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

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

来源:华佗小知识
南通大学学报窑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1期

双月刊圆园20年1月出版

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渊1.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袁浙江杭州310018曰2.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袁千叶2618545冤

张丙宣1袁2袁任哲2

摘要院在发展动力来源和乡村内生能力强弱的框架中袁探索乡村兴衰的发生机制和高质量乡村振兴

的实现路径遥研究发现袁创新驱动发展袁做对激励袁改革要素市场袁建立包容性制度袁增强内生能力袁有效地推动了乡村由衰而兴曰继续运用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方式汲取乡村资源袁造成要素边际生产率的递减和乡村内生能力的弱化袁加速了乡村衰退遥为此袁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秉持创新驱动尧质量优先的原则袁推进多领域协同改革袁构建包容性制度袁增强乡村内生能力袁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遥

关键词院高质量发展曰乡村振兴曰创新驱动曰内生发展中图分类号院F323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员远苑猿原圆猿缘怨渊圆园20冤园1原园0原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袁也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遥这就意味着乡村振兴应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袁从要素驱动的外生发展转向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遥然而袁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袁不少地方依然热衷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大项目尧大园区建设袁从乡村汲取财富遥这些现象表明袁不少地方的乡村振兴依然处于要素驱动的外生发展阶段袁尚未转变到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阶段遥那么袁乡村兴衰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是什么钥

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思路遥一是行政化遥这种观点认为袁乡村振兴的主体是袁乡村振兴是通过科学规划尧工程技术[1]6尧制度供给尧要素投入[2]以及运动式治理[3]等方式袁加快实现

收稿日期院2019-08-21

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遥二是乡村建设和自治遥这种观点认为袁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农村遥梁漱溟主张开设乡学村学袁自下而上推动乡村建设实验[4]177曰费孝通主张发展乡土工业[5]172曰徐勇主全村民自治制度[6]3尧调整县乡村治理结构[7]遥三是市场化遥这种观点认为袁市场机制是乡村振兴的革[9]1尧农村的边缘[10]70以及资本推动乡村的开发[11]袁是振兴乡村的有效手段遥

应该指出袁既有研究基本认同在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中不能缺位袁乡村的内生能力应该提升袁这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遥乡村不是静态的袁而是处于动态的兴衰演化过程之中袁这是思考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遥乡村振兴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遥乡村振兴是个长期的系关键袁因为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8]5尧市场化改

作者简介院张丙宣渊1981-冤袁男袁安徽太和人袁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袁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袁政治学

博士曰任哲渊1978-冤袁男袁吉林舒兰人袁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管理学博士遥

基金项目院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野社会韧性的合作生产与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冶渊2019C25024冤曰浙江省哲学社会

科学规划委托重点课题野嘉善县域发展示范点实践研究冶渊17NDWT06ZD冤

张丙宣袁任哲统性工程袁其关键是通过创新驱动袁推动外生发展转向内生发展袁实现乡村发展野不单纯追求高速增长袁而是追求更高效率尧有效供给尧中高端结构尧绿色可持续以及和谐发展冶等目标[12]遥当然袁这一转变并不会自动发生袁而是受到发展动力来源和乡村内生能力强弱的遥为此袁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袁结合近年来各地的创新实践袁在发展动力来源和乡村内生能力强弱的框架中袁探索乡村兴衰的发生机制和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遥

一、创新驱动与内生能力:一个分析框架要素驱动的外生发展和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袁是乡村发展的两种重要模式遥外生发展强调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袁内生发展则更加侧重于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遥这两种发展模式由多种力量共同塑造袁其中袁和乡村是最重要的两种力量遥高质量乡村振兴需要凝聚与乡村的合力遥

在发展中国家袁是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遥激励机制和制度设计是驱动发展的常用工具遥但是袁不同的激励和制度往往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袁即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遥长期以来袁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要素驱动尧投资驱动袁强调扩大生产规模袁而非主要依赖技术创新遥然而袁要素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遥新时代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迫切需要从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遥高质量乡村振兴只有依赖创新驱动袁建立有利于技术引进尧消化尧吸收和改进的激励机制袁推动经济社会制度的适应性变革[13]41袁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遥

