手持台的主要功能

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在机车防护、固定好,避开热管路,配线正确有余留。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可靠

不大于1.5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抽检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试验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测量检查测试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测试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

无线子系统检验

车载台

手持台

续上表

52

施工部位(工序)GSM-R接口

控制点接口性能

铁路沿线无线场强覆盖和系

统内干扰保护比室内无线场强覆盖电路域服务质量指标GSM-R网络分组域服务质量

指标短信息指标

点对点话音呼叫业务

语音广播业务语音组呼相关业务系统的多方通信业务

目标值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设计要求

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测试检查测量检查测量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验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

GSM-R系统质量检验

表9会议视频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IP视频业务端到端的指标

会议电视系统检验

目标值

单向时延不大于150ms,唇音同步不大于80ms,丢包率不大于

1%

验标第12.3.2条规定支持整机备份检控,核心验标第12.3.4条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测试检查

会议电视系统音视频质量

会议电视系统MCU会议电视系统的控制功能

用户的管理功能控制管理功能

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会议电视系统网管检验

设备维护功能业务统计管理功能

表10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53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视频采集点、采集设备、监视

目标、用户终端设置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容量

目标值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高度、埋深、防雷接、基础等

符合设计要求

验标第13.2.7条规定高度、防护功能、防雷接地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验标第13.2.9条规定设计要求和《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第3.4节规

设计要求和《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第3.4节规

设计要求和《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第3.4节规

设计要求和《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第3.4节规

验标第13.4.1条规定

设计要求

验标第13.4.3条规定验标第13.4.4条规定验标第13.4.5条规定验标第13.4.6条规定验标第13.4.7条规定验标第13.4.规定验标第13.4.9条规定验标第13.4.10条规定验标第13.4.11条规定验标第13.4.12条规定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验标第13.5.1条规定验标第13.5.2条规定验标第13.5.3条规定验标第13.5.4条规定验标第13.5.5条规定验标第13.5.6条规定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

监控手段观察检查检查观察、测

量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测试检查

综合视频监控设备安装与配线

室外摄像机支柱(杆)安装

室外摄像机的安装室外露天机箱的安装

摄像机配线摄像机功能和性能

综合视频监控设备单机检验

视频编解码设备功能和性能

见证检验20%测试检查

视频储存设备功能和性能见证检验20%测试检查

视频系统服务器功能和性能

见证检验20%测试检查

系统时延视频联动响应系统图像质量数字视频信号视频处理功能视频储存功能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检验

视频回放视频控制功能视频内容分析视频分发/转发视频显示功能系统断网保护功能各设备时间同步的一致性不同厂家视频系统间互联互

通功能用户管理功能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网管检验

配置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日志管理功能

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试验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验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表11应急通信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54

施工部位(工序)应急现场接入设备检验

控制点

应急现场无线发射机性能应急现场移动终端通信距离应急现场通信设备可连续工

作时间

应急通信中心设备性能应急通信中心设备功能应急中心卫星接入设备性能

与功能

应急指挥台、应急操作台、应

急值班台功能

应急中心音频终端性能与功

能应急通信中心设备管理功能应急通信现场设备正常开通

时间

应急现场至应急中心间端对端通道的可用带宽、传输时

延、丢包率等性能

应急救援现场动图图像指标

目标值

频率340±4MHz,功率不大于2W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设计要求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

监控手段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试验检查测试检查

应急通信中心设备检验

应急通信系统检验

应急救援现场动图实时上传

显示

应急救援现场静图和数据上

传应急通信系统语音通信

《铁路应急通信接入技术条件》

TB/T3024的相关规定图像清晰、画面流畅连续

具有自动转发功能

应急中心与事故现场间语音通信,应急现场内部语音通信和组呼,与铁路调度网、自动电话网及铁路“117”立接制人工话务台互通,

均应正常。设计要求

见证检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

测试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会议视频系统的

互联互通功能系统图像与语音通话的存储、

回放、检索等功能

见证试验试验检查

设计要求见证试验试验检查

表12综合布线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55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机柜(架)及信息插座模块、多用户信息插座、集合点配线

模块安装位置、方式

设备抗震措施机柜(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管、线槽、缆线桥架的

接地体

信息插座模块安装

缆线桥架及线槽安装缆线保护槽、管敷设

缆线敷设

缆线桥架和线槽内敷设缆线对绞线终接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的接线图,布线链路和信

道缆线长度

综合布线信道的性能指标

目标值设计要求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观察检查

综合布线设备安装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观察检查测量检查

验标15.2.6条规定验标15.3.2条规定验标15.3.3条规定验标15.4.3条规定验标15.4.4条规定线位正确,无反向线对、交叉线对或串对;布线链路和信道缆线长度在系统要求的极限长度内

