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广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功效 A.泻下攻积 B.清热泻火 C.凉血解毒 D.逐瘀通经 E.利尿通淋 答案:E

答案分析:A、B、C、D均为大黄的功效。大黄临床上虽可用治湿热淋证,但主要是取其泻下通便导湿热积滞外出,而本身无利尿通淋作用。故答案应选择E。

2.大黄用以攻下通便,应选用 A.生大黄后下 B.生大黄先煎 C.熟大黄 D.酒炙大黄 E.大黄炭 答案:A

答案分析:大黄生用泻下力强,故应生用,且入汤剂后下,或开水泡服。而生大黄久煎或熟用,泻下力均减弱;酒炙大黄作用偏上,且活血力强;大黄炭偏于止血,故答案应选择A。

3.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的药物是 A.大黄 B.芦荟 C.芒硝 D.番泻叶 E.郁李仁 答案:C

答案分析:本题中的五味药物虽然均有泻下作用,但其中只有芒硝味咸可软坚,故答案应选C。

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主治病证 A.积滞便秘 B.湿热痢疾 C.热毒疮疡 D.痰饮喘咳 E.血热吐衄

答案:D

答案分析:大黄具有泻下攻积之力,用于积滞便秘症,并可祛除肠胃湿热积滞而治泻痢后重。同时,大黄还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临床上用治热毒疮疡和血热吐衄等症。大黄无入肺治痰饮喘咳之功,故答案选为D。

5.大黄临床上常用治湿热泻痢,是取其何功 A.泻下通便

1

B.清热泻火 C.凉血止血 D.清热解毒 E.逐瘀通经 答案:A

答案分析:大黄通过泻下通便之功,导湿热积滞外出,故可用治多种湿热蕴结之证,如湿热泻痢、湿热黄疸等,故答案选A。

6.大黄用治湿热黄疸,常与下列何药配伍 A.生地黄 B.牛蒡子 C.连翘 D.桂枝 E.栀子 答案:E

答案分析:本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栀子入肝胆,善于清利肝胆湿热,临床上常与大黄、茵陈蒿配伍,用治湿热黄疸,故答案选E。

7.既可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决明子 B.生地黄 C.火麻仁 D.郁李仁 E.松子仁 答案:D

答案分析:本题中的五个备选药物中,虽然均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但只有郁李仁尚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故答案选D。

8.松子仁除润肠通便之功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A.利水消肿 B.生津止渴 C.润肺止咳 D.养血安神 E.益气健脾 答案:C

答案分析:松子仁质润气香,甘润入肠、入肺,既润肠通便,又润肺止咳,故答案选C。

9.甘遂内服时,宜 A.入汤剂 B.入丸散 C.先煎 D.后下 E.另煎 答案:B

答案分析:由于甘遂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故不宜入煎剂,多入丸散为宜,故答案

2

选B。

10.甘遂内服时用量宜 A.0.01g~0.5g B.0.5~1g C.0.5~3g D.1~3g E.3~10g 答案:B

答案分析:由于甘遂有毒,内服时用量不宜过大,但也不可太少,适宜0.5~1g,答案选B。

11.甘遂、京大戟、芫花均有毒,内服时宜 A.久煎 B.醋制 C.酒制 D.后下 E.姜汁制 答案:B

答案分析:三药虽有毒,但醋制后其毒性均可降低,故内服时宜醋制。答案选B。

12.甘遂、京大戟、芫花配伍应用时,不宜与下列何药配伍 A.干姜 B.海藻 C.人参 D.甘草 E.藜芦 答案:D

答案分析: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中明确指出三药不宜与甘草配伍,故答案选D。

13.除泻水逐饮外,又具祛痰止咳作用的药物是 A.甘遂 B.京大戟 C.芫花 D.商陆 E.巴豆 答案:C

答案分析:本题中的五个备选答案,虽均有泻水逐饮之功,但其中只有芫花兼有祛痰止咳之功,故答案选C。

1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巴豆的功效 A.峻下冷积 B.逐水退肿 C.祛痰利咽 D.破血消癥 E.外用蚀疮

3

答案:D

答案分析:巴豆辛热善除冷积,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并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外用有蚀腐肉,疗疮毒的作用,故答案选D。

15.具有逐水消肿,破血消癥功效的药物是 A.商陆 B.牵牛子 C.千金子 D.芫花 E.巴豆 答案:C

答案分析:本题中的五个备选药物虽均具有逐水退肿的作用,但其中只有千金子具有破瘀血、消癥癖、通经脉的作用,故答案选C。

16.牵牛子不宜与何药配伍 A.芒硝 B.五灵脂 C.硫黄 D.巴豆 E.郁金 答案:D

答案分析:牵牛子配巴豆属于中药配伍禁忌“十九畏”范畴,故答案选为D。

17.巴豆内服多入丸散,用量宜 A.0.1~0.3g B.0.3~0.9g C.1~3g D.3~10g E.10~15g 答案:A

答案分析:巴豆有大毒,且药性峻猛,故临床内服入丸散,用量不宜过大,以0.1~0.3g为宜。故答案选A。

18.下列药物哪味药属于泻下药 A.青葙子 B.牵牛子 C.白芥子 D.苍耳子 E.栀子 答案:B

答案分析:上述备选答案中的五味药物,虽入药部位均为植物的种子或果实,但只有牵牛子具有泻下逐水之功,属于泻下药中的峻下逐水药,故答案选B。

二、配伍题 A.热结便秘 B.阳虚便秘

4

C.大便燥结 D.血虚便秘 E.津亏便秘

1.大黄尤善治: 2.芒硝尤善治:

答案:1、A 2、C

答案分析:大黄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热结便秘尤为适宜,因此答案应选A;芒硝味咸润燥软坚,适宜大便燥结者,故答案选C。

A.泻下力强 B.泻下力缓 C.偏于活血 D.清上焦火热 E.善止血 3.生大黄: 4.大黄炭:

答案:3 、A 4、E

答案分析:生大黄泻下力强,故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善清上焦火热,且活血力强;大黄炭则善止血,即有“血遇黑则止”之意。故第3题选A,第4题选E。

A.大黄 B.火麻仁 C.京大戟 D.巴豆 E.芫花

5.治疗热结便秘,宜用: 6.治疗寒积便秘,宜用:

答案:5、A 6、D

答案分析:本题备选答案中的药物虽然均属泻下药,但只有大黄、火麻仁、巴豆三药可治便秘。大黄苦寒攻下力强,善治热结便秘;火麻仁质润,多治肠燥便秘,巴豆辛热,能峻下冷积,治寒积便秘。故第5题选A,第6题选D。

A.泻火逐饮,祛痰止咳 B.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C.泻下能便,清肝杀虫 D.逐水消肿,破血消癥 E.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7.芦荟的功效是: 8.芫花的功效是:

答案:7、C 8、A

答案分析:泻下药中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杀虫;千金子逐水消肿,破血消癥;郁李仁润肠能便,利水消肿。故第7题选C,第8题选A。

A.润肠通便 B.利水消肿

5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9.郁李仁具有的功效是: 10.决明子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9、C 10、A

答案分析:郁李仁的功效是润肠通便,利水消肿,故答案选C;决明子的功效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故答案选A。

A.泻下通便 B.清肝杀虫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1.番泻叶的功效是: 12.芦荟的功效是:

答案:11、A 12、C

答案分析:番泻叶的功效是泻下通便,故答案选A;芦荟的功效是泻下通便,清肝杀虫,故答案选C。

A.泻下逐水 B.去积杀虫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3.商陆的功效是: 14.牵牛子的功效是:

答案:13、A 14、C

答案分析:商陆的功效是泻下逐水,消肿散结,故答案选A;牵牛子的功效是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故答案选C。

A.水肿臌胀 B.咳嗽痰喘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5.甘遂可用治: 16.芫花可用治:

答案:15、A 16、C

答案分析:甘遂、芫花均具有泻水逐饮之功,临床上均可用治水肿臌胀,而芫花尚可祛痰止咳,用治咳嗽痰喘,故第7题选A,第8题选C。

三、多选题

1.泻下药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 A.攻下药 B.利湿药 C.泻火药 D.润下药 E.峻下逐水药

答案:ADE

答案分析: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作用。根据

6

泻下药的作用强弱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故答案应选择ADE。

2.大黄的功效是: A.泻下攻积 B.清热泻火 C.凉血解毒 D.行气破滞 E.逐瘀通经

答案:ABCE

答案分析:大黄的功效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故答案应选择ABCE。

3.大黄可用治: A.积滞便秘 B.血热吐衄 C.热毒疮疡 D.瘀血证 E.湿热痢疾

答案:ABCDE 答案分析:大黄泻下攻积,既可荡涤肠胃,又可导湿热外出,用治便秘或湿热痢疾;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治血热吐衄;另外,尚有清热解毒,逐瘀通经之力,用治热毒疮疡和瘀血证。故答案应选择ABCDE。

4.芒硝的功效是: A.泻下攻积 B.泻下逐水 C.润燥软坚 D.润肺止咳 E.清热消肿

答案:ACE

答案分析:芒硝味咸软坚,苦寒泻下,清热,功效具有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之力。故答案应选择ACE。

5.芦荟的主治病证是: A.热结便秘 B.水肿臌胀 C.烦躁惊痫 D.小儿疳积 E.疮痈肿毒

答案:ACD

答案分析:芦荟苦寒降泄,具有泻下通便,清肝,杀虫之力,临床上多用治热结便秘,肝经火盛的烦躁惊痫及小儿疳积等。故答案应选择ACD。

6.属于峻下逐水药的药物是: A.牵牛子 B.巴豆 C.甘遂

7

D.京大戟 E.芫花

答案:ABCDE

答案分析:上述备选药物均具有泻下逐水之力,按其功能分类均属峻下逐水药。故答案选择ABCDE。

7.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 A.栀子 B.决明子 C.火麻仁 D.郁李仁 E.松子仁

答案:BCDE 答案分析:上述备选药物的用药部位均为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仁),含有一定油脂。但其中只有栀子无润肠通便之力,而其它四味药均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故答案应选择BCDE。

8.巴豆的功效是: A.峻下攻积 B.逐水退肿 C.清热解毒 D.祛痰利咽 E.外用蚀疮

答案:ABDE 答案分析:巴豆辛热,能峻下冷积,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且可祛痰利咽。另外,本品外用有蚀腐肉、疗疮毒的作用。故答案应选择ABDE。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