内生能力是乡村持续发展的源泉遥内生能力指乡村及其经营主体不依靠渊尤其是的项目或财政补助冤袁而从市场中获取平均收益的能力遥内生能力不足似乎是工业时代以来乡村遇到的普遍问题遥在全球层面袁从早期工业化到经济现代化袁再到后工业化袁乡村衰退似乎是普遍的现象遥那么袁乡村衰退是如何发生的钥内生能力的弱化是乡村衰退的根源袁这突出表现为乡村产业和人口的外流带来的乡村空心化遥这就意味着袁不是所有乡村都能振兴袁能够振兴的乡村在区位尧资源禀赋尧人力资本尧内生能力和包容性制度等方面有独特优势袁且得到创造性组合[14]遥90

驱动力创新要素强玉域内生能力弱芋郁图1

乡村发展的类型

根据发展动力的来源和乡村内生能力的强弱1玉冤袁袁本即文创将新乡村驱动和内发展划生分能为力四种理想类型渊见图素冤驱袁动和内可视为生高发质展量能发力展的弱的乡村强的模式或发渊繁展类荣模型的式郁乡村渊类冤袁可曰型

要视

为传统乡村发展模式袁即处于衰退中的乡村曰处于繁荣与衰退之间的乡村袁即要素驱动和内生能力

强的乡村渊类型域冤曰创新驱动与内生能力弱的乡村渊类型芋冤遥

当然袁这种划分是静态的袁实际上袁乡村始终处于动态演化的过程中遥发展力量来源和内生能力强弱的变化袁推动乡村发展模式的持续演化遥乡村的演化沿着两条路径进行院一种是趋于类型玉袁即域趋尧于芋尧高郁质向量玉发的演化展袁也就是从轨迹曰郁另向一种域尧是郁趋袁以于类及从IV袁即型

从玉尧趋域于尧芋衰向退郁的的演化乡村袁遥也结就是从合近年I向来我II尧国III各地袁以及乡村振兴的鲜活素材袁本文运用这个框架分析乡村兴衰的发生机制袁在此基础上袁探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遥

二、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为实现乡村从要素驱动的外生发展向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转变袁各地通过创新乡村内生发展模式袁做对激励袁克服阻碍发展的机制障碍袁增强乡村社会的内生能力袁实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遥

(一)创新驱动乡村内生发展的模式

乡村振兴要坚持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袁通过创新治理理念尧组织尧技术与制度袁驱动乡村玉内的生发发展展袁其遥发创展有新驱三动种的表内现生方发式展是遥

趋向于类型首先袁是推动多村合作袁抱团发展遥长期以来袁乡村资源的分散性和流通不畅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障碍袁为克服这一障碍袁浙江省嘉善县统筹3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袁以股份合作形式开展跨区域抱团发展袁突破镇域尧村域和要素流通障碍袁健全野统一规划尧统一审批尧统一建设冶的机制袁全域整合资源袁合作开发建设项目袁由镇渊街道冤和开发区运营袁抱团的村集体获得保底分红收益袁实现全域整体受益曰采取跨村合作尧飞地抱团的发展模式袁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从野输血冶向野造血冶的转化渊即实现乡村从类型郁到类型玉的转变冤遥

其次袁是运用市场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遥高质量乡村振兴需要创造性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袁为乡村经济注入新动能遥市场机制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乡村经济遥一是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遥譬如浙江海宁市梁家墩村袁探索建立野村总支全面引导袁公司专业运营袁村民自主经营冶的模式袁并与网易合作建立全国首家乡村旅游体验中心袁走野互联网+乡村旅游冶之路袁逐步形成一整套乡村旅游景区化运营体系袁实现乡村从衰退走向振兴渊即实现从类型郁向类型芋的转变冤遥二是电商兴农袁譬如浙江文成县通过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尧创新服务方式袁电商平台对接线下线上袁村集体负责农产收购尧质量把关袁电商公司负责包装推销袁为农产品打开了销路袁带动偏远农村的集体经济增收渊即实现类型芋到类型玉的转变冤遥

