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阅读:景物阅读-2

四年级阅读:景物阅读-2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六次阅读 写景阅读

怎样阅读写景的文章

首先要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一类是自然景象,比如风雨雷电;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一类是游记,描写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了解不同的写景文章的类别后,阅读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其次要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一般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固定的,作者常常采取以下的几种顺序:有按观察先后顺序,有按时间顺序,有按空间顺序,也有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再其次要理解写景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结构一般也有两种:一种总分总结构,可以理解先总写后分写,也有的是先分写后总写的;一种移步换景结构,观察点移动了,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改变,文章里一般都有提示语。

最后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阅读写景的文章,应该知道作者借助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的,或者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是对生活的热爱,或者是对祖国山川的赞叹,作者的感情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阅读写景文章应该把握的重点。

(一)自然景象

海(20分)

朋友,你看见过汹涌澎湃的大海吗?听见过那千军万马般雄壮的声音吗?

早晨,海面很平静,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把整个大海照得红彤彤的。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动,海鸥贴近海面快乐地飞舞,真是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勤劳的渔民驾驶着渔轮 早早地来到这里打鱼、捞海带 ,阳光给他们披上了金色的盛装。海水哗哗地冲上海滩 ,飞溅起洁白闪光的浪花……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

可是,当傍晚涨潮的时候,大海却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它变得像一个无边的战场,海风吹着尖利的号角,海浪似乎是千百乘铁骑,向海岸猛烈地攻击着,发出隆隆的怒吼声。岸上千斤重的大石,给它轻轻一拂,就淹没到海里去了。这时,银盘似的月亮刚刚露出笑脸,看到这种情景,也害怕地颤动了一下,躲进了云层。所有的星星,也都无奈地闭上了眼睛.这些,都被不知疲倦的大海看见了,于是,它便慢慢地停止了奔腾冲击.

夜,慢慢地静了下来了。银色的月亮又从云朵中露出笑脸,把大海照得像一条迂回的明似玻璃的带子.星星听不见那可怕的声音了,也把眼睛睁开,调皮地眨着。满天的繁星和那海岸上的盏盏明灯互映在水中,显得那么耀眼,那么令人心旷神怡!

啊,大海,我爱你!我愿变成一只海鸥,在你的上空自由地飞翔,在你的抚育下茁壮成长!

1、在下列词语中带点的正确读音上画“√\"。(5分) 澎湃(pēng péng) 涨潮(zhǎng zhàng) 迂回(yū yú) ... 轻轻一拂(fuó fú) 银盘似的月亮(sì shì) ..

2、读拼音,写词语。(6分)

shèng zhuāng bēn téng rǎn rǎn shēng qǐ ( ) ( ) ( ) pí juàn fǔ yù xīn kuàng shén yí ( ) ( ) ( ) 3、按要求抄写句子.(3分)

比喻句: 拟人句: 对偶句: 4、根据短文第②③④自然段的内容写出这三个自然段的小标题。(3分)

第②自然段: 第③自然段: 第④自然段:

6。1

5、分别写出大海在下列时间段里的特点。(3分)

(1)早晨: (2)涨潮时: (3)夜色中:

我爱校园的秋色(20分)

秋天的景色在一年四季中最迷人,我特爱校园的秋色.

秋天,教学楼下一排桂花全开了。你瞧,这金桂,金灿灿的小花朵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恰似金色的云朵降临人间,走近一些,那香喷喷、甜丝丝的花香顿时(侵入 沁入)你的心脾.

桂花树下,那一盆盆菊花(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形态各异。有黄嫩嫩的,雪白白的,墨绿绿的……它们的花瓣有的像中间凹下,两边翘起的小勺子;有的像一支支金色的小号角;还有的花瓣呈月牙状,仿佛像一个个银白色的小月亮。

秋风中,校园里桂花和菊花的芳香真让人陶醉.

操场上左边是高大的皂荚树,那一片片枯叶在秋风中飘落下来,就好像 。树上挂着一个个肥皂果,在风中(悄悄 轻轻)摇晃,就像 。操场的右边是一排红枫,那树叶红艳艳的,远看就像天边

.操场正面围墙边是一排高大的水杉。在秋日金色的阳光下,水杉郁郁葱葱,就像一个个生气勃勃为学校 ,显得(特别 非常 格外)有精神。 啊!秋天校园的花是香的,树是美丽而有生机的.

我爱校园春天的妩媚,但我更爱校园的秋色.因为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它意味着欢乐。我愿这大好秋色永驻校园。

1 、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 ”标出. (2分) 2 、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4分)

3 、将短文中 ABB 式的词语摘录下来并照样子再写五个. (5分)

金灿灿 4 、用“ ”划出短文中带分号的句子,并模仿句型写句子。 (2分)

5、第四自然段分别从 和 这两个方面写出了 。(2分) 6、第五自然段按照 顺序,写出了写出了 。(2分) 7、整篇文章重点抓住 和 这两种景物写出了校园的美丽秋色,表达了作者 。(3分)

(二)处所景物

(20分)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落下,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我最爱的湖是美的…… 1、“湖”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 ,“湖畔\"的意思是 。“凝”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字典里的解释有:(1)凝结;(2)聚集,集中;“凝视\"的意思是 。 (3分)

