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2006级师范类专业心理学课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反射弧由         、           、          、          和         构成。
2、沟、顶枕沟和外侧裂把大脑皮层分成          、         、          、         四个机能各不相同的区域。
3、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          、           和          三个环节。 4、智力包括         、         、         、         和         五种基本成分。
5、从形式上看,可把动机斗争分为           动机斗争、           动机斗争和            动机斗争。
6、           是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7、注意具有           功能、            功能和            功能。 8、巴甫洛夫把高级神经活动分为:        、       、     和       四种类型,与多血质相对应的神经类型是               。
9、根据思维的发展和内容,可以把思维分为        、        和        三类。
10
、
少
年
期
思
维
发
展
的
两
个
特
点
是:                      、                         。
11、巴甫洛夫提出了            条件反射,斯金纳提出了            条件反射。
12、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         、           和          四种心理成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韦伯     B、 赫尔巴特    C、冯特    D、艾宾浩斯
(  )2、后回是大脑皮层的       中枢。
A、躯体运动       B、躯体感觉     C、视觉    D、听觉 (  )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思维缺乏       的表现。     A、广阔性      B、深刻性      C、批判性      D、灵活性
(  )4、鲁迅先生塑造“祥林嫂”形象的想象过程属于: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  )5、“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是人们      的写照。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  )6、情绪、情感所反映的关系是     。
A、人与人B、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C、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D、客观现实与人 (  )7、智力测验的结果(智商)分布一般呈      。
A、偏态分配曲线  B、常态分配曲线  C、倒U字曲线  D、负偏态分配曲线 (  )8、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风格方面的特征是性格的      。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  )9、军事上进行伪装是利用知觉的      基本特性规律。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10、在记忆所学内容时,往往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多,这是因为受下列      选项的影响。
A、消退抑制     B、倒摄抑制      C、前摄抑制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   )1、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视觉的感受性会逐渐降低。        (   )2、人可以“一心二用” ,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是可能的。        (   )3、复习的时间越长,复习的效果越好。       (   )4、少年期世界观已初步形成。
(   )5、智商就是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      (   )6、性格有好坏之分,始终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
(   )7、条件反射既是一种生理现象,又是一种心理现象。     (   )8、个性特征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因素。    (   )9、“窥一斑而知全豹”说明知觉具有恒常性。       (   )10、一般说来,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同时形成的。  四、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15分) 1、能力 2、再造想象 3、性格 4、兴趣 5、意志
五、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 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4、如何科学地进行复习?
5、什么是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