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爱   铸师魂
夏娟,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做为一名年轻的乡村教师,她不仅有着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对教育事业更是充满了爱心和耐心。她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面对她的学生们我们依然有一种感动,只为她的智慧,只为她对学生的温暖,只为她对学生的坚守,更为她对学生满满的爱。
小个子——祖宏涛
她总是说,祖宏涛是阜康小学送给他最美的礼物。
阜康小学是坐落在长江之滨的一所小学,离最近的小镇也有40多里地,交通不便,没有人愿意去那里上班,教师严重缺编。2006年,刚刚休完产假的夏老师到瓦垄中心校报道,听到阜康小学的情况之后,毅然决定到阜康小学工作。为了更好的照顾才五个多月大的女儿,家在大渡口的她,不得不每天在学校和家之间奔波,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刚到阜康小学没几天,夏老师就接到班上一个叫祖宏涛的学生发来的短信,内容是:“老师,我今天生病了,不能来学校上课。”打电话过去询问,孩子也不接。这个祖宏涛全校闻名,不仅因为他成绩不好,性格内向,还因为他脏:很少洗澡、换衣,口水鼻涕经常挂在脸上,一双小手像黑炭。同学们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一连几天,夏老师总能收到同样的短信,她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家访。当她说出这个决定时,学校那些年纪大一点的教师都劝她说:“这个祖宏涛也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靠你几次家访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再说他家离学校还有20多里路,你一个女孩子怎么去?”可这些并没有打消她家访的念头,一个人毅然顶着炎炎夏日,硬是走到了祖宏涛的家。
一进祖宏涛的家门,夏老师傻了眼:三间破旧的土坯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更别提电器了,唯一值钱的要数小叔给的那部只能发短信的手机了。细细询问孩子的爷爷才知道,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孩子的母亲便离家出走,父亲一气之下也离家出走,孩子就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孩子性格孤僻,不愿和人交流,想去学校就去,不去就随便找个借口搪塞爷爷。祖宏涛似乎也没有想到老师会到家里来,惊恐万分的看着老师。夏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替他整理好书包,牵起他的小手,把他接回了学校。
从此夏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为祖宏涛的生活操心着。先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她把孩子带到水龙头下,手把手地教孩子怎样洗手:冲湿手、擦肥皂、相互按搓;孩子一年四季流着鼻涕,她就用纸巾给擦干净……慢慢地,祖宏涛变干净了,孩子们也愿意和他玩了。为了让孩子真正融入到集体中来,她向大家宣布:祖宏涛是她的干儿子,希望大家给他更多的帮助。下课后,她带领祖宏涛和大家一起做游戏,鼓励祖宏涛与他人交往;课堂上,她制造机会让祖宏涛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口才;选小助手时,她把关门的“重任”郑重其事地交给祖宏涛,让他感受到作为集体一员的重要性。在学习上,夏老师的付出就更多了,每天不仅在课堂上多多提问表扬,课后还经常给他“开小灶”,一遍又一遍,直到他弄懂为止。孩子渐渐变得活泼开朗,夏老师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间。祖宏涛曾在日记中写到:“我从未看过妈妈,可让我骄傲的是我有一位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是她教会我洗手穿袜子;是她教会分辨衣服的前后;是她让我重拾信心;也是她,让我感觉到妈妈的关爱。虽然她是我的老师,但我更觉得她更像我的妈妈。”
“爱是什么?爱就是竭尽全力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夏老师眼里,孩子们都是那么可爱,那么重要,她总是希望自己的爱能随阳光一起撒满每个孩子的心灵。
帅小伙——孙俊华
在夏老师的班上,有一位特殊的学生——孙俊华。他在2011年被确诊为过敏性紫癜,休学一年,今年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因为大量注射激素而导致原本瘦小的孙俊华身体发胖,再加上原本的同班同学都已进入中学,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孩子不愿面对现实,消极自卑。
在夏老师看来,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打开他们的心扉,释放天性。于是,夏老师总是让俊华替自己当小老师,对于精彩的讲解总是带头鼓掌。她告诉俊华: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有许多朋友。夏老师每天总是喜欢带着这些朋友,在大门口迎接俊华;每逢节假日,夏老师总会和其他孩子们一起,亲手制作卡片,送给俊华;俊华的作业本上,总是密密麻麻的写着夏老师想对他说的话;每次看到俊华,夏老师总是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还告诉俊华我真想有一个像你一样优秀的弟弟……俊华渐渐地敞开了心扉,脸上总是充满了阳光和自信,在夏老师的鼓励下俊华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曾在镇里组织的象棋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县里组织的书法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俊华的妈妈曾多次说道:“俊华好福气,遇到了这样的好老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马克思·范梅兰说:“教师最好的角色,就是对父母的替代。”夏老师的实践不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吗?
自任教以来,她在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和业务水平更是刻苦钻研,努力提高,并大胆尝试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她的课堂,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她的课,作业最少,她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做好。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她的课,学生没有坐姿不正的,没有不思考的,没有迟到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间有了爱,学生才会喜欢你这人,然后才会喜欢听你的课。值得肯定的是:她的课,学生爱上!夏老师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向人们展示了她对
献身乡村教育事业的执着。
这就是她,用热心工作的人;这就是她,用爱心关心学生的人;这就是她,用真心让家长放心的人。夏老师也许是最平凡的,但这位朴实的乡村教师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应该得到社会的赞扬和肯定。她,就是最美的乡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