6.2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 ”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用“ \"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3分)

3、文章的采用的是 结构,用“¶”给文章分段。(2分)

4、作者从 和 两个方面生动具体地描写了雨中的湖。(2分) 5、文中的“礼花\"是指 ,“礼炮”是指 ,“玉花”是指 ,“掌声”是指 。 (4分)

6、根据短文的中心给短文加个题目。(1分)

7、“联欢会\"的地点在 ,参加“联欢会\"的有 .(2分) 8、这篇文章描写了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分)

可爱的家乡(25分)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

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林,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千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赏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砚台、杯盘、桌凳等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的如玉,洁净无瑕彩的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峦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去观赏.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东升,光照洱海,海面上的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我的家乡!

1、“驰”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在字典中,“驰”字有三种解释:A。跑得很快;B.心神向往;C。传播。在驰名中外中应选( )。请用另外两个意思分别组一个词语;( )( )。(3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驰名中外: 赏心悦目: 3、第一自然段中说,大理“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这句话........中带点的词是按照范围 的顺序安排的。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每组词语。(3分) (1)水稻 蝗虫 蛇 青蛙 (2)迎春花 腊梅花 荷花 菊花 4、第二自然段写大理 ,依次写了 、 、 、 四种物产,其中前三种写得 ,后一种写得 .(4分) 5、第三自然段写大理 ,具体内容一是写 ,二是写 。(3分) 6、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把文章分为三段.(5分) 第 自然段为第一段,总的说 作为开头。

第 自然段为第二段,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来说明主题。 第 自然段为第三段,抒发 作为结尾. 7、请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3分) (三)游记

游龙华公园(20分)

星期天,我们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

进了公园,我们先走向“桃园” 。不多会儿,满园桃花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的桃花品种繁多,

6。3

有“樱桃” 、“白桃” 、“垂桃” 、“日月桃”等。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 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送来了缕缕清香。 “你们看,那儿有许多蝴蝶!”一个同学指着前边说.我们朝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些枝头果然有许多蝴蝶在随风摆动。可是走近一看,它们不是蝴蝶而是花.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和蝴蝶完全相同,所以人们称它为“蝴蝶花。\" 饱览了桃花后,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柏耸立,四周铺满嫩草,外面围上一圈整齐的冬青.纪念碑上刻着:“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股鲜艳一股红。”读着碑文,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对带血的屠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 离开了纪念碑,鲜明的路标把我们引向旁边的画廊。画廊里展出了许多烈士的照片,照片下面是烈士的生平简介。这里还陈列着烈士的手稿。这些手稿记载着先烈们的战斗历程。 这时,我不禁低语着:“烈士们,安息吧!我们一定要沿着的路走下去,走到底!”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5分) 血 ( ) 铺 ( ) 载 ( ) 横 ( ) 禁 ( ) ( ) ( ) ( ) ( ) ( ) 2、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5分) (1)盛开_____(①盛大,隆重 ②旺盛 ③深厚 ④姓) (2)饱览_____(①满足了食量 ②饱满 ③充分满足) (3)沿着_____(①顺着 ②依照以往的方法、规矩 ③镶边 ④边儿) (4)龙华千载仰高风_____(①年 ②记载,记录 ③充满) (5)陈列_____(①安放,摆放 ②叙说 ③时间久的,旧的) 3、作者按照 的顺序游玩了龙华公园的 、 、 等地方。(2分) 4、第2自然段中,作者是从 、 、 三个方面去写桃花的。第3自然段中,作者是按照 顺序来写蝴蝶花的。(2分) 5、在文中用“ ”画出既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又起到连接上下文作用的两个句子.(2分) 6、在文中用“ ”画出由实在的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1分) 7、作者是按照 结构来布局文章的.(1分) 8、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2分) 本文记叙了 ,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鄱阳湖(20分)

位于江西省的鄱(pó)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粒最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美丽的鄱阳湖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这里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鄱阳湖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渔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你的物产丰富.

1、“陶\"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字典里的解释有:(1)用粘土烧制的器物;(2)制造陶器;(3)快乐的样子。“陶醉”中的“陶”字的意思应是 。“甲”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文中“披盔戴甲”的意思是 。(3分)

6。4

2、本文是从 和 两个方面来写鄱阳湖的。 (2分) 3、用“ \"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2分)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2分)

6.4

5、本文采用了 、 和 等修辞手法突出表现鄱阳湖的美丽。(3分) 6、从文中找出带有下列意思的成语写下来。 (3分) (1)江河湖海没有风浪。( )

(2)波浪奔腾冲击。形容声势浩大,无可阻挡。( ) (3)形容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

7、造句(2分):无论……都…… 8、本文介绍了 ,赞美了 ,抒发了 。 (3分)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的流派有两种,一:婉约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婉约派四大旗帜有“闺语”李清照;“别恨”晏殊;“情长\"柳永;号“愁宗”李煜。二: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

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早期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注释】⑴疏:指稀疏 ⑵卷帘人:指侍女。 ⑶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一剪梅》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注释】①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此处为床的雅称. ③锦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