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作文复习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

【篇一:作文复习教案】

七年级学生怎样写出漂亮的考场作文

《课标》中对写作内容主要有:

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热、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4.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郑州市语文考试说明中对写作上的要求: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第四学段一年时间了,在十二次的大作文训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上学期的主题分别为:1从生活中学习写作;2.说真话,

抒真情;3.文从字顺;4.突出中心;5.条理清楚;6.发挥联想和想象;下学期的主题分别为:

1.叙事要完整;2.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3.写人要抓住特点;4.表达自己的看法;5.勤于修改;6.描写要生动。十二次训练有不同的着眼点,对简单的记叙文已经把握。怎样在考场上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且具有较高水平的作品,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点。

学习目标

1.了解考场作文在“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3.掌握让“内容充实”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学习重点

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 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学习难点

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教学思路,由真卷的展示引入本课的学习,从真题入手,让学生温习审题要旨、明确中心,拟写提纲、完整结构,具体描述、润色语言,卷面整洁、工整书写。

教学流程:

同学们,我们进入中学已经有一年时间了,这次期末考试就是对我们在这一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从我们区历来的七年级学生考试作文来看,同学们在立意上都能做到正确、准确,有中心,说明大家在审题上做得不错,存在的问题就是内容还显得空洞,不具体,表现在大

话空话较多,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内容”。内容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今天我们重点来就训练“内容”的第三项——内容。

二、引导学生明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内容”的具体要求。 中考作文的评分,对“内容”大体可分为五等:内容充实、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无内容。实际上我们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处于“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这三个等级。这是我们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希望大家一定要闯过这一关。

三、将自己收集起来的内容不充实的习作,对照“失分会诊”,分析造成内容空洞的原因。(这一点学生比较清楚,教师只做一下点拨就行了。) 我与语文的不解之缘

语文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科目。对于语文,我爱过,因为它是我们中国的母语,要想中国振兴,必须学好语文。但我也恨过,因为有时作业太多,我讨厌做作业。

语文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说的话是中文,中文来源于语文的生字,我们的名字也是由语文的生字得来的,所以,我与语文的缘分是紧密相关的。 语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语文利于我们交际,学好语文有利于我们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在社会上更加有利于我们为人处世,提高我们的素质与文化,提高道德水平。

从我们”哇哇“落地到现在,我们与语文之间的缘分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用的是中文,说的是中文,语文和我们是不可分离的。我喜欢语文,它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教会了我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在社会上立足,我对它的特殊情感无人理解。我喜欢语文,从小学到初中语文一直都是我所喜欢的科目,所以我与语文的缘分是不可分解的。

语文是我的朋友,有这个朋友我这生无悔,我将会与它相处到永远。 记叙文(包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存在问题:

只是简单的叙事,没有具体的过程。叙事没有中心,故事不完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交代清楚故事的要素。有的同学在一篇文章中写了好几件事,但每件事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文章自然无法充实起来。

这种情况在我们同学中最为典型。希望大家多阅读,多积累,才能使自己的材料不断丰富起来。

满分作文赏析:

相伴语文

当我们流连于名山大川,动容自豪时;当我们交游于名人贤士,谈笑风生时;当我们苦读于夜深人静时,语文从我们的身边轻轻走过,如烟如雾。

上小学时,父母就开始念叨:“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大概是我最早的对于书本的记忆吧。之后我又认识了白雪公主,灰姑娘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都是我童年是最深的记忆。因为有美丽的童话相伴,我孩提时代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美丽。

长大一点后,就开始接触唐诗宋词常听老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诗时我学着体会到了诗的意境,体会到作者的心境。

进入中学后,读的诗词与文学名著更多了,我也会神往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境界。读《水浒》,我看到了农民的力量;读《西游记》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看到了保尔柯察金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 读语文,让我看到了许多许多,比如说,孔乙己悲惨的命运;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与百草堂…….读语文,还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中可以领略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解读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的道理,一本好书,可以陶冶认得性情,提高人的品味,触动人的灵魂,涤荡你的心灵。

