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上)语文常规检测卷(四)

八年级(上)语文常规检测卷(四)

来源:华佗小知识


八年级(上)语文常规检测卷(四)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5分)

kuì( )赠 一chóu( )莫展 循规dǎo( )矩 酵母( ) 卓著( ) ..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4分)

饱胀 默守 冗繁 经疲力尽 别出新裁 暗然伤神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3.指出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4分)

(1)老年人常思既往 既: .

(2)少年胜于欧洲 于: .

(3)绿叶素荣 荣: .

(4)陶后鲜有闻 鲜: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5.请分别用“[ ]”和“< >”标出下面句子的状语和补语。(4分) (1)小王突然气愤地打了他一下。

(2)今天早上妈妈偷偷地塞了一瓶牛奶到儿子的书包里。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7、排列下面的句子,语序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是我们不可分离的良师益友。 ②书籍是和人类文明与社会历史一起成长起来的。

③困惑时它给你启发,悲哀时它给你慰藉,得意时它给你清醒,低落时它给你力量。 ④书籍中描绘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与波谰壮阔的历史画面,弥补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⑤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中外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A.①③②⑤④ B.④①③②⑤ C.②⑤③①④ D.②⑤④①③

8.古诗词默写填空。(5分)

(1)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 (2)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形象地表达愁情沉重的句子是“ , ”。

(3)杜甫的《春望》中以美景写悲情的名句是“ , ”。

9.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7分)

学校要进行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

(1)如果要你参加交通安全现状调查,你准备确定哪些调查对象?分别提出怎样的问题?(4分)

调查对象一:

提出的问题: 调查对象二:

提出的问题: (2)你发现一位老大娘准备不走斑马线而横穿马路,你想劝阻她,你会说:“ 。”(3分)

二、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10分)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kàn,望)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吊死)状,大骇。逡巡(有顾忌而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遭灾)之,是可笑也! 10.指出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4分)

(1)有屠人货肉归 货: .(2)示之以刃,少却 示: .(3)及走,又从之 从: .(4)示以空担 以: .11.翻译句子。(4分)

(1)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译文: (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译文: 12.狼致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 题。(8分)

灯光是一种毒品

艾先立

①1880年3月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欧洲和美国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10%的比率增长。

②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辩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对它们形成的误导常常造成致命的伤害。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徙,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

③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这些微小的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清澈的水质受到污染。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④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佛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他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神经内分泌学家鲁塞尔·雷特说:“灯光是一种毒品。滥用灯光,就是在危害健康。”

⑤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让灯光照向需要照射的地方,而不是过路人的眼睛和居民的窗户……阿尔瓦勒兹说:“装饰性灯光应该像高明画家的画笔,要画龙点眼的突出细节,而不应该像粉刷匠手里的刷子,均匀地细密的刷满整个建筑物。” (选自《生命世界》,文章有改动)

13.文章围绕“灯光”依次介绍了灯光三个方面的毒害,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A.影响许多动物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 B.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C.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 D.造成光污染。

14.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一项是(3分) ... A. 人工光正以每年50%--10%的比率增长。

B.甲壳虫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 C.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D.装饰性灯光应该均匀地细密的刷满整个建筑物。

15.下列有关“人工光的泛滥对生物形成的误导常常造成致命的伤害”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禽类会撞在有光的建筑上。

B.纪念碑下,一天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 C.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徙。 D.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2分)

那一扇门

周海亮

①少年只有16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被一次次放出来。某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a)。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少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面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他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吸两口清新空气,看两眼空中的飞鸟——他还是少年。人们一见着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他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脚尖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到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眼睛和耳朵。“您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打火机呢?”“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别急着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钥匙呢?”他问。“门没有锁。”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眼泪。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b)。

⑥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伸手轻轻一推,便开了。茶几上放着果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少年抓起打火机,反身跑出屋子。

⑦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然后,他对少年说:“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少年当然愿意。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凉亭外,阳光灿烂„„(c)

⑧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仍然会凑到一起下象棋。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⑨老人只笑不语。问急了,老人就说: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或许真如你说,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不过是你的一个美好梦境。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亲手推开了那扇门,而不是别人„„ 16.文中划横线的a、b、c三句写阳光变化,其实是在暗示少年心理变化,请你选用4个字的词语分别概述少年当时的心理状态。(3分) 阳光 a句 b句 C句 心 理 17.文章第③段写道“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 从内容上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分)

18.题目中的“门”,可以理解成哪些门?联系全文,分别简要说明。(4分)

1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3分)

三、作文。(50分)

20.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英国媒体有这样一则报道:在几十米高的海浪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女孩蒂莉·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将有威力强大的海啸发生。她立即让父母发出警报,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

这则报道唤起了你的哪些回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馈 筹 蹈 jiào zhuō 每字1分。 2.“默”改为“墨” “经”改为“筋” “新”改为“心” “暗”改为“黯”每字1分。 3.(1)已经 (2)介词,比 (3)花 (4)少 每词1分。 4.略(4分)

5、小王[突然][气愤地]打了<他一下>。 [今天早上]妈妈[偷偷地]塞了一瓶牛奶到<儿子的书包里>。 每小题2分。 6.D (3分) 7.D (4分)

8.(1)胜作一书生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每句1分,共5分。 9.(1)例 调查对象:交警 提出的问题: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每空1分。 (2)扣住称呼、劝阻的原因、发出劝阻三个要点,一点1分。

10.货:卖 示:给„看 从:跟随 以:介词,把 每词1分。

11.(1)像对肉很垂涎的样子,跟随在屠户后面走了几里。 (2)当时狼皮的价格昂贵,值十多金,屠户发了点小财。 每句2分。 12.扣住“贪心的后果”作答即可。 13、D (2分) 14.C (3分 )

15、B (3分)

16、a、孤独苦闷(绝望自卑);b、萌生希望(看到希望);c、重拾信心(重启心门)(共3分,每空1分)

17、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少年的提防和厌恶;用邻居对少年的态度反衬老人对少年的信任和帮助。(共2分,每个要点1分)

18.实指的“门”:①少年的家门:少年把自己关在家里的门;②老人的家门:老人有意为少年未锁的那扇门。虚指的门:①少年的心门:少年因为自卑,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别人交往;或者:少年在老人的引导激励下,终于重启心门,恢复了生活的信心。②人们的信任之门:别人厌恶他、防范他,不再信任他,对他关起一扇门。或者:老人主动接近他,与他交往,巧妙为他打开的一扇信任之门、自信之门。(共4分,每个要点2分)

19、示例:主人公是“少年”。小说以“少年”的心理历程为线索,叙写了他痛改前非,最终走上正途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勇敢地推开“那扇门”,就能走向光明的主题,所以主人公是“少年”。 或:主人公是“老人”。因为在别人远离、防范少年时,老人却主动接近他并给他信任;老人用智慧保护了少年的尊严,巧妙地重塑少年的自信。老人对少年的教育体现了他的智慧,所以“老人”是主人公。 或:“少年”和“老人”都是主人公。没有少年的改过自新,没有老人的巧妙引导,就没有这个故事,“那扇门”是老人和少年合力打开的。所以,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他俩。(3分) 20、略(5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