再次袁是众筹共建袁增强乡村内生能力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袁离不开村民的参与遥近年来袁各地不断创新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方式遥其中袁浙江海宁市博儒桥村的众筹模式最为典型遥在众筹模式中袁村庄建设既不依靠袁也不依靠村集体袁而是吸引村民主动参与尧共同谋划村庄发展曰村里不仅通过众筹募集到了村道两侧的苗木袁还让村里的企业家带头出资袁农户无偿让出承包地袁全村建了9个精品园袁众筹解决了野干部干袁群众看冶的通病袁整合了村庄内部资源袁增强了村民与村干部的信任渊即类型玉冤遥

(二)做对激励

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袁离不开激励机制遥采取晋升的锦标赛模式[15]20我国经济持续增袁野长的把关键的遥激与励野搞对冶[16]14袁曾经是做

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对的激励冶不同袁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还要野把市场主体的激励搞对冶袁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袁把市场主体导向创新和提高质量上来遥在激励机制上袁把激励对象扩大到市场主体袁通过改变补贴方式袁引导市场主体推动乡村振兴遥

做对激励袁改变补贴方式袁变分散补贴为集中补贴袁提高补贴的利用效率遥在嘉善的飞地抱团创新中袁改变过去直接将补助资金分散投放到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做法袁以项目为牵引袁实现尧资金尧服务野三集聚冶遥对野飞地抱团冶发展项目袁县安排三年总量200亩土地指标倾斜支持袁采取土地出让净收益全额返还等1规费减免措施遥对薄弱村参与野飞地抱团冶发展的首个项目袁县财政补助100万元尧镇渊街道冤配套补助60万元袁并给予三年200万元贷款全额贴息遥

做对激励袁把激励对象从尧村干部扩大到市场主体遥譬如袁为支持野农村淘宝冶野村邮乐购冶等专业电商平台的发展袁杭州市余杭区不仅对新增的村级站点渊加盟店冤给予一次性补助袁还对农产品电商平台尧网店等经营主体予以补助遥譬如对第三方农产品电商平台袁按其建设开发及运营维护等投入资金的30%给予补助袁每年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曰对开设网店销售本地初级农产品渊含竹制品冤的企业和个人袁按交易快递单3元/笔或平台流量等扣点费用的30%给予补助袁最高不超过20010万万元元曰对年线上销售余杭品牌农副产品达10万元尧20尧500万元万尧元30尧1000万元一万次元性的补企助业[17]袁遥

分别给予

(三)推动市场化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指出袁包容性制度创造了包容的社会和市场袁促进了国家的持久繁荣[18]75遥包容性制度通过知识的外溢与互补袁产生和扩展创新袁推动要素边际收益递增[19]148遥各地探索和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袁优化行政审批制度袁减少制度交易成本遥

一是推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遥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是野三农冶领域的工作重点遥浙江省海宁市探索全域土地流转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袁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袁鼓励集中流转袁引导委托流转袁支持全域流转袁推动土地向村

91

张丙宣袁任哲集体集中曰鼓励村集体和农户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造田造地等项目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交易袁所得收益归村集体曰对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符合规划和建设要求的建设用地袁给予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袁允许依法改造地上建筑物尧构筑物袁也可以通过入股尧联营等方式开发经营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节余指标交易袁实施低效用地腾退袁为农村产业转型腾出了空间遥

二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袁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遥为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薄增收袁针对各村办理审批手续尧申报项目袁我国多地要求发改尧财政尧国土尧环保尧工商等职能部门简化审批程序尧减免相关费用袁推动项目及时落地曰对创办企业尧招商引资的村庄袁税务尧财政等职能部门将县级税收留成部分全额返还遥还有地方规定袁如果缺乏经营管理尧技术信息的经验袁地方组织部门会组织相关专家入村指导遥

(四)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内生发展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源泉遥内生能力是动态变化的袁构建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包容性制度袁能够持续培育和生成内生能力遥激励机制和包容性制度的构建袁离不开尧市场与乡村社会的良性合作遥