“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伴语文,我的人生将绽放热情的花朵,绚丽缤纷;相伴语文,我的人生将舞动迷人的裙裳,魅力四射,相伴语文,我的人生将奏出高山流水,激情飞扬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既然在这一刻走上了跑道,那一刻,就冲向了终点。

校运会在不经意间离我们越来越近,接着便总想起自己报的800米,心里就紧张起来。我借着中午的空闲时间和同学练起长跑,意料之中的慢使我的心中的压力更多了。很快,800米跑就开始了,我做完准备运动之后,站在了起跑线上。我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正在迅速加快,可是又感觉很轻松愉快。必须专

【篇二:中考作文复习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

一:切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题目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的。如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 读 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三 、针对学生的习作,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四、结合例文分析、掌握“提升要诀”。

考题回放(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600字左右。

满分作文:感悟感恩

不知不觉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已跨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线,逐渐融于我们的生活。面对着这些因新奇而充满诱惑力的节日,我惟独钟爱感恩节。它不如情人节浪漫,也不似圣诞节热情,却以一种平和的温暖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要失去那颗感恩的心。的确,感恩需要提醒,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因为生活中的感恩似乎已在慢慢趋于隐匿,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无止的抱怨。

过上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我们却抱怨它不够富裕;拥有了关爱我们的亲人,我们却抱怨他们太过唠叨;交到了真心以待的朋友,我们却抱怨他们还不够体贴??我们似乎忘却了,忘却了曾经贫穷时,能过上平淡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们会感恩;忘却了曾经失意时,能有人鼓励,哪怕只有一句,我们也会感恩;忘却了曾经无助,能有人关心,哪怕只有一点,我们同样也会感恩??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忘却了感恩,无暇去感恩,于是日子便一下子浮躁起来,变得喧嚣不安。我们需要提醒,感恩需要提醒。

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许生活真的有很多不如意之处,但换个角度去审视它,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它,我们会发现心情明朗了许多。

提醒感恩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重拾感恩。感恩于生命,感谢它给了我们体验生活的入场券;感恩于爱,感谢它给了我们感受温暖的热源;感恩于机遇,感谢它给了我们升华自我的阶梯;感恩于苦难,感谢它给了我们继续拼搏的筹码??

常言道:感恩图报。提醒感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让我们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回报我们感恩的对象。对生命最好的回报莫过于珍惜,对爱的回报莫过于传递,对机遇的回报莫过于把握,对苦难的回报莫过于升华??

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那不是一味地肯定或依赖于外界的给予,而忽视了自身努力的价值,磨灭了继续进取的斗志。毕竟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进取才是生活的法则。感恩可以是一种慰藉,却不可以成为一种麻醉。

感恩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掉浮躁的尘埃与腐朽的气息,让一切在尘埃落定的平静之中孕育更加精彩的新生。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提醒感恩,在每一个感恩节,也在每一天。

满分解秘: 文章行文大胆,收放自如,笔法娴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大气文章。

满分点:“感悟感恩”,一个语意明确、简洁扣题的作文题目。文章开头由独爱感恩节引

出“要提醒感恩”的话题,结尾强调要“提醒感恩”时,仍不忘提及感恩节。可谓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结构紧凑。这是文章的一大优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为什么要提醒感恩”,“提醒感恩的原则是什么”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等全新的观点,显示了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与一定的思考深度。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有人说岁月宛如一首歌,有人说生活宛如一首歌,有人说亲情宛如一首歌,有人说快乐宛如一首歌,还有人说苦难宛如一首歌??.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宛如一首歌”为题目,写作。

