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新人教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习作:漫画的启示

1.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

2.能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能写清楚漫画的可笑之处和从中获得的启示。

相关课件。

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

2.能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了解漫画,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两幅漫画,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样的图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图画有什么不同?

预设:(1)线条简单,画面简洁。

(2)一幅图画上有标题;另一幅没有标题,但有文字信息。 (3)每一幅图都表达了一定的含义。

(4)图中反映的是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具有讽刺意味。

2.简单介绍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是表扬某些人或事,给人以启示。(板书课题:漫画的启示)

直接出示两幅漫画,让学生通过与平时看到的其他图画比较,感受漫画的特点,进而揭示

1

课题,明确本次习作任务。 二、观察漫画,读懂图意 1.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幅漫画。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第一幅漫画,引导学生发现夸张、可笑之处。 (2)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教师相机点拨。 课件出示问题:

①铁锹、小树苗、滴水的水壶之间有什么关联?从中能发现什么?

②坐在小树苗下的人的行为和画中的对话有什么关系?从中又能有什么发现?

预设:①地上的铁锹、小树苗、滴水的水壶之间的关联:这是一棵刚刚种下的小树苗,要好几年后才能长大。

②通过对话可以发现坐在小树苗下的人不劳动,只想着坐享其成。

(3)小结:通过观察漫画的内容,分析画面中事物间的联系,我们发现坐在小树苗下的人的言行违背常理,所以显得可笑。 2.让学生自主观察第二幅漫画。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第二幅漫画,让学生自主观察并思考。

漫画上都画了哪些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①几个身材健壮的男性和旁边抱着孩子的女性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视觉效果很强烈。

②明明牌子上写的是“母子上车处”,可是真正的母子却被挤在一边了,不符合条件的人却堂而皇之地在那里排队,看上去很讽刺。

③漫画的标题是“假文盲”,说的就是在“母子上车处”排队的几个人。那些人不是真正不识字的文盲,而是故意对该遵守的乘车排队规则视而不见,这样荒唐的行为是令人耻笑的。

3.小结观察漫画的方法:我们可以先看看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再想想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从中发现漫画的可笑之处。 三、联系生活,思考漫画的含义

2

1.引导学生思考:你从漫画中读出了什么?它有什么含义?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从多角度体会作者以漫画引发读者思考并以此警醒人们的用心。 3.组织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交流第一幅漫画。

预设 1:那个坐等乘凉的人不付出劳动就想享受成果,这样是不对的。 预设 2:那个坐等乘凉的人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异想天开。

预设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要靠自己的劳动收获成果,不能想着不劳而获。 追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和事?如果有,我们该怎么看待?

预设:生活中有类似的人和事,如,那些剽窃他人作品的人,自己不付出努力,只想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这种行为应该被谴责。 (2)引导学生交流第二幅漫画。

预设 1:在“母子上车处”排队的几个人自私自利,漠视乘车排队规则。 预设 2: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公共规则,要有爱心和公德心。 追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和事?如果有,我们该怎么看待?

预设:生活中有类似的人和事,如,公交车上爱心专座是为老、幼、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乘客设立的,但是经常被其他人占据。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谴责。

4.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找出其针砭的对象或行为,想清楚漫画的含义,我们才真正读懂了漫画。 四、明确写作方法,撰写习作

1.让学生默读教材上的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由漫画的内容和引发的思考两部分组成。

2.指导学生叙述画面内容。

教师提示学生:根据画面中的信息,写清楚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还可以根据漫画提供的线索,进行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内容,使之情节化、故事化。 3.指导学生写由漫画引发的思考。

(1)引导学生思考:从上一个环节中我们知道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漫画的含义,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些都写进习作里面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我们要进行筛选,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确立自己习作的中心意思,避免行文杂乱。

3

(2)教师提示学生:这部分内容要承接上文对画面的描述,不能偏离、脱离漫画内容。漫画的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了漫画的主旨,可以在动笔写时联系标题,直接揭示漫画的含义,再谈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由画面呈现的内容,联想到社会上类似的现象,选择一个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

4.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可以选择教材上的一幅漫画,也可以写其他漫画。 ◎板书设计

◎课时目标

1.能根据习作要求赏析同学的习作,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2.能自主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明确习作要求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读懂漫画,也写了习作,这节课我们就来评价、修改我们的习作。 2.请同学们自主默读教材,说说我们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二、集体赏析,围绕启示部分展开交流

教师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并交流:片段有没有把启示写清楚?并说出理由和修改建议。 1.学生习作片段一:

那四位中年男子是真不认识那字牌上的字吗?不,不是的。那些人衣着得体,一定是有文化、有学识的人,可他们却装作不认识字,可想而知他们都是假文盲。他们这么做无非是想从中获取上车的方便,但他们却让本该在那儿等车的母子站到了旁边,他们只顾自己,自私自利,缺乏基本的同情心和社会公德心,是为人们所不齿和唾弃的对象。

在生活中,这种事时有发生。比如大家无视警示牌,踩踏小草;人们无视图书馆里“请安静看书”的标语,让图书馆像闹市一样;烟民无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标牌,依然若无其

4

事地吞云吐雾……

知识上的“文盲”固然可怕,但道德上的“文盲”更加可怕。我们一定要遵守社会公德,让我们生活的社会大家庭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预设:片段围绕漫画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联系了生活实际,写出了自己的思考。 2.学生习作片段二:

乘凉的大树是等不来的,只有像提壶浇水的人那样,好好地管理小树,辛勤地培育小树,让小树长成枝叶茂盛的参天大树,我们才能乘凉,才能享受劳动成果。种树是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这样,收获不是等来的,而是用劳动换来的。

预设:片段围绕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写出了自己的思考,但是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具体地展开评论,所悟出的道理就显得有些无力。 三、互评互改

1.学生先读一读自己习作中的启示部分,看看是否写清楚了。 2.小组互换习作读一读,互相提建议,写评语。

3.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和自己的反思,修改自己的习作。 4.学生交流修改后的习作。 5.将修改后的习作誊写在习作本上。 ◎板书设计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