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事迹材料(杨斌)

事迹材料(杨斌)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不畏困难勇创新 细化施工创佳绩

记天大项目副经理-杨斌

2005年7月,杨斌从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道路与桥梁专业毕业,先后在路基、桥梁、地铁、隧道等多个工程项目建设中摸爬滚打了八年多。2012年又光荣加入了中国党。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思想积极进步、作风优良,恪尽职守、勇于创新,善于团结、严于律己,靠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了公司领导班子的认可和同志们的信任。作为一名筑路建设者,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三公司天大项目副经理。今年32岁的他先后荣获了三公司“优秀青年技术干部”、文明职工“十大青年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从2010年参与建设天大项目,从一片荒地到整条高速的全部建成,无不倾注了他的辛劳和汗水。他以满腔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诠释了一个青年先锋的优秀品质和模范力量,也诠释了对筑路事业的热爱和赤诚。

“我喜欢干这行”,这是他的心里话,也凝练了他的“筑路情结”。正是由于喜欢,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建立激励机制,树起严管严控之风;从文明施工到规范项目现场管理,体现“细节决定成败”,工地的任何一处都要体现出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以良好的形象体现企业的实力和风范。

2010年年初,杨斌同志调任天大项目一、二标担任工区主管,面对路基施工点多面广的施工环境,他认真研究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正常衔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细致的搭配人员﹑材料

﹑机械设备,努力探索高效率的施工组织计划,对每座结构物于开工前和施工中向施工班组及生产骨干作好图纸设计的贯彻工作,并根据施工季节,合理布置施工中出现的防雨、防洪、防高温、防冰冻以及其他防护内容的方案与措施,以便确保按设计施工和安全施工。在他的精心组织下,2011年9月,天大一、二标的施工任务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得到了业主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2011年9月,他被调任天大四标主管隧道施工管理。对于从没干过隧道施工的他,真是“狗吃刺猬,无从下手”,从不服输的他立即投入到生产一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认真了解生产状况,掌握施工工艺,很快他从一无所知到了如指掌,能解决施工难题。还针对隧道施工实际,多次召开生产会,认真研究制定节点工期和分项目会战目标,细化队长、领工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加强监督和落实。为提高生产效率,他善于运用项目制定的激励机制,全方位激发现场技术人员工及各工班的干劲。通过各种考核,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尤其是在2011年11月份在隧道专家蒋总的指导下使本月的进尺破百米,打破了至开工19个月以来突破不了90米的记录。他的肯学、能干、敢于挑战的精神,迎来了月进尺100米的突破,给全体施工人员注了一针兴奋剂。他组织施工生产,边总结经验,在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2013年6月份,隧道施工又迎来了一次新突破,由原来单洞进尺月最高纪录100米,增加到150米。使全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2年,大梁山隧道的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是天大项目施工

以来最复杂的一年,进口左、右洞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涌水,进口左洞单日最大涌水大达8500方,大梁山隧道设计采用1.9%单向纵坡,进口施工方向是下坡方向,给抽水造成很大困难。没有一套强有力的排水系统根更本无法施工,他亲自查询资料、参观其他矿区、多次尝试最终设计出了符合自己洞内排水的联合排水系统。即在下导布置储水坑,链接225mm钢管配合18.5KV增压泵(每400m加一台)和160mm钢管配合15KV增压泵(每400m加一台)管路各一条,洞内的水得以有效的排除,保证正常施工。

为了确保隧道在2013年顺利贯通并确保开挖的质量和进度,他提出要高薪引进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人,专门设计爆破,布置炮眼,控制进尺,控制药量分配,并由其把每个开挖工安排在台车的固定位置,让其长时间适应各自位置的炮眼钻孔手法,达到孰能生巧,以提高钻孔精度。由于隧道围岩突变性较快,他和技术人员精心研究,改进了爆破工艺,设置不装药的缓冲眼与超前小导管剪割眼,这两种炮眼的布置,不仅较好的控制了隧道开挖轮廓线,也降低了局部围岩掉块造成塌方的风险。

他注重工序组织,强调各工序能平行作业的必须实现平行作业,最大程度利用时间和空间,根据隧道生产的特殊性,他重新制定了作息时间,例如,延长午餐、晚餐时间,增加夜餐,特制定加班加餐制度,确保每为员工在下班后能吃到热饭,让每位员工想去加班。同时按工种划分宿舍,坚决不让不同工种的人同住一个宿舍,以免影响休息。划分宿舍责任区,以确保宿舍内外的卫生。通过对后勤进行有力

度的保障后,使大家在工地也能体会到家的感觉。

为了确保隧道在2013年底顺利贯通,根据围岩情况,他制定了“短进尺、快循环、保三米,赢元旦”,力争在确保每工作面每天3米进尺,胜利在元旦贯通。并积极与协作队伍进行沟通谈话,制定奖励措施。制定了工序“零”衔接制度,他提出只能人等工序,不能工序等人,设备必须提前30分钟在指定位置等待。经过精心的准备,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进度也有新的突破。2013年底,奋战了4个年头的大梁山隧道胜利贯通。那一刻的他,兴奋着并自豪着。

人生有限,奉献无止。无论在那个岗位,他总是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履行一名筑路人的职责和使命。他坚信,只要付出,就一定有收获。所以他总是充满激情和创新去迎接并做好每一项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