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河渠廊道绿化现状

河南省河渠廊道绿化现状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30卷第3期 20l0年9月 河 南 林业科 技 Vo1.3()NO.2 Sep.2010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河南省河渠廊道绿化现状 李 英。,江泽 ,平凡 ,郭倍倍 (1.新乡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I}’j 453003;2.?.nI 省林业技术推广站,郑州450008; 3.河 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郑州450044) 摘要:阐述了目前河渠廊道研究及河南省河渠廊道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河南河渠廊道绿化提出 了建议 关键词:廊道;河渠廊道;现状 中图分类号:¥73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630(2010)01—0059 1 I玉I内外河渠廊道研究概况 1.1廊道与河渠廊道基本概念 网络的构建,终将改变景观生态破碎的现状,形成 宏伟壮观的大地景观生态系统。 在景观生态学中,廊道是指主要由植被、水体 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的,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 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洪水 等生态服务功能,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带状或线 状景观要素 后来,绿色通道 、遗产廊道 等概 念的出现,丰富了廊道的内涵。 生态廊道,是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带状区域,该 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水和矿质养分的径流 起着调节作用,可抵御洪水,减少淤积和土壤肥力 损失,并能促进廊道内动植物沿廊道迁徙,生态廊 道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态恢复、应用生态 学及生物保护领域之中 它和“绿色廊道”表示 的是同一个概念,美国保护管理协会从生物保护的 角度出发,将生态廊道定义为“供野生动物使用的 狭带状植被,通常能促进两地间生物因素的运动”。 河渠廊道的研究源于人们对于“河流近自然的 治理”观念,这种观念在于进行河道治理时要维护 或创造河流的生态多样性 与国外“自然型河道” 不同的是,我国学者提出要减轻人为活动对河流的 影响,维持河流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水利工 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和恢复河流生物多样性,构建健 康的“生态河流”系统 。最近,一些学者开始将 河流作为“生态廊道”进行研究,Bennet认为:岸 边带生态系统具有廊道功能 ;朱宝光等学者通过 对三江平原浓江河湿地生态廊道周边春季鸟类多 样性进行调查,发现生态廊道的面积对于保护廊道 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姜明等以三江平原浓江河 湿地生态廊道为例研究了湿地生态廊道设计的理 论、模式,并做了实践性检验 j。 1.2河渠廊道的生态修复 国外最早的河渠廊道生态修复起源于对河流 河渠廊道是生态廊道的一个部分,是指对河 流、水渠进行合理带状或线状绿化,将湖泊、森林 等不同的斑块连接起来,达到生物迁徙所需植物、 水体要求.符合景观生态标准,具备廊道生态服务 功能的生态廊道。河渠廊道绿化建设是河南林业生 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防护体系的 骨架和动脉,是农田防护林体系的骨架和组成部 分,是联系“两区”、“两点”的重要生态通道 与“绿色通道”中的河渠绿化相比,生态廊道的概 念更科学、更合理、更适合于时代的需要,更符合 使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理,以期兼顾到人类与自然环 境两方面利益 ,其后,开始了河渠廊道生态系统 修复的系统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态廊道能够 控制水体污染物质的进出,为水生生物提供一个良 好的生息场所,能够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 。 。。我 国河渠廊道生态系统建立意识较早,早在隋朝时期 就在大运河两岸大堤上种植柳树,既稳固了河堤, 又美化了景观。近代,我国掀起了河渠廊道生态修 复的研究热潮。在护坡中,一般是采用活体植物的 根、茎或植株作为支撑材料,达到固土护堤的作用。 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它克服了“绿色通道” 景观效果差、生态功能残缺不全的缺点。河渠廊道 收稿日期:21}09…05 18 研究认为,树木的根系作用可影响到岩土层:。 。;植 被覆盖率越高,其护坡作用越好,如芦苇覆盖率达 60 河 南 林业科技 第3O卷 30%以上,能经受小雨冲刷;当芦苇覆盖率达80 ̄,4 以上,可承受暴雨的冲刷 。孙东亚等研究认为, 我国现阶段河渠廊道修复中的首要任务是遏制生 态系统退化的水污染 、 1.3河渠廊道的生态评价 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监测河渠的生态指标, 进而对该河渠生态廊道进行一定的评价,不仅可以 揭示河渠廊道的现状,还能对以后河渠廊道的治理 km,其中新绿化里程1.87万km,完善提高里程2 万km,更新造林1.3万km。 