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陕ZTY-0019 工 程 名 称 交 底 项 目 钢筋 工 程 部 位 交 底 日 期 基础 20年 10 月 15 日 针对加工及绑扎技术及质量要求。 交 底 提 要 内容: 1、 钢筋加工前先要熟悉图纸,西化配料单做到合理配料减少钢筋 损耗。 2、 钢筋下料时,限位标志要固牢,对下料长度要反复复核确保准确无误,调直切断机要保证钢筋顺直划痕,要了解限位器位置尺寸与实际下料长度的关系确保下料长度精确。 3、 Ⅰ级钢未端应做180度弯钩因弧弯曲内直径不下于2.5倍钢筋直径平直部分不小于3倍钢筋直径,Ⅱ级钢筋弯曲内直径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 4、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误差±2㎜。 5、 基础梁底部钢筋在支座跨中连接,上部钢筋在支座跨中连接,基础梁外挑部分主筋弯折12倍钢筋直径。 6、 框架梁进支座锚固为31倍钢筋直径,当锚固长度平直部分≥0.4laE时弯锚一为15倍钢筋直径,次梁底进支座12倍钢筋直径面筋进支座锚固。 7、 钢筋保护层柱为30㎜、梁25㎜、板15㎜,以上尺寸巨为主筋保护层。 8、 当两次梁相交十,主梁内箍筋在次梁两侧均应加密三组,箍筋直径与主梁相同(当两梁不等高时,高度大者为主梁、当两梁相交呈“T”形时通常的梁为主梁、当两梁高度相等时,两梁箍筋均应加密,两梁相交节点取跨度较小按主梁对待)。另则两梁相交时,主梁纵筋放在次梁纵筋之下。 9、 板筋伸入支座长度应大于1/2支座长度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5d。 10、 扎搭接长度未端距弯处不小于钢筋直径10d,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扎丝扣牢,板墙钢筋全数绑扎,板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朝上,扎丝丝尾与弯钩朝向一致,墙弯钩朝向墙中,丝尾与钢筋朝向一致,梁柱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弯钩重叠合处应沿受力筋错开设置绑扎,箍筋要平直开口,对角错开,规格间距依照图纸,丝尾朝向梁柱心,梁两端箍筋距柱筋外皮50㎜。 11、 绑扎网及骨架允许偏差 网长和宽±10㎜、网眼±20㎜、骨架宽度、高度±5㎜、骨架长度±10㎜、受力钢筋间距±10㎜、排距±5㎜、梁柱保护层±5㎜、墙板±3㎜。 12、 框架柱在基础生根弯折长度不小于12倍钢筋直径基础梁内,框架梁柱接头部位,柱箍不小于3套。 电渣压力焊技术要求:框架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百分率为50%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夹具应有刚度,在最大允许贺在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便利,焊剂管的直径应与所焊钢筋的直径相适应,焊接夹具的上、下夹口应夹紧于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施工时应先进行电弧过程,染手加快上钢筋下送过程,使钢筋端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过程迅速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接头焊毕停歇1分钟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并敲击渣壳四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陕ZTY-0019 工 程 名 称 交 底 项 目 钢筋 工 程 部 位 交 底 日 期 基础 20年10 月15 日 针对加工及绑扎技术及质量要求。 交 底 提 要 内容: 焊色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应大于或等于4㎜。外观检查,首先由焊工对所焊接头进行自检,然后由质检人员进行检查,接头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大于2㎜弯折不得大于4度,焊包必须均匀。不能有气孔下淌现象钢筋不能有烧伤未焊合等缺陷。电渣压力焊没300个头抽一组试件,3个拉伸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并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且呈延性断裂,取样必须随即取样不能模拟取样。 13、 闪光对焊:才用预热闪光焊工艺,即进行连续闪光焊之前对钢筋端头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喊热影响区,预热后接着进行闪光和顶锻。 