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个一教学论文

七个一教学论文

来源:华佗小知识


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摸索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现结合工作实际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 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数学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体验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通过学习后解决数学问题所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感受的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验理解、感知,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以期望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的。

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为了让数学内容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平时在教学中就做了尝试,帮助学生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2、教学方法联系生活

教学中我注重运用生活化语言教学。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抽象化的数学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一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如果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是不能胜任的。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学生引导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3、教学过程围绕生活

数学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未来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数学知识。我认为一堂数学课无论是导入新课部分,还是讲授新课、巩固练习等部分,都应该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知识,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努力体现生活教育的思想。

二、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有效地组织课堂练习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任务。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例题与练习相结合。讲授例题后,先设计与例题同一类型或相似题型的基础练习,使其新旧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然后是综合练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一定坡度的发展性练习,及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练习题型。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变通能力,达到师生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使知识长期储存和延伸。二是切实加强练习活动的组织与评讲。如果练习之后出现什么问题,就只讲什么问题,无问题或

问题不大则不讲或少讲,这就缺少了数学上的全面性与针对性。这样的练习效果不会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练习的讲评。三是练习形式力求多样化,注意防止只演笔练,不用口练,只用手,少用脑的偏向。克服形式单一化,简单化。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练习,而应注意练习的原则性、时间性、综合性和灵活性,这样就会使堂上练习效果大大提高,真正向四十分钟要了最高的质量。

三、宽严相济,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教学中,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学生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仍将与时俱进,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并积极付诸教学实践。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