一是因势利导袁提升乡村内生发展动能遥在创新发展中袁地方并不缺位袁充分发挥牵引作用袁引导村集体将资金尧土地等集体资产整合起来袁通过产业规划袁联合发展规模型尧集聚型尧生态型建设项目袁将乡村要素资源转化为经济产出袁为乡村发展注入经济动能遥同时袁推动跨村合作尧跨域合作袁扩展村庄的行动范围袁增强村庄的区域行动能力遥

二是修复乡村社会机制袁增强社会韧性遥在与市场之外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机制的支撑遥在创新发展的实践中袁各地积极修复乡村社会机制袁比如博儒桥村通过众筹建设乡村袁使村民从乡村振兴的观望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袁让村民回归村庄公共性的生产和再生产遥在参与过程中袁良性的社会机制被构建袁乡村社会的韧性不断增强袁乡村社会的共同体也得到有效维护和巩固遥

简言之袁为促进高质量乡村振兴袁各地积极探92

索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袁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和包容性制度袁不断提高乡村的内生动力遥然而袁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袁依然有不少地方延续要素驱动的外生发展模式袁给乡村振兴蒙上阴影遥

三、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与内生能力弱化: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尽管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创新驱动袁然而袁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依然普遍存在要素驱动尧地方冲动性追求GDP尧滥用制度汲取乡村财富尧内生能力弱化等问题遥这些问题给高质量乡村振兴带来严峻的挑战遥

(一)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虽然从高投入低产出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已成为普遍共识袁然而袁在乡村振兴中袁一些地方依然热衷于大项目大园区建设袁投资扩张的冲动依然普遍存在袁这些做法与高质量乡村振兴的要求背道而驰遥

首先袁地方热衷于大项目大园区建设遥调研发现袁不少地方动辄建设规模上千亩的农业产业园尧田园综合体或者农业旅游景区袁投资上千万甚至上亿遥比如东部某镇在9个精品村创建中袁县镇两级相继投入2.25亿元袁平均每个村为2500万袁而该镇的地方财政收入仅为0.9亿元遥为推动乡村旅游袁县级要求乡镇为所有村社建公厕袁每个公厕的建设一次性投入20万要30万元袁处于景区核心地带的公厕甚至装上了空调袁公厕成为乡村最奢侈的公共设施遥集体经济薄弱村一年的收入甚至造不起一个公厕遥这类做法只会加速乡村的衰退渊属于类型郁冤遥

其次袁样板村的打造使村庄陷入债务危机遥不少地方依然通过行政命令下达指标任务袁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尧示范带尧样板村遥调查发现袁在投入上5000袁样投入资金万板元村袁袁主高于精品村袁投入规模在3000万要样要板由村县镇建设两的级确负能责够袁虽然从根村本庄不上改需善要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袁然而袁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袁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成后袁后续维护及其成本如何解决钥如果让村庄自我消化袁维护费每年按301%万要的比50万例元测袁算如果袁每个没样有板可村持每续年的的强维有护力成的本在集体

收入支持袁那么袁乡村将无力维护这些设施曰如果不得不维护袁那么村庄将背负沉重集体债务[3]遥从长期看袁样板村的打造将乡村从类型域推到类型郁遥

再次袁产业清退给乡村经济蒙上阴影遥曾经推动乡村经济起飞的乡村工业袁不仅不被城市接纳袁在乡村也难以存活遥不少地方以清理低散乱的名义袁将能耗高尧税收贡献率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彻底清退遥有些地方规定厂房不能用于经营低散乱的产业袁辅房不能出租给打工者遥这种做法虽然将乡村打造得更美观尧更漂亮了袁但是乡村的活力和创造力却消失了渊即乡村从类玉转向类型郁冤遥

(二)追求GDP的冲动和“不出事”的激励机制地方热衷于大项目高投入的建设袁与激GDP励机冲制动密依不然可很分强遥烈在袁乡村同时振袁在社会兴中袁领地方域普遍奉的

行野不出事逻辑冶[20]袁两种激励的组合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袁即要素投入边界效率递减袁以及社会问题被掩盖起来袁问题只有闹大了袁才被迫不计成本地解决遥