《规划》中要求的各类型、各级别河渠廊道建设 标准:黄河、淮河干流为一级河渠廊道,要求两侧 各栽植100 m宽以上树木;四大水系一级支流、干 渠为二级河渠廊道,要求两侧各栽植l0行以上树 木;二级支流、支渠为三级河渠廊道,要求两侧各 栽植5行以上树木;三级支流为四级河渠廊道,要 与管理养护提供信息,起指导作用。美国、澳大利 求两侧各栽植3行以上树木;斗渠为五级河渠廊道, 亚、瑞典等形成了快速生物监测、溪流状况指数、 河岸带与河道环境评估等方法,对河流、溪流的健 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和实践i j。国内一些学者相继 对黄河、珠江、河溪、城市河流进行了生态评价, 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高阳 在京郊河溪生态评价中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缓冲 带植被宽度的评价指标权重值为0.3156,占生态特 征值的64.3%.由此可见,缓冲带植被宽度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指标 ’。 1.4河渠廊道的绿化模式 河渠廊道的绿化模式主要考虑的是植物的配 置方式。植物配置恰当,则能增强生态功能和景观 效果,起到安全保障作用;反之,则破坏景观.制 造事故。我国目前对“绿色通道”绿化模式的研究 较多,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态廊道 绿化的生态功能研究。二是生态廊道绿化中主绿化 带的经济功能被作为植物种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是注重科学、依靠科技。多数学者都提出了“因 地制宜、因路(河)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 宜花草则花草,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绿化原则。 然而,对河渠廊道的绿化模式研究较少,仅有少数 学者作过相关报道。如赵全儒在生态治理河道中提 到柳树、水杨等植物的配合栽植 ”,山东黄河堤防 绿化中进行了防浪林、堤防林的植物配置 。但这 些有限的,简单的植物配合栽植很难起到有效的生 态屏障作用。 2河 省河渠廊道绿化现状. 问题 2.1河渠廊道绿化现状及建设标准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统计,河南全省 河渠类廊道为6.3万km,其中黄河、淮河干流l 419 km,一级支流和干渠8 600 km。除不需要绿化和 不能绿化的区段外,已达标河渠廊道绿化里程为 1.75万km,已绿化但未达标里程为2.03万km, 未绿化里程为1.7万km。《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 划》中规划新绿化、完善提高和更新造林5.17万 要求两侧各栽植1行以上树木。 2.2河渠廊道绿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河渠绿化过去基本由水利部门承担,其绿 化方式也仅仅针对河堤以及河堤两侧的堤坡进行 园林式绿化,因可用绿化的土地面积,其绿化 模式单调、廊道狭窄、树种单一、植物配置简单、 绿化技术落后,导致其生态屏障作用微弱。 2.2.1绿化模式单调 目前我省的河渠廊道绿化形式非常单调.大多 数属于园林型或林业型,而缺乏生态景观型模式、 生态环保型模式、杂木片林型模式、生态保健型模 式等,满足不了人们的丰富需求。随着人们物质和 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绿化的要求也在 不断提高。河渠廊道绿化同样如此,不仅要具有净 化空气、保土护坡、减少噪音等效能,还应实现视 觉上的美化。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绿化水平, 增加绿化的层次。 2.2.2绿化树种单一 多年来,为了早日形成河渠廊道绿化景观效 果,河渠廊道绿化树种绝大多数选用速生树种.特 别是对速生杨的选用,而慢生树种如广玉兰、桂花 等应用较少。速生树种虽然能很快成林,达到绿化 效果,但其衰退也快,不易形成长期美景.缺乏季 节色彩变换,不但不利于生态效能的发挥,还影响 到河渠生态廊道绿化的景观效果。 2.2.3绿化植物配置不当 植物配置不当不但不能起到生态廊道绿化应 有的作用.还会给群众带来不便甚至损失.其景观 功能和生态功能也大打折扣。例如在堤坝外的农地 里林业部门规划栽植了苹果作为廊道树种,发展苹 果园.而堤坝上河道管理部门为了美观,栽植侧柏、 铺地柏作为常绿树,结果苹果树极易感染锈病而死 亡。 2.2.4对绿化效果重视不够 这主要表现在城乡结合部的河渠廊道绿化,如 草本植物的大量使用。草本植物有其前期生长发育 第3期 李福英等:河南省河渠廊道绿化现状 61 快,能够很快发挥绿化功能的优点,但是与木本植 物特别是高大乔木相比较,就存在生态功能弱、养 护费用高、不利于植物演替、易发生退化等缺点。 2.2-5绿化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整体绿化技术还很落后,虽然从 5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平原丘陵地区开展 了全民性的义务植树活动,四旁植树、农田防护林、 退耕还林、近期发展迅速的城市绿化、大型防护林 体系等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在绿化技术上 没有十分明显的突破性进展,在一些生态条件恶劣 的绿化地还没有切实可行的绿化措施,而这些区域 常常又是生态景观破坏最严重,急需进行治理的区 域。由于技术措施落后,施工效果差,维护管理费 用较高,片面追求美化效果,这样建设的河渠廊道, 其生态稳定性极差。 3河渠廊道绿化矗l!