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沈秋虹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5期
摘 要: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使用性能,所以必须做好检测。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工程中材料检测的作用和施工材料的质量制约因素,探讨了市政工程材料检测要点,并提出了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材料;检测;质量
市政工程中的施工材料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是由无数的材料单元所构成的。所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设计和施工的进行,并且会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结构性。因此,要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应该强化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工程项目质量问题。 一、工程材料检测的作用
材料检测可以优选综合价格低的同类合格原材科,能更好的对各种市政工程原材料及其产品的质量进行科学评定,对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非常有利。通过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试验检测,能在配合比试验检测的基础上使用科学、经济的材料配合比,减少工程造价。
可以将检测所得到的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给设计部门和工艺部门,切实提高施工工艺、设计和成品质量,增加合格品,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按照验收标准使得原材料的质量水平符合相关的使用性能。 二、市政工程施工材料质量制约因素 (一)施工材料供求关系的影响
一些市政工程对于材料的供应没有提前计划好,这就使得准备材料阶段没有头绪。对于材料入场后的放置位置,往往也存在无计划性的问题,就使得材料随意堆放,比较混乱,在使用时也不方便。
(二)材料检验在摆放和时间的影响
材料检验存在检验延后等情况,或者是不合格产品与合格产品摆放时放在了一起,没有分开,这就使得施工时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并且还容易在检验时发生漏掉一部分材料检验的情况,给施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的影响
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没有及时对材料进行检测,或者漏掉了一部分材料的检测,比方说水泥的储存期太久,超过了3个月,就成为了劣质材料,如果再当成合格品用,就势必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四)其他因素
没有充分调查填筑路基的土质材料,导致判断失误,所使用的CBR值不符合规范的要求。
施工材料(例如钢筋等材料)没有按照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进行采购,没有进行科学的焊接(搭接),没有及时的对检测到的焊缝进行有效控制,容易引发质量事故。 三、市政工程材料检测要点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监测的方法因材而异。
第一,检测钢筋原材料应该是从同一厂出来,并具有同样的炉号、规格、交货状态和进场时间,一次验收20t,如果在试验中钢筋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有一项不达标,应取双倍试件(样)进行复检,若再有不合格应予以退回;
第二,水泥分为散装和袋装。袋装水泥应要有同样的厂别、标号、生产时间、进场日期,每批为50t;检测散装水泥应为同一厂别、时期、品种、标号,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每批总量不得超过50t。还应复检水泥的有效期;
第三,检测石油沥青应为同一产地、品种、标号,1验收批为20t,没有20t也要按一验收批来检测;
第四,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保证振捣的密实、无麻面、蜂窝和离析;
第五,强化检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各项性能指标,如高温抗车辙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水稳性、路面耐久性及粗糙度。 四、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一)订货前的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厂家,就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为此,对主要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在订货前,必须要求承包单位申报,经监理工程师论证同意后,方可订货。
对主要材料及建筑配件,应在订货前要求厂家提供样品或看样订货。主要设备订货时,要审核设备清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进货后的控制
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场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怀疑时,应补做检验。
工程中所有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场合格证。钢筋混凝土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验。由于运输、安装等原因出现的构件质量问题,应分析研究,经处理鉴定后方能使用。
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由工程重要程度决定,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障其质量的材料等,均应进行抽检。对于进口的材料设备和重要工程或关键施工部位所有的材料,则应进行全部检验。 (三)现场质量控制
按施工计划结合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特别要防止水泥受潮变质和钢筋锈蚀。 调查土料场蕴藏数量及开采、运输条件,并对工程主要材料(水泥、钢材、沥青、碎石、砂)进行室内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
对路基土首先应进行土场调查、土壤分类、土壤塑性指数和土壤颗料分析,进行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层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试验,并确定各种用土的重型击实际准,做好试验路段,拟定好施工技术控制指标。
对各类砼构造物中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和直径,应坚持做到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其技术标准符合部颁标准,焊条、预埋件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根据市政工程质量监理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准安装,在现场要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发现和提出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涵管、预制梁、盖板等),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采样试验,验证其质量可靠性。
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应设立标示牌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检制\"执行,工作程序必须认真执行IS09000标准,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原。
(四)强化材料检测手段、程序和方法
材料检测是科学的,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这要求检测人员不但要有高超的检测技能,更要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热爱材料管理,热爱本职工作。用于市政工程实体的原材料,采购方要选择T艺稳定、质量可靠、经济耐用、环保的优质产品,完全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施单位要建立材料使用的自检体系,全面满足检测要求;监理要按照监理规范,建立的平行检测制度,对原材料进行把关;建设方也需要随时进行原材料的抽检。 (五)材料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材料在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标准,并且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些规范也在逐渐完善,材料人员应熟练地掌握,能做到灵活的运用。对于材料的质量性能,一定要注意做好早期的存储和检验,还应该根据施工方法按计划分期分批安排材料入场,科学统筹各个工序和环节,按照时间按、品种和规格进行分类堆放,并要有保存措施,避免材料在入场后发生质变和使用功能的改变,尤其要避免水泥受潮变质,并且防止钢筋发生锈蚀,注意材料的保管期限,做好跟踪管理,建立完备的材料信息档案系统,协助有效的管理材料。
总之,市政工程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条件,必须加以重视。在具体的质量检测过程中应采取检验和抽检相结合,检测和目测相结合,检验严格遵循国家试验标准和规程,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天云.工程材料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J].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2]胡刚.建筑基础腐蚀性试验与评价研究[J].吉林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