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龟虽寿》全诗赏析

《龟虽寿》全诗赏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赏析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宏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假设狂。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为什么理论家的目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一样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

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

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 同矣!〞“腾蛇〞和龙一样可以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概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慨浮生假设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大方高歌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

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慨,继发壮怀剧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犯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假设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安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顿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发奋,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提醒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安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拓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开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泼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大方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大方,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大方,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荣耀。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我们知道,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开展史上,是有卓越奉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创始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