在这种激励机制下袁地方不是把发展的质量置于首位袁而是急功近利袁投机取巧袁用短平快项目来应对上级的要求袁实际工作中采取官僚主义尧形式主义遥譬如袁不少地方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尧推动乡村振兴作为野一号工程冶袁层层施压袁层层签订责任状袁下派机关干部驻村帮扶谋划乡村振兴遥有些地方甚至规定袁完不成任务袁村干部就要辞职遥然而袁现实却是上级积极主动谋划袁下级被动传达袁村里根本动不起来遥因为村干部疲于填表格尧整材料尧迎接检查袁无暇认真思考乡村该如何振兴遥

需要指出的是袁对个别地方而言袁巨额的投入仅仅是为了完成某些考核指标尧完成上级布置的行政任务袁而不是着眼于乡村发展的质量遥这必将造成资金边际效率递减与资源错配袁造成巨大的浪费遥

(三)滥用制度,

阻碍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度驱动袁需要建立包容性制度袁并让制度真正运行起来遥近年来我国不断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袁旨在解决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等机制问题袁激活乡村沉睡的资源遥然而袁在执行中袁不少

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地方有选择地执行[21]袁旨在增加地方财力袁推动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袁而不是用于乡村振兴遥

一是资本圈地遥不可否认袁土地指标增减平衡和跨地区交易袁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激活乡村闲置的碎片化土地资源遥然而袁现实中资本下乡进入农业综合体尧大园区建设袁其主要目的是圈地遥比1.2如东部某地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总体规划面积指标万就亩能袁投收资回全50部亿投元资袁仅仅遥实际上靠农袁田这类垦造行新为本增耕质地上是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袁转化为建设用地指标袁转手卖给经济发达地区袁这比房地产的收益来得快袁风险也不高遥本质上袁资本在农村的圈地是重新汲取和分配乡村集体财富的过程[22]袁而不是推动乡村的振兴遥

二是农村集体资产被少数人操控遥不少地方长期存在着少数人操纵集体资产的租赁尧工程项目的发包等现象袁导致村级集体资产被无偿使用尧流失袁农村公共工程频频出现野豆腐渣冶工程遥近年来袁各地不断探索土地整治袁尤其是通过全域土地整治袁腾出宅基地和新增土地指标袁然而袁这个过程往往被少数人操纵袁造成集体资产流失袁尤其是资源型村庄更容易陷入野资源诅咒冶[23]340遥

三是权力对权利的傲慢遥在乡村振兴中袁大多数的地方主动担当袁积极作为袁然而袁也有一些地方不切实际袁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遥譬如袁不少地方打着整治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旗号袁将看起来不美观却合法的房屋统统拆掉袁这种权力对权利的傲慢袁不是解决矛盾袁而是制造矛盾遥

(四)弱化乡村的内生能力

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应该建立在创新驱动激活乡村内生能力的基础上遥然而袁不少地方仍然延续要素驱动的发展战略遥以GDP为导向的发展袁将财富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袁削弱了乡村社会的内生能力袁加速了乡村的边缘化和依附性遥

一是农村农民边缘化遥不容否认袁近年来各级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袁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遥然而袁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尧以GDP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以及制度的滥用袁确实让一部分有可能振兴的乡村加速边缘化遥资本下乡投入的田园综合体尧农业园区袁基本上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袁既无法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袁也

93

张丙宣袁任哲无法改善当地人力资本结构遥在短期内袁农民农业农村确实得到了收益袁但是这种收益的本质是地租袁并不是农民劳动创造的[24]遥而且袁收益并不均衡袁部分农民农村的收益以其他地区农村的衰退为代价[25]遥而且袁这种资本密集性农业的内部化程度更高袁对乡村创新几乎没有辐射遥对乡村而言袁它是外生性的袁无法阻止乡村人口尧产业的持续外流遥

二是空间重构削弱了农村的社会韧性遥要素驱动尧工程技术导向的乡村振兴袁的确改变了破旧的农村面貌袁也斩断了乡村地域系统中复杂的经济社会纽带遥资本和权力主导的乡村空间重构过程袁压缩了乡村社会生活的空间[26]袁市场机制逐步取代尧破坏乡村的社会韧性袁使乡村社会机制的应有功能被弱化袁这增加了乡村社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袁也加剧了农民农村对的依赖遥

