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初中数学教师说讲评竞赛活动说课稿
《平方差公式》说课稿
绥棱山镇中学郭雯雯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这次说课的课题是《平方差公式》,所选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第2节内容,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方差公式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的运用,也是后面学习因式分解、分式等内容的基础。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初中阶段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幂的运算和整式乘法,在情感态度方面思维活跃,已初步具有对熟悉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能力。在思维方面逐渐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并能较好的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熟记平方差公式;能说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会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平方差公式的过程,感受数学公式的意义
1
绥化市初中数学教师说讲评竞赛活动说课稿
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数学建模能力,感受换元变换的思想。
教学重点: 平方差公式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准确运用公式。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遵循我校“导.学.议.练”的原则。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相融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学法分析
对于数与代数的学习来说,重要是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而不是死记结论,死套公式和法则。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因此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平方差公式。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利用灰太狼租地故事引入新课,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一边减少5米,另一边增加5米,村长租的地与原来相比是否亏了?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一比:计算:(1) (x+2)(x-2) (2) (1+3a)(1-3a)
2
绥化市初中数学教师说讲评竞赛活动说课稿
(3) (x+5y)(x-5y) (4) (y+3z)(y-3z)
2.看一看:上述式子的左边有什么特点用字母表示出来。
3.做一做:计算出的上述式子的右边有什么特点,用字母表示出来。 4.猜一猜:大胆猜测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5.验证猜想(1)代数法:运用多项式乘多项式验证猜想。 (2)几何法:用两种方法求绿色区域面积(证明平方差公式) 方法一: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矩形的面积为(a+b)(a-b) 方法二:割补法。用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小正方形面积,即a2-b2
(ab)(a-b)a2-b2 利用面积相等推得平方差公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特例→归纳→猜想→证明”的知识发生过程,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真正理解公式的来源。
6.重点分析:归纳出平方差公式,并指出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及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理解并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是这节课的重点,也为下一个环节平方差公式的准确应用打下基础。因此,应让学生充分思考,体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三)当堂检测 本环节给出三组小题。
设计意图:逐渐加深题目难度,让学生能够熟练利用公式计算,从而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四)拓展延伸:给出一组拓展延伸题。
3
绥化市初中数学教师说讲评竞赛活动说课稿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进一步深化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五)盘点收获、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概括归纳本节课的收获。 (六)分层布置作业
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目的是实现了数学应面向全体的理念。 (七)板书设计
本堂课板书我将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为本堂课的标题、重难点,右边为课后习题解答。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