验标15.5.2条规定

验标15.5.3条规定验标表15.5.4的要求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观察检查观察尺量观察尺量观察尺量观察检查测试检查

综合布线保护管槽安装

综合布线缆线布放

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

综合布线系统检验

5e/D级、6类/E级铜缆布线系统的永久链路的性能指标综合布线系统的光纤信道在规定的传输波长,其最大光衰

减(介入损耗)

综合系统所用的光缆衰减最

大值

综合布线系统光纤链路的最

大插入损耗

验标表15.5.5的规定验标表15.5.6的要求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观察检查观察检查

表13数字同步及时间分配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56

施工部位(工序)卫星天线安装

控制点

卫星天线安装位置、方式,接收卫星数量和信号强度设备的频率准确度、漂动产生、抖动产生、相位不连续性

指标

大楼综合定时供给设备

(BBITS)性能

数字同步链路的定时链路类型及信号电平要求,地面输入

链路的验收指标数字同步网功能

卫星接收设备性能卫星接收机时间校准功能时间显示设备性能和功能

时间同步网功能时间同步网性能时间同步系统的冗余热备份

功能

时间同步网网管的告警管理

功能

时间同步网网管的性能管理

功能

时间同步网网管的配置管理

功能

时间同步网网管的数据统计

分析功能

时间同步网网管的安全管理

功能

NTP网管的性能管理功能

目标值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抽检20%见证试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见证检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

监控手段观察检查检查出厂检验记录测试检查测试检查

数字同步检验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能对本地设备时间进行校准

验标16.4.3条规定验标16.4.4条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设计要求验标16.5.1条规定验标16.5.2条规定验标16.5.3条规定验标16.5.4条规定验标16.5.5条规定显示NTP时间系统连接拓扑图,实时监控并记录卫星接收设备时间源的性能参数及工作状态、时间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同步状态,客户端长时间未同步应告警

对发送同步请求的IP地址,请求时间,请求次数等进行事件统计设置时钟参数,设置NTP接口IP

地址

分等级实时输出故障告警,按时间、类型、等级对告警进行排列,

查询历史告警信息

根据用户等级设置管理权限,用户使用鉴权登录方式,通过日志

方式记录用户操作

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时间同步检验

时间同步网网管检验

NTP网管接收到的同步请求进

行统计分析功能NTP网管的配置管理功能NTP网管故障告警功能

见证试验见证试验见证试验

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NTP网管的安全管理功能见证试验逐项调试

表14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57

施工部位(工序)综合网管设备安装

控制点综合网管中心设备综合网管系统响应性能

目标值

布局合理,便于操作、观察及维护网管系统的告警最长响应时间应小于5s;简单操作及普通数据查询操作界面响应时间小于2s,大数据量报表数据查询操作界面响应时间小于15s;相关性分析和故障定位时间

最大延迟时间不大于30s网管系统采集的数据准确性为99.9%,网管系统采集数据完整性为99.9%,对采集后数据的处理准确性

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系统的磁盘列阵容量能保证配置数据存储6个月;原始告警数据存储3个月;经网管处理后的报表数据、分析数据在系统中存储12个月;经用户设定为重要的数据长期保存;经网管处理后的数据可在磁盘或磁带机中长期脱机存储不小于3年响应时延小于20s,准确率不小于

99.9%

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接收同级铁路时间同步信号,与各

通信系统保持时间同步验标17.3.7条规定告警配置管理、告警的监控与显示、告警信息处理与统计、告警相关性

分析、历史告警查询

重点业务/设备定制、故障查询、报

表和报告

采集性能信息、设备性能门限、存

储性能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定制综合报表,定时生成规定文件格式的资源、性能、告警等综合报表,发布综合报表,查询综合报表资源信息维护、资源信息统计与分析、资源告警、资源报表统计故障工单管理、资源调度工单管理、工单统计查询、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自身监控管理、横向接口安全管理,具有系统帮助功能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观察检查测试检查

综合网管系统采集及处理

能力

见证检验计算比较

综合网管系统存储能力见证检验计算检查

综合网管系统检验

数据检索时延与准确性

系统可靠性系统时间同步功能综合拓扑管理功能综合告警管理功能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记录检查试验检查测试检查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重点业务保障功能综合性能信息管理功能综合报表管理功能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综合资源信息管理功能

流程管理功能自身管理功能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表15通信设备房屋环境监控及电源监控系统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58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各种传感器、变送器和采集器的安装位置、数量、方式传感器、变送器和采集器的