四、创新驱动内生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袁其关键是从要素驱动的外生发展转向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遥为此袁应该秉持创新驱动尧质量优先尧绿色发展尧包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袁推进多领域协同改革袁提升乡村全要素生产率袁构建包容性制度袁推进乡村组织创新袁增强社会韧性与乡村发展的内生能力遥

渊一冤确立乡村振兴的五个基本原则

乡村振兴应该建立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袁它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袁通过创新驱动使乡村发展的效率更高尧经济结构转向中高端尧活力和内生能力更强遥因此袁高质量乡村振兴不仅有助于经济振兴袁而且有助于农业全面升级尧农村全面进步尧农民全面发展[27]19袁实现乡村的全面的高质量发展遥

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袁应该秉持创新驱动尧质量效益优先尧绿色发展尧包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个基本原则遥一是创新驱动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不能走要素驱动尧投资驱动发展的老路袁应该将互联网尧大数据尧人工智能等与乡村深入融合曰通过全面深化机制改革袁着力破解制约乡村发展的关键性深层次问题曰通过技术创新与改革的协同增效[28]袁提升乡村全要素生产率遥二是质量94

效益优先遥这要求弘扬工匠精神袁秉持质量尧效益优先袁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遥三是绿色发展遥这要求践行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冶的理念袁将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发展的刚性约束袁让绿色成为乡村的底色袁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遥四是包容发展遥高质量发展不是以牺牲乡村为代价袁而是让农民农村农业分享发展的成果遥五是可持续发展遥高质量振兴不是掠夺式开发袁而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袁发挥乡村社会自下而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袁提升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29]遥

(二)多轮驱动、多领域协同改革,提高乡村全要素生产率

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从单轮驱动转向多轮协同驱动遥当前袁乡村振兴需要从要素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向野技术+市场+冶的多轮多领域协同驱动转变遥为此袁应该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袁发挥技术的正向反馈机制[30]70乡村袁运用的技创术新的发组合展袁实现和连续乡村集成进化机制[31]115袁促进全要素收益递增曰鼓励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尧共享经济与文创产业等新经济袁激活微观主体的活力袁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32]曰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改革袁打通要素自由流通的机制障碍袁实现人才尧土地尧资本等的双向流通遥

多轮协同驱动打造乡村振兴的平台和载体遥平台与载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袁乡村振兴应该聚焦于重组乡村分散的资源尧平台袁建立跨村的区域性综合平台与载体袁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遥为此袁应该立足乡村袁将区域的土地尧人口尧生态尧环境尧文化等作为一个整体经营和打造遥

(三)构建包容性制度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指出袁包容性制度能够持续创新袁促进国家的持久繁荣[18]77遥制度决定乡村发展的质量袁乡村振兴需要包容性制度建设袁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互动遥在顶层设计上袁要以系统性思维与集成化理念袁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的产业尧人才尧组织尧文化尧生态等领域改革遥在基层探索上袁鼓励和支持基层开展跨村合作袁鼓励基层深入探索美丽生态向美丽资源转化的通道[33]遥通过顶层设计及时回应基层探索袁并将基层探索的有益经验转化为有实效尧管长远的机制遥

构建包容性制度袁需要切实维护农民农村的合法权益遥落实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尧承包权尧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袁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尧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袁探索和创新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方式袁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34]107曰推动富民惠农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袁建立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曰加大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袁防范和杜绝集体资产被少数人操控袁打击和防范村级组织微袁营造良好乡村政治生态遥

(四)推进组织创新,增强发展的内生能力乡村振兴应该是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遥内生能力的增强需要因势利导与乡村内生能力提升的持续互动遥基层党组织是衔接与乡村的关键纽带袁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袁通过组织动员尧下放权力尧实施有效激励

[35]61

将村民组织起来袁开展各种形式的微治理袁引导他们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36]振兴不是袁增不进需共要同政的府情的感和社会韧性[37]遥乡村干预袁而是需要自下而上的视角袁采取更多人本主义的间接介入袁减少居高临下工程技术主义的直接干预遥

