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来源:华佗小知识
历史

论历史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益阳市桃江玉潭实验学校 刘兴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初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主动适合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作为一名初中的历史教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素质,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要求。经过反思,我认为历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与情感素质。

第一,知识素质是组织教学的基础。一位优秀的教师需要在所专任的学科有高深的素养,例如美术教师得画得一手好的丹青,音乐教师得有一副悦耳的金嗓,数学教师得有缜密细致的逻辑,而一位优秀的历史老师得有渊博的知识,上天文下地理,三姑六婆三教九流,可谓知晓庞杂。既要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站在时代前沿,掌握时代脉搏,又要有自然科学理论方面有所涉猎,加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课更富有时代气息,才能更好的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才能胸有成竹的解决当代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

第二,能力素质是完成教学的关键。一位教学能力臻至化境的教师的课堂从来不会是枯燥的,一位老师的教学能力也直接决定了学习新知识的效果(课后巩固与教学能力关系不大)。因为他或她会像庖丁解牛一样,在课堂里各种授课方法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

历史

极性。再例如,讲一讲历史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睡觉,一方面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另一方面我认为也有老师授课不够精彩的原因。课堂是学习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或许有老师会质疑,课堂精彩了,知识巩固了吗?不要忘了,我们还有课外,还有习题,还有考试,这些都可以用来巩固知识。至于上新课是学习新知识,把学习新知识的历史课堂弄得死气沉沉,学生一个个趴在桌上打哈欠,是不足取的。

第三,情感素质是价值观的导向。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无论他学习能力的高低,无论他学习成绩的好坏,最起码的是要学会做人。聪明绝顶而思想极端化的学生远比能力平庸而价值观健康的学生危险。这就是杨康与郭靖的区别。所谓学会做人,就是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呢?又如何使学生不至于三观尽毁呢?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相当关键了。当然,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三观仅仅凭着历史老师是做不到的,但历史跟政治一样,因为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为有着大量的情感输出,所以在树立学生健康的三观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教师是一个需要激情的职业,作为历史教师更需要充满激情,三尺讲台,要融入历史教师自己正确的情感。历史教师的情感道德表现在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以及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感上。例如讲述中国古代史,就应该让学生拥有这么一种观念:中国古代史

历史

是一部骄傲史,我为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讲述中国近代史,就应该让学生有这么一种观念: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我看到了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我看到了华夏儿女的上下求索……所以,我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外来敌人,拒绝被侵略的历史重演;我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成为民族复兴的栋梁。

总之,我认为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应是集知识、能力、情感于一身的人。知识方面做到博览群书,储备着大量的人文社会知识,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新鲜的时事政治要闻。能力方面做到课堂活跃授课灵活,学生喜欢听学生乐意听。情感方面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在课内课外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正确的三观。最后,我认为具备这些素质是成为一位高质量的历史老师的核心三要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