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患沟通的现状分析

医患沟通的现状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医患沟通的现状分析

作者:陈 铭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3期

摘要:近十年来,医患纠纷呈现上升的趋势,影响着各级医院管理层的绩效,与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相抗争,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深受其害。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仅限于医疗卫生部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波及到其他部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患者角度来看,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受到自我知识水平和素质等因素影响使得不相信医生的诊疗技术;从医生角度来看,医生被打的新闻层出不穷所以他们不愿竭尽全力实施医疗行为,从而使得医患纠纷的解决更加复杂困难。而医患关系紧张发生的症结在于沟通不善,就使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界定了医患沟通的概念,价值,分析了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为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医患沟通;影响因素;现状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9-0038-02

一、绪论

医患沟通是医方与患者间由于发生医疗行为而对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一切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下医患沟通的严峻形势一方面给很多的医疗工作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使得医生不愿全身心的投入到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水平停滞不前;另一方面,由于医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或者存在着不良的医风医德等问题,患者对于医生也持不信任态度,从而使医患关系陷入了恶性循环,无法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同时,阻碍了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医患矛盾在日益加剧的今天,医患沟通不仅是医生的需要也是患者的需要。本文从阐述医患沟通的概念出发,分析医患沟通的价值和模式,为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最后分析医患关系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为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医患沟通的概述

( 一) 医患沟通的定义

医患沟通是指各类医务工作者、卫生管理人员及医疗卫生机构、医学教育工作者,主要围绕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的法律法规、制度、道德与规范、医疗技术与服务标准、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各种方式与社会各界交流[1]。

( 二) 医患沟通的价值

1. 达到诊疗活动的最佳状态

只有医患双方在和谐沟通基础上,医生才能设身处地的站在病人的角度来认识和了解病情,以此来确定每个病人最适宜的治疗方案[2]。病人作为一名自由人,拥有思维和情感的相对自由,而医疗活动的开展为了取得相应的效果必须要有病人一致的配合。如果病人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则产生的消极后果无法预计。

2. 对基本的尊重

医学是生命科学,病人是服务的对象。健康是人们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1991 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中国报告》中把生存权定为首要,健康权是生存权之一,健康权又包含着医疗权[3]。百姓的这些基本权利在我国是不可小觑的。通过新医改等举措,可以使医疗保障体系尽可能的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从而为维护公民医疗权打下坚定的基石。

3. 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因为医患关系关系着人的基本权利,所以对全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医患沟通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一旦医患沟通出现障碍或者形势紧迫,双方矛盾激化,必然会降低社会的稳定性因而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蓝图[4]。

三、讨论

( 一) 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于目前医患沟通的重视程度欠缺。然而事实表明,医患沟通在当前严峻的医患关系形势面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谐的医患沟通不仅仅能让患者享受最适合自己的医疗服务,还能帮助医生做出确切的疾病诊断和选择对症的治疗方案,增添患者治疗的准确性与顺

从性,使患者享受更称心的服务,维持患者的健康资本存量,实现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愿望[5]。

( 二) 医患沟通目前分析的问题

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医患沟通的效果仍然不满足于社会,从医患两方面进行分析。

1. 医方原因

(1) 医生对医患沟通重要性了解不足

和谐的医患沟通不仅仅能让患者享受最适合自己的医疗服务,还能帮助医生做出确切的疾病诊断和选择对症的治疗方案[6]。然而,当下医生没有意识到医患沟通会影响患者的心理,进而影响病情的恢复,最终影响医患关系。

(2) 医生人文素养淡薄,缺乏沟通技能

我们知道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医学自身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医学与人文熔于一炉,能更好地为人类谋福祉。因为少许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淡薄,人文常识枯窘,对患者没有同情心,对病人缺乏关注、爱护,在与患者的交流中不能准确观察和探测病人的心理感受,不会按照患方的语态、神情、心理反应,运用不同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法使病人获得精神上的宽慰,从而降低了医患沟通的效果[7]。

(3) 医学专业知识欠缺,临床水平低

由于医务人员的学艺不精或者知识储备不完全等现象的存在,很难全方位考虑病情的诊断和提出对症之策,面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疑问也不能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往往由于业务水平的低下造成误诊的事件屡见不鲜,患者的不满意程度加深,极易造成医疗纠纷。

2. 患方原因

(1) 患者的知识水平

由于患者的年龄差距较大,受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对于医生所传递的同一个医学知识理解程度不一,对医患沟通产生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的21 世纪,患方难以确切无误接受和会意医方发出的信号,不易进行医患互动,降低了医患沟通成效。

(2) 患者的社会因素

我们可以总结出医患沟通的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有:社会地位、人格、收入等。当前,对卫生领域资金投放严重不足,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医疗卫生资金储备池,在市场中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医院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会引发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即由于少数医务人员法律保护意识不强,或工作责任感淡薄,难免存在一些小缺陷,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经济利益诱惑医务人员,把“救死扶伤”的宗旨置若罔闻,无法达到医学常规的期望[8]。

( 三) 对医患沟通的建议与措施

1. 增加投入,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对医院的补偿不足,导致医院的正常盈利依旧无法填补财政缺口。医院为了谋求自身利益,防止人才流失,同时能够有足够的资金采购设备、仪器等基础设施,必须从医疗服务的收入入手,以保证有足够的经费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而这部分收入无疑将取自患者。因此,需要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使得其就业环境更佳,同时进一步帮助医生、医院得到患者及其亲属的理解,改善医患关系。

2. 完善现行医疗法制法规

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法律法规应该细化、规范化、具针对性,特别是在医疗质量、医疗保障、医疗机构等方面加强立法。同时针对医疗事故赔付的法律法规要进行进一步修订,使其更加完善。

3. 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化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程度还相对偏低,覆盖面还较为狭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广覆盖的全民医疗卫生保障[9]。否则,便无法根治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进而影响医患关系得到有效改善。

4. 正确引导社会媒体

新闻媒体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积极引领医患沟通向正能量方向发展,用长远目光去引领群众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利用多方的宣传途径使公众充分了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各种诊疗的局限、危险性,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给医患双方营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5. 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提高医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

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在行医过程中十分重要,而正确三观的树立又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三观最终使医学生养成崇高的思想品德,拥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发散性思维、全方位知识视角。我们需要加强医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医生的诊疗过程中,能积极与患者沟通,并能正确引导患者与医生沟通。

6. 医患沟通内容制度化

要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医生在日常服务中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特别是关于医学信息沟通,医院或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系统,认知患者知情选择权,对于医生必须告知患者的信息用具体的、系统的途径来传达,避免信息沟通障碍情形的发生。

7. 加强沟通培训课程的设置,提高医生沟通技巧

(1) 要善于倾听。让患者在对话过程中感受到尊重,从而得到如实的关键性信息。

(2) 要运用得体的称呼语,缩小与病人之间的距离。

(3) 谈话时要传达清楚,通俗易懂,让患者能理解和接受(4) 适当地给予患者反应,鞭策和促进医患沟通。

(5) 自如应用非语言交流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