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8期
双低油菜绿色高效种植技术
范建春,王晓民,王雷,李建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质量更高的要求,双低油菜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主要就双低油菜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作一些探讨,更好满足健康食用油市场的高品质要求。
关键词:双低油菜;绿色高效;种植技术0 引言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花用、油用以及菜用等多种用途。传统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高芥酸,高硫甙,损害人体健康,且含油率远远低于双低油菜,双低油菜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双低油菜绿色高效种植成为发展油菜产业一项重要途径,更好实现油菜产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发展。1 机械化播种1.1 选种优良品种
选择秦油7号、晋油10号、晋油11号等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综合抗逆能力,对病毒病和菌核病具有较强的抗性,适合在黄河流域种植。
1.2 适时播种
在山西省晋南地区油菜生产中,保证油菜能够安全越冬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为了发挥优良油菜品种的抗冻性,需在选种优良品种的同时进行不同品种播期的严格控制,避免出现早播或迟播的情况。一般情况下,9月25日前后是水地种植播种的最佳时期,旱地油菜生产适宜播期一般为9月10号前,不同种植区域需根据光温状况进行适当调整。1.3 合理密植
油菜种植现多采用机械直播技术,水地种植建议用籽量300 g/667m2,水地种植用籽量500 g/667m2。在双低油菜生产中,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油菜的高产性和稳定性。水地种植建议留苗密度27~30万株/hm2,旱地种植建议留苗密度30.0~37.5万株/hm2。1.4 重施底肥
双低油菜其根系发达植株高大,为发挥其生产潜能在种植时对肥料用量有较高的要求。在具体生产中,需按照重施基肥、增施硼肥以及看苗施肥原则开展工作。在耕翻整地时将钾肥、硼肥、有机肥以及氮肥总量的60%作为底肥,其余作为追肥进行使用,在追肥时施肥深度控制在8~10 cm。在底肥施用方面,避免出现过深或者过浅的情况,避免油菜在生长中后期出现脱肥问题[1]。2 田间管理2.1 间苗定苗
在油菜种植当中,如果植株密度存在过大的情况,会对植株发育产生影响,使其在生长中因缺少营养出现提前抽薹问题,并因此影响产量;密度过小则影响整体产量。在实际种植中,需要将该项工作作为产量提升的重点措施看待。
在油菜长出2~3片真叶后,即进行间苗处理,保证田间油菜苗具有均匀的分布特征,为最终留苗数2~3倍即可。当油菜4~5叶苗时,即需要进行定苗处理,定苗时掌握的原则是间密留稀,去弱留壮,应去除弱小苗,感病苗,保留大苗和健壮苗,留苗18~21株/m2,留苗1.2~1.4万株/667m2,充分结合定苗间苗对田间存在的杂草进行及时处理。2.2 及时浇水
在冬季,如果土壤存在干旱情况,对于油菜的安全过冬则
存在不利影响。如果当年秋冬季节具有较少的降雨量、土壤表现出干旱的情况,则需要在气温稳定、天气晴好时通过灌水方式的应用对土壤墒情进行改善,对近地面层气候进行调节,在对地面温度变化幅度进行减少的基础上避免在冬季因出现强降温情况冻害、冻死苗。同时,春季也是具有剧烈气温变化的季节,倒春寒情况的出现也将对油菜苗生长具有较大的威胁。在该情况下,通过及时浇水方式的应用,即能够使油菜更好的抵抗倒春寒情况。
油菜的需水临界期是蕾花期,在该阶段,油菜对于水分具有十分敏感的反应,需要充分根据墒情做好灌水工作,具体来说,要保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之间,在完成浇水后进行划锄中耕处理,在对土壤进行疏松、清除杂草的基础上使油菜根能够获得更好的发育效果[2]。2.3 合理追肥
在油菜生长中,蕾薹期是生长的旺盛期,对于营养的需求也最大,需要在该阶段中进行追肥工作。通过该阶段追肥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提前抽薹、开花,能够对油菜的分枝数以及花蕾数进行增加。在2~3月之间,可以根据油菜实际生长情况看苗施肥,如田块底肥不足、土壤肥力较差且油菜苗长势较弱,则需要对蕾薹肥尽早施加。而对于油菜长势较强、且植株叶片较大的田块,则需要以轻、迟的方式施肥,保证在施肥时具有水肥结合的特征,在以水促肥的基础上对肥效进行充分发挥。2.4 增施硼肥
在双低油菜生长中,对其施用硼肥对于开花结果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能够使油菜具有更强的抗病以及抗虫能力,目前已经成为了油菜生产当中的关键增产技术。通常来说,在油菜抽薹至初花期结合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进行药肥混喷工作,使用0.2%硼砂水溶液对田块进行喷雾处理,具体来说,使用药量50 kg/667m2即可。3 病虫害防治
在油菜生产中主要病虫害为菌核病、蚜虫、跳甲、小菜蛾等,菌核病对油菜生产的威胁最大。菌核病防治主要采用40%的菌核净或50%咪鲜胺兑水后喷施,重点喷在油菜中下部茎叶。蚜虫防治采用10%吡虫啉可粉剂2 000倍液喷施;菜青虫危害严重时,可以采用20%的溴灭菊酯4 000~5 000倍液防治;小菜蛾可用BT乳剂600倍液喷雾防治。4 及时收获
在全田85%左右角果呈现淡黄色、主轴角果籽粒转色呈黑色时,及时收获。掌握晴天早晚收,阴天全天收,收后进行晾晒,促进油菜籽充分后熟,以增加千粒重,确保油菜丰产丰收。5 结语
双低油菜是现今油菜种植的主要目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做好技术重点的把握,更好的满足种植需求,在提升产量的基础上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方铁飞,寿建尧.优质双低油菜-超级杂交稻绿色高产高效种
植模式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8,(4):136-137.[2]马军.浅析双低油菜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8):
168.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