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河渠廊道绿 化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总的趋势是要求较高的整 体生态功能,仅仅依靠单个部门的河渠水道治理, 与构建河渠生态廊道网络的需求尚远,实现不了人 们对河渠廊道美丽景观的需要。我省河渠廊道系统 若不加强治理,边坡不稳定的河渠廊道寿命将会缩 短、维护费用将会增加、行洪抗旱能力将会减弱、 危害土地的正常使用。因此,今后有关河渠廊道绿 化的方向,要以林学、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为 理论指导,协调林业、农业、水利等多部门的力量, 以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景观、固坡护坡、降低水土 流失、消除水污染、降低噪音污染为目的,扩大河 渠廊道的建设范围,加宽河渠廊道的建设幅度,建 立起合适的河渠廊道绿色防护体系模式,以此建设 优美、自然、和谐的河渠廊道系统网络,使河渠廊 道真正起到联系森林、湖泊、水库、大海、湿地等 生态斑块的作用。 参考文献: … 驾亨.静缆生态学lM1.北囊:科: : 板让。2f)03. 万丽楚淮河 甄绿色通遵绿化遗撑矮式 防护林科 技 2005,67(t;):l” j ㈤吴其付.虢搏走廊 遗 廓遘构毪 。贵州民族研究, 2f }7《 {): { 5:{, {i{0 imt,咏{)K, ljf’li 1=;_}f, ( sit}Ⅵ! C Bioh' ( al (・ljiri{Io1.'s:rf哪r1 fll _{) “l fl i Y ;{. f)sti r、n( .j997. 17:677 687 h ngnl矗H!1)G, Kl l . 1‘  ̄ttl( 11 I. ir¨{) m eco](>gical rtelwf)rks and g P“ways[. Lands(:;: ̄i)e llt l 7rbail Plarming.2005。 8::{()5—3l . 河南省. 河南省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7. 17}S(:hht ̄ ter l Jebertegurtgt i/Z{j m It ̄.d.IIi'w:thf,.n isbau yt,[} ̄,VltSSt;-(Whl+'urenl-}j.Lattdschafl tmd StadI。j97l。c;(2): 72 ̄8;;, 繁哲仁.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的发展沿革与趋势fI1.水利 lj水电技术, f)4。赫(1):39 41, 1BPi'l[tf {i A F.tlabiI; ̄i“ ̄rridors 1d lhe COi"ISf ̄I'Vati(m ofsmall ltlg,I:lfnials If1 a l ̄agn el1“、(1 fo z s{ ,HViF(inn1 Ill i.TI 1.+audscap ̄-Ecol 1 990.2(2)191—199 f10l朱室毙.兰江乎耀滚江河湿地生态廊道 硬周边春季鸟 类多样性研究 1,湿地科学。20Il().7∽):l91-196 l¨憎;明,瀑地生态廊道没计 鑫勺理论、横式及实践【l1,滋地 J1科学,2009。彳(2):99 l{) }12]Mii }1 W j ‘i  ̄gical Engi priirg{M{.New Y1)rJ(: Io}m Will《 ,&SOILS l,j d 1989. 【13]I’absl W Na{_l|l翟P IliaC'SSt f w;1 s rt J+tlti jl S{d ̄wei l ll1g lil Iir und Art:nitt 。j 9S9。37:9S-t 989 }14iSyv 【’S(:ll N.En ‘ t ofa cold’ 【:l 】ttat bljn ZOIIf、O[t miJ1lifHitlZl tlg dit' ̄:se polhttion )[I1 agri(:ulture{ 『ii W ¨Sci Technoi.2002(一暂 :69 76 "5{V(}Img Kyle A l}Iin( i So,){i G t | 1al Sta,I:I1s ot’r{ ̄si(tent COl:k'4ial CHI{l{}roal lrnl l and their habiIat tweltly five y(、a} s a1.ter rip;.ktTi3.yt h)ggingi 11 NAlI1 }’.J FisherM ;峭t i999(19}:}}l{jⅢ91 1 }16{港掰林。王丽,囊彬 沧边坡的生态恢复 生态学祭 志.2005. f2):217 22.1. 【17J潘纪荣。马申炎,孙金森,慈溪市生态河道建设初探 , 浙缸水利科技。2006(4):5 58. 【181 ̄;j,东亚赵进壤 燕哲仁 流域尺度的河流生态修复 水利水电技术,2¨《)5。 (5):l1i I4 l 19i: ̄l凌4 j『4:圜铃河溪健康评价方法详述 I1水土保持通 报.2009. 29(3): ; 44. f201赵彦体。杨志蜷,娥长青.黄河健痰评价与修复鏊本框 架【.j 1.水上保持孥搬,.2{】{ .19《5):131 134. f2l 林术爱.,李『fi『 .杨fff}海.珠江流域河流继康i平价指标 涔系初探f.}}.人哭珠江 2006(4):12: 【221赵彦传。杨志峰.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韧探 . 水利,学避鼹.200.5。t6(;;): 355、 I231赛辩:{河溪近瞧然洽瑾评价指标体系探列以及应用i|f{、 水土镊挎研究 20il7. ( ):41)…41. 4 高 毽于河道温地缓冲带复食指标的京都河溪生 态评价体系i l,龟态学报,2llf)8,2S(1f】):51∞sHit1. 1掮l赵金鞯; 城镇河道 态治理镁式研究 安徽农业科 学. ∞ ,37(20 :9558 9560. 17“j钟兰接.di东黄河堤防绿化与防护综述I.11【jl东林业辩 镀,2()07(:{):94 (;. (9’1 , 编辑:t 戈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