二:中心

教学目的1. 了解中考作文在“中心”方面的具体要求。

2. 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中心”失分的原因。

4. 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训练了中考作文的第一个专题——切题。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在切题方面的得分要诀“审准题目,切合题意”及具体的方法。但大家在写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头很冗长,拟题未扣话题,还有的同学结尾未扣话题点题,这些方面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克服,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今天我们进行第二个专题训练——中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把“立意明确,中心突出”作为其重要的评判标准,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二、引导学生掌握得分点的方法和技巧。

1.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二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如果材料与文章的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三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

2.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我们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立意就自然高人一等了。 【枣核、背影、散步】

3.平中见奇出新意。常见的方法有:⑴“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⑵“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⑶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

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4.三思而行求深透。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在表面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在引导中要举学生熟悉的文章来分析,文章略。)

三、小组学习,结合病例文和自己作文实际分析在“中心”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病例文略,教师重点选取本班学生的病例文来分析其失误的原因)。

1、由于不用心审题,或对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把握不准,致使少数文章脱离标靶,不着边际,或虽不完全脱题,但只与话题打了个“擦边球”,过于平淡。

2、因为不会炼“旨”,导致有些文章中心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不集中;后者笔墨不集中,行文过散;或思路不明晰,内容前后不衔接不紧密。

3、符合题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点睛之笔,使立意缺少应有的高度。

4.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适合的观点。或看法偏激,或情绪偏激,体现在作文中,便是观点错误或态度消极或思想悲观。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了这些问题,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

三、结合例文,分析“中心”“提升要诀”。

1、学生自学“提升要诀”。

秘诀一:抓住“正确”不放。考场立意,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

秘诀二:纵向深入开掘。学会纵向思考,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更渗透。

秘诀三:融旨于物托志。适用于散文、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来显示深远的寓意。

2、小组学习,分析优秀作文的秘诀。(一类文略)

考题回放 以“掌声又想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不限;⑵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⑷不少于600字;⑸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掌声又响起来

我脸红,我羞愧,我将头低了下去。虽然耳边正响着“赞许”我的掌声,。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那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

一星期前,省里要举行化学竞赛,我的成绩还算好,于是抱着一拼的心态报了名。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之

后,我参加了初赛的考试,题目并不算难,我做起来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兴奋地等着成绩的公布,等着自豪地走上讲台去拿获奖证书。果然不出我所料,几天后,我得到了“内部消息”——我考了第一名,天啊!怎一个“乐”字了得!

我得回家请功,让爸妈好好奖励他们的宝贝女儿。可是,当我正准备推门而入的一刹那,我立刻呆住了——“唉,老师,我家丫头这回竞赛多亏您帮忙啊,成绩下来,第一名,真不错,这次得好好感谢您啊??”这分明是爸爸的声音。难道??我的成绩??,我不愿往下想。可是他们怎么可以瞒着我哦这样做呢?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虚荣,我情愿不拥有。

我讨厌他们的虚伪,我下决心要努力,要让他们看到,下一轮的复赛,没有他们的帮忙,我一样可以考得很好。

在这样坚定的信念下,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一样可以打败对手,取得预期的成功。这段时间里,我宁愿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宁愿放弃满心喜欢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宁愿为那本限量出版的资料顶着烈日跑遍大街小巷??

我又一次坐在考场上,更加充满信心地应战,最终取得了国家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我又一次站在讲台上,捧着鲜红的获奖证书,昂着头,自豪地接受那又一次响起的掌声。

3.引导学生 分析满分秘诀。

满分点:主题鲜明、深刻,小作者紧扣题意,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加以发觉,视角很独特。另外,本文的构思布局也很别致。小作者运用类似舞台说明的形式,通过两个时间段,将前后两次竞赛的叙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四、指导学生写作

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

请以“---------健康”或“健康的----------”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五.学生互改。

六.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七.教师或学生总结。这次作文训练,我们掌握了作文中心得分的要诀:立意明确,中心突出。关键要做到:1.明确依体凸中心;2.化大为小炼主旨;3.平中见奇出新意;4.三思而行求深透。还要做到:抓住“正确”不放;纵向深入开掘;融旨于物托志。只有将理论用于自己的实际写作中,才能写出更新更美的作文。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三—内容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让“内容充实”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4.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

