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
1、出生日龄在28日以内的患儿住院时,应选择新生儿科护理记录单,出生日龄大于28日的患儿住院,应选择儿科护理记录单。
2、科别:如果新生儿科有2个以上病区,则在科别栏目填写“新生儿Ⅰ”或“新生儿Ⅱ”。姓名:指患儿的合法名字。对尚未取名之患儿应填写“XXX之子”或“XXX之女”。
3、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可根据医嘱和病情需要重点记录某一项或几项。 4、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记录方式:在“T、HR、R、BP、SpO2”相应的栏目内书写测得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需在其数字后面书写计量单位,如:T36.7 HR120 R40 BP60/45 SpO2 98。
5、箱温:指温箱的实际温度,用摄氏度“℃”表示。
6、静脉置管:填写PICC、CVC、留置针等置管类型,并注明静脉置管的部位,在相应栏内记录穿刺、通畅、堵管、维护、拔针等。观察输液通畅,无渗出、堵塞、红肿等异常情况,在观察时间对应栏内用“N”表示;如有异常在栏内如实记录为外渗/红肿;拔除/穿刺亦可在栏内记录,并在其他栏内描述其异常表现、外渗面积及护理措施等。
7、呼吸支持及氧疗
(1)呼吸机模式:记录患儿使用呼吸机时调节的模式。 (2)频率:呼吸机设置的呼吸频率。 (3)FiO2:指呼吸机上设定的给氧浓度。
(4)插管深度:插管深度指以气管导管平唇的刻度为准,以观察的实际数据准确记录。 (5)CPAP :即持续气道正压给氧,记录给氧浓度。
(4)氧疗箱 :氧疗箱内氧浓度,记录实际调节的氧疗箱浓度。 (5)面罩:记录面罩给氧流量。
8、入量:静脉给药包括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注射泵用药量;饮食包括奶量、饮水量。 9、出量:记录患儿小便、大便次数;出量中的“其他”栏目指患儿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液量、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量等。出入液量的记录应当每24小时由夜班护士于次日7时总结1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上前1日相应的栏目中。
10、空格栏:填写因病情需要观察的管道或专科病情观察的内容。如:胃管、尿管、胸腔引流管等。
11、其他:未列出的观察项目,特殊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等均可记录在其他栏内。 12、新生儿科患儿护理记录单书写应当及时、准确。因抢救急危患儿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补记的时间,补记时间具体到分钟,补记内容完毕后,另起一行在“其他”栏内注明补记时间后签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