增强发展的内生能力袁需要推动乡村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化与升级遥大拆大建并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袁高质量发展需要乡村内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遥为此袁需要将乡村空间从生产空间转向生产生活服务融合空间袁推动农村集体设施功能的转化再利用袁减少大拆大建袁保留乡村的景观风貌曰鼓励居民参与协商袁将农村协商治理机制与协商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袁提高村民的自主治理能力[38]曰提供野订单式冶服务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袁推动农民的高水平就业和创业袁真正实现农民从土地的食利者向新财富的创造者转变遥

简言之袁乡村振兴应该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遥在发展动力来源和乡村内生能力强弱的框架中袁本文探索了乡村兴衰的发生机制和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遥近年来袁各地采取诸如抱团发展尧美丽经济尧众筹等创新驱动的方式袁做对激励袁破除机制障碍袁增强乡村活力和内生能力袁实现了从外生发展向内生发展的转变袁有效推动了乡村由衰而兴曰然而袁仍有一些地方热衷于

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高投入低产出的大项目大园区建设袁滥用制度汲取乡村资源袁造成要素生产率递减和乡村内生能力的弱化袁加速乡村衰退遥为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袁应该秉持创新驱动尧质量优先尧绿色发展尧包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袁推进多领域协同改革袁构建包容性制度袁增强社会韧性和内生能力袁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遥参考文献院

[1]toScottimproveJ.C.theSeeinghumanlikeconditionastate:howhavecertainfailedschemes

[2]Haven:廖与实现彩荣路袁Yale陈径美University[J].球农.乡村林经振Pres济兴管战袁1998.

[M].New理学报略的理袁2017论渊逻辑6冤.

尧科学内涵

[3]Zhou,X.Theroadtocollectivedebtinruralchina:[4]梁sion[J].Modernbureaucracie袁social漱溟.乡村建设Chinainstitution理论袁2012通.江村经济院中国[M].渊农北3民京冤袁.

andpublicgoodsprovi原

[5]费孝的生院商活务[M].印书北馆京袁院2015.

馆袁2001.

商务印书[6]徐联书勇店.中国袁2018.

农村村民自治[M].北京院生活窑读书窑新知三

[7]徐社会科学勇.县政袁尧2002乡派渊尧2村冤.

治院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J].江苏

[8]OitionsJ.ofC.RuralChinatakesoff:institutionalfounda原

[9]liforniainstitutionalNeeV袁PresseconomicOpper袁1999.

reform[M].Berkeley:UniversityofCa-changeS.CapitalisminChinafrom[M].Cambridge:below:marketsHarvardand

[10]University中国之[美]罗纳德Press路[M].窑哈袁徐里2012.尧窑科袁李斯哲袁王民宁袁.译变.革北中国京院中院市信场出版社经济的

袁[11]2013.

焦会科学长权袁袁2016周飞渊舟1冤野..

资本下乡冶与村庄的再造[J].中国社

[12]2018-07-23.

魏杰袁汪浩.高质量发展的六大特质[N].北京日报袁[13]吴版社敬袁琏2005.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院上海远东出

[14]张江社会科学丙宣袁华逸袁2018婕.激渊励5冤结构.

尧内生能力与乡村振兴[J].浙

[15]周上黎海院安格.转致型中的出版社地方袁2017.

院激励与治理[M].2版.

[16]张军袁周黎安.为增长而竞争院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95

张丙宣袁任哲[M].上海院上海人民出版社袁2008.[N].余杭晨报袁2018-04-25.

[28]张丙宣.技术与的协同增效院数字时代改革

的路径[J].杭州党校学报袁2019渊1冤.理研究袁2019渊3冤.

[29]李玉恒袁阎佳玉袁宋传垚.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J].地[30]ArthurW.B.Thenatureoftechnology:whatitisand[31]ArthurW.B.Complexityandtheeconomy[M].Oxfo-[32]白明.从农村野三变冶到城乡野三变冶的推进逻辑[J].贵州

师范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2019渊2冤.逻辑[J].治理研究袁2019渊2冤.

