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项训练(三)  (共63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7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德国科学家格哈德 · 埃特尔对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
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中的催化转化器可将 CO、NO、NO2
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可加快CO的氧化 B.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  C.在铂催化下,NO、NO2  可被 CO 还原成 N2
D.使用铂催化下,可以提高碳氢化合物被氧化的转化率 2. 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和证实了碳的另一类单质,它们是一系列由偶数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
其中C60(足球烯,分子中含有30个双键)最具代表性。下图所示为n个C60连接而成的物质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难溶于水                                              B. X是高分子化合物 C.一定条件下X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X的摩尔质量为720n克/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可能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物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如图,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
BaCl2溶液的洗气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会产生BaCO3沉淀 B.从导管Z中出来的气体中无CO2 C.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D.洗气瓶中会产生BaSO3沉淀
5. 2006年11月23日中科院网报道,纳米Fe3O4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和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其制备过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Fe3O4可以表示为FeO·Fe2O3,属于混合物
B.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 +CO ====2Fe3O4 +3H2O + CO2 C. 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可能有丁达尔现象 D.在反应②环丙胺
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6.既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气体的单质是 A.NaHCO3     B.NH4Cl     C.NH4HCO3    D.Al
7.萜类物质中有许多都已被用于香料工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结构(括号内为④的结构简式), 关于下列给出结构简式的四种香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催化氧化可生成④         B.①②互为同分异构体 C. ②③均属于烯烃            D.③④均能发生酯化反应
8.下列各溶液中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无色酚酞后仍为无色的溶液:Na、CO32、K、ClO、SO42
+
-
+
-
- +
+
B.由水电离的c(OH)=10
-
--14
mol·L1 的溶液:CH3COO、SO42、Na、K
-
-
-
-
+
+
-
C.含有大量NO3的溶液:SO42、Fe2、H、Cl
D.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H4、Na、NO3、Cl、SO42
+
+
-
-
-
9.第三周期元素X的原子要实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的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B.X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一定为H2X C.X的单质一定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X元素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烧碱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肯定合理的是
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D.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1.某溶液只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
+
+
-
+
+
-
-
份100mL溶液进行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白色沉淀,加足量盐酸充分搅拌,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原溶液中说法错误的是 A  无法确定是否存在K  B  一定存在含CO32
+
-
C  一定存在Cl      D一定存在NH4
-+
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氧化性比Cl2更强的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通常用下
列方法先制得高铁酸钠: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然后在某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固体至饱和就可析出高铁酸钾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2O2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制取高铁酸钠时,每生成1mol Na2FeO4反应有4mol电子转移 C.高铁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
D.K2FeO4能消毒杀菌,其还原产物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 CaCO3↓+2H2O+CO32
+
-
-
-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 == BaCO3↓+NH3·H2O+H2O
+
-
+
-
C.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 2O22+2H2O == 4OH+O2↑
—
-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O2+2OH==CO32+H2O
-
-
14.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后者因为品红分子结构中的发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发生改
变,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反应方程式表示:
(    -NH2)2+H2SO3   ClH2N=    =C-(    -NH2) 2 HCl H2N-    -C-SO3H 品红(红色)                                           无色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Cl2、SO2,漂白效果会更好
B.加热可判断品红褪色是通入SO2还是通入Cl2引起的 C. 品红分子结构中所有碳原子都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无色化合物”分子式为C13H13N2O3SCl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1mol铁在1mol Cl2中充分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 O2,在高温和催化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分子数
为2NA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2CO3溶液和K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相同
16.在有乙离子存在时,欲用丙试剂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甲离子,下表所加丙试剂能够对甲离子进行成功检验的是(不允许加热、过滤、萃取等操作)    选项 A B C D 甲离子 SO42- Cl- Mg2+ Fe2+ 乙离子 SO32- CO32- Al3+ Fe3+ 丙试剂 稀盐酸、Ba(NO3)2的混合溶液 AgNO3溶液、稀 NaOH溶液 KSCN溶液
17.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A(g)+ B(g) C(g)+ D(g) , 5 min后达到平衡。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
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A.a =1    B.a =2    C. B的转化率为40%    D.B的转化率为60%
18.用Pt作电极,电解100 mL 0.4mol·Lˉ1NaCl的溶液和100 mL 0.1 mol·Lˉ1的稀硫酸溶液,标准状况下产生0.224L Cl2时停止电解,取出电极,将两烧杯溶液混合并冷却至室温,所得溶液的pH为 (设气体产物全部逸出,电解后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200mL)
A.5          B.6           C.7              D.13
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题号  1 D 11 C 2 B 12 B 3 B 13 CD 4 C 14 B 5 A 15 A 6 D 16 BC 7 A 17 AC 8 B 18 C 9 D 19  10 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