信号接入

目标值设计要求正确可靠正确可靠不小于1.5m

不小于4mm,无法满足时,应相互绝

缘接地线规格型号及接地电阻值符合

设计要求

验标第18.3.1条规定验标第18.3.2条规定相对温度误差范围不大于5%,绝对

湿度误差范围不大于10%RH

不大于4S设计要求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设计要求

检测通信传输质量,有备用通信路

由选择时,根据命令正常

不影响监控对象的正常工作和控制

功能

不改变被监控设备有原有的控制功能,以被监控设备自控功能优先对数据紊乱、通信干扰等可自行恢复;对软硬件故障及通信中断等诊

出故障并告警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对照设计文件检查观察、尺量检查观察检查测量检查测量检查测试检查观察检查测试检查观察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

监控设备安装

监控设备与前端采集设备

连接烟雾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

的水平距离电量传感器裸导体间或与其他裸导体间的距离

监控设备接地电源检测蓄电池检测空调、环境检测

告警时间环境告警监测项目

监控系统功能检验

监控系统的遥测、遥信、遥

控操作反应时间

监控中心与监控点网络接

口模块的传输方式监控系统检测

监控系统故障监控系统接入被监控设备监控系统自诊断和自恢复

功能监控系统对各监测对象的遥测、遥信、遥控功能

配置管理功能

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支持功能

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测试检查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续上表

59

施工部位(工序)监控系统网管检验

控制点

监控系统接入综合网管系

统的功能

监控系统与照明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功能

目标值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

监控手段逐项调试逐项调试

表16电源设备见证检验与试验、平行检验、抽检项目表

施工部位(工序)

控制点

蓄电池架(柜)加工形式、规格

尺寸、平面位置

交直流电源柜各单元接线

电源设备防雷电源设备金属外壳接地

端子接线

电源设备配线

电源线线料交直流电源线接线

接地装置及材料型号、规格、质

接地装置安装

安装位置、方式及引入方式

焊接

电源系统接地保护或接零保护直流电源接地方式地线盘(箱)、接地铜排安装接地配线与接地装置连接

绝缘性能

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交流输入电压线间电压

电源设备性能检测

UPS性能指标高频开关电源性能指标-48V高频开关电源的性能指标

蓄电池组的性能指标

电源设备性能检测

两路交流电源输入切换功能

UPS功能

-48V高频开关电源的功能指标

目标值设计要求无错接、虚接、断开防雷等级,防雷器安装位置、

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正确可靠

接线准确、连接牢固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线色区别直流正负极与交流相、零、地线,无错接、短路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搭接焊,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可靠并标识

单点接地,从地线盘上引入

验标19.4.6的规定

牢靠

验标19.5.1的规定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验标19.5.4的规定验标19.5.5的规定验标19.5.6的规定验标19.5.7的规定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验标19.6.2的规定

验标19.6.3的规定

检测频率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抽检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见证检验20%见证检验20%

监控手段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观察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试检查测量检查检查出厂检验记录测量检查测量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检查

电源设备安装

六、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监理工作控制措施表

60

施工内容

光电缆敷设、接续及引入光电缆线路性能检测

箱式机房安装光纤监测

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合格测试指标不合格安装不合格测试指标不合格

拟采取的措施巡视检查、见证、抽检、

旁站监理

检查人员培训记录、技术交底资料,巡视检查、见

检查技术交底资料,巡视

检查、见证

检查技术交底资料,巡视

检查、见证

严格材料、设备进场检验,检查技术交底资料,检查仪表、测试方法,巡

视、抽检、见证检查人员培训记录、技术交底资料,巡视检查、见

检查人员培训记录、技术交底资料,巡视检查、见

设备安装和配线安装和配线不合格

设备单机检测

测试指标不合格

系统调试测试指标不合格

七、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根据《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5-2010J1151-2011)规定在通信线路的光电缆接续施工时,监理单位旁站20%。旁站检查下列内容:

1、光纤芯线按顺序对应接续,接续部位加强管收缩外观质量,金属外护套与金属加强芯连通,金属外护套、金属加强芯绝缘,光缆盒体安装,光纤收容预留长度,光纤收容时的弯曲半径,光缆接续后应余留,光缆接头处的弯曲半径

2、电缆金属护层及屏蔽钢带连通,电缆盒体安装,成端电缆弯曲半径,电缆接头绝缘防腐处理与保护。

3、检查施工单位作业技术交底、质检和安检人员的上岗证及到岗情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仪器仪表的质量和精度等,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作业规范操作,并如实做好旁站记录。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