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工操作流程(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一、 机修工工作流程
(一) 1、
预先准备阶段
机修工必须于规定上班时间提前15分钟参加由车间组织的的工作
安排会,否则视为迟到处理。
2、 3、
听取车间主任介绍公司昨天生产整体情况。
从机械技术员领取本班工作任务:包括本班的常日班设备维修任
务和备件制作任务、三班需要重点维护设备和相应维修技术文件、安全及“5S”注意事项。
4、 (二) 1、 2、
学习近期公司管理规定的有关内容。 直接准备阶段
工作安排会结束以后进入岗位。
技术准备:弄清当天布置的维修项目的工作重点、难点故障原因
及技术要求文件,确定需要准备什么工具、量具等,初拟施工方案,不清楚之处,及时向主任或主管技术人员请示。
3、
个人防护用品准备:根据现场工作环境状况,做好防护用品的准
备工作,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縄、防护服、护目镜、面罩等。
4、
工具及材料准备:根据项目特点,准备和检查必备工具、量具:
a) 手锤、大锤手柄是否装牢; b) 活动扳手、套筒扳手是否打滑; c) 量具是否精确、适用等;
d) 砂纸、棉纱、油、焊条等材料是否齐备等等; e) 氧气瓶、乙炔瓶是否装上瓶帽并拧紧,瓶架是否牢固; f) 氧气瓶、乙炔瓶表是否完好、管道是否漏气; g) 焊钳接头导线不裸露; h) 氧气割不漏气,割嘴不堵塞。 (三) 维修工作实施阶段 1、 (1)
维护
按规定的清洁、润滑、紧固等保养规定和作业范围进行保养维护
作业(巡检工不能处理的较复杂的保养维护作业)。
2
(2) 检查巡检工反应的异常故障现象,需要简单调整和必要校正的,
可以进行部份机构的拆检,并清除发现的故障。
(3) 2、 (1)
填写相关检修记录表,签署工作者姓名。 修理
设备修理开始实施前,应进行目视检查或对设备的部件、系统等
进行原位检查。原位检查发现与故障判断有误的,应暂停拆卸,待技术员重新判定后,在组织拆卸修理。
(2)
基本可以判定故障设备的,应对故障设备及其部件和系统进行离
位的彻底的检查修理:
a、 检查并清除设备内及周围的一切杂物,调整照明。 b、 拆卸时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保护,必要时应做好设备的安全支撑装置。
c、 拆卸时应按从外到里的顺序逐步拆解。 d、 拆卸时应记录先后顺序、方向和位置,须做标记的一定要做好标记。
e、 拆卸下来的零件要按顺序摆放整齐,以免遗失。 f、 拆卸时遇到锈蚀严重的零件和螺丝时可运用辅助化学制剂进行处理最好不要破坏性的拆卸,以免造成设备故障扩大。
g、 拆卸下来的部件有修理价值,可以现场修复的应在现场修复安装;现场无法修复的应在拆卸下来后尽快修复作为备件处理;无修理价值的应作废品处理,并安装新的备件。
h、 设备部件脱落、开裂的可以焊接修复的,应及时焊接处理。 i、 安装要遵循从里到外的顺序,并进行调整间隙和中心线等校准工作。 j、 更换的零件回收数量应详细记录在检修记录表上。 k、 检修完成后进行清场,清除剩余的零件,恢复现场卫生。 l、 与中控联系,等待设备检修完备,实施送电,准备试车。 m、 试车时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果试车时发现问题立即停车再次处理,如果无误,记录试车时的电流、声响、温度等参数。
n、 试车结束确认设备正常后交付生产单位正常开车。
3、
维修后,应在维修单上填写相应内容。同时在对实施维修和维护
过程中发现以下影响安全运行和设备的重大缺陷和隐患状况时,应当在12小时之内向上级报告:
4、
可利用备配件修复
为维修的目的临时从设备上拆下有利用价值并重新修复安装的备配件,按以下程序进行修复、处置:
a、 b、
检查并清除设备内及周围的一切杂物。
修复应按原工艺和材料进行修复,修复工艺、材料进行技术改进
的,应根据工程师指令,不得随意采用。
3
c、 d、 e、
不得破坏备配件的原有结构。
需要化学处理的应根据实施条件选择合适单位实施。 修复后的备配件应及时进库,严禁不进库直接使用。
f、 修复后的备配件应保证72小时连续运转。 (四) 阶段 (1) (2) (3)
下班前30分钟,维修人应到维修工作现场实地察看,掌握维修后下班前5分钟,应将当天出现的有关情况记录工作记录本上。 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关灯、锁门。
设备的运转情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