施工方法:确定所要焊接钢筋接头的部位,对钢筋下料并遵循如下原则:接头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同一构件接头相互错开, 其错开间距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其钢筋接头不超过50%,对焊前应清除端头近1500㎜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饿引起“打火”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弯曲时,应予以调直或切除,在钢筋正式焊接前应进行试焊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筋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夹紧钢筋时应该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外观检查接头处应密闭完好,并有适当均匀的镦粗变形,接头外钢筋表面应无横纹与电极接触处钢筋表面应无明显烧伤。接头处如发生弯折,其角度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如发生偏心,其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机械性能试验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底于该钢筋级别的规定数值,同时应有两个试件断于焊缝外并呈塑性断裂特征,对冷弯试验试件在取规定弯心直径情况下弯曲90°时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不得出现大于0.15㎜的横向裂纹,钢筋的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六个试样,批量的界定按同一规格300个头为一批。 14、 材料堆放,原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区每种规格材料设材料标识牌,标识材料规格、产地、进货日期、吨位、检验状态、使用部位。 15、 劳工力计划:钢筋制作10人、钢筋绑扎25人。 16、 质量控制程序实行“七不准”和“验” “七不准”(1)、钢筋污染未清除不准绑钢筋。 (2)、已浇砼浮浆未清除干净不准绑钢筋。 (3)、控制线未弹好不准绑钢筋。 (4)、钢筋偏位钢筋围检查、检正合格不准绑钢筋。 (5)、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钢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ZTY-0019 工 程 名 称 交 底 项 目 钢筋 工 程 部 位 交 底 日 期 基础 20年 10月15日 针对加工及绑扎技术及质量要求。 交 底 提 要 内容: (6)、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钢筋。 (7)、钢筋加工未经验收不准绑钢筋。 “验”(1)、钢筋围完成不验收。 (2)、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为不验收。 (3)、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不验收。 (4)、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 (5)、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19、质量控制要点 (1)、顶板浇砼专人检查垫块,马登是否完好钢筋弯头是否垂直朝下,随时检查钢筋移位塌落等,并及时组织恢复。 (2)、砼施工时,不得冲击墙柱竖筋造成钢筋弯曲。 (3)、重点控制悬挑构件,施工中严格把关,重点检查面筋是否正确。 (4)、严格控制钢筋锚固,搭接长度绑扎连梁前暗柱立筋经吊线后,与梁主筋点焊,可防止暗柱钢筋移位。 20、 材料节约措施 (1)、根据9米定尺,钢筋下料,严格按下发的钢筋配料,要求施工精心规划、计算,钢筋接头尽量科学。 (2)、盘圆钢筋调直切断机,使一盘原材料头成为一根。 (3)、绑扎丝一盘载4把。 21、 成品保护 (1)、原材料架空排水良好,雨天施工在钢筋上铺麻袋或养护毡防止带泥污染钢筋。 (2)、板筋绑扎完后架跳板,禁止在板筋上踩踏。 (3)、不得在模板上集中堆放大量材料,不得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的模板上焊接钢筋要用养护毯,湿水保护。 22、 安全文明施工 (1) 钢筋机械加工见各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2) 墙柱钢筋绑扎时,应在焊制的马凳上架板,且固定牢固,严禁攀爬在柱子上或马凳上施工。 (3) 不得随意拆除外防护网,如必须拆除时,应在施工完后立即恢复。 (4) 模板上堆放钢筋应分散规整摆放避免乱堆和叠压。 (5) 钢筋起吊应在专人指挥下进行,钢筋工积极配合,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ZTY-0019 工 程 名 称 交 底 项 目 钢筋 工 程 部 位 交 底 日 期 基础 20年 10 月15 日 针对加工及绑扎技术及质量要求。 交 底 提 要 内容: (6)现场钢筋料头每日清理到料头池中且分类放置,钢筋加工工场地为钢筋作业班组清洁区,每天派专人打扫,并存放指定垃圾站。 (7)作业层注意工完场清,绑扎结束后及时将多余钢筋归类整理交到做班组重新加工。 (8)作业严禁抽烟,作业人员严禁打架斗殴,在施工现场严禁大下便。 施工企业 说明: 一式三份,交底人交接人各一 份,存档一分归入技术资料 交底人: 交接人: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编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