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 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

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经过“切题”和“中心”两个专题的训练,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从“中心”的训练来看,同学们的立意正确、新颖,但从总体来看,大话连篇,内容空洞,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内容”。内容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前面我们已训练了两项,今天就训练“内容”的第三项——内容。

二.引导学生明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内容”的具体要求。

新课标为中学生设定的总体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体明确”即是对作文的具体要求。在阶段性目标也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

富多彩。”这些要求体现在中考中就是作文评分标准,此项得分点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仅以安徽为例:内容30分,表达25分。这说明“内容”极其重要,我们决不可忽视。

中考作文的评分,对“内容”大体可分为五等:内容充实、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无内容。实际上我们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处于“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这三个等级。这是我们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希望大家一定要闯过这一关。

三、学生将自己收集起来的内容不充实的习作,对照“失分会诊”,分析造成内容空洞的原因。(这一点学生比较清楚,教师只做一下点拨就行了。)

不同的文体,其内容的失分形式不同,这里这种分析两种文体。

记叙文(包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只是简单的叙事,没有具体的过程。叙事没有中心,故事不完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交代清楚故事的要素。有的同学在一篇文章中写了好几件事,但每件事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文章自然无法充实起来。

议论文(包括议论性的散文):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具体的典型势力和精确的理论依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记忆的材料太少,肚子里没“货”,只好空谈了。这种情况在我们同学中最为典型。希望大家多阅读,多积

【篇三:201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全套】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第1、2课时 字音 第3、4课时 汉字

第5、6课时 词语(成语)及运用 第7、8课时 标点符号 第9、10课时 修辞

第11、12课时 病句(文)的修改 第13、14课时 缩句、扩句、仿句 第15、16课时 名句的识记

第17、18课时 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第19课时中外名著 第20课时 口语交际

第21课时 获取信息与时事 第22课时 图文转换

第23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第二部分 现代文

第24、25课时 记叙文阅读 第26、27课时 说明文阅读 第28、29课时 议论文阅读

第30、31课时 散文阅读 第32、33课时 小说阅读 第34、35课时 现代诗歌阅读 第三部分 文言文

第36、37课时 文言实词 第38、39课时 文言虚词 第40、41课时 文言句式 第42、43课时 文言翻译 第44、45课时 课内阅读 第46、47课时 课外阅读 第48课时诗词赏析 第四部分 写作篇

第49、50课时 中考作文概述

第51、52课时 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第53、54课时 材料作文 第55、56课时 话题作文 第57、58课时 选题作文

第59、60课时 中考高分作文要旨

综合(模拟)练习

第一、二课时 语音

一、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考点分析

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备考指南

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

声母21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韵母21个:(单韵母7个) a o e i u ? er (复韵母6个) ai ei ao ou ie ?e

(鼻韵母8个) an en in ?n ang eng ing 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

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 把u写成w,如乌(w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上两点省略,如雨(yu);? 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 能省略,如女(n?)、吕(l?)。

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

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

4、 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 误读的原因主要有: ①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②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 ③形近字的误读。

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二、中考典例

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4、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b)

5、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1)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嗟__ jiy__

6、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a.浅尝辄止 谪守巴陵 b.不辍劳作 缀满繁星c.瞠目结舌 堂而皇之 d.杞人忧天 挤眉弄眼

四、模拟练习:(参见《中考》第2-3页)

第三、四课时 汉字

一、考点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

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二、备考指南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

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 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 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

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

5.不随意简化(二)笔画和笔顺

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

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少等;先里头,后旁包,如断、画、函等。

学习掌握汉字笔画和笔顺规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查检字典、词典,指导书写,还能使写出的字体工整美观,提高书写速度。(三)形声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