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 《组织行为学》 真题解析
单选题
1. 研究群体中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过程的理论称为( )  A. 华生主义  B. 新华生主义  C. 群体动力理论  D. 强化理论  答案:C
2. 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基础是( )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A
3. 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是( )  A. 需要  B. 动机  C. 情绪  D. 态度  答案:B
4. 工作满意感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 )  A. 动机水平  B. 情绪状态  C. 态度  D. 价值观  答案:C
5. 衡量一个群体的有效性,一是看其任务完成好坏,而是看其( )  A. 效益的大小  B. 效率的高低  C. 效能的水平
D. 成员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  答案:D
6. 群体互动的结果小于个体努力累加之和,这种现象称为( )  A. 社会促进作用  B. 从众  C. 社会惰化  D. 协同效应  答案:C
页脚         
7. 在非正式沟通中,信息发出者有选择性地寻找对象传播信息的沟通类型是( )  A. 单串型  B. 饶舌型  C. 集合型  D. 随机型  答案:C
8. 把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规则称为( )  A. 社会规  B. 沟通规则  C. 从众  D. 价值观  答案:A
9. 团队工作的主旨是授权与( )  A. 激励  B. 信任  C. 冲突  D. 委托  答案:D
10. 团队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组建期. 激荡期和( )  A. 稳固期  B. 成熟期  C. 规期  D. 衰退期  答案:C
11. 破坏性冲突显著的特征是( )  A. 关心胜负  B. 关心目标  C. 对事不对人  D. 促进沟通  答案:A
12. 企业营销部门做出了生产部门无法达到的产品质量承诺而导致的冲突属于( )  A. 冲突的讨价还价模式  B. 冲突的官僚模式  C. 冲突的系统模式  D. 冲突的社会模式  答案:C
13. 冲突管理的二维模式,有二个维度要素构成,一是合作性, 二是( )
页脚         
A. 坚持己见性  B. 结构性  C. 社会性  D. 有用性  答案:A
14. 能够充分反映组织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是( )  A. 组织冲突  B. 组织结构  C. 组织变革  D. 组织文化  答案:B
15. 在官僚中,用来协调组织活动的要素,一是职权,二是( )  A. 结构  B. 分工  C. 层级  D. 文化  答案:C
16. 判定一个社会对权力差距的接受程度,落脚点是社会成员的( )  A. 态度  B. 情绪  C. 认知水平  D. 价值观  答案:D
17. 组织文化的源头是( )  A. 组织本身  B. 组织创始人  C. 组织成员  D. 上级领导  答案:B
18. 振兴组织的关键在于( )  A. 物质刺激
B. 良好的人际关系  C. 组织学习
D. 强大的组织文化  答案:C
19. 支持知识习得和整合过程的三要素是:启发. 重复和( )  A. 交流  B. 转换
页脚         
C. 评价  D. 回顾  答案:D
20. 领导实质上是一种“投入”,而其“产出”表现为( )  A. 领导效率  B. 领导效能  C. 领导素质
D. 被领导者的行为  答案:D
21. 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中,下属成熟度有两个维度,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 )  A. 社会成熟度  B. 心理成熟度  C,情感成熟度  D. 适应成熟度  答案:B
22. 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三种需要,一是权力需要,二是成就需要,三是( )  A. 尊重需要  B. 自我实现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友谊需要  答案:D
23. 在期望理论中,把预定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意义称为( )  A. 激励  B. 效价  C. 期望值  D. 绩效  答案:B
24. 社会学对组织行为学的最大贡献是( )  A. 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  B. 关于群体行为的研究  C. 关于文化的研究  D. 关于态度改变的研究  答案:B
25. 提出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的学者是( )  A. 费德勒  B. 豪斯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页脚         
答案:A
多选题
26. 新华生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  A. 托尔曼  B. 赫尔  C. 斯金纳  D. 沙因  E. 卢因  答案:A B C
27. 需要的特点有( )  A. 指向性  B. 多样性  C. 层次性  D. 潜在性  E. 可变性
答案:A B C D E
28. 群体凝聚力的表现形式有( )  A. 自然凝聚力  B. 工作凝聚力  C. 领导者凝聚力  D. 情感凝聚力  E. 关系凝聚力  答案:A B C D
29. 组织结构的古典设计原则有( )  A. 分工原则  B. 统一指挥原则  C. 制约原则  D. 控制幅度原则  E. 部门化  答案:A B D E
30. 领导情景理论有( )  A. 费德勒权变模型  B. 管理方法理论  C. 路径—目标理论  D.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E. 变革型领导理论  答案:A C D
页脚         
名词解释
31. 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的,一般包括无私并主动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的任务要求等。
32. 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正式的管理渠道进行信息的交流,如管理决策的下达,下属逐级向上汇报情况,组织部规定的会议、 请示、报告制度等。
33. 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指企业在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团队,并对其团队成员进行训练、 总结、 提高的活动。
34. 预见型学习
预见型学习是指组织预测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境,全面分析情境中的机会和威胁,根据抓住机会、避开威胁所需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
35. 领导权力
领导权力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简答题
36. 简述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
(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 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 在一定的时间,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 态度和倾向。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个性倾向性体现的是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特征。
37. 简述从众行为对群体的影响  (1)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
从众行为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体的观念与行为。一个先进的或落后的群体都会影响其成员的个人行为。  (2)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  ①群体压力抑制成员的性。
②群体的从众行为,容易在决策时做出“表面一致”但不一定正确的结论。
38. 简述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策略  (1)营造强烈的归属感
①要加强沟通。②要鼓励积极参与。③相互尊重。  (2)谈判
页脚         
(3)操纵和收买  (4)强制
39. 简述说明组织文化创建的程序  (1)调查分析阶段  (2)总体规划阶段  (3)论证实验阶段  (4)传播执行阶段  (5)评估调整阶段
40. 简述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1)积极发挥. 运用每个人的长处。  (2)用人不“疑”,但应存“疑”。  (3)大胆用人,敢用年轻人。  (4)坚持“英雄不问出处”。
论述题
41. 联系实际谈谈现代企业加强价值观管理的意义  (1)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 事、 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2)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的作用
①价值观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  ②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
③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及行为进行合理化,以解决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④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
(3)实际工作中的情况结合(同学结合自身熟悉的公司:小米、 京东、阿里巴巴等)
42. 联系实际谈谈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激励的概念:激励,一般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2)激励的作用
①激励为行为提供动力;  ②激励可以发挥人的潜力;
③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兴趣;  ④激励能够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⑤激励能够调动和提高人工作的自觉性、 主动性、创造性;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