[33]张丙宣袁李程琳袁陈其颖.经营生态院美丽经济发展的[34]HoP.UnmakingChina爷sdevelopment:thefunctionand

niversityPress袁2017.

credibilityofinstitutions[M].Cambridge:CambridgeU原andthetheoryofgroups[M].Cambridge袁Mass.:Har原vardUniversityPress袁1971.rd:OxfordUniversityPress袁2015.

howitevolves[M].NewYork:FreePress袁2009.

[17]钟卓嫣袁沈鹏阳袁钟玉良.余杭出台富村惠农野双十条冶[18]AcemogluD.袁RobinsonJ.A.Whynationsfail:the

CrownBusiness袁2012.

originsofpower袁prosperity袁andpoverty[M].NewYork:adventuresandmisadventuresinthetropics[M].Cam原bridge:TheMITPress袁2001.究袁2010渊6冤.

[19]EasterlyW.Theelusivequestforgrowth:economists爷

[20]贺雪峰袁刘岳.基层治理中的野不出事逻辑冶[J].学术研[21]景跃进.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逻辑转换要要要国家与乡

村社会关系的再思考[J].治理研究袁2018渊1冤.

[22]SargesonS.Violenceasdevelopment:landexpropria原

tionandChina爷surbanization[J].JournalofPeasantStudie袁2013渊6冤.

[23]RossM.L.Thepoliticsoftheresourcecurse:are原

view[M]//LancasterC袁vandeWalleN.Th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18.

HandbookofthePoliticsofDevelopment.NewYork:[24]唐正东.地租的内在矛盾性与青年恩格斯的私有制批

判理论[J].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袁2019渊1冤.

[25]WilsonS袁ZhangX.Villagereconstructioninrural

China:theimportanceofBeingurban[J].TheChinaQuarterly袁2019渊238冤.

[26]张丙宣袁王蓓娴袁华逸婕.适应尧干预与城市空间的生

产[J].吉首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2018渊5冤.论述摘编[M].北京院文献出版社袁2019.

[27]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关于野三农冶工作

[35]OlsonM.Thelogicofcollectiveaction:publicgoods[36]SpeerJ.Participatorygovernancereform:agoodstrate原

gyforincreasinggovernmentresponsivenessandimprov原ingpublicservices?[J].WorldDevelopment袁2012渊12冤.[37][美]W.理查德窑斯科特.制度与组织院思想观念与物质

社袁2010.

[38]张立伟.我国农村社区协商治理的现状尧困境与发展

对策[J].行政论坛袁2019渊3冤.

利益[M].姚伟袁王黎芳袁译.北京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责任编校虞志坚

Innovation-drivenandEndogenousDevelopmentRoadtotheRuralRevitalization(1.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ZhejiangGongsh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

vation-drivenendogenousdevelopment.Intheframeworkofdevelopingpowersourcesandruralendogenouscapacity,thistherevitalizationofavillagecanbeachievedthroughthefollowingpractices:innovation-drivendevelopment,therealiza鄄tionofincents,reformingthemarketofproductionfactors,buildinginclusiveinstitutions,andenhancingendogenousca鄄

Abstract:Thekeytohigh-qualityruralrevitalizationistheshiftfromfactor-drivenexogenousdevelopmenttoinno鄄

2.InstituteofDevelopingEconomies,Chiba2618545,Japan)

ZHANGBing-xuan1,RENZhe2

paperexploresthemechanismofruralriseandfallandthepathofhigh-qualityruralvitalization.Itisconcludedthatpacity.However,avillagecoulddeclinebecauseofhigh-inputandlow-outputdevelopmentmethodstocaptureruralre鄄sources,thedecreaseintotalfactorproductivitygrowthandtheweakeningofruralendogenouscapacity.Inthefuture,itbuildinclusiveinstitutions,andenhanceruralendogenouscapacity.

Keywords:high-qualitydevelopment;ruralrevitalization;innovation-driven;endogenousdevelopment

needstoadheretotheprinciplesofinnovation-driven,quality-priority,andpromotecross-disciplinarycollaborativereform,

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